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台投資美國12兆換降關稅!翁履中:矽盾正在被迫漆上新旗幟
台美關稅仍在持續談判當中,據英國金融時報(FT)的報導,台灣承諾投資美國的金額落在4000億美元(折合約新台幣12兆元),引發關注。旅美學者翁履中指出,台灣的矽盾正在被迫漆上新的旗幟,要守住價值,更要守住實力。
翁履中在臉書發文表示,這波「4000億換關稅」的新聞,台灣社會該怎麼看?是鬆口氣,因為20%有望降到15%、晶片也不會被課300%懲罰性關稅;還是無奈甚至憤怒,因為想到為了那「5個百分點」,台灣得付出多大的代價?兩種情緒都合理,但我們更需要冷靜算清楚。
翁履中說,先看「數字」。表面上,日韓台對美承諾規模看似接近:日本5,500億、韓國3,500億,台灣約4,000億。但台灣的GDP與財政量體遠小於日韓,同樣是「千億等級」,對台灣的負擔比重更重、緩衝空間更小,這是結構性差異,不是心情問題;再看「內容」。日韓多以政府出資或企業現金投資為主,某種程度是「花錢消災」;台灣提出的「台灣模式」強調企業自主、供應鏈延伸、政府提供信用保證與政策配套,聽起來更有主體性。問題在於,日韓主要是把錢匯出去;台灣則是把「生財工具」—製造能力、人才、供應鏈管理與科學園區經營 know-how—一併輸出。未來十年,美國在晶片製造的戰略自主會上升,台灣的「不可取代性」恐將被稀釋。表面是守住矽盾,實際上可能在替別人裝甲。
翁履中指出,政府強調「研發不外移、核心不掏空」,這是應有的底線。但現實會是資金、人力、設備、甚至客戶決策節點,會隨關稅與政策誘因逐步外溢;這不是立場,而是產業地理學。喊「第二個矽盾」也正確,但不是喊得出來的,它需要跨派共識、長期投資與產業政策連貫性。要在5~10年內另起新護城河,說得容易,做得到才是本事。
翁履中認為,苛責美國算計其實無濟於事,因為每個國家都面對一樣的壓力。真正該問的是:台灣是否也用同等的冷靜與紀律在「計算」?政治人物當然可以宣稱跟美國談判的「台灣模式」是三贏—— 台灣贏,美國贏,企業贏。但若拆開看,真實狀況唯一可以確定的,是美國穩穩贏。對台灣企業而言,若無關稅壓力,根本不需要冒更高成本去美國設廠;在當前關稅結構下,很多產業是「不去不行,去了才可能勉力維持」。
翁履中指出,所謂矽盾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保護傘,而是台灣數十年國家資源重押半導體的結果。這張王牌是靠制度、人才、園區、上下游協作與國際信任疊出來的。現在若要為關稅與地緣政治做結構調整,就更需要用制度把風險鎖住:投資邊界、研發留台的硬承諾、供應鏈回饋機制、人才培育與留才政策、以及對美談判的成果與代價公開化,這些都必須是一條一條、看得見、查得到的保障條款。
翁履中說,關稅談判也許很快會畫下句點,但真正的考驗才開始。台灣的矽盾正在被迫漆上新的旗幟;要守住價值,更要守住實力。台灣至少要先停止無謂的內耗,否則再美好的願景,聽起來都像謊言。
延伸閱讀
美濃大峽谷吵一個月高雄又見垃圾山 黃揚明:這些人沒在怕
挺陳其邁告陳菁徽!邱議瑩:國民見不得高雄好
高雄「月世界」遭4連霸里長父子倒百噸垃圾!背後動機全揭露
其他人也在看

速度已不輸跑車!電動車拚高性能 美國市場卻賣不動
特斯拉改變電動車生態,不只要環保,各大車商還要拚車速快、性能不輸燃油車,但是美國市場卻反應冷淡,今年前3季表現,電動車僅佔整體車市一成銷量。專家分析充電樁不夠普及、里程焦慮、安全問題以及售價偏高,都是當前困境。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高齡93歲還無法退休!阿嬤「一身病痛」仍天天求職 辛酸內幕曝光
年紀大了卻不敢退休?根據《商業內部》報導,美國一名高齡93歲的阿嬤威爾森(Patricia Willson)透露,她一生中斷過14次手臂,卻還是每天都在找工作,她坦言看到桌上一大堆帳單,就讓她必須找工作解決生計問題。根據《商業內幕》的人口普查數據分析顯示,截至2023年,美國近55萬80歲以上的老年人仍在工作,人數佔80歲上人口超過4%。
鏡報 ・ 1 天前
談政治比公司治理還多 美媒分析馬斯克近一月社群言論:為介入 2026 美期中選舉維持能量
[Newtalk新聞] 擁有社群平台X的全球富豪馬斯克(Elon Musk),近來在社群平台上密集發布涉及極端政治內容的貼文。根據美媒《NBC 新聞》追蹤分析,他在短短一個月(9 月 17 日至 10 月 17 日)內共發布、留言或轉發貼文達 1,716 次,平均每天約 55 則,其中近半數涉及政治,內容多與美國極右派論述重疊。 報導指出,馬斯克近期貼文主題橫跨移民、暴力犯罪、法官判決、跨性別社群及種族議題,甚至宣稱文明將毀滅。他的多項轉發及貼文已被證偽、具明顯偏見的「陰謀論」,包括:帶有反猶意涵的「大替代陰謀論」(聲稱猶太人策劃以非白人取代歐美白人)、聲稱 FBI 策劃了國會山莊 1 月 6 日暴動、誇大黑人犯罪、移民威脅等極端言論。 分析顯示,49% 的貼文與政治有關,通常是評論政府官員、政策或政治人物。此外,他也曾影射火星為美國領土、主張全面清洗美國法官制度,甚至為英國殖民歷史辯護。 馬斯克已於五月離開川普政府,回歸自身企業治理,在他的貼文中,仍有約 41% 與公司業務相關,其中:人工智慧公司 xAI 之相關貼文占所有的 21%,為最常提及的事業、特斯拉(Tesla)11% 及太
新頭殼 ・ 4 小時前《國際金融》外銀:歐元、澳幣具上行空間
【時報-台北電】在美元中期偏弱與全球貨幣政策調整持續發酵的背景下,外銀普遍對未來半年主要非美貨幣,抱持偏多看法,又以歐元與澳幣最受青睞,為各機構共同看好的兩大貨幣。 匯豐私人銀行及財富管理北亞首席投資總監何偉華表示,在G10貨幣中最青睞歐元和澳幣。由於歐洲央行的早期寬鬆政策,和今年上半年宣布的重大財政措施,有利的周期性和財政前景,讓歐元保持吸引力。鑑於對於美國經濟前景的低能見度和聯準會政策的分歧,這種態勢尤其有利於歐元對美元的走勢。此外,澳洲因為受益於強勁的周期性數據和央行相對鷹派的立場,對澳幣也持正面態度。 星展集團預估,歐元兌美元2026年第一季為1.18,然到2026年第二季進一步走升至1.20。在全球地緣政治變動下,去美元化進程將持續,歐洲近年也開始推動以歐元計價的能源與原物料交易,增加歐元國際地位,亦成為歐元中長線利多。 非美貨幣中,澳幣則是唯一被瑞銀投信、匯豐、星展、FXTM等多家機構共同點名為「看好」的貨幣。外銀指出,澳洲央行降息幅度可能小於其他主要央行,使澳幣維持相對收益率優勢;加大陸政策支持力度增強、全球商品需求回升,都將成為澳幣的重要基本面支撐。(新聞來源 : 工商
時報資訊 ・ 3 小時前
美對瑞士關稅有望從39%砍到15% 瑞士經長:瑞士已經準備好了
[FTNN新聞網]記者張書翰/綜合報導瑞士副總統、經濟部長帕梅林(GuyParmelin)在22日表示,美國目前對瑞士產品課徵的39%關稅,有望在12月初下降至15%,結束兩...
FTNN新聞網 ・ 55 分鐘前
美國還是台灣盟友嗎
長期以來,美國確實是友台的世界大國,也是當今全球願意出售防衛武器給台灣的唯一國家。但即使台美關係向來良好,雙方高層官員亦往來密切,但不表示台灣對美國就可完全信任或毫不設防;尤其現階段只重視美國自身利益的川普政府,已在許多措施方面出現對我國不友善的態度,甚至更有傷害台灣國際聲譽的言行。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男子過海關「下面一大包」 海關檢查掏出2隻瀕危鸚鵡
美國聯邦檢方近日起訴一名男子,指控他走私兩隻橙額鸚鵡(orange-fronted parakeet),並將其麻醉後塞進褲檔,企圖從墨西哥走私進入美國,殘忍手法令人震驚。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美股收漲 法人:美利率政策與AI股表現牽動台股後市
(中央社記者張建中台北23日電)台股21日重挫991.42點,為史上第6大跌點,收在26434.94點,跌破26470點季線關卡。隨著美股震盪收漲,台指期夜盤上揚197點,法人表示,有助於台股初步止跌,不過,美國利率政策及人工智慧(AI)族群表現將持續牽動台股後市。
中央社 ・ 7 小時前《國際經濟》發2000美元分紅+補貼+減赤?川普關稅收入 恐很快燒光
【時報-台北電】如果把美國總統川普所有關於「數百億關稅收入」的計畫加總起來,這桶金早已見底,甚至還倒欠。 美國數十年來首次收取大筆關稅收入,這可能改善國家財政前景,是川普政府貿易政策的一大亮點。然而美媒指出,川普已承諾要把這筆錢拿來減債、減赤、發放每人2000美元的「分紅支票」、補貼受創農民等等。這些項目全部加起來,總成本將達數千億、甚至數兆美元,遠遠超過預計收取的金額。 Axios報導,川普正把關稅收入當作緩解「生活成本危機」的救命錢,這場危機剛剛在11月初的選舉中重創共和。若無法兌現承諾,可能在明年的期中選舉引發嚴重政治後果。 根據Google趨勢的數據,過去一個月,在所有與政府相關的搜尋關鍵字中,「刺激支票」(stimulus)排名第四。本月上升速度最快的商業相關搜尋,幾乎都是跟「關稅分紅支票」有關,例如「2025年11月刺激支票」、「2000關稅分紅」等。 賓州大學華頓預算模型(Penn Wharton Budget Model)主任Ken Smetters對Axios表示,「這至少是戰後時代以來,首次把關稅主要當作財政收入來源。」 這筆新資金創造了川普2.0時代獨有的政治與
時報資訊 ・ 3 小時前
輝達的超狂財報藏隱憂?黃仁勳駁AI泡沫,但市場疑慮未解
輝達公布2026會計年度第3季財報,營收達570億美元、獲利年增65%,再創新高!其中,資料中心業務以512億美元領漲,亮眼的財報數字,激勵美股期貨與台股走升。執行長黃仁勳駁斥「AI泡沫」說法,指 Blackwell 晶片需求強勁。然而,分析師提醒,中國市場競爭與出口限制,以及客戶尋求供應鏈多元化,
遠見雜誌 ・ 7 小時前高球》JLPGA大王製紙賽史第3位奪冠台灣女將 吳佳晏獲得1800萬日圓冠軍獎金
旅日女將吳佳晏今天在大王製紙女子公開賽第四回合揮出67桿,以總計低於標準15桿的269桿封后,奪下個人在JLPGA日巡賽正賽首冠,她也是賽史第3位奪冠的女將。大王製紙女子公開賽本屆近入第44屆,過去有2016年的盧曉晴以及2006年的魏筠潔奪冠,如今吳佳晏成為賽史第3位封后的台灣女將,還帶走1800
自由時報 ・ 4 小時前日經亞洲:憂台灣有事 日本西南群島擬建地下避難設施
(中央社東京23日綜合外電報導)日經亞洲(Nikkei Asia)今天報導,日本計劃在偏遠西南群島建造可供居民避難約兩週的地下掩體,作為應對可能出現的台海安全危機的一部分。
中央社 ・ 58 分鐘前張忠謀也曾批評匯率 學者:現在台灣競爭力已非當年可比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23日電)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專文探討「台灣病」,認為央行長期壓低台灣匯率引發諸多問題。2012年時因競爭對手韓元貶值,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曾公開批評央行匯率政策,但學者認為,匯率非經濟發展單一問題,乘著AI大浪,如今台灣競爭力非同日而語,對產業界而言,地緣政治、關稅等問題,可能比匯率更嚴峻。
中央社 ・ 7 小時前高爾夫》台灣旅日女將首冠到手 進帳1800萬日圓獎金
年僅21歲的台灣旅日高爾夫選手吳佳晏23日在JLPGA大王製紙女子公開賽最後一回合拚出67桿,以4回合總計低於標準桿15桿的269桿,成功斬獲挑戰日巡賽生涯首座正賽冠軍,也是繼魏筠潔、盧曉晴之後,賽史第3名成功奪冠的寶島女將。
中時新聞網 ・ 1 小時前關稅協議即將拍板?翁履中:若是為了「5個百分點」 台灣得付出多大代價
根據《金融時報》報導,美台關稅協議草案,內容包括台灣承諾對美投資約4000億美元,作為換取降低目前對台灣加徵20%關稅。對此,經濟部長龔明鑫21日回應,目前尚未確定。旅美教授翁履中認為,若是為了那「5個百分點」,台灣得付出多大的代價?台灣的「不可取代性」恐將被稀釋。表面是守住矽盾,實際上可能在替別人裝甲。
中時新聞網 ・ 7 小時前
通告聯合國!陸:如日本武力介入台海將行使聯合國憲章自衛權
大陸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21日致函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就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論闡明北京立場。傅聰表示,如果日本武力介入台海局勢,將構成侵略行為,大陸將堅決行使《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賦予的自衛權,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澳洲超愛台灣機車!今年狂掃貨達2.4億
[NOWnews今日新聞]台灣機車數量及品牌眾多,甚至外銷其他國家。根據車輛公會最新統計,日本穩居第一名,今年1至9月的出口額達到11億餘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51.73%。另外,銷往澳大利亞的出口額...
今日新聞NOWNEWS ・ 2 小時前單靠制裁擋不住中國解放軍 蘭德智庫:嚇阻犯台需「軍經組合拳」
面對中國對台軍事威脅日益升高,經濟制裁是否足以成為有效的「護台盾牌」引發討論。美國權威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11月6日發布的《中國突發事件的經濟嚇阻》報告,給出了現實的答案,也就是單靠制裁很難嚇阻北京,必須結合外交聯盟與可信的軍事準備。報告更直言,除非美國施加強大壓力,否則
自由時報 ・ 4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