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進口藥逐步退市 國產藥品質欠佳引民怨
(中央社台北10日電)隨著進口原研藥逐步退市,中國藥效欠佳的國產藥品,再度引起了公眾憂慮。10月15日,中國藥監局發布通告,將80多種在境內的藥品註冊證書註銷,儘管醫院指出國產藥平價、利於長程治療,但病患恐懼藥效不夠。
「麻藥不睡、血壓不降、瀉藥不瀉」,是今年初瑞金醫院普外科主任鄭民華接受中國媒體採訪時,表達對國產「仿製藥」藥效疑慮最一語中的的形容,也成為當今中國民眾討論藥品時朗朗上口的一句話。
在中國,「原研藥」一般指過了專利期的、由原生產商生產的藥品,多屬進口藥品。「仿製藥」指的是過了專利保護期,其他企業均可仿製的藥品,通常仿製藥價格便宜,但藥效被廣泛質疑。而中國在2018年創建的集採制度,當中的藥品絕大多數是中國國產仿製藥。
BBC中文報導,10月15日,中國藥監局的通告,令許多需要長期服用藥物的中國民眾感到擔憂,因為這份公告傳遞一個訊號,進口藥此後將更難購得。在中國西安生活的趙煒奇表示,從2018年集採制度創立以來,他就重複經歷「加價也買不到不在集採名單裡的藥物」的情況。2023年起,這個情況變得更加嚴重,因為他的日常用藥「百憂解」無法從醫院直接取得了。
然而,由他訴說,儘管嘗試換藥,「但我們這種精神類疾病,一旦涉及換藥、換配比,我們的反應就會很大,很長一段時間裡,我每天都在告訴朋友我想死,我知道這是藥物不起效果、或者藥物導致的情緒波動,但沒辦法,這樣的事情構成了我新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就是影響到了我,而且是突然發生的,我甚至措手不及」。
在中國社交媒體上,此次大規模清理亦因此被稱為「多款進口藥退出中國」。民眾對於原研藥、尤其是進口藥有很大的依賴心理,信賴來自更穩固的海外制藥標準,而民眾不信任國產藥物。
報導指出,河南一家地方醫院醫生匿名表示,「最近藥物變化比較大,對我們專業醫護來說,其實就是系統裡有什麼開什麼,對我日常工作需求來說沒有差別」。
在中國網路上,很多網民開始尋找海外購藥管道,東南亞國家和地區是他們的首選,因為距離相對近,往返路費便宜,當地藥物價格合適,算下來甚至可能比在國內購買原研藥更便宜。
中國民眾對於仿製藥不夠有效表達擔心,而還有一種「國產原研藥」,但這種新藥還未發展完成,市場青黃不接。
25歲的梁利在上海一家醫療器械企業工作,他也是一名長期服用精神類藥物的患者。
他說,病友之間早有訊息傳出:技術難題或者專利保護會導致補充藥品、替代藥品的效果不一定夠格。此外,換到國產藥物之後,副作用比較強。精神類藥物更強調個人體質,藥物種類、配比都會極大影響病患本身的狀態,換藥期對於每一個病人來說都非常難熬。
梁利說,起碼就器械行業來說,國產的器械很難比進口的好。國外的大企業研發有更完善的團隊,經驗的知識累積需要時間。國內因為很多都是仿製所以減少了研發時間,有一些設計並不很了解醫學原理。
報導指出,多位藥企研發人員亦肯定此顧慮,由於專利保護制度的存在,以及藥物反饋制度的缺位,仿製藥的效果相較原研藥更不穩定,即便藥物分子是一樣的。
梁利還擔心研發體系本身的問題,在他看來,中國對於實驗驗證數據的要求遠不如海外嚴格。根據他的專業知識,他解釋,醫械行業本就容易存在驗證不充分的問題,「我不相信醫藥會是非常好的例外」。
梁利說,在美國、歐盟等地區,對於藥物產品的不良事件統計、召回都在官網有數據庫可供查詢,細微到如一位老太太覺得體溫計上有污垢都可以投訴記載。但是在中國,藥監官網「只有政紅色訊息」。
不過也有一些專家持不同看法。報導指出,對於上海仁濟醫院的主任醫師來說,王醫生覺得原研藥留出來的位置自然會有其它國產同類藥物進行補充,但對於高端醫療來說會造成影響。
河南地方醫院醫生表示,要從長程治療角度來看藥物是否有效。他說,「如果病患買不起,這個藥物就沒有用」。起碼在治療經驗裡看,還沒有什麼特別不能替代的藥物,只有效果更好,和效果一般的產品。
在中國國產創新藥廠從事研發的楊女士表示,這場進口原研藥退市潮也使得中國國產創新藥物迎來更多機會,海外藥商使用多中心數據機構的樣本,其中來自東亞的數據相對更少。相較之下,國產藥有充足的國人體質數據,由此會讓生產的藥物靶向性更強,更精准適配國人體質。(編輯:呂佳蓉/朱建陵)1141110
其他人也在看

斯洛伐克2列車相撞無人喪生!11傷患送醫、數十人輕傷返家
據「斯洛伐克共和國通訊社」(Tlačová agentúra Slovenskej republiky,TASR)報導,事故發生在布拉提斯拉瓦省(Bratislavský kraj)的佩濟諾克(Pezinok)與布拉提斯拉瓦之間的鐵路線上,當時2列火車因不明原因相撞。事故後,現場立即啟動大規模緊急應變行動,共有超過60名...
CTWANT ・ 21 小時前
你有成為真正的大人嗎?心理學家:長大是要「盡力活出真實的自己」
榮格心理學家詹姆斯・霍利斯(James Hollis)在《內在力量的指引》一書中,引導讀者思考人生最關鍵的成長課題——究竟「長大」或「成功」意味著什麼?事實上,唯有勇敢面對真實的自己,重新檢視生活,才能運用內在早已具備的力量與資源,穿越恐懼與困境,活出更深刻的自我。以下為原書摘文:
優活健康網 ・ 21 小時前
「療癒系美食」竟是大腦毒物!失智風險高44%,醫師娘親測3招斷捨離
現代人常常三餐在外,以超商美食果腹,不過營養師薛曉晶卻在臉書分享,常吃微波食品、炸物、甜點一定要多加小心了,這些看似方便的「超加工食品」可能正在悄悄對你的大腦健...
早安健康 ・ 21 小時前
衣服沾到油先別用水搓!3大NG行為越洗越難救,日常5神物徹底去油污
你也有衣服沾到油汙而苦惱的經驗嗎?趕快把這篇文章收藏起來!以往衣服沾到油汙時,都會想說「趕快拿去洗就好」,但其實這個念頭大錯特錯,甚至有可能讓油漬伴你一輩子。正...
早安健康 ・ 21 小時前
美史上最長40天政府關門 川普喊:快開了!參院達協議
美國聯邦政府自10月1日關門,目前已達到40天,也成為美國史上政府關門最長的紀錄。不過美國總統川普在9日傍晚開心地喊:「快開門了!」關鍵原因在於參議院兩終於達成協議。
鏡報 ・ 21 小時前
24歲年輕女子乳房疼痛 真空輔助微創切片精準移除腫瘤
年僅24歲的小芬(化名)近日因乳房疼痛就醫,透過超音波檢查,發現約0.8公分不規則邊緣腫瘤,且伴隨微鈣化;雖然初次以傳統粗針切片檢查結果為良性,但影像仍顯示有異常,醫師認為癌症的風險大概10%甚至50%,醫病溝通後,進一步以「真空輔助微創切片」取得更多組織,提升診斷準確度,也可同步完整移除腫瘤。
自由時報 ・ 21 小時前陸10月 CPI 轉正年增0.2% 通縮壓力緩解 顯示政策助力見成效
大陸統計局昨(9)日公布,受擴內需等政策持續發揮作用,加上「十一」、中秋長假拉動,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0....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美最長政府停擺有解?參院法案取得民主10人相挺
(中央社華盛頓9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聯邦參議院今天表示,已爭取到約10個民主議員相挺,有望通過一項撥款法案結束當前這場已40天、創史上最長的政府關門。
中央社 ・ 21 小時前ByHeart奶粉致嬰兒肉毒桿菌中毒 10州發生13起 製造商召回
聯邦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8日表示,全美有10個州發生13起嬰兒配方奶粉導致幼童肉毒桿菌中毒事件,FDA已展開調查,...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21 小時前中國人形機器人爆單 分析:真實需求未建立
(中央社記者張謙香港10日電)據報導,中國製造的人形機器人近期出現爆單,並成為「雙11」電商平台的新主角,但人形機器人的真實需求尚未廣泛建立,也面對價格戰等問題。
中央社 ・ 20 小時前
24歲女胸部突爆痛!檢查驚見腫瘤 醫揭「1關鍵」是養瘤元凶
一名24歲女子近日因乳房疼痛,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乳房外科主任古君平,發現約0.8公分不規則邊緣腫瘤。初次以傳統粗針切片檢查,結果雖為良性,但影像仍顯示異常,醫師認為癌症風險約10%至50%,之後以「真空輔助微創切片」取得更多組織,並同步完整移除腫瘤,所幸報告最終證實為良性腫瘤。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資安院:高風險詐騙偵獲量較上周明顯上升
根據資安院公布最新資安週報,其中網路巡查高風險詐騙部分,整體偵獲量較前一周明顯上升,達到1萬9,725件,資安院表示,特別是「產品服務」類型出現集中放量,推升高風險總量同步走高;「金融投資」、「身分冒充」類同樣比前期成長。
中時財經即時 ・ 12 小時前川普拋健保補貼加關稅紅利大餅 貝森特:非正式提案
(中央社華盛頓9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本週末拋出直接支付美國民眾醫療健保費用,並以關稅收入發放2000美元紅利的想法,但財政部長貝森特隨後表示,這些並非提交給聯邦參議院的正式提案。
中央社 ・ 21 小時前
從《甄嬛傳》到《心之谷》,中醫師傳授秋季如何養生?
文:李玟笭中醫師(台灣中醫執業環境改革協會常務理事、文德橡實中醫診所院長) 在許多影視作品裡,秋天往往是疾病纏身的季節。 《甄嬛傳》裡,嬪妃因秋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 17 小時前
第三屆李國鼎獎 施振榮、史欽泰共同獲得
第三屆李國鼎獎頒獎典禮於今天(10日)舉行,由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潘文淵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史欽泰共同獲獎。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董事長王伯元表示,施振榮與史欽泰,在開創性的環境中,貢獻己長,引領台灣科技業成長茁壯,因此第三屆李國鼎獎遴選委員通過二位為獲獎人。
自由時報 ・ 12 小時前
日抗議中國外交官「斬首」言論 官房長官批:極為不妥
(中央社記者戴雅真東京10日專電)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8日深夜,就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關於台灣有事的答詢,在X發文「那種骯髒的頭就應該毫不猶豫斬掉」。官房長官木原稔今天表示,已經就此對中國提出抗議,並稱薛劍的言論「極為不適切」。
中央社 ・ 20 小時前
女教師靜脈曲張接受靜脈膠水治療 1個月後重新站上講台
50歲的高中周姓女老師因為雙腿靜脈曲張的關係,腿部皮膚很癢而抓到紅腫破皮,很害怕需要動手術治療,心情顯得忐忑不安,所以暫時揮別講台休息了一段時間。經過親友介紹到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胸腔暨心臟血管外科林宜右醫師的門診,由林宜右醫師親自執行超音波檢查,評估周老師的血管狀況後,最後選擇施以靜脈膠水治療,讓周老師終於放下心中的大石,1個月後高興地重新站上講台作育英才。林宜右醫師指出,靜脈曲張常發生於腿部,靜脈因為瓣膜受損或是血管壁變弱,造成血液滯留和血管擴張扭曲,是一種靜脈系統常見的疾病。症狀包括:晚上小腿常常抽筋、開始腫脹、走路或久站後覺得很不舒服。如果是有家族病史者、肥胖者會增加下肢壓力、懷孕者荷爾蒙改變會增加罹患風險、 以及長時間站立或坐姿不動者,都是屬於高危險族群。林宜右醫師指出,靜脈曲張不只是外觀的問題,更可能影響生活品質,甚至隱藏著更深層的血管疾病,需要專業醫師透過超音波等檢查,判斷病情輕重,再討論最合適的治療方式。靜脈曲張的治療不能僅靠外觀判斷,由醫師親自操作的完整血管檢查與診斷至關重要,不僅能判斷病變血管位置,更能同時擬定治療計畫。林宜右醫師表示,最新的微創手術
台灣好新聞 ・ 20 小時前傳中國擬放寬稀土出口規範 但未達川普所盼全面鬆綁
(中央社華盛頓9日綜合外電報導)業界人士表示,中國已開始制定新的稀土出口許可制度,可能加快輸出流程,但不太可能如華府所希望般完全取消相關限制。
中央社 ・ 21 小時前
中國漁船山東省沿海翻覆「釀9人失蹤」!南韓派巡邏船、直升機協尋
據《韓聯社》援引南韓群山市海警的通報稱,這艘重達99噸的漁船於今上午8時53分在距離於青島(Eocheongdo)西南方約150公里的海域翻覆,消息來源為中國海警發出的求救信號。當時船上共有11名船員,其中2人獲得途經的貨船救援,但其餘9人仍下落不明。為了尋找失蹤船員,南韓與...
CTWANT ・ 2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