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的贴主发帖内容本质上是对抗性的
首先站在国人之外的视角无差别攻击了所有的国内店家,然后还在国人占多数的论坛求共情,导致评论的国人大部分潜意识直接进入了对立模式。
楼主假如线下这样挑衅扫射任何群体,小的直接吵架,大的要干架。换个方式发帖就不会有这么严重的对立了。
这里看不出楼主发帖问题的,感兴趣的可以看《乌合之众》,《社会心理学》,《进化心理学》
PS:不评论事件本身,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下
1 xmh51 OP @xmh51 有道理 1 )就帖子本身来说,楼主适合发到日本人为主的论坛上,可能会获得更多的正面回复 (但不确定如果说出了自己曾经是中国人的身份,会怎么样)。 感觉其实可以做成一个社会实验:A 组是 以日本本地人的身份发帖吐槽中国商家,B 组是 以中国移民身份发帖吐槽中国商家。这样可以看看 日本网民对中国移民的态度。 2 )另外,我观察到 "部分留在国内的人" 对 "成长在国内但选择移民的人" 是比较难共情的,潜意识可能认为 对方有钱所以阶级不一样 或者 从自己人变成了"外人"。这时候 如果移民的人 发表有一定话题争议性的涉及国内的负面观点,就非常容易被认为是"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人"。如果本帖发帖人 是 一个土生土长的日本人,感觉评论区反而会和平很多。。。 @steve009 个人分析 1 和 2 都会受到背叛者的影响,人类有一个群体认知,讨厌背叛者,不论其立场。 假如是土生土长的日本人发类似的贴子,评论区可能会有 2 种走向,1 种把外人骂走,嘴硬;另外一个,就像你说的那样和平评论,表达歉意,道歉。但是假如日本人继续像贴主那样不断挑衅,其评论区也是必然的。 |
2 coderluan 6 天前 不是很赞同。 假设贴主扫射的国外店家,我认为一样是会被骂的,甚至被骂的更惨。 假设贴主扫射的是手机,那么则会骂的轻一点,今天就有这么一个贴子。 所以说 V 站网友是因为国人身份才对立的,我感觉多少有点看低大家了,这种程度的心理学,在 V 站属于烂大街的水平,并不是只有楼主会反思自己的行为。 |
3 xmh51 OP @coderluan 不矛盾,可以看看评论区,一波是店家立场,一波是国人立场。类似扫射国外群体的没有见过被骂的,参考柬埔寨,菲律宾,从而上升到整个东南亚不安全,能举下扫射国外某个群体在 v 站被骂的很惨的案例吗? |
4 coderluan 6 天前 @xmh51 #3 没有店家立场,只有“不该扫射”立场,无论回复还是点赞,这波是才是大波,也是你“大部分潜意识直接进入了对立模式”不成立的前提,小规模事件,比起宏观分析,直接统计更合理。 |
5 anonymous00 4 天前 第二次刷到。 你的观点基本站不住,缺乏逻辑自洽。 https://v2ex.com/t/1171469?p=3#r_16968315 对于你的本贴 1 楼的内容: 1) 墙外表现的关键不同,在于发言者只会代表自身表达观点,围绕发表的内容进行讨论,基本没有品味弦外之音、言外之意的习惯,也很少站在代表某个群体的高度对原帖主进行立场“预审”或观念“纠偏”,更不会反复拉扯尝试强行“矫正”。 那个社会实验,只要不愿接受其结果,也完全可用“以偏概全”加以否定,有多少样本?占全体的多少比重?最后一样得出 AOE 的结论。 2) 这类“自己人”、“外人”的认知是构建在某种宣传叙事的基础之上,也因此,该认知依赖于基础平台,平台倾斜它也跟着倾斜,这在分析基础平台之外的事件时,必然会出问题,中学物理就强调过,确立参考系的重要性,放在这里,就是认知逻辑的锚点根植于哪里,这很重要。早年要发展,口口声声血浓于水,现在要攘外,反反复复归国间谍。 从原帖可以看出,大部分国人的“立场为先”之惯性相当强大且顽固,并不在意事件本身,先关注的是发布者是什么背景、有怎样的过往这类可分辨敌我阵营的信息,换句话说,这就是歧视(区别对待)或阴谋论的特性,且现实中,在国内任何事务均有各种尺度的区别对待是极其普遍的(相当一部分推崇上海等东、南部一、二线城市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规范程度高、人为因素少)。 另外一点是,立场为先的国人,由于其被塑造、植入的“代表使命”、“华夷之辩”和自我中心的认知,会始终紧绷心弦的对待墙内外”涉中“的集体性话题,造成他们始终处于“斗争”或“时刻准备着”的状态,加上热衷于依据立场“纠偏、矫正”,这使得绝大多数在墙外原本可正常的交流的话题,由于这些国人“言论自由”的介入反而无法展开。 从你使用“挑衅”的字眼来看,明显也是立场先行、观点在后,原帖不巧的是,在一开始就被人带了风向,之后帖主疲于自辩、自证,最终彻底偏离话题,而你的分析又基于已被带偏的走向,很难回溯原貌,得出的结论也是似是而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