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修之《子篇》
、大宗
十五、相忘以生
子子桑友,而霖雨十日。子曰:「子桑殆病矣!」裹而往食之。至子桑之,若歌若哭,鼓琴曰:「父邪!母邪!天乎!人乎!」有不任其,而其焉。子入,曰:「子之歌,何故若是?」曰:「吾思乎使我至此者而弗得也。父母欲吾哉?天私覆,地私,天地私我哉?求其之者而不得也。然而至此者,命也夫!」
子子桑是好朋友,好道友。子就是前面子祀、子犁、子友的那子,和子桑都是道友。而霖雨十日,霖就是下不停的雨,下了十天。子忽然想到:「糟糕!雨下了十天,子桑可能要生病了!」打包了些菜要送去他吃。到了子桑家口,到了子桑好像在唱,但是那音像似在哭的子。著琴:「父啊!母啊!天啊!人啊!」音又力的是硬要唱。子入屋中,:「好朋友好道友你唱,是什原因?怎成子呢?」子桑:「我在思考著能我到地步的人但有答案。父母怎希望我呢?天覆之下有偏私,地承之上有偏私,天地怎私偏我呢?想想思索著是有答案。然而到境地,是命啊!」
最後故事看起好像是子桑在埋怨。但我再回到大宗一那句就明白了。
知天之所,知人之所者,至矣。天道自然,人要效法天道自然才能去知而入道,得道之人乃是真人也。得道之人物而好,形去知而道化常,自然能安於乏的境而生活。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皆物之情也。人活在人有其不得已之,有其肉身便有可奈何之,如至米可食,需靠友人助方能存活,又有何所?死都透了,何生之?死生,命也,夜旦之常,常。
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相忘而能於天地之一,相於相而登天,挑,相忘以生,所!
大宗最後以人生最可奈何的境我去思索,人以生的食物,最基本的而不可得,修道之人孰有大宗的道行?是假大宗名,享受著追者所供的物生活?
我的目不是的人生,而是活在人世的形魂境界,或是生存在有形世界的物生活重要?
大宗章重要意不是子教我如何成大宗,而是在已有各子百家自大宗。人放,未知有天。盛名的大宗孔子都未至坐忘之境。然而真人之境,孰能登天,挑,相忘以生,所?
(玄谷道人 2022.09.26)
《子篇》玄谷道人著
《道修》玄谷道人著,可向威老索取(0911177082),免索,迎助印。
威老的已出版17年,行十本,多次改版增修容充,台道修籍之先河。中建多修名念,值得道家思想修法有趣的朋友。
老教道家清,以及道教仙道修行,事,作法也收。迎道修相疑惑。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