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例人染H5N5死 石崇良:無人傳人風險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3日電)美國出現全球首例人類感染「H5N5型」禽流感喪生個案,衛生福利部長石崇良今天表示,研判其並無人傳人風險,但提醒民眾若近期有出國行程,務必避免接觸禽鳥類,降低感染風險。
美國華盛頓州衛生官員21日證實,該州一名年長者因感染罕見的H5N5型禽流感病毒株死亡,據信是全球首例人類感染該型病毒喪生。
石崇良今天上午出席第7屆台灣藥學聯合學術研討會,會前接受媒體聯訪,被問到全球首例人染H5N5死亡個案,疫情是否對台灣造成新威脅。他說,依照疾病管制署掌握資訊,全球首例H5N5禽傳人案例發生在美國,這是一株新的重組病毒。
石崇良強調,目前美國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研判其並無人傳人風險,疾管署將持續密切關注相關發展。他提醒,冬季正值候鳥遷徙期,民眾若近期有出國行程,務必避免接觸禽鳥類,以降低感染風險。
另外,台灣首見化粧品檢出禁用蘇丹色素,有中國問題產品在國內網購平台販售,且國內進口商輸入相同新加坡問題原料,流向多家業者。石崇良說,初步鎖定14家業者,扣除2家僅為代理商。
石崇良說明,目前已有12家業者接獲通知,相關產品均已預防性下架。各地衛生局正展開調查並陸續進行檢驗,第2波檢驗結果預計將於明天公布。(編輯:管中維)1141123
其他人也在看
藥界倡議擴大國產藥市佔 強化供應韌性因應缺藥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3日電)學名藥協會今天提出藥品供應韌性10大建言,其中包括國產學名藥因應缺藥風險。對於醫病反映「學名藥效果不如原廠藥」,衛福部長石崇良表示,應強化「藥品療效不等通報」以及補強臨床證據的配套。
中央社 ・ 1 天前
全球首例!美國出現人類感染H5N5禽流感死亡個案 衛福部回應了
美國出現全球首例人類感染H5N5死亡病例,患者家中飼養的鳥禽曾接觸野鳥,可能為潛在感染來源。衛福部長石崇良今天(23)表示,根據美國衛生單位評估,目前無人傳人風險,但正逢候鳥遷徙季節,呼籲國人出外旅遊應避免接觸禽鳥。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藥界盼借鏡歐日 強化供應韌性
為了防止藥品短缺,強化藥品供應韌性是各國政府當務之急。台大藥學專業學院教授沈麗娟分享他國經驗,歐洲以多層次的評估,篩選出「關鍵藥品」,由國家介入保障供應。衛福部長石崇良坦言,我國「必要藥品」、「特殊藥品」、「關鍵藥品」各有不同定義,下一步要釐清哪些藥品需要藥價保護。
中時新聞網 ・ 23 小時前
全球首例人染H5N5禽流感死亡 我疾管署:大規模傳播風險低
美國華盛頓州官方證實,21日發生全球首例H5N5禽流感感染死亡案例。死者為多重慢性病長者,家中有飼養家禽,但確切感染來源仍待確認。衛福部長石崇良對此表示,疾管署將持續密切關注相關發展,民眾若近期有出國行程,務必避免接觸禽鳥類。疾管署也強調,目前沒有證據顯示有人傳人的風險,我國將持續監測H5N5病毒,但對華盛頓州的旅遊建議維持「一級注意」。
公視新聞網 ・ 1 天前《社會》全球首例!美國出現人類感染H5N5禽流感死亡個案 衛福部回應
【時報-台北電】美國出現全球首例人類感染H5N5死亡病例,患者家中飼養的鳥禽曾接觸野鳥,可能為潛在感染來源。衛福部長石崇良今天(23)表示,根據美國衛生單位評估,目前無人傳人風險,但正逢候鳥遷徙季節,呼籲國人出外旅遊應避免接觸禽鳥。 美國出現全球首例人類感染H5N5禽流感個案。綜合外電報導,美國華盛頓一名年長者因感染H5N5型禽流感病毒株死亡,患者本身有多項慢性疾病,家中飼養的家禽曾接觸野鳥,11月初出現高燒、意識不清與呼吸困難等症狀。 石崇良今天出席「第七屆臺灣藥學聯合學術研討會」受訪表示,根據疾管署了解,全球首例H5N5禽傳人發生在美國,其他國家還沒有新的病例報告,這是新的重組後的變種病毒。 石崇良指出,根據美國疾管中心評估,目前還沒有人傳人的風險,還是鎖定在禽傳人,疾管署會持續密切注意後續變化進展。但他也提醒,現在進入冬天的候鳥遷徙季節,呼籲國人如果有出外旅遊,應盡量避免接觸禽鳥。(新聞來源:中時即時 王家瑜 鄧博仁)
時報資訊 ・ 1 天前
衛福部祭嚴管 醫美6學會怒批「遭鎖定」:各科都有事故
衛福部近日預告修正《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祭出多項加嚴限制醫美診所及醫美醫師的新制, 今(24)日六大醫學會共同發布嚴正聲明強烈反對,抨擊醫療事故其實各科都有,但是媒體只報導醫美,「剛好送槍給衛福部長石崇良,當磨刀『石』」。
太報 ・ 10 小時前
化妝品驚傳含蘇丹紅!國內12業者下架 衛福部曝檢驗「這時」出爐
即時中心/黃于庭、謝宛錚報導台灣化妝品驚傳驗出禁用色素「蘇丹4號」,目前全台已有14家品牌中鏢,衛福部食藥署同步針對國內網路平台,販售疑似中國問題產品進行抽驗,並立即要求網路平台全面下架問題產品。對此,衛福部長石崇良今(23)日說明最新進度,預計明(24)日第2批檢驗會有初步結果。
民視 ・ 1 天前全球首例人類染H5N5死亡 石崇良:人傳人風險低 籲勿接觸禽鳥
美國出現全球首例人類感染H5N5禽流感死亡病例,衛福部長石崇良今天(23日)表示,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評估,H5N5目前仍侷限於禽傳人,人傳人風險低,疾管署會密切關注疫情發展;他也提醒,現值冬天侯鳥遷徙季節,國人出外旅遊避免接觸禽鳥。 美國華盛頓官方21日證實全球首例H5N5禽流感死亡案例,死者為多重慢性病長者,感染來源尚未確認,相關單位正對其密切接觸者持續追蹤,目前並無證據顯示該病毒具有人傳人能力。 對此,衛福部長石崇良23日上午出席活動前受訪表示,根據疾管署了解,這是全球首例H5N5禽流感禽傳人病例,其他國家尚無相關報告;根據美國官方評估,目前尚無人傳人風險,疾管署會密切注意,也呼籲國人出外旅遊勿接觸禽鳥。他說:『(原音)那這是一個新的重組後的變種病毒,以美國CDC目前的評估,還沒有造成人傳人的風險,還是鎖定在禽傳人,那麼後續的變化進展,疾管署會持續再密切的注意。不過,因為現在進入了冬天的候鳥遷徙季節,所以也呼籲國人如果有出外旅遊的時候,也盡量去避免接觸禽鳥。』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受訪則指出,目前評估H5N5相關風險很低,疾管署會持續監測疫情;由於今年4月美國華盛頓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化妝品驗出致癌蘇丹紅! 衛福部:第二批檢結果「這時間」出爐
台灣首次在化妝品驗出禁用色素「蘇丹4號」,衛福部部長石崇良今(23)天說明,食藥署已經進行流向盤查,總共有14家,扣除2家是代理,有12家有進行產品製造,已經通知預防性下架,第二批檢驗結果會在明(24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金融股》台產 多方力道轉強
【時報-台北電】台產(2832)前三季稅後盈餘9.34億元,每股盈餘2.75元。該公司經現金減資3成,11月3日重新恢復交易後股價持續走高,由於該公司資本額已降至25.35億元,若今年第四季獲利持續走高時,將有機會拉升每股盈餘,因此,市場對台股明年配息有更高的期待。 台產21日以52.4元作收,上漲1.1元,近五個交易日上漲2.3元,周漲幅4.6%。三大法人近周買超1,468張,就技術面看,21日量能較20日微幅放大,多方力道開始增強,若能站穩5日線,有機會啟動另一波攻勢。(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黃惠聆)
時報資訊 ・ 1 天前15歲女學生常偏頭痛 「頭痛日誌」揪甜食、空腹地雷
(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23日電)台南一名15歲女學生長期受偏頭痛困擾,家長原以為課業壓力導致,醫師協助建立「頭痛日誌」後發現,巧克力等甜食與長時間空腹是重要誘發因子,經調整飲食等多重治療成功改善。
中央社 ・ 1 天前《娛樂世界》金馬62 范冰冰封影后 張震奪影帝
【時報-台北電】第62屆金馬獎頒獎典禮22日圓滿落幕,今年影帝之爭,獎落《幸福之路》張震、影后由《地母》范冰冰奪下,最佳導演頒給香港導演《眾生相》李駿碩、最佳新導演則是韓裔加拿大籍《幸福之路》導演Lloyd Lee CHOI,最佳劇情長片頒給《大濛》,而《大濛》也囊括4項大獎,榮登今年的金馬大贏家。 影帝張震感謝評審的肯定,稱這次以非常放鬆狀態表演,「在紐約的兩個月中,我就是電影裡的角色,全心全意投入,我相信不論有沒有拿這個獎,我都盡力而為。」接著他感謝太太跟女兒及父親張國柱,「謝謝我的父親張國柱,讓我認識電影、相信電影、熱愛電影,把獎獻給熱愛電影的人,我也可以繼續熱愛電影下去。」 影后范冰冰雖然沒到場,由《地母》導演張吉安代她上台領獎,張吉安表示:「我問她,妳那麼辛苦爭取這個角色是為什麼?她說『我想要重新來過』。」接著張吉安在台上直接打電話給范冰冰。 范冰冰透過電話哽咽說,她正看著直播,謝謝金馬評審給予肯定,並深深感謝張吉安對她堅定不移的信任,讓她在片中的造型改造大翻轉,「張吉安問我願不願意讓他摧毀我的臉,我說奉陪到底;不只是外型上的轉變,也是靈魂的共振,引領我成長、感受到女性堅定的
時報資訊 ・ 1 天前
罹罕病靠「輸液續命」嚴重骨鬆 25歲女申請安樂死:讓我走吧
《紐約郵報》(New York Post)報導,荷蘭自童年起便反覆進出醫院,長期受慢性疼痛、噁心及持續嘔吐困擾。醫師多年來無法確診,使她的病情在青少年時期急速惡化。她最終被診斷為「自體免疫性交感神經節病變」,這是一種罕見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會攻擊控制呼吸、心跳、腸胃等...
CTWANT ・ 1 天前
女嬰臀部掛16公分腫瘤!竟是罕見「先天性尾骶骨畸胎瘤」 驚人畫面曝光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陳又綺/綜合報導台中一名產婦在生產時驚見女嬰臀部掛著一顆直徑16公分的巨大腫瘤,經檢查確認為罕見的「先天性尾骶骨畸胎瘤」。這顆腫...
FTNN新聞網 ・ 14 小時前
老翁全身爆癢擦藥膏也沒用!一刮竟驗出上千隻蟲 2招除疥蟲
一名70歲老翁過去3個月來全身搔癢,夜間更嚴重,使用市售濕疹藥膏也沒用,連家人也出現類似紅疹與搔癢,就醫才發現,竟是「結痂型疥瘡感染」,而且刮下皮屑檢驗,疥蟲竟達上千隻!所幸經過治療1個多月,老翁已不
健康2.0 ・ 19 小時前
別再誤會海鮮了!醫揭「慢性蕁麻疹」兇手:3招讓人不再癢
很多人曾有蕁麻疹而爆癢的經驗,為了找出兇手,開始戒吃海鮮、牛奶等,但過敏原檢測仍找不出元兇。皮膚科醫師烏惟新表示,若蕁麻疹已持續超過6週,就非食物的錯誤,應尋求皮膚科或風濕免疫科醫師的協助,將之視為一種需要耐心調養的體質問題。只要配合醫囑規律用藥,絕大多數的患者都能回歸平靜無癢的生活。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慢性發炎恐致癌!醫推「多吃4類抗炎食物」 不讓癌細胞長大
若想遠離癌症,應從飲食著手。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指出,癌症並非突然發生,而是長年慢性發炎、老化加速所累積的結果,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會提高癌症發生率,建議日常多攝取「橄欖油、多酚、Omega-3、大量膳食纖維」,有助於降低多種癌症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母胎中長腫瘤10週長四倍 女嬰竟帶著16公分「大球」出生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王志成/台中報導 圖::女嬰出生臀部長了尾骶骨畸胎瘤,經手術後已恢復正常/澄清醫院提供 女嬰出生時,臀部宛如帶著一個直徑16公分「大球」,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小兒外科主
好醫師新聞網 ・ 1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