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也在看
台灣援贈烏克蘭醫療設備 強化戰時母嬰照護能力
(中央社記者彭維楀華沙17日專電)為協助烏克蘭在戰時維持基本醫療量能,駐波蘭代表劉永健與烏克蘭文尼察市(Vinnytsia)市長莫古諾夫今天透過視訊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啟動台灣援贈烏克蘭醫療設備、培訓醫師與提升母嬰照護能力的合作行動。
中央社 ・ 1 天前【能源盤後】小跌
(中央社台北2025年11月18日電)俄羅斯重要港口諾沃羅西斯克(Novorossiysk)近日遭烏克蘭軍隊襲擊,昨天則有2艘油輪停靠該港,顯示恢復作業,但更廣泛的地緣政治風險仍對油價形成支撐,國際油價今天小跌。紐約商品交易所西德州中級原油12月交割價小跌18美分,來到每桶59.91美元。倫敦北海布倫特原油明年1月交割價小挫19美分,來到每桶64.20美元。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法烏簽戰機意向書 克里姆林宮批「助長戰火」
俄羅斯克里姆林宮今天(18日)抨擊法國與烏克蘭簽署涉及多達100架飆風戰機(Rafale)的意向書,指稱巴黎此舉是在助長戰爭,而非促進和平。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昨日訪問巴黎期間,與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簽署意向書,規劃未來武器供應方向,其中包括法國可能出售多達100架的飆風戰機。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培斯科夫(Dmitry Peskov)被問及此事時表示:「巴黎絲毫沒有為和平做出貢獻,反而在煽動軍國主義與好戰情緒。」 法國先前已向烏克蘭提供幻象戰機(Mirage),但外界過去從未見到巴黎政府公開討論出售飆風戰機給基輔。 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俄國持續批評北約國家軍援烏克蘭,並表示這些武器無法改變戰場局勢。 培斯科夫今天重申:「無論出售給基輔政權的是哪一種戰機,都不會改變前線情勢,也無法改變戰爭的走向。」
中央廣播電台 ・ 20 小時前
(影) 烏法最大軍購!簽雙邊安全協議 法賣百架陣風戰機 最新SAMP/T也給烏
[Newtalk新聞] 烏克蘭與法國昨(17)日敲定史上最大筆軍購—— 100 架陣風戰機與多部防空系統,法國總統馬克宏甚至宣布,將讓尚在開發中的最新一代 SAMP/T 防空系統「率先部署在烏克蘭」。 馬克宏表示,兩國已啟動為期 10 年的雙邊安全合作架構,內容涵蓋無人機、無人機攔截器與精準制導炸彈的採購、生產與共同開發。他強調,新型 SAMP/T 系統雖仍在研製,但法國決定優先提供烏克蘭部署,「烏克蘭熟悉現有系統的性能,而新版本將具備更強大的能力」。 除了防空系統,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也親自證實,烏克蘭正式下單購買 100 架法國「陣風」(Rafale)戰機,以及多套 SAMP/T 系統,成為烏克蘭歷來規模最大的軍事採購案。法烏雙方也同意,未來將有更多武器甚至在烏克蘭本地生產,特別是無人機技術。 此次烏法軍購協議中,烏克蘭將向法國訂購 100 架陣風戰機。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馬克宏在談話中多次重申,若烏克蘭無法保持強勢,俄羅斯將不斷撕毀承諾。他表示,烏克蘭「不只是地理上屬於歐洲,更因其價值、歷史與勇氣而屬於歐洲家庭」。他坦言入盟之路艱難,需要在反貪腐、治理與法治上進行深度改革,但「
新頭殼 ・ 1 天前
美國制裁影響 俄羅斯烏拉爾原油價格創3年新低
MoneyDJ新聞 2025-11-18 07:30:38 黃文章 發佈《Oilprice.com》報導,隨著美國針對俄羅斯兩大生產與出口商——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與盧克石油公司(Lukoil)——的制裁將於週五(21日)生效,俄羅斯在黑海的指標烏拉爾原油價格於上週暴跌至每桶36.61美元,創下近三年新低。 多家印度主要煉油廠——信實工業(Reliance Industries)、巴拉特石油(Bharat Petroleum)、印度斯坦石油(Hindustan Petroleum)、曼格洛爾煉油與石化(Mangalore Refinery and Petrochemicals)和HPCL-Mittal Energy——已停止從這兩家公司直接購買。他們此前合計每天購買約100萬桶俄羅斯原油。 中國國有煉油商中石化(Sinopec)和中石油(PetroChina),以及規模較小的私人煉油廠,也已暫停直接採購。需求的突然下滑使俄羅斯供應商不得不將越來越多的原油滯留在海上。摩根大通估計,俄羅斯約三分之一的海運出口,相當於每天大約140萬桶,目前正留在油輪上作為浮動庫存。 此次制裁凸
Moneydj理財網 ・ 1 天前
「室內騎乘訓練系統」提升訓練精準度 (圖)
經濟部運動科技研發策略及成果記者會17日下午舉行,自行車中心研發的「室內騎乘訓練系統」,整合騎乘訓練台與互動軟體,模擬真實坡度變化,並依個人目標提供即時訓練建議與互動回饋,強化自由車教練決策與選手實戰表現。
中央社 ・ 1 天前
全球大爆卦/俄烏再爆最大規模空襲!俄羅斯出動430架無人機 烏軍喊:防空系統攔不住!謝寒冰:該重新想想對策…
11月14日俄羅斯對烏克蘭再發動大規模空襲,動用430架無人機和18枚飛彈,烏軍這次也承認,烏克蘭的防空系統完全無法抵禦俄羅斯這次的空襲,還表示愛國者飛彈庫存告急,根本補給不上。對此資深媒體人謝寒冰在中天電視的《全球大爆卦》提到俄羅斯已經改變了戰略,而西方國家的防空系統對俄羅斯的抵禦能力也越發脆弱,若是未來台海開戰發生了相似狀況,政府是不是也要想想,難道台灣只剩倚美這條路嗎?
中天新聞網 ・ 22 小時前
新北驚傳火燒車!31歲男駕駛燒燙傷送醫 疑車內縱火輕生
基隆市與新北市消防局於晚間6時59分接獲通報,立即派遣6輛消防車及14名消防人員趕赴現場。抵達時,車輛已全面燃燒,消防人員立即佈水線搶救,火勢於十分鐘內撲滅,但車體已被燒成骨架。鄭男為基隆市民,當時駕駛母親名下的小客車。據了解,他將車開至停車場後不久,車內突冒...
CTWANT ・ 1 天前
日本觀光注意 熊出沒地帶正包括觀光客聚集地
日本今年的熊害異常暴增,除了在鄉間、靠近山林的郊區出沒,熊隻也顯得愈來愈不怕人,頻繁出沒在人口密集區。日本青森車站附近週一一早就有一隻黑熊在市中心的河川中游泳。餵鹿出名的奈良公園,附近也目擊到熊。京都北郊熊出沒紀錄持續增加。除了重災區的東北地區,關西的觀光客聚集地也可能遇上熊。
太報 ・ 1 天前
(影) 烏第59旅成功收復新巴甫洛夫卡! 俄突破企圖挫敗 15人遭擊斃2被俘
[Newtalk新聞] 烏克蘭軍方近日宣布,第 59 旅在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的新巴甫洛夫卡鎮成功收復,俄羅斯侵略軍試圖突破前線的行動遭到挫敗。據報導,該地區俄軍突擊小組已全面被消滅, 15 名侵略軍士兵被擊斃,另有 2 人被俘,現場形勢由烏軍控制。新巴甫洛夫卡軸線為交通樞紐,對兩軍的戰場補給至關重要。 前線消息指出,烏克蘭第 110 機械化旅的一名無人機操作員精準操作,成功將一枚手榴彈投擲至俄軍藏身的戰壕中。一名俄軍士兵企圖將手榴彈投回陣地,但因操作失誤,導致陣地遭受反擊,戰果顯著。此舉有效打擊了俄軍士氣,並為後續清剿行動創造有利條件。 此外,烏軍在收復鎮區過程中,成功摧毀了俄羅斯的彈藥庫及備用彈藥設施,阻斷了敵方的後勤補給。第 59 旅與增援部隊協同作戰,迅速清理當地敵軍據點,保障前線安全。烏軍官員表示,對這類突擊行動的準備和精準打擊能力,是收復失地的重要保障。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國民警衛隊第一軍第十二特種部隊旅「亞速」持續派遣無人機對俄軍進行攻擊,摧毀其人員與裝備。聯合作戰行動顯示,無人機的情報蒐集與精準打擊能力已成為現代戰爭中的關鍵優勢,對烏軍維持戰場主動權發揮重要作用。 目
新頭殼 ・ 1 天前

台股紅翻黑!43萬散戶昨搶短…今天套牢了
台股反彈無力,收復2萬7點失敗,空軍氣焰大增,接近中午指數由紅翻黑,一度下跌近140點,據證交所資料顯示,昨天趁台股下跌691點,短短一天有43.7萬散戶進場「搶短」,但今天若收盤時指數未拉起,恐怕「搶反彈不成反住套房」,慘遭套牢。
Yahoo奇摩股市 ・ 4 小時前
返台養傷變惡鄰/疑現身群組喊冤「遭挾怨報復」 楊宗緯再發聲!住戶曝內情
歌手楊宗緯在選秀節目《超級星光大道》嶄露頭角後,又以一曲《洋蔥》紅遍大街小巷,近年他將事業重心轉往中國大陸,8月因摔落舞台返台休養,不料卻被爆出是「惡鄰居」;不僅占用公共空間、破壞公物,家人還隨地便溺,行為引起鄰里不滿。而在新聞爆出後,楊宗緯本人也發出聲明,強調報導內容「完全錯誤」。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小時前
惹到道奇巨星大谷翔平?因為「這件事」不再向教士隊致意!
體育中心/綜合報導MLB美國職棒洛杉磯道奇日籍巨星大谷翔平在比賽首次上場打擊前都會向敵隊摸一下頭盔致意,不過近日在網路上出現大谷翔平不和教士隊致意的話題,原因竟和「這件事」有關。
FTV Sports ・ 22 小時前
醫生提醒:肺癌早期不是咳嗽,這6大異常才是真正的「早期警報」
肺癌早期症狀常被誤解為咳嗽或咳血,但醫界一再強調,真正讓肺癌難纏的,是它在初期幾乎「無聲無息」的特性。專家提醒,肺癌早期的 6 大異常往往不是咳嗽,而是細微卻明確的身體訊號,若被忽略,等咳嗽出現時通常已經錯過黃金治療期。(記者唐家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
WBC》韓國投手2戰多達23次四死球 韓媒批判:與日本實力差距很大
韓國隊昨天在與日本隊的強化試合比賽打成7比7平手,中止對戰10連敗,2場比賽以1勝1 和作收,韓國隊2戰出現23個四死球,讓韓媒大力檢討。
TSNA ・ 2 天前
鄭麗文見習近平?國台辦聽到「這4字」笑了
[NOWnews今日新聞]國民主席鄭麗文表態願意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見面,不過,國台辦今(19)日被問到,鄭麗文訪中國是否已經「箭在弦上」時,卻笑了出來,表示願意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
今日新聞NOWNEWS ・ 46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