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文良著作集>益品>雁千里共今>◎施映_004
△映-004.1 (79)1990.04.28.六 23:20:35
-004.2 (79)1990.05.13.日 20:28:25
阿文004 (79)1990.05.23.三
△映-004-1
映
好!把著,算是收到的信了。
有,得自己,太「真」()了。其佛的人,除了「口、妄言、舌、」等不(不敢)之外,什不可告人的。
真不是「」的,只是得特的「深」,而特的「心」——映想是想多了,什「不要我太好……」阿文,得不好意思的。阿文著,就像著表妹〈羽斐〉一——
她是「心事重重」的女孩,阿文真想助她的,只是呢!成的背景,使她人不太信任,阿文是法,去她的心,教她「放心」的出。
知道? 要「佛法」,可不是那容易的,若非前世所修福德,恐怕今生了一子,也不到的,或是「而不有有到」。(在阿文之前,是否有所呢?)
人生於世,苦是必然的,也正因有苦,人才去追快,然而,如何解苦? 如何得到快? 就是了。
有的人,努力的去求答案;有的人,迷迷糊糊、不了了之的了一生——
好比老出了一道目,有的人,花筋的去破解;
有的人呢!「不就——算了」,也就不去教人。
我世,叫作「婆娑世界」,「婆娑」是「堪忍」的意思,也就是活在世界的生,皆堪忍於苦的折磨,「苦中作」(很自我安慰~自我麻醉),根本不想去清苦、了解苦,以除苦。
映!相信不是遇到解的目,就「不算——算了」的人吧?
傻傻的、白白的,在苦中打啊!映!
其,人有「苦」,是做不成事的,否生病又何必看生呢?
躺在病床上人,做得了什事呢? (要是有,那就是生「品」。)
不要以苦是「正常」的——苦不是「正常」的,而是「」的,一切,皆因生「自作自受」,造了苦的因,就「」受苦的果——
如果遇到,就「不」是正常的,那,也就「解」了。
的佛,不知道看了有、翻了有?
阿文所做的、所的一切,非是想能早日近佛法、了解佛法,而能得其益用。
好,了不,否呢!阿文真不知道要跟好扯些什好哩……
否阿文就太「自趣」了。
《佛八大人》上
「生死然,苦量,大乘心,普一切;
代生,受量苦,令生,竟大。」
映!除非有一天,()「皈依」了三(「佛、法、僧」之三,好比「老(佛);本上的知、道理(法),和生(僧)」一,要知其意,翻《正信的佛教》第二十六)——否(),必成阿文,久的「」的。
若能,有一天,人也成之「」的。
其,是「」,阿文的心,也不有什「苦」的啦!
(不用「」,一也找不到,其它好的替代了……
或「念」,好吧!?
就如〈羽斐〉,阿文想她,不了她,於是也就常「念」於心啦!)
心阿文,心自己就可以了,在苦中徘徊啦! 之(苦)如「敝履」哪!
()都不欠阿文什,或是阿文欠()的吧!?
呵呵!一笑置之吧!
只要意,那阿文也就很意,不其地,去的。
的佛,真的要看啦! 否阿文要多少唇舌,才能呢?
告〈慕〉「苦海」淹死人的,可「沉溺」太久——
吃一口巴,就可以知道(就知道)巴是「」的——
吃多了,「撞破水缸」的! (玩笑啦!)
送一首,阿文的小
小小的火,
只要有小小的光亮,
就不怕黑暗。
喜吧!?
阿文
(79)1990.04.28.六 23:20:35
◎潘文良《雁千里共今。羽斐》
avun01/post/1381624011
avun01/post/1381626598
△映-004-2
映
最近,忙著校自己的,每天忙到凌晨一、,可真是累煞了,直到今天,才把它解了——要出一本,可真是不容易呢!
跑去和孩子,混了一下午,倒也不少。
〈永如〉揪著阿文的,叫道「阿文舅舅!你的可以『子』了啦!要不要你?」
阿文才真是了,呵呵!真是「人忙不」啊!
方才,日,好久撕了,一撕就是十八——日子得好快喔!
彷就像撕日那快,一天一——十八天,未出「十秒」,也就完了……
最近,又在忙什呢?
今天,是母。母外婆八十了,想她「祝」一下。
外婆「八十」了,阿文差口叫道「八十了……怎X?」 好,出,不然,一定很「看」。
八十年的「路」,是多呵? 她是怎走的呢? 呵!老在堪喔!想想外婆,然堂,如今,只是孤零零的,一人在下港……再多,亦不回青春哪……
阿文想及自己老,又怎渡呢?
每天上班,就看到一堆老人,在公下棋……在那「消磨」……等死……呵呵!怪〈羽斐〉她只要活到「三十五」就了。 老在奈!
竟,我都年,感受不到老人的悲哀、奈……
竟,我的路「」得很,不知「末路」何……
然而人生是「漫」,是「短」呢?
想去,如在眼前;想未,不可及,而,一秒一秒的著……
…………
的,有有看呢?
放在玻璃瓶的子——不芽的喔!
阿文
(79)1990.05.13.日 20:28:25
阿文004
阿文
久,信你,不只因忙,因在想〔如何你?〕
我的想法,存在著很大的差距,你的信仰很定,我不想影你太多,因得有各不同的人,世界才富;但後,我又想
〔我未免太自信了?
你又未必真受我影,我只要把我的想法,出就好,
影不影,是你的。〕
你相信佛中的法,我相信我心中自有怫性、善根。
寄我的,只看了《什是佛法》,最成它
「佛是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到最境地的人格。」 也就是
「佛是大智、大悲和大能的人」。
我相信我一直往方面努力著,即使未看本,我也知道的。
我知道我追求知、思考、美的事物,不幸的人,存有悲。
但我想不幸的人,不需要「同情」,他之所以成他在子,那是他的(除了智障或先天疾,而法工作的之外)。
我可以引他一方向,供他,若他不意,我也不用「苦」、也不刻意助,不然,他一直沉溺在他原有的情中,而法超。
我相信佛也是如此的,指了一方向,告我往走很好,但他把,交我,而且路,不只一,每一路,都有不同的,以完成自己的力——
我知道那方向,但我所的路,然和你不同,而我喜路,它能成就我。
苦非不好,如果一人有苦,甚至刻意逃避苦,那他又怎能他人的苦,在何而予以超? 想像? 但想像怎能比得上,而不致放大或小呢? 也就是何〈迦牟尼〉,要原先、富的境,自一人,在菩提下苦思的原因吧!? 因他初次到生的疾苦,不如他的幸福,他必去那苦,他才能超自己和人的苦。
生病,非只是生的品,在生病中,你知道生病是不好的,更能人生病的苦,且在病中,你能你的人,是多心你,而好好想想去的所言所行,在生病中,我能做很多事,些事,我往那方向的助,是很大的。
一人冷了,拒穿衣,也他是想冷人造成什害,如果他老是一稍稍冷,就有暖的衣服穿,那他怎知道有衣服穿的人,是如何的受呢? 了拒吃,也他是想了解是怎的感受——
故事?
有一皇帝,有一年,下大雪,很多人都很冷,而且荒,有西吃。
大臣向他告「百姓都在食皮了」的候——
他很迷惑,回答「什不吃肉呢?」
因此苦是必要的,一人,有苦,就想成佛,是不成的;苦是一,它能慢慢提升自己的次,所以我一始就告你「我候未到。」
然,苦是要解的,成至今,我很感那些提我的人,和在中指引我的人,有我自己心中的佛性,使我能解更多的苦,而我知道我之所以在有大的解能力,完全是因去解苦之而的,你明白?
我不像〈羽斐〉那,只嘴著苦的——我想什?怎!
人老不只有「消磨、等死」而已,在一人成至老的月中,他可以多少事? 成就多少智慧? 他必之承…… 只要保持心的喜,是不悲哀、奈的。
你怎知道死後,是一怎的境地? 我只要此生有了交待(真正努力活),再以平常、喜的心,渡到另一世界去,就可以了。
我相信我如果活到「八十」,我一定不人得可的。
一切就自然吧! 需求、需割、需害怕!
映
(79)1990.05.23.三
============================================================
※文整修,首於「新台」。2024.09.14.六 00:00:01
◎潘文良《雁千里共今》施映_004。1990.05.13.日 20:28:25
avun01/post/1381836187
※告於。
※存於:我的站/01/B/B8/B85/5b02.htm
■:# #放心 #福德 #破解 # #解 #奈 #祝 #想法 #差距 #影 #超 # #智慧 #自然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