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公司有發年終嗎?」不到七成企業確定會發年終獎金 創四年來次低水準
yes123求職網,特地進行「年終獎金勞工期望值與歲末自評考績調查」發現69.5%的公司指出,在「馬年農曆年」前,「已經確定會發年終獎金」,但仍少於去年的72.8%,比例創四年以來次低水準。(圖片來源/pexels)
時序已進入第四季,企業開始進入密集的「員工考核期」!雖然經濟成長率有機會「保四」,不過面臨關稅貿易戰,以及上半年匯損利空,目前景氣呈現「外溫內熱」,因此對資方來說,該如何看待同仁們今年的表現?仍有計劃發放年終獎金嗎?舉辦尾牙的意願又是如何?相反的,員工們又是如何評價上司的能力?自認可以領到多少年終?對此yes123求職網,特地進行「年終獎金勞工期望值與歲末自評考績調查」,結果正式出爐。
兩成三資方觀望中 確定發年終比例4年次低
由yes123求職網的調查顯示,截至10月13號,有69.5%的公司指出,在「馬年農曆年」前,「已經確定會發年終獎金」,但仍少於去年的72.8%,比例創四年以來次低水準!(2023年為66.6%;2022年為71.4%;2021年為66.9%;2020年為64%;2019年為71.7%;2018年為73.5%;2017年為66.8%;2016年為64.7%;2015年為52%;2014年為75.3%)
除此之外,還有7.1%的企業,屬於「已經確定不會發年終獎金」,比例高於去年同期的5.7%;剩下23.4%為「尚未確定發不發年終獎金」,則高於去年同期為21.5%,顯見今年企業觀望氣氛轉趨濃厚。
對於上述「已確定會發年終」的公司來說,如果再與「蛇年農曆年前」發的年終比較,其中又有71.1%的企業透露,獎金平均「基數」算是「持平」;另外有14%則認為是「增加」的;不過預估「減少」的公司,仍佔了14.9%。
半數企業確定辦尾牙 23%增預算 逾1/4刪經費
同樣截至10月13日,有50.3%的公司表示,「已經確定會舉行尾牙活動」,比例低於去年的52.8%;還有14.6%屬於「已經確定不會舉行尾牙活動」,比例高於去年的12.2%;以及35.1%屬於「尚未確定舉不舉行尾牙活動」,相當於去年的35%。
對於前述「已經確定會舉行尾牙」的公司來說,如果再與「蛇年農曆年前」辦過的尾牙比較,其中又有51.1%的企業透露,預算算是「持平」的;另外有23.4%則認為是「增加」的;只是預估「減少」的公司,也佔了25.5%,比例超過四分之一。
減2.7天 勞方年終期望值四年次低 若不如預期:66%考慮離職
相較之下,員工們對年終獎金抱著多大的期待呢?此次調查顯示,合計有72.7%的上班族預估,自己在「馬年春節前」能「領到」年終,比例低於去年的75.2%;這也代表自認「領不到」的,佔了27.3%,比例高於去年的24.8%。
而在年終獎金「期望值」方面,平均預估能拿到1.04個月,與去年調查的1.13個月相比,下降0.09個月,等於少了2.7天,「期望值」創下四年次低。
即使「扣除」自認領不到的,平均期望值變成1.43個月,也略低於去年的1.5個月。對於最後拿到的年終獎金,假如「不如預期」的話,更有六成六(66.2%)的上班族透露,其實「會考慮離職」。
綜觀上述調查數據,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認為,目前內需產業明顯缺工中,加上有普發現金與連假效益,企業為了積極留才或是和同業搶才,預估相關業者的年終獎金數字,還是有成長的空間;可惜今年部份外銷導向廠商,預估受到關稅與匯損影響,恐怕略為下修年終發放金額;同樣資方舉辦尾牙的意願,可能也跟著轉趨保守,不過仍希望藉此鼓舞員工士氣,慰勞同仁在公務上一整年辛苦的付出,希望降低過年後的離職率。
工作態度與能力並重 考績最優的約佔一成 終基數平均多24%
根據yes123求職網的調查發現,對於員工今年整體工作表現,企業主平均給了77分,相當於去年的77.1分;甚至有7%的資方,給公司同仁們打了「滿分(100分)」。
在年終員工考核方面,上司們的「評分比重」又是如何分配呢?有高達58.4%的企業透露,屬於「工作態度與工作能力並重,兩者各50%」;不過還有兩成九(29.3%)的公司,則是認為「工作態度比較重要,超過50%」;最後覺得「工作能力比較重要,超過50%」,僅佔較少數的12.3%。
解讀前述數據,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認為,這也代表:如果工作能力都差不多的兩位員工,當主管在打他(她)們的考績時,「工作態度」將成為重要關鍵:如果是較具備責任感,抗壓性、穩定性高的人,就有機會拿到比較高的印象分數。
實務上來說,大多數公司的考績,都會採取「分級制」、「等第制」,本次調查就顯示,今年能拿到「最高等級」的,大約佔總員工數的10.2%:換算下來,大約就是每十位員工當中,僅有一位可以拿「最優等」。
而且考績最佳的員工,更代表領到的年終獎金可能比較多!例如此次調查就揭露,企業會給這些「優等生」年終獎金的基數,大約高出公司平均值的兩成四(23.6%),等於能享有1.24倍左右的激勵;不過其中也有17.1%的資方指出,雖然年終獎金沒有差異,但是「加薪或升遷機會較多」。
45.5%自認工作表現進步 四成三職場人際關係改善 不滿考績:68%考慮離職
除了上司考核自己外,針對自己蛇年的職場成績,又會打幾分呢?從yes123求職網調查顯示,自評今年的工作表現,上班族平均給80.1分,高於去年的78.9分;其中更有10.6%的人,給自己打了「滿分(100分)」。
同時覺得個人職場表現「進步中」的,佔了45.5%;「退步中」的,佔了4.7%;「持平的」則高達49.8%。
對於和同事們的相處狀況,也就是「職場人際關係經營」部分,平均自評77.5分,高於去年的76.5分;其中也有7.6%的人,給自己打了「滿分(100分)」。
同樣覺得人際關係「進步中」的,佔了43.4%;「退步中」的,佔了9.9%;「持平的」則高達46.7%。
最後對於實際拿到的考績,假如不如預期、不滿意的話,仍有超過六成,達到68.1%的人表示,其實「會考慮離職」。
僅兩成八敢向上反映 85%曾遇職場考評不公 主管領導能力強 下屬評分不及格
畢竟回顧整個職涯,有高達85.1%的勞工透露,曾經遇過上司打年終考績「不公平」的情況;不過其中僅有兩成八(27.7%)的人,「有」向上司反映、申訴。
換個角度來看,員工也來替上司們打個分數吧!本次調查就發現,對於直屬長官(主管)的「領導統御(管理)能力」,上班族平均給了59.9分,低於去年的60.9分。
不過相較之下,對於長官的「工作專業能力」,下屬算是給予肯定,平均打78.5分,高於去年的77.2分。
還有評價自己老闆的「經營企業能力」,員工今年平均給「頭家們」70.1分,也高於去年的68.7分。
增加考績印象分數 建議採三大補救措施
此刻面對2025年進入倒數階段,該如何搶救或拉抬自己的考績呢?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建議上班族,必須設法增加一些「印象分數」,可採取以下這三大步驟。
首先「搶公事做」:積極參與公司重大專案,甚至主動要求額外的工作量,即使配合加班也沒關係。
接著「展現本職學能的專業度」:像是處理公務時,適時發揮第二專長;如果沒有特殊技能,可以利用下班時間進修新職能,而且不僅要廣,還要精。
最後「檢視各項績效達成率」:整理過去一年以來的工作成果,不論大小事,只要是對企業帶來正面效益的,例如成本下降,或者業績提升,對公司形象有幫助的;一旦上司啟動考核機制,馬上就能拿出較亮眼的「成績單」。
最討厭上司:朝令夕改、EQ差 意見不合:僅一成九忍氣吞聲 81%曾因此想辭職
接近歲末年終,對於上司們,下屬也有不少「怨言」想說!一整年下來,上班族「最受不了」老闆或直屬長官(主管)的哪些毛病?
此次調查結果發現,在可複選狀況下,心中主要的不滿依序有:「朝令夕改,決策反覆」(64.2%)、「情緒管理不佳,EQ差」(60.2%)、「增加額外工作量,壓榨下屬」(46.6%),以及「言行不一致」(45.4%)、「堅持己見,專斷獨行」(44.3%)。
其他最討厭的上司,還有以下這些狀況:「愛發號施令,卻不動手做事」(39.3%)、「對待下屬偏心不公平」(38.3%)、「過度挑剔,愛批評」(37%),以及「專業技能與知識不足」(35.8%)、「嘮叨,愛說教與講道理」(34.5%)。
只是每當與老闆或直屬長官(主管),出現「意見不合」的情況時,下屬們通常會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呢?
本次調查更顯示,主要回應方式依序為:38.6%屬於「委婉溝通,表達自己的想法」;有22%採取「表面上配合,私下卻向同事抱怨」;還有18.9%為「忍氣吞聲配合,不反駁」;也有11.6%卻是「直言不諱,強烈溝通」;以及8.9%選擇「冷戰,採取不積極配合主義」。
難怪有高達八成一(81.3%)的人透露,曾經因為「受不了」上司,或與上司「意見不合」,導致萌生過辭意。
有趣的是,轉個角度、換個身份來看,如果有一天自已變成主管,有高達八成五(85.2%)的人,卻覺得自己的表現,會比現在的直屬長官「更好」。
還有假如某一天變成老闆,覺得自己的表現,會比現在的老闆「更好」的,其實也佔了75.4%。
yes123求職網發言人楊宗斌提醒雇主與主管,考評機制仍有其「侷限性」,上司很難記得所有員工從年初到年尾的表現,因此在打考績時,容易產生所謂的「近因效應」:也就是近期印象通常最強烈,卻可能沖淡員工在此之前表現好或壞的印象,導致評比結果失真!
畢竟不少人會刻意選在接近年底前,突然想「力求表現」,希望追趕上半年落後的績效,因此上司們盡量要求自己能客觀考核,針對員工12個月的整體表現,公正且合理給出一個全年度總評分。
〝年終獎金勞工期望值與歲末自評考績調查〞,是由yes123求職網於2025年10月1日到10月13日,以網路問卷進行抽樣調查,調查20歲(含)以上、已畢業或役畢(免役)會員,且目前在職的正職人員,有一年以上工作經驗,有效問卷共1,320份,信心水準為95%,誤差值為正負2.7%。至於企業有效問卷共1,090份,信心水準為95%,誤差值為正負2.96%。
更多信傳媒報導
鴻海Q3三率三升 董座劉揚偉:AI成長帶動下對2026非常樂觀
鄭麗文主席兼革實院長親自授課欲打造「鄭家軍」? 拜共諜成縣市長選舉「破口」
民眾公布2026第二波議員提名 多位現任地方議員上榜
其他人也在看

蔡依林秀性感火辣小蠻腰 霸氣連喊7次大巨蛋舞台「非常」大
天后蔡依林(Jolin)將於12月30、31日及明年1月1日一連3天唱進台北大巨蛋舉辦「JOLIN蔡依林 PLEASURE世界巡迴演唱會 TAIPEI 2025-2026」,預計吸引12萬名粉絲同歡。她目前人在美國積極進行演唱會排練,13日曬出許多在當地認真彩排花絮美照,並秀出性感小蠻腰,讓大批粉絲十分期待。
中時新聞網 ・ 6 小時前
台灣均薪4.7萬,7成勞工領不到!專家曝唯二薪資負成長:是不被祝福的產業
央行自2024年祭出第7波信用管制後,房市、房仲業受到不小的衝擊,行政院主計總處近日公布今年前3季薪資數據,1至9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數為新台幣4萬7751元,年增3%,創下近25年同期最大漲幅,但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低於平均數員工比率攀至69.77%,續創新高紀錄,簡言之,有近7成民眾經常性薪資低於平均。行業別方面,主計總處數據揭露,住宿餐飲,經......
風傳媒 ・ 1 天前


蔡依林LA彩排畫面曝光! 她搶先爆雷這件事
蔡依林日前宣布將在12月30日、31日、1月1日帶著新巡演「PLEASURE世界巡迴」演唱會唱進大巨蛋,門票將在11月22、23日陸續開賣,若完售將吸引12萬人進場朝聖,她日前在北流辦完簽唱會後,隔天就飛往LA為巡演進行排練,13日她的IG釋出排練片段,她寫著「舞台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大」,用了七個非常來表示她內心的驚訝。
林政平|Yahoo名人娛樂特派記者 ・ 8 小時前
黃仁勳怒吼!產能不斷擴充 專家曝台積電6兆產值背後「1致命危機」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近日旋風來台,除現身台積電運動會致意,並直言「AI將影響每個國家、每家公司與每個人,是至今最重要的技術」,同時當面向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喊話「要更多晶片」。產業界解讀,這不只是場面話,而是全球「晶片荒」升級的強烈訊號:需求在飆,產能正全力擴,但人力缺口可能成為下一個硬煞車。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270萬人受影響!國民年金投保額上調1342元 明年「多繳金額」試算曝光
國民年金收繳率近年多在5成以下,不少民眾都有「不繳費會怎麼樣」的疑問,但如今國民年金保險費要調漲了。衛生福利部(衛福部)今(12)日公布,因2022年10月至2025年9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累計成長率6.79%,依法調整國民年金保險(國保)的月投保金額,自明年起將由現行的1萬9761元調為2萬1103元,預估影響人數約為270萬人。但衛福部強調,各項給......
風傳媒 ・ 1 天前
【勞工創業夢】青年創業慘變過勞族...每天投入逾10小時 6成5現在還在虧本
普發現金一萬塊,加上國定假日增加,內需消費市場轉趨熱絡,讓不少勞工興起當老闆的念頭。但根據求職網調查,創業者平均每天需會花10.3小時在經營事上,其中約四分之一更是高達12小時以上。然而,統計還在經營的勞工,有六成五還處於還在虧本狀態。
Yahoo奇摩股市 ・ 14 小時前
年僅30歲也中風!醫:把握4.5小時「黃金救腦期」
一名年僅30歲的男性出現單側肢體無力與口齒不清症狀,所幸家人機警將他送醫,在發病後3小時內完成靜脈血栓溶解劑治療。陳美音醫師提醒,秋冬季節血管容易因收縮導致血壓升高,引發腦中風。
中天新聞網 ・ 11 小時前
不是工程師、醫師!今年最賺職業出爐「冠軍月領破7萬」…最慘這行只有3.4萬
主計總處10日公布今(2025)年9月的最新薪資統計,全體受僱員工今年1至9月的平均經常性薪資為47751元,較去(2024)年同期增加3%,創下近25年同期最大增幅;累計實質總薪資平均數則成長1.87%,為7年來最大漲幅,其中金融及保險業更以平均經常性薪資70715元拿下全台第一,成為今年最「吸金」行業。
鏡報 ・ 1 天前
奇鋐 訂單能見度達2028年
奇鋐(3017)財務長陳易成表示,AI資料中心熱度續強,主要CSP客戶已釋出中長期訂單,能見度直達2028年。為回應龐大需求,公司正加速越南擴產,預計2026年第二季啟動新產線量產,產能將先擴充五成,第三期廠區則支應2027年後訂單並預留後續空間。
工商時報 ・ 18 小時前催買氣 小型車貨物稅減徵翻倍
台美關稅談判尚未最後拍板,其中進口車關稅猜測會大幅調降,影響汽車市場動能。政府先從貨物稅大幅減徵著手,繼9月7日修訂《貨物稅條例》,針對新購2,000cc以下小型客車、150cc以下機車貨物稅減徵分別5萬元、2千元,12日財政部再與經濟部會銜更修並發布子法,再度同幅度加碼,修法公告後三天,即15日起,民眾購新車並完成新領牌照登記,每輛小型汽車可減徵稅額最高達10萬元,機車則有4千元的最高減徵額度。
工商時報 ・ 18 小時前
旅客等2小時!飛機「救生滑梯」起飛前彈出 長榮:人員誤觸
長榮航空一架原定飛往維也納的班機,卻因機務人員不慎釋放救生滑梯,導致全機旅客被迫更換飛機,延誤近2小時才得以起飛!專家指出,救生滑梯雖然只需5秒即可充氣完成,但使用後必須更換,費用超過新台幣100萬元,飛機也將因此停飛1至3天,顯示此類誤觸事件對航空公司營運的重大影響。
TVBS新聞網 ・ 1 小時前新客戶ERP、SAP需求帶動,東捷資訊前三季獲利寫新高,EPS2.54元
【財訊快報/記者陳浩寧報導】受惠於半導體客戶ERP升級建置專案,東捷資訊(6697)第三季營收、稅後淨利及每股盈餘均較2024年同期成長;累計前三季營收達10.21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14.7%;稅後淨利0.69億元與EPS 2.54元,雙雙改寫歷年同期新高。東捷資訊10月營收達1.44億元,年增79.1%;累計前10月營收達11.65億元,年增19.8%,創歷年同期新高。10月營運延續動能,承接鞋服紡織業新客戶的SAP ERP專案,整體營運表現穩健向上。東捷資訊表示,第三季營運成長主要來自成功打入上市櫃半導體封裝產業客戶,承接ERP升級建置專案,以及挹注新客戶的SAP軟體授權貢獻,帶動整體營收獲利持續提升。東捷資訊指出,在「ACE王牌計畫」(AI、Cloud、Cybersecurity、ESG)營運策略拓展下,公司甫設立的商務增長服務部(BAS)已逐步展現市場競爭優勢。BAS商務增長專業團隊的挹注,結合公司逾20年的產業顧問及SAP ERP等相關系統導入經驗,以「端對端」服務理念為核心,提供整合商業、業務、數據、AI/ML/RPA應用等最合適顧客體驗與商務增長解決方案,預期將持續推升
財訊快報 ・ 15 小時前
中華汽車榮登《天下》人才永續獎榜首
【記者卓羽榛臺北報導】《天下雜誌》2025「人才永續獎」公布結果,中華汽車在眾多頂尖企業中脫穎而出,榮獲製造業類別第一名。與中華汽車並列入選的企業包括台積電、聯發科、光寶科、鴻海等科技與半導體巨頭,這...
自立晚報 ・ 5 小時前
高雄市區監理所提醒114年汽燃費尚未繳納的車主請儘速繳納 以免受罰
自用汽(機)車燃料使用費固定於每年七月開徵,高雄市區監理所提醒尚未繳納的車主儘快繳納,以免逾期受罰!(見圖)高雄市區監理所今(十三)日表示,繳納汽燃費可透過監理服務網、監理服務App或與公路局合作之行動支付業者管道(iPASSMONEYApp、元大銀行、永豐銀行、街口支付、嗶嗶繳、蝦皮購物、橘子支付、全支付等),以信用卡或金融活期帳戶線上繳納(使用信用卡繳納,手續費請洽各發卡銀行),或至四大超商(7-11、全家、OK、萊爾富)使用多媒體事務機,點選政府代收,選擇汽機車燃費使用費,輸入車主證號及車號後,列印繳費單至櫃檯繳納。高雄市區監理所再次提醒,如逾期未繳納汽燃費者,依《公路法》第七十五條規定可處新臺幣三百元至三千元罰鍰,並依法移送強制執行,請車主把握時間儘速繳納! ...
台灣新生報 ・ 6 小時前
「3類食物」保護大腦!降低失智風險 營養師大推:提高專注力
許多人最怕老了失智,擔心記憶力衰退、生活無法自理。營養師薛曉晶提到,研究發現,採取健康植物性食物為主的飲食,可降低失智風險約15%,認知障礙風險降39%,建議多攝取「莓果與葡萄皮、綠茶與可可、全穀豆類」,有助於穩定神經傳導、提升專注力。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聯大五十三週年校慶校友總會「環台接力騎行」十三日熱血啟程
為慶祝國立聯合大學創校五十三週年,聯大校友總會特別舉辦為期十天的「環台接力騎行」活動,並於昨十三日上午九時在「八甲」第二校區風雨球場舉行盛大的起程儀式,為一連串熱血壯行揭開序幕。活動當天由聯大校友總會熱血校友、聯大教職員生、文觀龍隊與捷安特公司專業團隊共同參與。儀式由專業教練帶領全體共計三十五名騎士進行出發前暖身操,象徵蓄勢待發、整裝上路。儀式開場,由侯帝光校長與校友總會游文人總會長致詞,游總會長表示:「今日的自行車環台活動,是全台創舉!我們將讓全世界看到,聯大校友團結的能量。」侯校長則勉勵參與者以承諾、熱情與堅毅精神完成環島任務,展現聯大人永不放棄的信念與團結力量。活動特別安排了由文化觀光產業學系劉煥雲老師帶領眾人向蓮荷伯公祈福遙祭,祈求旅程平安順利,隨後全體騎士在游文 ...
台灣新生報 ・ 6 小時前高盛示警 陸機器人鏈訂單荒
陸股機器人概念股近期股價飆漲,然而,國際投行高盛最新報告卻揭露殘酷的現實。報告指出,其考察拓普集團、三花智控等9家大陸機器人供應鏈企業,目前既無明確的量產時間表,也未獲得大額訂單。人形機器人領域正上演資本市場的高度預期,與產業實際進度之間的拉鋸。
工商時報 ・ 1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