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污染】
1. 新是「方之事,告未知之人」。「」的重要性是不容忽的。人是根已知的事取下一步行,他明天做什,先看他今天知道了些什。如果他所知不快,不多,或不翔,他可能因此作了的定,取不宜的行,承不幸的後果。(211)
2. 大播工具何以能?因,第一,它了消息的源。第二,它的播速度相人。第三,是它的真性。(212)
3. 故意不,是一力的用,於新道德、良心、社律的,此姑置不;心之失大半是文媒介的使用。(213)
4. 接受的人只能和媒介接,媒介是事的代表符,非事本身。跟文相比,地到底比冷定,不像文媒介有那多的史因素、情色彩、暗示作用,排列合上的化,多性格而富性,把握。(213)
5. 一以志的人,言之,一新者,他具的能力是:一、知道什是新,向何找,且能找到手。二、能有效的役他所需要的媒介工具。三、熟他所使用的播工具的性能,能充分此一工具的特而避免其弱。(214)
6. 新的人先受一特殊的文字,乎的「文章作法」,惜乎,此一迄今尚完整周密次分明的教材。(214)
7. 者所用的文字,是一粹的述性文字,的文章作法未格要求我使用文字,各文一向混合用,分在成分比例的多寡而已。述性文字此文文清清楚楚分,而所有不的成分除去。所不的成分,最主要的是「意」和「感情」。(214)
8. 「新不是意」。什呢?因「意不是事」。意是事的一判,其是非劣真,它受事而生,但存於事之外,它根事,但事非同一。(214)
9. 人有表意的自由,但不可拿自己的意作事表,者也不可把「意」作事接受。什呢?因:一、同一事可能引起不同的意。二、「意」是用抽象的字表示的,一字的涵往往不太固定,以指,由文字的以自己的代入。但者自己抽象字眼中所的,作者使用此一字眼所藉的,往往南北,唇嘴。(215)
10. 「真情流露」不等於「真相大白」,有候,正因「情溢於海」而必等待「水落石出」。文字只能代表作者的情而不能代表真的事物,新的角度看,「代表」有辱使命,完全失。(216)
11. 意及感情自文字中予以除的工作,作者和者都有任。者也培一能力,迅速自「非事」的部分剔除。看剔除之後能剩下若干事,看看「事」的部分能否支持作者的感情及意。(216-217)
【:王鼎著,《文播》,台北:三民。1974年2月初版一刷,2007年11月二版一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