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教了一班小不点班特辅班。
班上人数不多,28位而已。乍看之下,一张张天真无邪的脸蛋,看不出和一般学生有何不同。教了才知道,有几位的学识水平连小二都不及。
颜色当中只会写白色、简单一个句子一定有不会写的字、讲解课文听不懂、吩咐练习不会做,连抄写黑板都速度慢得惊人。幸好吴老师把这些基础薄弱的几位分散到每一组去,由一位较强的带领着,我们的教学才得于进行。
看着他们吃力地跟着,我也心感无奈,我不禁想问:
六年的小学他是怎么过的?怎么可能学了六年的华语,连一些很简单很简单的字都不会认也不会写。
还有,每一年的老师都没发现吗?还是发现了也不知如何安顿,就让他坐在教室一角,静静地“陪读”。
再来,家里的父母又是怎么想的?是否教育水平不高,能力不及,还是工作太忙,无暇管教,就这样让她年过一年而到了今天这般田地。偏偏父母却扮演最重要的角色。
话说我的其中一个孩子,小学时类似“陪读”状况,小学的课程完全跟不上。无计可施之下,我只好教我自己认为该学的东西,没有依据任何教学理论,也没有一个完善教学系统。总之,每天都逼他得学一点,学什么都好,不让他停留在原点不动就是了。渐渐地再发掘他的兴趣强项,到了今天,虽谈不上很棒,也算是中等,不至于完全跟不上。他现在唯一让我头疼的是,人际沟通问题,我说也罢,能看到今天这样的他,我已心存感激了!
教特辅班到今天,已经过了两个月,我对这几位跟不上进度的同学还是束手无策。因为,当你面对一个班,往往只能顾及到多数而忽略了那少数应该注意的。我看得和其他老师甚至家长稍微布局配合才行了,千万别让他们连最后读书的兴趣也被淹没!
文章定位:
人(783) | 回(4)| 推 (
0)| 收藏 (
0)|
寄 全站分:
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