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早上起不來?醫揭「5大原因」 出現這些狀況快去看醫生
冬天一到,很多病人都在門診說:「醫生,我最近早上好難醒,很怕冷?」重症醫師黃軒指出,老實說,大部分情況根本不是「你怕冷」,而是你的身體,對於冬天 的冷氣,非常認真在執行我們生命的「原廠設定」!從血管到荷爾蒙,從體溫到大腦波,一到冷天,就集體嘗試恢復了原厰設定!
氣溫一降 你血管先「縮到不想理你」
人在受冷時,最先啟動的是 周邊血管收縮。皮膚、手腳的血管迅速縮小,讓血流往身體核心(心臟、肺、腦)集中,這是人體保住核心溫度的第一道防線。
「周邊血管收縮+顫抖產熱」這是人類面對寒冷的基本反應。 冷環境下,不只是血管,連棕色脂肪、肌肉、心血管系統都會,一起往上場,這些生理反應,就是用不同方式幫你「省熱+生熱」,因為這種模式,你身體自然比較適合「活下來」,這個時候,反應的結果在行為上:你就不會一早上就會有精神抖擻,想去上班的。白話文就是,冬天早上你整個人懶洋洋,這是正常生理現象。身體把熱量,先拿去內在身體「保溫」你沒那麼多餘力,立刻跳下起床了!
為何冬天特別想賴床?
真正決定你醒不醒得來的,不是鬧鐘,是生理時鐘+褪黑激素(Melatonin)。褪黑激素在「黑暗」的時候分泌,在「光照」下降低。冬天夜長日短,黑的時間拉長,褪黑激素分泌的「時間軸」也跟著拉長。季節節律研究就發現,冬天晚上,褪黑激素分泌時間,比夏天更長,這是動物感知季節變化的重要訊號。
在人類身上,也看到類似現象。一項在北歐做的研究,連續一年量光照與褪黑激素,結果發現,冬天清晨7點的褪黑激素濃度,明顯比夏天高;換句話說,冬天同一個時間,你的大腦「還覺得是夜班」!
其他動物實驗也顯示,不同器官的褪黑激素分泌有季節高峰,冬天往往都是melatonin分泌量最高的季節之一。
不是只有「冷」在害你 睡眠慣性也在扯你的後腿
即使溫度剛剛好,你一醒來那段迷迷糊糊、腦袋像當機的感覺,在睡眠醫學裡有一個專有名詞:睡眠慣性(sleep inertia)。
研究顯示,剛醒來的那一段時間,注意力、反應速度、工作記憶都明顯下降,這種「剛醒來的笨笨狀態」可以持續15分鐘到一小時以上。
有趣的是,日本一項研究把「貪睡按鈕(snooze)」拿來做實驗,結果發現,一直按貪睡的人,睡眠慣性反而拖更久——因為大腦被迫在短時間內「醒一下又睡回去」好幾輪,就像電腦一直被你強制關機重開,開機時間只會越拖越長。
冬天起床慢,到底是病?還是正常?
如果你只是冬天早上比較難醒、會想賴床;起來後活動一下、曬曬太陽就慢慢清醒;白天精神大致還可以。那多半是正常的生理反應+生活型態配合得不好。相反地,如果出現這些情況,就要特別留意:
1、冬天以外的季節,也嚴重不起床
2、白天常常昏昏欲睡、開會開車都快撐不住,常常在「度辜」
3、睡很久還是覺得完全沒恢復
4、合併打呼很大聲、呼吸中止、情緒暴躁、頭痛
以上情況,那就可能不是單純「冬季懶散」,而是要思考 睡眠呼吸中止、憂鬱症、甲狀腺問題、作息混亂 等其他心肺疾病因素了。
起床慢 不代表你很懶
1、冷天起不來,先不要責怪自己:這是人體為了保暖與節能,啟動的古老生存機制
2、冬天清晨的褪黑激素(melatonin)本來就比較高:大腦真的「比較覺得還是晚上睡眠時間
3、睡眠慣性,是一個真實存在的生理狀態,不是你矯情:剛醒來的那30分鐘,大腦就是硬體性能受限你起不來
4、一直按貪睡,只會讓你更糊:貪睡鬧鐘→重複被粗暴叫醒→睡眠慣性更黏人
5、當「起床難」變成「整天都醒不過來」,一直反覆的在「度辜」,你就應該看醫生:因為那有可能,已經不是冬天季節問題,而是你有疾病在敲門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鬧鐘響按貪睡鍵再睡5分鐘? 精神科醫示警「4大隱藏危害」:記憶、自信心都受影響
·天冷起不來的你…其實比較不容易猝死 專家:「多躺1分鐘」反而能保命
其他人也在看

東北季風增強今晚降溫!消防局籲防範腦中風、心肌梗塞 4步驟自我檢測
【記者江孟謙/台北報導】氣象署天氣預報,今天(25日)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北部及宜花地區溫度下降,白天高溫約21至22度,但隨著東北季風影響增大,今晚溫度將進一步下降,中部以北及宜蘭地區低溫約15至17度。
壹蘋新聞網 ・ 1 天前
一整天又痛又累 全身都不舒服?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讓身體停不下來!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嚴格來說,自律神經失調並不是一種疾病,主要是因為神經系統裡的交感與副交感神經失衡,因而誘發身體出現各種不適,進而影響生活品質。臨床心理師李偉康指出,簡言之,身體的自律神經系統就像一座蹺蹺板,一旦其中一端的交感神經過於發達,另一端的副交感神經沒被活化,就會出現所謂的自律神經失調。 其實原因不難理解,李偉康解釋,當我們早上醒來開始活動或工作,就是交感神經活化的時間,讓身體處於戰鬥的狀態,準備把最大的能量,拿來應付白天的各種活動。這時,心跳和呼吸會變快、腸胃蠕動就會減慢、肌肉會比較緊繃,膀胱也會跟著收縮,為的就是讓身體處在一個活動的狀態下。 反之,當晚上休息時,就該換副交感神經上場,身體會進入一種休息放鬆的模式,讓腸胃開始消化蠕動、心跳呼吸變緩、肌肉和膀胱隨之放鬆。「問題是,現在的生活節奏與各種壓力,可能已經不分白天和黑夜,尤其是得加班、熬夜工作的人,或是因為科技發達,讓看不見的工作緊箍咒以及社群人際壓力,可能24小時都如影隨形的情況下,造成許多人連在晚上的休息時間,都處於高焦慮、高緊繃的交感神經亢奮狀態中,長期下來,自然就會出現各種不適。」李偉康解釋。 失調現象年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陳曉離婚陳妍希9個月 驚現臉頰凹陷「暴瘦9公斤」模樣
陳曉、孫千領銜主演的古裝劇《大生意人》,是陳曉首次主演「大男主」經商劇,睽違8年再次剃頭留辮挑戰「清朝裝扮(清裝造型)」,超凍齡的不變帥氣模樣、亦掀起討論熱潮。另外,即便拍攝天氣條件嚴峻,在零下20度中,他也堅持以素顏出鏡,展現書生的滄桑感,不少網友看完預告片後,驚呼大讚「不愧是不老男神!」
自由時報 ・ 1 天前
確定了!巴西前總統波索納洛開始服刑 出獄恐已97歲
巴西前總統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2022年競選失利後策畫政變,今(26日)巴西最高法院下令他開始服27年3月的刑期,由於他已高齡70歲,若未獲假釋他出獄時恐已97歲。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更年期女性必看:中醫調理方法舒緩躁熱與失眠問題
許多中年女性夜半看著旁邊呼呼大睡的另一半,一股莫名不甘願的情緒,讓人覺得委屈而生氣。 桃園長庚中醫婦科高銘偵醫師表示,婦女失眠讓情緒更加焦躁不安,害怕夜晚的到來,害怕睜眼到天明。常常做完家事,等小孩睡著,終於有空閒開始滑手機,但過了凌晨1、2 點就難以入眠,若是半夜上廁所或熱醒後,也經常就再也睡不著了。女性更年期睡眠障礙、情緒起伏 約在停經前2至3年 高銘偵醫師進一步說明,婦女停經過程是在數年間逐漸進行的,從月經一向規則逐漸變為月經不規則,最後到月經完全不來,這幾年過渡時期就稱為更年期。台灣女性平均停經年紀在 50~51 歲,更年期約在停經前的 2~3 年,症狀常見潮熱盜汗、胸悶心悸、睡眠障礙、情緒起伏煩躁易怒或莫名低落(嚴重甚至有焦慮、憂鬱),影響婦女的生活品質及與家庭成員的相處。更年期潮熱女性 透過中藥調理改善情緒與睡眠更年期是女性無法避免的生理過程,是從有排卵到不能排卵的階段 ( 與青春期相反 )。但同樣是賀爾蒙下降,為什麼有些人潮熱症狀嚴重?有些人卻沒有更年期症候?高銘偵醫師解釋,「更年期症狀」是人體對賀爾蒙的濃度變化調控不好,就像高山症的發生是人體對高度快速上升的適應調控不好
常春月刊 ・ 1 天前
藥祇登興櫃 逆轉糖尿病創新療法搶攻市場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藥祇生醫(7878)將於11月27日以每股參考價120元登錄興櫃,以「維護胰島細胞功能和數量」為核心,開發逆轉糖尿病新藥。公司以創新的核心技術,運用分子對接與蛋白標靶平台研發小分...
自立晚報 ・ 1 天前
寒流來襲 中醫師用「七寶藥燉排骨」保養心血管
許名鈞/彰化馬光中醫診所院長每當冬天來臨,氣溫下降,男女老少都有可能出現手腳冰冷、倦怠嗜睡、胸悶心悸等現象,此時因為人體新陳代謝速率下降、血液循環不佳、再加上低溫血管收縮,身體能量傳輸到四肢末梢與微小血管總量降低,就容易發生上述現象,嚴重者可能出現心血管或腦血管疾病。因此除了養成運動習慣與良好的生活作息外,亦可透過食補來調理體質,增加末梢與心、腦血管循環,所以選用溫補又不易上火的藥材搭配排骨,既可養血通經絡、又可補骨益肝腎。
民視健康長照網 ・ 1 天前保健》急性血癌凶猛 4大症狀不可不慎
綜藝天王沈玉琳日前因血癌暫停演藝事業,引發社會大眾關注。血癌並非只出現在新聞或虐心電影情節中,而是可能發生在日常生活的真實威脅,但因為症狀沒有特異性,常被誤認為貧血或感染,可能因此錯過就醫時機。
中時新聞網 ・ 12 小時前
喝藥膳湯配酒!她竟心悸、站不穩 醫揭「1狀況」恐釀內出血
許多人喜歡在冬天進補,但小心補過頭恐傷身。內科醫師傅裕翔分享案例,一名婦女食用藥膳湯、羊肉,還配了2口米酒,隔天虛弱到站不穩,其實進補對長輩而言容易變成負擔,尤其服用抗凝血劑等藥物者,恐增加瘀青、流血或內出血的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睡前在被窩滑手機,糖尿病風險增67%!醫揭「夜間亮光」影響血糖代謝
天氣轉涼,很多人喜歡洗完澡後,鑽進被窩滑手機、追劇,一不小心沒關燈就睡著,小心夜間亮光影響,恐增加罹患糖尿病的機率。醫師指出,研究顯示,手機裡的藍光會刺激眼睛,使褪黑激素分泌量減少,長期在亮光環境中入睡,罹患第2型糖尿病的風險最高可能增加 67%。
優活健康網 ・ 1 天前
東北風發威「斷崖式降溫」! 中部以北低溫下探15度
前兩天都還是高溫好天氣,中南部部分地區高溫甚至超過31度。但是今(25)日開始明顯感覺變冷了!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北部及宜蘭花蓮地區白天高溫只剩下20到23度,晚上中部以北以及宜蘭地區預估更只會來到15...
華視 ・ 1 天前
大火吞宏福苑7棟樓!他絕望告別「燒到了…各位保重」 結局曝光
香港大埔宏福苑26日下午發生火警,火勢迅速延燒,7棟逾30層樓大廈瞬間被大火吞噬,目前死亡人數增至44人、279人失聯。現在網路上瘋傳一段對話,看到有一名受困民眾,發現大火已經燒到自家窗外,絕望在群組留下遺言,「燒到了…各位保重。」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
(影)啦啦隊隊長2年前KTV遭環抱性騷 自爆「黑人當面向她道歉」
樂天女孩韓籍成員廉世彬昨被爆遭黃姓韓籍經紀人長期騷擾,引發外界關注啦啦隊工作環境安全。職籃啦啦隊《Queens》隊長Amber 今(27日)與海產出席「鱸石共鮮節」活動時,也提到自己兩年前遭遇性騷事件。Amber當年曾被爆在KTV聚會時遭PLG時任代理執行長周崇偉強抱。她今受訪時再次還原當時情況,坦
自由時報 ・ 3 小時前
NBA》勇士一哥Curry右大腿挫傷將接受核磁共振檢查 總教練Kerr:「希望他能恢復地快一點」
NBA美國職籃金州勇士今天(27日)以100比104不敵休士頓火箭,球隊一哥Stephen Curry在比賽末段因右大腿挫傷一度跛腳走回板凳,而球隊也將安排他接受MRI檢查,以確認傷勢並評估出賽狀況。總教練Steve Kerr透露:「希望他能恢復得快一點,但我們必須先撐住。」
Yahoo奇摩運動 ・ 1 小時前
蔡依林認罹「1惡疾」醫示警:1年內中風機率急升131%
45歲天后蔡依林維持好身形,近來不只發行全新專輯、推出Podcast節目《Pleasure Talks》,年底將首次攻大巨蛋,門票一開賣就引爆搶票潮。她日前在Podcast中談及9點半睡覺的好處之後,並透露早睡的真實原因,證實曾得過「皮蛇」(帶狀皰疹)。醫師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為帶狀疱疹高風險族群外,研究指出,45歲以上患者罹患帶狀皰疹後,一年內中風風險提高131% 。(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經典賽》大谷翔平對上中華隊!愛爾達公布轉播授權「沒緯來」
大谷翔平宣布將代表日本出戰2026年世界棒球經典賽(WBC),這項重量級消息瞬間點燃全球棒球熱潮,也同步讓台灣球迷最關注的「轉播權」議題成為焦點。愛爾達電視今(25)日發布最新聲明,正式公布明年經典賽與大聯盟賽事的播出規劃。
中時新聞網 ・ 2 天前

不是竹棚?宏福苑居民曝香港大火「最初起火點」:一棟一棟燒起來
香港新界大埔屋苑「宏福苑」26日下午發生嚴重火警,火勢延著外牆搭建的竹棚一路往上延燒,7棟逾30層樓大廈瞬間被大火吞噬。居民黃小姐透露,火災起源是外面正在進行維修的住宅樓,隨後燒到外面的竹棚架及圍網,當時天氣乾燥又有風,「就這麼一棟一棟燒起來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又有冷空氣來了!這天有望迎首波大陸冷氣團 入冬以來最有感降溫
今(27)日受東北季風影響加上水氣增加,各地雲量偏多,桃園以北、東半部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雨,南部地區、中部山區及新竹、苗栗也有零星短暫雨,南部、東半部地區及中部山區整天都有機會下雨。氣象粉專也示警,這天開始冷空氣強度將更強,有機會達首波大陸冷氣團強度。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
明天清晨急凍14度!「兩波季風接力」週末又回暖、下週再轉濕冷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何宜蓁/綜合報導未來一週台灣將連續受到兩波東北季風影響,加上天琴颱風外圍水氣干擾,天氣變化相當明顯。今(27日)北台灣、屏東與恆...
FTNN新聞網 ・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