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來開匯/籲「不要再打高空」談罷免後警訊 陳亭妃:藍白合成常態、2026全台不好選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永鴻/台北報導
面對外界關注與同立委林俊憲的民調差距,民進立委陳亭妃今(19)日接受主持人黃光芹《CNEWS匯流新聞網》政論live直播節目《中午來開匯》專訪表示,自己具備累積多年選戰經驗,「我的民調可以等於選票」,在上屆立委選舉中,即使在眷村選票中也能贏過國民,顯示服務能量與跨族群票源的穩定性。
陳亭妃指出,她的支持者涵蓋中間選民、泛藍及泛綠選民,而深藍族群在對比民調中本就會支持謝龍介,「深藍當然不會支持我們」,但她強調真正勝負關鍵在於掌握中間選民的支持度。
陳亭妃認為,台南四百年來從未出現女性市長,市民普遍對「女力市長」抱持期待,而她長期投入女性議題、女性政策推動,因此女性選民的支持動能明顯提升,「這也會讓選民跳脫原本的框架」。
陳亭妃也舉例,當年賴清德競選連任台南市長時得票率高達72.9%,代表在一對一對比情況下,不只是綠營支持者,包含許多國民與無籍選民都願意支持優秀候選人,「要贏,就是要像賴清德那樣,獲得跨光譜的支持」。
針對外界關注與國民立委謝龍介的民調差距,陳亭妃直言,她與謝龍介之間的「愛恨情仇」,台南市民幾乎都耳熟能詳,兩人從議員時期一路交手至今,已經「五戰五勝」,每一場都是真槍實彈的選戰累積。
陳亭妃回憶兩人首次交鋒時,當時因婦女保障名額制度,使謝龍介從「當選」變成「落選」。她指出,當年謝龍介位居男性議員最後1名,但因婦女保障席次啟動,「他本來宣布當選,結果一個名額讓給婦女保障,那個人就是我」。短短幾秒鐘的翻盤,也成為兩人之間政治恩怨的開端。
陳亭妃強調,23歲首次參選時,外界普遍不看好她,「大家都說這個孩子屁,怎麼可能選上」。但在家人陪伴與支持下,她珍惜婦女保障帶來的機會,在下一屆議員選舉中她拿下第2名,謝龍介則排在她之後,再往後一次,她更以第一名高票當選議員,再度領先謝龍介。
「所以我說5戰5勝不是嘴上說說。」陳亭妃表示,尤其第一次對決最關鍵,若非婦女保障席次,她不會上、謝龍介就會當選,也因此兩人之間的政治線從那時就交纏至今。
談到立委階段的競爭,陳亭妃回憶2008年是民進最艱困的時刻,對手是國民力捧的台南市長熱門人選,加上當時的總統候選人馬英九聲勢如日中天,所有人都認為她不可能贏,「但我就是一步一腳印,把服務做到位」。
陳亭妃最後強調,民調固然重要,但她的選民基礎並非天上掉下來,而是靠長期耕耘、跨藍綠與中間選民支持累積而來,「我不是含著政治金湯匙長大,我的支持都是選民一張一張給的」。
陳亭妃也提到,自己2008年首次問鼎立委時,從「文宣被民進中央漏掉」,到險勝943票的政治歷程。她強調,自己與國民立委謝龍介歷經5次交鋒、5戰5勝,「國民最怕的人就是我,謝龍介更不敢再跟我對戰第6次」。
陳亭妃回憶,2008年選戰激烈,民進中央最後公布台灣地圖式文宣時,竟然只標示台南第二選區立委候選人賴清德,卻「把第一選區的我整個漏掉」。當下她正忙於拜票,沒有意識到問題有多大,但支持者瞬間炸鍋,不斷打電話到民進中央抗議:「你們是放棄陳亭妃嗎?我們這區選得多辛苦,你們怎麼把她漏掉?」
民進中央文宣部隨即在台北召開記者會公開道歉,並南下致歉。陳亭妃說,這場「文宣烏龍」反而意外讓她獲得全國高度注目,加上時任總統陳水扁重返319槍擊案現場、留在台南為她站台造勢,「那幾天媒體全來,我真的因禍得福,老天爺有照顧我」。
最終,陳亭妃說自己以943票驚險勝出,也讓台南政治板塊重新洗牌,「如果那次輸,就是國民力捧的王昱婷上;馬英九又是當時最強氣勢。是我那943票,撐住了整個台南的局勢」。
陳亭妃接著說,接下來的立委對手就是謝龍介,第一次交手她贏他5萬多票,後來更擴大到9萬多票,之後謝龍介不敢再出馬挑戰,「所以我才說5戰5勝,每一戰都有數據、有記錄的」。
談到選舉風格,陳亭妃語氣堅定表示,她從來不做負面選舉,回憶第一次競選議員時,有人深夜拿著替她做好的負面文宣來給她看,「但我看了說這麼做才能贏,我會睡得不安穩,我拒絕」。她說,多年來選舉中,謝龍介經常用廣告車、廟口開講抹黑自己,但又不敢點名以避免被告。不過有一次,謝龍介在造勢時直接指名她進行抹黑,自己隨即提告並勝訴,法院判賠25萬元,「政治人物要拿到誹謗勝訴很難,因為大部分法官都認為可受公評,但我贏了」。
陳亭妃說,她不拿謝龍介被判賠的25萬元,因為會有第6戰,而這張法院認證亂講話、不尊重女性的判決書將深刻印在謝的頭上。她強調,謝龍介後來未再參選,就是心中早已有陰影,「國民當然希望找完全沒跟我對戰過的人,因為謝龍介一出來就是6戰6敗,他怎麼可能願意?」
此外,針對民進在大罷免案中失敗,引發內對2026與2028選局的深層焦慮,陳亭妃則認為,此次罷免案反映的不是單一選區的選情,而是藍白之間「不得不合作」的結構性趨勢,民進務必警惕。
陳亭妃指出,4年前沒有藍白合作時,民進原本在地方7比3領先,民調甚至差距4成,但選到最後仍僅贏4萬多票。而這次大罷免中,可以清楚看到國民與民眾在壓力下合流,「藍白不得不合作,這已經是未來會持續發生的趨勢,一直延伸到2028總統選舉」。
陳亭妃強調,民眾不可能長期維持「第3大」的角色,也不會永遠只做關鍵少數,遲早會面臨是否與國民或民進合作的選擇,「從趨勢來看,他們已經一步步和國民靠攏」。她說,正因如此,2026年全國選舉將比以往更艱困,「我們必須要有這項警覺」。
面對罷免後的民調反應,陳亭妃認為民進最重要的不是操作政治議題,而是「找回人民的感動」。她表示自己27年來無論扛轎或坐轎,一直在第一線深耕,因此很早就感受到政治板塊的變化。
以最近一場立委選舉為例,陳亭妃透露競選總部完全沒有動員遊覽車,連當時的總統蔡英文與總統候選人賴清德要來演講,很多人都緊張到打電話詢問:「不動員真的可以嗎?如果總統、副總統來,人太少怎麼辦?」但她當時堅定表示,「要相信人民自主的力量,比動員更重要。」
陳亭妃最後提醒,民進若要在藍白合夾擊下保持競爭力,關鍵不是追逐民調,而是重新抓住基層真正的情感與信任,「不要再打高空,人民的感動才是決定勝負的力量」。
照片來源:CNEWS匯流新聞網影音團隊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回應韓國瑜「桌子四隻腳說」 賴清德盼中方克制:勿成區域麻煩製造者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其他人也在看

通告聯合國!陸:如日本武力介入台海將行使聯合國憲章自衛權
大陸常駐聯合國代表傅聰21日致函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就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論闡明北京立場。傅聰表示,如果日本武力介入台海局勢,將構成侵略行為,大陸將堅決行使《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賦予的自衛權,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中天新聞網 ・ 22 小時前
藍營張嘉郡表態爭取雲林縣長大選!蘇治芬鬆口「綠營人選是這人」
政治中心/巫旻璇報導2026年九合一選舉中,雲林縣長之戰備受矚目。現任縣長張麗善任期屆滿,國民內傳出其姪女、立委張嘉郡有意接棒,並透露將爭取內提名,延續張麗善的施政路線;民進方面則傾向由立委劉建國出馬。前縣長蘇治芬21日受訪時直言,民進人選「不會有變數」,明確點名劉建國將代表出征。
民視 ・ 23 小時前
徐榛蔚明年卸任 游淑貞拚接班
花蓮政治板塊藍綠約7比3,向來是「鐵藍票倉」,現任縣長徐榛蔚已連任2屆,吉安鄉長游淑貞被視為接班人,不過出自藍營的無籍議長張峻、縣議員魏嘉賢動作積極,魏更早就掛出看板等待時機。但國民說,除非有類似「同舟專案」恢復籍,且按目前時程,2人循內規定參選恐來不及;民進則不排除與無籍、第三勢力結盟,不提名縣長人選也會是選項之一。
中時新聞網 ・ 4 小時前
北京火氣愈來愈大!中國駐聯合國大使嗆聲高市早苗,「敢介入台海、將引《憲章》動武捍衛領土完整」
中國已將其與日本日益擴大的爭端帶到聯合國(UN)舞台,指控東京、威脅要進行「武力介入」台灣問題,其代表甚至還使用、迄今為止最強烈的措辭,誓言將捍衛領土完整。《路透》報導提到,中國駐聯合國大使傅聰(Fu Cong)21日,致函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Antonio Guterres),指控日本首相高市早苗(Sanae Takaichi)犯下「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外......
風傳媒 ・ 13 小時前
觀察/2028不一定有和平選舉 鄭麗文講出這一句話的意圖何在?
[FTNN新聞網]記者陳弘志/台北報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國會答詢時講出「台灣有事」恐成日本存亡危機事態,引發強烈反彈,震怒宣布禁止日本水產品輸入中國...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高市早苗掀中日震盪!旅日網紅揭扎心事實
[NOWnews今日新聞]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有關「台灣有事」、「集體自衛權」的言論,激起北京強烈不滿,中日關係持續緊張,至今未見緩和。經常針砭時政民生、曾在中國微博坐擁800萬粉絲的科普網紅李汀直言,雖...
今日新聞NOWNEWS ・ 23 小時前
圾山主謀李有財是「特優里長」 賴苡任曝證據疑為民進「心肝寶貝」
高雄市燕巢區、田寮區月世界多處山坡地遭傾倒數百噸垃圾案,檢方查出岡山區碧紅里長李有財及他兒子李子森疑為主謀,遭聲押禁見。外界質疑李有財父子與綠營關係。國民青年軍賴苡任今(22日)發布圖文,揭露李有財曾於2018年被民進政府認證為「特優里長」,並指出其與多位綠營從政者關係匪淺,疑為民進的「心肝寶貝」。
中天新聞網 ・ 20 小時前
也曾被戰狼惡搞 澳大利亞提醒日本注意中國伎倆
[Newtalk新聞] 中國本週要求航空公司退票、下架日本影片、不讓日本水產進口,試圖藉此對高市早苗施壓。曾因主張追究Covid-19,遭到中國報復的澳大利亞,稍早也提醒東京當局留意北京的招數。 《澳大利亞金融評論》(Australia Financial Review)的報導指出,中國針對日本內閣總理大臣高市早苗祭出的劇本,在澳大利亞看來再熟悉不過。 報導指出,北京將貿易武器化,轉而採取「戰狼」策略,曾在2020年對澳大利亞出口實施了價值200億美元的制裁,之後在現任的阿爾巴尼斯政府領導下,兩國關係(在中國面對川普高關稅壓力下)才重回正軌。 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資深研究員周威廉(William Chou)指出,「中國正在從政與外交製造衝突,試圖兩面夾擊高市早苗。」他認為中國想要「轉移人們對她對川普外交的成功,以及她在國內高人氣的注意力。中國此舉是一次非常笨拙的嘗試,但畢竟總是有所嘗試。」 報導指出,中國官媒新華社和《環球時報》本週都張貼梗圖醜化高市早苗,中國網民也攻訐高市,駡她是「巫婆」、「麻煩製造者」。昔日澳大利亞莫理斯內閣要求追究疫情擴散責任時,北京方面也曾推出了一系列懲罰性貿易
新頭殼 ・ 21 小時前
台美軍演跨出一大步! 陸戰隊「營級」首與美軍實兵對抗|#鏡新聞
台美軍事演習,跨出一大步!鏡報報導,國造的玉山軍艦10月載著陸戰隊,執行「陸吼專案」,到關島進行1個月的移地訓練,也是我國陸戰隊首度以營級作戰單位,跟美軍實兵對抗。專家指出,這不僅能夠強化陸戰隊的實戰經驗,也象徵台美互信,能在印太區域發揮聯防效果,嚇阻共軍。
鏡新聞 ・ 13 小時前
看穿中國攻勢本質 產經新聞:想要和平就得支持高市早苗的說法
[Newtalk新聞] 中國本週針對高市早苗在日本國會有關台灣有事與集體自衛權的答詢,採取諸多強硬反應。《產經新聞》論説委員長榊原智稍早撰文指出,中國目前對日攻勢的本質可以被視為對日本國家安全核心要素的「攻擊」。日本正處於十字路口,必須決定能否抵禦這項攻勢並維護和平。 榊原智指出,高市首相並非僅僅在談論行使集體自衛權保衛台灣。她指的是中國可能對台灣實施軍事封鎖,然後武力鎮壓前來解除封鎖的美軍。她是在討論如果美軍遭到攻擊將如何應對。 榊原智說,想想看:台灣距離日本與那國島僅111公里。如果美國軍艦或飛機在日本附近遭到中國軍隊的攻擊,而自衛隊卻袖手旁觀,會發生什麼事?美國民眾和政府將會義憤填膺,日美同盟也將不復存在。即便首相收回言論,同盟的影響力仍會日益削弱。無論如何,日本都將發現自己孤立無援,面對一群反日、擁有核武且好戰的專制國家:中國、朝鮮和俄羅斯。 榊原智說,中國的習近平政權並未放棄以武力併吞台灣。如果被迫考慮除了美軍之外還要應付自衛隊,那麼入侵台灣的難度將會更大。他們之所以對日本發出如此尖銳的威脅,只是因為他們不希望這種情況發生。 即使中國併吞了台灣,也無法保證它會就此停手。他們有
新頭殼 ・ 16 小時前
綠營火速開除「月世界垃圾山」主謀籍 黃揚明對照前例:民進對高雄選情焦慮
高雄月世界日前被爆有不肖業者違法傾倒廢棄物,事件主謀為民進籍的岡山區碧紅里里長李有財及其兒子李子森,引發社會震驚,民進高市部表示將開除其籍,而民進立委賴瑞隆被指出出席李有財茶行開幕活動,賴瑞隆回應出席活動僅為民代行程。對此,媒體人黃揚明在網路節目《大新聞大爆卦》中表示,由此事件可見民進對高雄選情的焦慮程度,後續民進高雄市長初選的關鍵就是誰犯的錯......
風傳媒 ・ 10 小時前
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言論會讓中日關係「政冷經也冷」嗎?
本月因高市早苗「台灣有事」的言論引發的紛爭,使得「政冷經熱」有可能轉變為「政經俱冷」的新局面。中國短短幾天之內,報復措施頻密——暫停日本水產進口、停止牛肉進口磋商、發佈旅遊和留學警告。
BBC NEWS 中文 ・ 10 小時前
中日因「台灣有事」爆外交危機!三國領袖會談卡關 延燒至聯合國
根據《47NEWS》、《路透社》報導,日本身為2025年日中韓首腦會議議長國,原規劃於2026年1月在日本舉行峰會,但多名外交人士透露,中國已正式拒絕參與。北京認為高市的國會答辯挑釁中國核心利益,態度轉趨強硬。在爭端升高後,中國除呼籲民眾暫緩赴日,並停止日本水產品輸入手...
CTWANT ・ 42 分鐘前
綠營高雄市長初選4搶1 郭正亮揭這人「低調卻最強」
2026地方選舉腳步逼近,民進陸續完成嘉義市、宜蘭、台中、台東、新北等縣市長提名,其中,需辦理初選的嘉義縣、台南市、高雄市受到注目。前立委郭正亮分析高雄市選情,直言賴瑞隆最低調但最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2026新北選戰!無論三腳督.1對1 李四川皆具優勢
2026縣市長選戰,雙北的布局,首先在新北市長選戰,藍白會不會合?怎麼合?平面媒體公布新民調,顯示如果一對一,只有國民的李四川領先民進的蘇巧慧;如果三腳督,也只有李四川領先,但差距很近。而另外在首...
華視 ・ 23 小時前
高市早苗拍板21.3兆日元刺激案 市場憂心日元先崩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內閣 21 日批准一項總額達 21.3 兆日元(約 1,354 億美元)的振興經濟方案,創下新冠疫情以來最大規模,希望透過這筆資金回應選民的不滿,然而此舉可能令正密切檢視日本財政狀況的投資人感到不安。 內閣府 21 日表示,這項振興方案包含 17.7 兆日元(約
鉅亨網 ・ 1 天前「疫苗不會導致自閉症之說 缺證據支持」CDC官網改說法 引發批評
疾病防治中心(CDC)官網19日修改內容,稱「疫苗不會導致自閉症之說欠缺證據支持」,激怒許多公共衛生及自閉症專家、引發多...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 天前
核食即起解禁! 藍委:政治算計 食藥署:有科學實證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中日關係緊張,中國宣布停止進口日本水產品,不過,剛好我衛福部食藥署昨(21)日緊接著公告了福島五縣核食管制全面解禁,未來都將比照一般食品查驗,國民立委李彥秀質疑時機點敏感,有政治算計。但食藥署強調,自2011年起,我國對日本食品輻射邊境檢驗超過27萬批次,不合格率為零,規範調整是基於科學實證,無關政治。總統賴清德(11.20)說:「也許現在是吃日本料理的好時候了。」對著鏡頭秀出日式午餐,有來自北海道的干貝和鹿兒島的鰤魚,總統賴清德以行動,表達在中日關係緊張情勢之下,台灣對日本的支持,不過就在隔天昨(21)日,衛福部食藥署也緊接著公告,福島等五縣的核食管制全面解禁,福島核電廠。回顧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導致福島第一核電廠發生核災事故,我國因此緊急公告,暫停進口受輻射污染風險地區食品,2022年,衛福部先逐步調整輸入規範採「風險產品管制」,包含5縣市指定產品禁止進口,11縣市部分高風險的開放品項則須檢附雙證,如今災後14年。食藥署依科學數據,認定我國對日本食品之風險評估的,額外輻射暴露風險為「可忽略」,且預告期間並未接獲反對意見,因此這些規定如今也將全數取消,調整為與其他國家進口食品管理一致標準,但新規一出也引發藍營立委質疑,立委(國)李彥秀說:「在敏感時機,開放福島的食品全面解禁,以政治算計凌駕民眾權益。」以政治算計凌駕民眾權益,衛福部食藥署署長姜至剛說:「依據科學的數據的分析,我國目前對日本食品的風險評估,額外輻射暴露的風險,是可忽略的。」 依據科學的數據的分析 ,我國目前對日本食品的風險評估,額外輻射暴露的風險是可忽略的,食藥署拿數據澄清。從2011年起我國對日本食品輻射,邊境檢測超過27萬次,針對福島等五縣2022年起也達到2萬4千多次,檢測結果全數合格,立委(民)陳培瑜說:「全世界大部分的國家,都已經對日本的食品採取正常開放。」全世界大部分的國家,都已經對日本的食品採取正常開放。實際上除了中港澳以及南韓,仍然對日本食品維持「全面禁止」,俄羅斯則是採取特定管制措施,其他國家包含美國加拿大英國等49國,早在2023年以前就解除日本食品限制,回歸常態管理,食藥署強調未來也會持續把關,來自日本及各國進口食品的輻射抽驗,保障國人「吃」的安全。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18 小時前
陳其邁遭控力挺世界垃圾山主嫌...高雄市府提告陳菁徽!譴責「栽贓嫁禍」、惡質抹黑
市府強調,「虛構影像栽贓市長已屬惡質抹黑,將正式提告,以正視聽並捍衛名譽」!
放言 Fount Media ・ 21 小時前閃兵案徹查3複檢醫院 衛部要求2週內實地查核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曾以寧台北21日電)藝人閃兵案受關注,衛福部日前下令徹查三總、台大、北榮等指定兵役複檢醫院,是否有不實開立診斷情形。衛福部近日再度行文台北市衛生局,要求2週內完成實地查核。
中央社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