台新新光金完成合併 台新投信資產躋身前十大
(記者卓羽榛臺北報導)台新新光金控今年7月24日合併後,旗下子公司台新投信與新光投信於今日正式完成合併程序,為首家完成合併的子公司。台新投信為存續公司,合併後資產規模(AUM)達新臺幣5,300億元,躍升市場第九大投信,目標將挑戰成為資產規模逾兆元的投信公司。
台新投信今日召開董事會,推選賴昭吟擔任董事長,賴昭吟在台新新光金控服務逾30年,以紮實的財務能力及穩健領導風格著稱,專業涵養備受金融圈推崇。賴昭吟表示,合併後將整合雙方資源,並規畫擴大徵才,號召資產管理界好手加入,開發更多創新、符合市場趨勢的理財商品,積極發展全權委託業務,滿足不同投資人的需求,再加上集團資源與力量挹注,相信將加速達成資產規模逾兆元的投信公司。
台新投信副董事長林尚愷表示,二家投信合併後將快速整合資產管理、產品研發、專業投資、通路佈局及風險控管等領域的優勢,全力發展全權委託、主被動ETF及共同基金,積極響應主管機關推廣的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壯大台新投信的資產管理規模。
台新投信總經理葉柱均指出,統計至今年9月底,台新投信在國內貨幣市場基金規模逾新臺幣1,600億元,連續七年穩居業界龍頭。台新投信身為金控的資產管理核心成員,未來將善用金控資源,爭取機構法人及高端客戶提供全權委託的服務,透過全權委託之方式,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並為金控創造更好的投資收益。
合併後台新投信產品線將更完整,包括:台新美國20年期以上A級公司債券ETF基金(00942B)(基金之配息來源可能為收益平準金)、新光15年期(以上)A-BBB美元電信債券ETF基金(00867B)等破百億的投資級債券ETF。另外,台新臺灣永續高息中小型ETF基金(00936)(基金之配息來源可能為收益平準金且並無保證收益及配息)及新光美國電力基建息收ETF基金(009805)(本基金無保證收益及配息)也受市場投資者青睞。此外,今年也將推出二檔主動式ETF,持續挖掘市場最新投資機會,幫助客戶財富增值,成為投資人最值得信賴的理財好伙伴。
其他人也在看

台新合併新光投信 資產躋身前10大挑戰兆元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台新新光金控今年7月24日合併後,旗下子公司台新投信與新光投信於24日正式完成合併程序,為首家完成合併的子公司。台新投信為存續公司,合併後資產規模(AUM)達新臺幣5300億元,...
自立晚報 ・ 1 天前REITs明年迎資金回流潮
AI應用推升需求、降息循環啟動及基本面回穩等因素支撐,REITs評價仍在相對低檔,法人認為,各次產業呈現明顯分化,其中資料中心、工業物流與健康護理成長最為突出,明年有望迎來資金回流與租金動能並進的市場格局。
工商時報 ・ 20 小時前
熱門股-兆赫 外資連五日買超
網通廠兆赫(2485)近日因營運表現回升,激勵股價拉出一波強勁漲勢,股價11月上旬自季線附近,約13.4元起漲,24日則是再度攻上漲停價19元收市,短線漲幅達到41.8%,目前股價站在所有均線之上,周線型態也偏多,外資已連續買超5個交易日,均有利後市短線股價表現。
工商時報 ・ 20 小時前11月比特幣ETF失血37.9億美元
受科技股急跌與全球流動性出現緊縮,比特幣11月來累跌超過2成。這也讓投資比特幣的ETF正面臨近兩年來最嚴重的資金流出。截至11月,投資人已從美國上市的比特幣ETF中撤出近38億美元,除非該加密幣出現強勁反彈,否則該類基金將創歷來單月最大流出紀錄。
工商時報 ・ 20 小時前
瑞昱搭上AI列車 法人喊買
花旗環球證券指出,瑞昱(2379)正成為AI運算最後一哩(last mile)的重要推動者,持續推出具成本效益且具延展性的有線、無線IC解決方案。隨邊緣AI部署擴大,對感測與通訊能力需求同步提升,將支撐瑞昱長期成長動能,首次納入研究範圍,給予「買進」投資評等、推測合理股價650元。
工商時報 ・ 20 小時前操盤心法-雜音浮現台股震盪 高股息股更受寵
市場觀察:美國部分雲端服務(CSP)大廠傳出將透過舉債擴大資本支出,市場對「AI泡沫」再度升溫的疑慮浮現。同時,聯準會主席鮑爾釋出鷹派言論,使12月降息機率下滑。多重利空消息導致先前漲幅過大的全球股市出現明顯修正,台股走勢震盪也相對劇烈。
工商時報 ・ 20 小時前抗美晶片關稅 韓有意拉攏台
對半導體關稅保持高度關注的韓國,有意拉攏台灣共同面對與美方的半導體關稅談判。韓國貿易部長呂翰九24日說,對美國總統川普對晶片課徵的關稅政策,韓國正尋求與台灣合作,以便在美方新一輪半導體談判中爭取最有利待遇。
工商時報 ・ 20 小時前
桃市攜手日本西武集團簽訂海外實習MOU
(記者謝政儒桃園報導)桃園市長張善政今(24)日下午前往市立圖書館,出席「洄游之光-AI青年創意挑戰賽頒獎典禮及桃園市與日本西武集團海外實習MOU簽訂儀式」。張市長表示,實習是青年瞭解產業運作與探索職...
自立晚報 ・ 22 小時前美國|魔法壞女巫續集 北美票房冠軍
電影「魔法壞女巫:第二部」(Wicked: For Good)上周末首映,在北美吸金1.5億美元,成為周末北美票房冠軍,並創下百老匯音樂劇改編電影的首映紀錄,躋身史上最賣座的音樂劇電影之列,目前全球票房高達2.26億美元。
中時財經即時 ・ 23 小時前新加坡|10月通膨超預期
新加坡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1.2%,高於市場預期0.9%和9月0.7%。扣除住宿與私人運輸等費用後的核心CPI年增1.2%,也高於預期0.7%和9月的0.4%。金管局預測全年CPI年增率介於0.5%到1%區間,核心CPI為0.5%。
中時財經即時 ・ 23 小時前上海|積體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二期增資至240.6億
天眼查工商資訊顯示,上海積體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二期)有限公司出現工商變更,註冊資本由約人民幣(下同)145.3億元增至240.6億元,增幅66%,同時,部分高管發生變更。該公司成立於2020年5月,法定代表人為李鑫,經營範圍為股權投資、創業投資。
中時財經即時 ・ 23 小時前
台新新光金旗下投信完成合併 資產飆
台新新光金控今年7月合併後,旗下台新投信與新光投信於24日正式完成合併程序,為首家完成合併的子公司。台新投信為存續公司,合併後資產規模(AUM)達5,300億元,躍升市場第九大投信,目標挑戰成為資產規模逾兆元的投信公司。
工商時報 ・ 20 小時前外資上周拋售台股45.5億美元
市場擔憂科技股估值偏高,以及降息不確定性升高,上周美股出現明顯回調,進而引發亞股震盪。法人指出,觀察上周資金流向,外資拋售新興亞股59.6億美元,賣壓主要集中在台灣及南韓,分別賣超45.5億美元及23億美元,台股已連續第七周賣超,泰國淨流出1.1億美元、越南淨流出0.7億美元;「雙印」逆勢呈現買超,外資買超印度7.9億美元、印尼2.3億美元,以及買超菲律賓0.5億美元。
工商時報 ・ 20 小時前股票基金、槓桿反向ETF 持續被提款
今年基金市場雖然整體還能維持超過7,300億元的淨流入,但不少基金種類卻持續被提款,特別是股票型基金、槓桿反向ETF和部分傳統債券基金,前十月合計淨流出超過1,700億元,投資人明顯轉向更簡單、透明、成本更低的商品。
工商時報 ・ 20 小時前
台新新光投信子公司完成合併 吳東亮:有信心挑戰兆元規模
台新新光金控7月24日合併後,旗下子公司台新投信和新光投信今天(24日)正式完成合併程序,為首家完成合併的子公司。台新新光金控董事長吳東亮今天致詞表示,台新新光投信「打頭陣」,代表台新新光金控進入「多引擎」發展階段,合併後,台新投信資產規模(AUM)達5300億元、成為國內第9大投信公司,我們目標將
自由時報 ・ 1 天前歐盟|促美國盡快調降鋼鋁關稅
歐盟部長將敦促美國加速落實7月達成的貿易協議,要求美方下調對歐盟鋼鋁與衍生品的高額關稅,並取消對葡萄酒、烈酒等商品的關稅。美國目前對鋼鋁徵收50%關稅,並擴大至407項衍生產品,引發歐盟憂心協議被削弱。
中時財經即時 ・ 23 小時前台新新光投信合併!存續名稱、人事、未來布局一次看
台新新光金控今年7月24日合併後,旗下子公司台新投信與新光投信於今(24)日正式完成合併程序,為首家完成合併的子公司。台新投信為存續公司,合併後資產規模(AUM)達新臺幣5,300億元,躍升市場第九大投信,目標將挑戰成為資產規模逾兆元的投信公司。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