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ctor based UI

如果预先设定好几种可能的回复模版,及几种对应的 API 调用,让一个 AI 根据用户提供的信息,判断是否应该调用其中一种帮助用户解决问题。
Kubo 的 pin/update 接口调用规则是如此之严苛,于是基本上没法用了。
IPFS 的 CID 是一个真正伟大的发明让任意文件甚至目录可以通过任意网关下载到,而不需要去思考这个文件或者目录到底存储在了哪个厂商的哪台服务器上可能存储在一台个人电脑上,也可能存储在海量的云服务器上,这些细节作为用户都不需要去考虑。
CID 至今仍是大部分 NFT 图片的存储,也是所有 Pump 项目的图片的存储。
但发明人 Protocol Labs 无法从 CID 这项发明上直接获得收入。
好的收入模式都是简单直接的,如果无法被表达为一种简单直接的方式,那就是不存在。
至于后来的 IPNS,这是一个有时候能用有时候不能用的东西,这种更甚于 CID 的不确定性,让用过的人最终的结论就是能不用就尽量不要用。
问题的本质是需要一个稳定的 CID 元信息存储,IPNS 不是这个答案,或许解决方式是足够便宜的 L1、Namechain 或者 offchain 的 DNS API。
Planet 聚合器 Dashboard 现在会显示站点最后更新的 CID 的尺寸:
说到底这还是一件真正让我感到兴奋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