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活問問》腎臟病可以吃火鍋嗎?可以吃水果嗎?達到「1標準」就行
台灣有「洗腎王國」之稱,全台慢性腎臟病人口已突破250萬。腎臟病與日常飲食息息相關,因為腎臟負責代謝與排出體內廢物,不當飲食會增加負擔,甚至加速病情惡化;腎臟病患者究竟該怎麼吃才比較好?不同階段的飲食重點有何不同?快跟著Podcast《優活問問》一起來了解腎臟病的飲食照護。
台灣的洗腎人口長期居高不下,醫界預估慢性腎臟病患者數將在2027年突破300萬,腎臟保健與飲食成為備受關注的議題。《優活健康網》訪問財團法人腎臟病防治基金會營運長吳苡璉,針對常見的腎臟病飲食疑問逐一解析,幫助民眾守護腎臟健康。
歡迎收聽Podcast【EP6.腎臟病可以吃火鍋嗎?可以吃水果嗎?達到「1標準」就行 feat.吳苡璉營運長】
腎臟病的飲食原則
飲食是影響腎臟功能的重要因素之一,人體攝取食物並消化後會產生含氮廢物,這些廢物必須透過腎臟排出,而每天喝進去的水分,也要靠腎臟製造尿液並排出體外。因此,腎臟功能對於維持正常代謝相當重要,如果腎臟失去功能,就需要透過透析來協助身體排除廢物與水分。
腎臟病分為「初期」與「中後期」兩階段,其飲食重點有所不同:
初期腎臟病:初期患者的飲食與一般人較為相似,重點在於均衡飲食,並且避免高蛋白飲食,同時也要控制原發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此階段最重要的是把血糖與血壓維持在良好範圍,才能延緩腎功能惡化。
中後期腎臟病:當腎功能開始明顯下降時,飲食的要求變得更嚴格,包括限制蛋白質攝取(低蛋白飲食),並維持足夠熱量,才能夠延緩腎功能惡化。
當腎功能下降到需要透析(洗腎)時,就需要藉由透析來協助身體排除廢物與水分。然而,透析同時也會讓蛋白質流失,因此飲食原則也會有所改變,不需要刻意採取低蛋白飲食,而是要補充足夠蛋白質,才能避免營養不良。
此外,水分控制也很重要。透析患者的水分排除完全仰賴洗腎機,若平日攝取太多水,洗腎時需移除大量水分,容易造成血壓不穩、抽筋、低血壓等狀況。因此,透析患者必須嚴格控制每天的水分攝取量,才能讓透析治療的過程更加穩定。
如何選擇優質蛋白質?
優質蛋白質是指豆、魚、蛋、肉類,而選對飲食順序也相當重要。建議慢性腎臟病患者可以先從豆類開始,接著選擇魚類(包含魚、蝦、貝類)、蛋類,最後再攝取肉類;其中,豆類是最推薦的優良蛋白質來源,例如毛豆、黃豆、黑豆都是不錯的選擇。
蛋白質該如何計算呢?一般人熟悉的營養素中,蛋白質較容易被注意到,但往往忽略其他影響腎臟的營養素。腎友在進行低蛋白飲食時,常因熱量攝取不足而導致體重下降,為了避免這些情況,建議與腎臟科醫師及營養師討論,由專業人員制定飲食計畫,千萬不要自行計算。
許多腎友以為豆類屬於「品質較差」的蛋白質,或擔心黃豆會引發痛風,但其實黃豆並不會造成痛風發作。適量攝取豆製品,不僅能獲得植物性蛋白,還能增加植化素、纖維素的攝取,同時減少飽和脂肪的負擔。
日常飲食如何減鹽?
在飲食控制上,腎臟病與高血壓關聯性很強,高血壓的人容易有腎臟病,腎臟病患者血壓控制也會比較困難。因此,飲食中的「鈉」控制非常重要。
以下鈉含量的控制方法:
避免喝湯:湯中容易溶出蔬菜或肉類的鉀與鈉且通常會需有更多調味,攝取過多會增加負擔。
避免加工食品:加工食品含鈉量通常比較高。
注意營養標示:確認食品成分與鈉含量,控制每日攝取量在2000毫克以下。
為了增加飲食變化,可以使用辛香料,如蔥、薑、蒜、辣椒、黑胡椒,或像巴薩米克醋等低鈉調味品,這樣既能享受風味,又不會攝取過多鈉。重要的是,飲食不必過於嚴格限制,而是學會調整飲食方式,這樣才能長期執行。
市售低鈉鹽、薄鹽醬油比較好嗎?市面上雖然有低鈉醬油,但部分產品用鉀離子代替鈉,慢性腎臟病病友不適合使用。因此,購買前應查看標示或諮詢營養師或醫師,總之,養成看營養標示的習慣非常重要,才能選擇最適合的食物。
火鍋湯底能喝嗎?外出用餐時,火鍋、湯麵或滷汁等高鈉食物的湯底應盡量少喝,建議撈取少量湯汁,尤其湯底清澈時相對安全;若湯底濃郁、鹹味重,則避免直接飲用,以減少鈉攝取。
腎友飲食要注意「份量」
腎友飲食的重點在於控制「份量」。過去可能缺乏份量概念,加上食物的分類沒有那麼清楚,例如誤以為玉米或南瓜都是蔬菜,因此在分配食物時容易失衡。其實每種食物都可以吃,關鍵是掌握整日的食物六大類份量的份量,這樣能兼顧健康,也能維持飲食多樣性。
至於水果,其實重點仍在於份量控制,建議一天攝取量以「2個拳頭大小」為原則,除了楊桃不建議食用外,其他水果都可以自由搭配(血鉀異常者,建議可優先挑選中、低鉀水果);至於蔬菜,若需降低蔬菜中的鉀含量,可先切塊、用熱水燙煮,去除部分鉀,避免烹調過於複雜,以便長期執行。
磷偏高對腎友也會有影響,因此建議養成查看營養標示的習慣。若標示上有「磷XX」,代表食品中有有含磷添加劑,應盡量減少攝取(無機磷吸收率接近100%),以避免腎臟負擔加重。
總結來說,慢性腎臟病的飲食在於控制份量,並學會閱讀營養標示。過於嚴格的限制可能造成熱量攝取不足,反而不利腎臟健康,只要掌握每餐的份量,並以簡單的方式烹調食物,就能長期維持腎臟健康。
「補品」適合腎友嗎?
補品是否適合腎友,因為種類繁多,很難以一概全,因此還是要從份量去判斷。許多腎友會選擇堅果作為健康零食,不過,雖然堅果本身很健康,但磷、蛋白質含量較高,因此建議一日的份量以「1個大拇指的大小」為限,不要一次吃太多。
雞精或各種補品,由於種類非常多,因此建議務必先查看營養標示,再決定是否能喝;至於中藥或藥膳,由於中藥材來源不一,如果藥材來路不明或是親友隨意推薦,就可能含有額外添加物,反而可能加速腎功能惡化。
茶飲與咖啡也需要留意,因為含有鉀。如果鉀離子容易偏高,就應該避免或限制攝取;反之,若鉀並未超標,一天喝1~2杯則不需過度擔心。若已進入腎臟病中後期並需要限制水分,那麼茶與咖啡也必須列入每日總水量。
許多腎友會額外補充維生素或保健品。根據《臺灣慢性腎臟病臨床指引專書》期刊指出,維生素不一定能改善腎功能,除非已確認缺乏維生素,否則不建議過度補充。換句話說,多吃原型食物通常比保健品更能攝取到完整營養。
許多腎友會覺得「很多東西都不能吃」,而身邊的人也常提醒這不能吃、那不能吃。然而,腎臟病是一個長期的病程,每個人的腎功能下降速度不同,加上台灣約有250萬慢性腎臟病人口,顯示腎臟病並不罕見,因此我們更應該學習如何與腎臟病共處,而不是單純禁止食物。
本文為錄音精華整理,本集內容由《優活健康網》營運長胡奕暄主持。更多腎臟病飲食資訊,請見財團法人腎臟病防治基金會「豐腎食堂」。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看更多優活健康網相關報導
有慢性腎臟病,如何當聰明外食族?必看「4大飲食原則」控制蛋白質
慢性腎臟病怎麼吃?教你「6大技巧」延緩腎惡化:用「它」代替白米
本文授權轉載自《優活健康網》,原文為《優活問問》腎臟病可以吃火鍋嗎?可以吃水果嗎?達到「1標準」就行
其他人也在看

一堆人每天都在吃!2大食物竟是「癌症加速器」 專家揭防癌5撇步
癌症是台灣的第一大死因,已經連續43年蟬聯榜首,根據衛福部公布的113年國人死因統計,死因前5名依序為癌症、心臟疾病、肺炎、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然而,近日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就呼籲,「高血糖」與「高胰島素」的東西要少吃,更傳授5個抗癌撇步。
鏡報 ・ 22 小時前
不是芭樂!每天一杯「超級水果」能抗三高和減脂:半年降心血管風險15%
隨著年齡增長,不少人開始面臨腰圍增加、血壓波動、血糖升高等「中年三高」問題,而這些症狀背後常隱藏著一個無聲的健康威脅。對此營養師建議,可以從選對食物下手,並最新研究顯示,指出酸甜可口的「藍莓」是超級水果,可能成為對抗代謝症候群的天然利器,且豐富的花青素與多酚成分,為健康提供多層次守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每天都吃菜!50歲男血壓仍狂飆 醫揪「1習慣」害的
天氣一轉冷,火鍋店再度迎來人潮,不少民眾也把火鍋當成冬季進補首選。不過家醫科醫師陳欣湄提醒,有慢性病史的人要得特別留意,並分享一則案例,一名50歲男性長期罹患高血壓,原本藥物控制穩定,最近血壓卻突然升到異常高點,仔細詢問後才發現,問題竟然出在他「用火鍋燙菜」的習慣,看似清爽的蔬菜,其實吸進大量高鈉湯汁,讓血壓悄悄失控。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做檢驗才驚覺「長期營養不良」!藍心湄早餐改這樣吃,拯救掉髮+瘦回緊緻好身材!
吃對早餐,不只抗老,還能幫助瘦身。時尚教主藍心湄近期在《女人我最大》中分享,她因為改變飲食習慣,不僅頭髮重新長出來,原本「怎麼都瘦不下來」的臃腫感也明顯改善,整個人煥然一新! 營養不足,掉髮
女人我最大 ・ 5 天前
贏過地瓜!「這澱粉」抗老化、控血糖、改善腸道:還超級護眼
許多人擔心澱粉不利減重,但食安專家韋恩(楊世煒)建議,不妨吃富含花青素與膳食纖維的「紫薯」,它雖屬澱粉類,但抗氧化能力強、纖維含量高,有助於抗老、延緩血糖上升,堪稱超級食物。國健署也表示,花青素能保護眼睛、降低發炎、改善腸道菌相。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50歲女更年期變胖7公斤 醫曝:血糖震盪讓她瘋狂餓!
一名50歲女性在停經後變得特別愛吃甜食,導致腰腹部脂肪明顯囤積,體重增加7公斤。胃腸肝膽科醫師鄭泓志指出,更年期女性的血糖波動幅度平均增加40%以上,會刺激大腦釋放飢餓訊號,使人依靠進食獲得短暫能量與快感,長期下來恐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Joeman減重30kg!每天168斷食仍反彈復胖 揪出1關鍵問題:自己都沒意識到
YouTuber Joeman近年減肥有成,從原先超過100公斤,瘦到現在健康的71公斤,付出不少努力。他日前拍影片分享心得,坦言減重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中間一度復胖,後來才發現除了運動、飲食之外,原來「壓力」對體重的影響也很大,若想減肥成功,也不能忽視心理上的健康!
姊妹淘 ・ 8 小時前
木耳配3菜秒變養血管料理!醫教夏至養生2重點 1飲品過量超危險
酷暑季節如何養生?夏至時節的氣溫持續攀升,讓許多人感到身心不適,甚至引發焦慮與煩躁。中醫師指出,這時民眾可透過具有清熱解暑、養心安神功效的食材來養生,同時也要避免頻繁進出冷氣房,不然容易加重心血管負擔
健康2.0 ・ 21 小時前
蘇丹紅易鑽入皮膚「尤其愛臉」 專家教自救...解毒3招必學
台灣食藥署日前驗出化妝品含有禁用的蘇丹紅(蘇丹色素4號),問題原料已流入14家業者,相關產品已全數下架停售。許多民眾關心,為何擦在臉上的化妝品會被吸收進入體內?接觸蘇丹紅後又該如何排出體外?
中天新聞網 ・ 19 小時前
代謝症候群有救了?專家揭「乳鐵蛋白」可降血糖體脂
近期研究顯示,乳鐵蛋白不僅具有抗菌功能,更與代謝症候群有密切關聯。專家指出,代謝症候群患者體內乳鐵蛋白濃度普遍偏低,而補充乳鐵蛋白可能有助於改善多項代謝問題,包括降低體脂、改善血糖、減少發炎反應等。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老翁全身爆癢擦藥膏也沒用!一刮竟驗出上千隻蟲 2招除疥蟲
一名70歲老翁過去3個月來全身搔癢,夜間更嚴重,使用市售濕疹藥膏也沒用,連家人也出現類似紅疹與搔癢,就醫才發現,竟是「結痂型疥瘡感染」,而且刮下皮屑檢驗,疥蟲竟達上千隻!所幸經過治療1個多月,老翁已不
健康2.0 ・ 2 天前
研究揭「1能力」=心臟健康度 醫喊:現在練還得及
心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一篇研究發現,握力強不強可能與心臟健康息息相關,握力越強,心血管越健康。此外,若能每週累積至少150分鐘的中度至劇烈身體活動,對於握力較弱或中等的人而言,可明顯降低死亡風險。心臟科醫師表示,民眾若無暇進行戶外運動,可多做「握力」運動,以訓練心臟功能。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
吃香蕉會咳嗽? 醫師解釋真正原因:不是每個人都會中
「感冒不要吃香蕉、會越咳越嚴重」這句古早流傳的說法,許多人從小聽到大。兒科醫師徐嘉賢指出,這種說法並非全然迷信,背後其實有科學根據,可能是香蕉與花粉、乳膠過敏有交叉反應,對香蕉的蛋白過敏,或是胃食道逆流,所以並不是每個人都會因為吃香蕉而咳嗽。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馬鈴薯發芽有毒! 營養師教你哪些「發芽食材」能安心吃
家中常見的馬鈴薯若冒出綠芽可別輕忽,營養師提醒「切掉不代表安全」,馬鈴薯發芽後會產生具毒性的龍葵鹼,即使削皮、挖除或煮熟仍無法完全去除,若誤食恐引發噁心、嘔吐、腹瀉等中毒症狀。不過,並非所有發芽食材都要丟棄,像生薑、地瓜、芋頭、紅蘿蔔與洋蔥等,雖然發芽後甜度與口感略有下降,但仍可安心食用。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羊肉爐配酒!她吃完隔天心悸 醫揭大地雷恐致內出血
天氣轉冷,不少民眾習慣進補暖身,一名女子日前食用羊肉爐並搭配2口米酒,當下感覺身心溫暖,未料隔天卻因頭暈、心悸就醫,整個人虛弱到無法站穩。內科醫師傅裕翔指出,進補對長輩容易造成身體負擔,特別是正在服用抗凝血劑等藥物的患者,可能增加瘀青、流血或內出血風險。
中天新聞網 ・ 21 小時前
怒火能靠吃東西來緩?營養師親曝:生氣會「衝超商買2物」
吃東西對情緒有幫助?營養師李婉萍發文指出,天天暴怒讓人相當難受,除了心裡調節,也可嘗試讓「營養素」來穩住情緒、防止變老,如維生素B1(糙米中有)、維生素B3(香菇中有)等,都算容易攝取,她也透露「生氣當下營養師會衝到便利商店,買根香蕉、胚芽牛奶,邊吃邊喝邊消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流感疫苗「史上打最快」跨年前恐用光! 羅一鈞緊急宣布加購15萬劑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公費流感疫苗打到快見底!疾管署署長羅一鈞今(25)日親自宣布,將再額外採購15萬劑公費流感疫苗,因為,今年受到「流感提早」、「大S效應」兩大因素影響,民眾搶打流感疫苗史上最旺,從10月1日開打迄今,已經打掉近九成二的疫苗,全國最快跨年前後就可能沒有公費流感疫苗可打,因此決定緊急加購。疾管署預估若採購程序順利,預計12...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男遭T91步槍傷臉骨粉碎! 三總醫巧手+3D列印「拚回整張臉」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T91步槍槍傷貫穿,多虧3D列印加上醫師巧手,順利重建顱顏!三軍總醫院今(26)日發表最新醫療成果,該院整形外科團隊結合3D列印輔助導航技術與跨專科整合治療,協助一名遭T91步槍造成臉骨粉碎、呼吸道阻塞、甚至腦部直接暴露的嚴重個案,精準重塑骨骼結構,恢復外貌。 三總整形外科主治醫師徐國峰表示,該名25歲的男子被轉送進...
匯流新聞網 ・ 14 小時前
攝護腺肥大尿不出來 微創水蒸氣消融術助順暢
56歲黃先生長期受攝護腺肥大之苦,頻尿、夜尿、排尿速度慢;另一位62歲謝先生,也因嚴重攝護腺肥大導致尿不出來,曾多次插尿管急救,餘尿量更高達400毫升,兩人前往泌尿科就診,在醫生建議下,接受自費的「微創水蒸氣攝護腺消融術(Rezum)」,術後尿流速提升,攝護腺體積也縮小,讓他們開心終於可以順暢尿尿。
自由時報 ・ 14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