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噶族人疑同族不同身分 原民:各族行法制常
噶族日前向媒表《平埔原住民族群身分法》草案的疑,心未族人被分「平埔原住民」「平地原住民」不同身分。此,原住民族委今日澄清,同一民族有不同身分早已是行法制常,部草案旨在去未申登身分的族人,建立重新取得身分的法律途。
原民指出,「民族」代表族人的文化、血自我同,例如「噶族」;「身分」是家依史背景法制架予的法律身分,目前有「山地原住民」「平地原住民」等;原民「夏族」例,新竹五峰夏族人多山地原住民,苗栗南庄潭夏族人多平地原住民,事上各族都有相同,同一民族有不同身分本就是行法制常。
原民表示,史上噶族中部分族人早期平原被迫移至花地,因此保留多文化及言,在1950年代依省政府公告完成申登身分,因而取得平地原住民身分;至於年未申登身分的族人,就因此有法律定的原住民身分。
原民,司法院法法庭於2022年作出111年判字第17判,要求政府限期立法,未登的族人入原住民族。原民表示,《平埔原住民族群身分法》草案正是遵照判,在山地原住民平地原住民身分之外,族人另外建立重新取得身分的法律途。
立法院政委已完《平埔原住民族群身分法草案》,目前只有文保留朝野商,基本共已近成。原民最後表示「身分何,族人都是噶族,文化史不因此改。」
- 者:原民
- 更多政府消息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