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台(以下)居住13年的德,回台任台北市文化局局,的子安德烈(以下安)14在德念,四年後,居住在香港,任教於大。
2003年安18了,母子四年的分彼此生疏,通的容成空洞、表面、敷衍而已。提母子人用信的方式通,每月流一封信,做通的,刊於(中大的),三年後,共三十六封信,於2007年集成。
是一本突破框架的,除了人的信容外,摘一些安友聊天的容,者作者(包括安)的向通,以及安的弟弟菲利浦哥哥的信。所以本可以看到多不同的人的想法。
必一提的是人信通的言是英文,因最熟悉的文字是中文,安是德文,所以折衷使用英文。安中文但不,所以安的信由成中文,但仍必安翻。
一始本最大的是德的教育生活方式,安14下午三放,有,放後一拜有四天在踢足球末常和同泡在咖啡自己晚餐。然也有用功的。
我想包括生、家、老、校以及整社的值,德台有大的差,台的教育重智育。
既然台生花在的比德多,成效佳,但以英文例,台很多小孩幼稚就在起跑始英文,但到大可能法用英文信,可是14的安可以(然者看不到英文原文),不禁要思索什。或是父母家庭教育的因素,或天上的差,或教育理念方式的不同。如何,以考主的模式,有可能阻趣成果。
子通是大,尤其孩子正值青春期,信比交更能深入地通,出的常不思考,下的文字就必慎重多。以下一段是安信告
你什不看入
我的代、我的路、我的世界呢?
你什不偶去你不去的酒吧,
去你的音?
道你已老到不能接受新的西?
是,你已定型,
而更糟的是,你自己都不知道你已定型得法?
或是多青少年的心,做父母的有也角度,才能彼此有向的通。
他的泛,包括校生活、友情、情、、文化、富差距、企本土商店的、民族主...,者就能解他的野有多大,心的不是只有考成而已,比成更重要的是人格的成、立思考的能力、解面挫折的正方法。
本可以父母多反思。
文章定位:
台:a href="/rgjpxo/about">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