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瘋了?特斯拉人形機器人大軍明年量產 「盟立、亞光」等台廠供應鏈全線點火、目標年銷百萬台!
[FTNN新聞網]記者莊蕙如/綜合報導
電動車巨頭特斯拉(Tesla)即將再掀科技革命!執行長馬斯克宣布,第三代人形機器人「Optimus」的試生產線已於美國加州弗里蒙特工廠全面啟動,預計明年正式量產。他更豪語表示,這將是特斯拉「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產品」,未來量產成本可望壓低至2萬美元(約新台幣60萬元)以下。法人看好,台廠盟立(2464)、亞光(3019)及和大(1536)等供應鏈業者可望隨之受惠,迎來全新成長動能。
據了解,特斯拉原先因美國關稅與稀土供應問題導致Optimus量產計畫一度停滯,如今重啟生產後,進度明顯加速。公司內部規畫,未來十年內全球銷售量將突破100萬台,打造出機器人帝國。目前弗里蒙特工廠的試產能量約5,000台,預計明年擴產至年產50萬台,增幅高達五倍,最終目標是在短期內達到每年生產數百萬台的量產規模。
馬斯克近來不僅頻頻強調機器人業務的重要性,也在官方社群「TeslaAI」持續釋出最新畫面,展示Optimus在裝配、搬運與自主學習上的驚人成果。外界認為,特斯拉不再只是電動車公司,而是朝「智慧自動化巨頭」全面轉型。業界人士指出,目前全球人形機器人競爭正進入白熱化階段,從過去「拼展示」進化到拚交付,而特斯拉憑藉強大的成本控制能力與AI演算法整合優勢,已在商業化落地上取得領先地位。
根據美系外資預測,2025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飆上5兆美元,且中國市場將在四年內翻倍成長。中國信通院更大膽估算,到了2045年,大陸人形機器人數量將超過1億台,整體產值上看人民幣10兆元,顯示未來此領域的爆發潛能驚人。
在供應鏈部分,台灣業者早已嗅到商機。盟立董事長孫弘透露,公司正透過台灣與中國的轉投資公司,加速研發人形機器人關鍵零組件,包括諧波減速機、關節模組、靈巧手與移動底盤模組等,並與多家國際企業展開策略合作,積極卡位特斯拉供應鏈。鏡頭廠亞光也不缺席,董事長賴以仁指出,公司已與歐美三大客戶合作開發AI機器人鏡頭,少量試產中,應用於手部感測與視覺辨識。他透露,「一台人形機器人至少需要七到八顆鏡頭」,隨AI機器人普及,未來鏡頭需求將爆炸式成長。
◎《FTNN新聞網》提醒您:本資料僅供參考,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更多FTNN新聞網報導
機器人的眼睛亮了!光學雙雄點亮年底行情 佳能力拼AI鏡頭...明年戰場直指智慧機器人
AI PC全面發瘋!「3檔IC設計股」成最大受惠股 這1檔靠「PC周邊生態鏈」坐擁強大優勢
全民搶紅包!年底消費潮火力全開 這4大概念股點燃「報復性買氣」...投資人快抓住!
其他人也在看

美台計劃月底敲定協議!《政客》:赴美投資金額介於日韓之間
據美媒《政客》(Politico)報導,儘管美國聯邦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可能推翻川普政府現行對台灣出口產品課徵的20%關稅,台北仍積極推動與華府簽署貿易協議。對台灣而言,真正的憂慮並非現行關稅制度,而是美國商務部(Department of Commerce)正在進行的1項調查,該調...
CTWANT ・ 1 天前
台美關稅談判近尾聲 美媒:美要求台灣投資規模3500至5500億美元
[Newtalk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發布行政命令將台灣對等關稅稅率調整為20%,另需疊加出口貨品原有的最惠國(MFN)稅率及任何反傾銷或反補貼稅。台灣經貿團隊持續與美方協商,傳出台美談判接近尾聲,美國媒體Politico今天引述知情人士說法指稱,美方要求台灣投資「介於韓國3500億美元與日本5500億美元間」,台灣盼月底前敲定協定。 台灣在7月曾傳出政府為爭取最佳關稅,有意加碼投資美國3000億(約新台幣9.32兆元)至4000億美元。賴清德總統11日形容台美對等關稅談判「缺臨門一腳」,目前暫行關稅20%,目標是稅率降低且不疊加,美國對半導體進口展開「232條款」調查方面,也盼取得最惠國待遇。 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報導今天引述「熟悉台美關稅談判情況、獲准匿名發言的人士」說法指出,如果美國政府停擺能盡快結束,台灣希望能在本月底前敲定關稅協議。即使最高法院可能推翻川普的對等關稅,台灣仍持續推動與美國的關稅貿易協定,因為更擔心美國商務部正進行的「232條款」調查可能對台灣在全球居主導地位的半導體產業徵收新關稅。 報導提到,目前川普政府正在與台灣就關稅協
新頭殼 ・ 1 天前

法人大逃殺838億 台股重挫506點周線連二黑/外資領息後狂殺台積電 兩面手法壓價跡象濃/正崴三檔全面跳水 集團市值噴掉45億|Yahoo財經掃描
美股在12月降息機率驟降、政府關門造成經濟數據缺口等不確定因素干擾下全面走弱,道瓊工業指數大跌1.65%,那斯達克指數重挫2.29%,標普500指數下跌1.66%,費城半導體指數急跌3.72%,寫下一個多月來最大單日跌幅;市場憂心關稅推升通膨將迫使聯準會暫緩寬鬆,AI高估值個股成殺盤重心,輝達、安謀、博通及台積電ADR跌幅約3%至近6%,特斯拉重挫逾6%創兩個月新低,日商鎧俠財報疲弱亦拖累美光、威騰等記憶體股走低,科技股修正壓力明顯外溢。亞股今日同樣跌一片,日經指數下跌1.77%,韓股重挫3.81%,港股同樣走跌,上證指數也小幅下跌,反映資金風險偏好降溫。台股今(14)日承接國際利空,早盤即重挫並一路在低檔震盪,加權指數終場大跌506.06點、收27,397.50點,跌幅1.81%,成交值達5,895.69億元,周線連二黑;權王台積電(2330)受美科技股重挫與台積電ADR走弱影響,收跌30元至1430元,鴻海(2317)、聯發科(2454)同步回落,AI族群殺聲隆隆,散熱指標奇鋐(3017)吞下近半根跌停,台達電(2308)、廣達(2382)亦明顯走跌,電子成為壓盤主力。不過資金並未全面撤出股市,轉向造紙、汽車、紡織與製鞋等防禦型傳產股,華紙(1905)、裕隆(2201)、鴻華先進-創(2258)、聚陽(1477)、鈺齊-KY(9802)等逆勢走揚,被動元件族群在漲價題材加持下,蜜望實(8043)、鈞寶(6155)表現相對強勢,成為大盤重挫中少數獲資金青睞的亮點。
Yahoo奇摩財經編輯室 ・ 7 小時前
91APP 砸近十億收購iCHEF
91APP(6741)13日宣布,由台灣子公司九易宇軒以合併總資產占比約20%之自有資金3,200萬美元(約新台幣近10億元),全現金收購台灣智慧餐飲科技公司資廚管理顧問(iCHEF)100%股權。91APP將藉此擴張SaaS(軟體即服務)亞太市場版圖,且91APP的服務範圍正式延伸至餐飲業。
工商時報 ・ 21 小時前
「台積電為台灣產業舖陳肥沃土壤」 謝金河點名受惠廠商:股價4位數
台積電先進製程獨步全球,同時帶動在地AI供應鏈廠商壯大,如半導體設備、機台以及特用化學品等產業。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於個人節目《老謝在先探》表示,他已參訪過全國AI供應鏈廠商,認為「台積電正在為台灣產業舖陳肥沃土壤。」 謝金河說道「我們經常講『台積電一個人的武林』,但是大家一定要知道,在一個人武林底下,台積電給予台灣整個投資環境更加肥沃的土壤。」認為台積......
風傳媒 ・ 1 天前諾貝爾大師示警,美股AI行情已「瘋狂」,七雄占標普市值逾三成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彭斯(Michael Spence)直言,美國股市已陷入「瘋狂」狀態,核心推手正是人工智慧(AI)帶動的投資浪潮。從大型科技企業到金融市場,資金正大舉湧入AI模型研發、量子計算與數據中心建設,隨之而來的是對電力與基礎設施需求的急速膨脹。史彭斯在中國舉辦的太湖世界文化論壇·錢塘對話上指出,當前市場「確實存在泡沫」,但泡沫成因與一般風險偏好過度不同,更像是一場戰略競賽下的「被迫加碼」。他以博弈論視角分析稱,在全球科技競爭與AI軍備賽格局中,對決策者而言,「投資不足的代價遠高於投資過度」,企業寧可被批評燒錢,也不願承擔「落後一代技術就被淘汰」的風險。在此背景下,美股市值高度集中問題愈來愈突出。史彭斯提到,目前標普500指數中,超過三成市值集中在科技雄身上,這種集中程度在歷史上「幾乎前所未見」。市場人士指出,這種極端集中一方面推高指數表面表現,另一方面也放大了單一產業或少數個股回調時,對整體市場造成的系統性衝擊。談及美國主權債務風險,史彭斯認為,現階段債務路徑「不可持續」,但要如何平穩脫離這條軌道,政治與政策層面迄今尚未給出可行方案。表面上看,
財訊快報 ・ 16 小時前《熱門族群》複製東元飆風?裕隆強攻漲停 市場押寶「鴻海效應」
【時報-台北電】市場傳出,裕隆(2201)已決定將旗下自有品牌「納智捷」股權移轉至雙方合資的鴻華先進,意味鴻海(2317)將間接入股納智捷,並取得品牌經營主導權。雖然鴻海董事長劉揚偉昨(12)日在法說會上被問及此事時僅表示「細節請洽鴻華先進」,但消息仍引爆市場資金熱潮,裕隆股價連兩日攻上漲停,今早再度鎖死漲停板。裕隆強勢表現也帶動集團個股全面走揚。中華車(2204)逆勢上漲逾2%,裕融(9941)、嘉裕(1417)同步小漲,整體表現明顯強於大盤。 據悉,此次股權移轉象徵裕隆與鴻海兩大集團在電動車領域的合作再度升級。鴻海將藉此更深度參與納智捷品牌的發展,推動電動車垂直整合布局;裕隆則透過釋股,盼能加速國產純電車的市場化腳步,並以台灣為基地邁向國際市場。 針對相關合作,劉揚偉表示,由於他近日已辭去鴻華先進董事長職務,相關事宜將由鴻華先進說明。不過,他也不吝讚許表示:「鴻華的車子做得相當不錯,市場反應也很好。」 消息曝光後,裕隆股價周二開高走高,早盤即直奔漲停35.9元並鎖住,一舉收復短、中、長期均線,技術面呈現多方格局。當日外資與自營商聯手買超1,719張,成交量達9,239張,漲停委買高
時報資訊 ・ 1 天前
超越昔日大立光!股王信驊收漲停價6335元 台股歷史最高價紀錄
股王改寫歷史紀錄!信驊(5274)在9月站穩5千元後,今(13)日正式突破6千元大關,股價一路走高,盤中亮燈漲停,股價來到6,335元寫下台股新紀錄,等於買進一張就要花633.5萬元,直至終場仍強勁鎖漲停,超越昔日股王大立光(3008)所締造的6075元里程碑。
Yahoo奇摩股市 ・ 1 天前
〈美股盤後〉降息機率驟跌 道瓊下殺近800點 三大指數均創逾一個月最慘日
美股週四 (13 日) 暗夜降臨,科技股殺聲隆隆,投資人對未來利率政策的預期轉弱,聯準會 12 月降息機率跌破 50%,加劇主要指數跌勢。
鉅亨網 ・ 19 小時前
塑化股漲什麼?外資天天買台塑、台化
[NOWnews今日新聞]以台塑集團為主的塑化股近期走勢火熱,長期趨於弱勢的個股掀起絕地大反攻,台化、南亞、福懋科盤中漲停,除了年底集團作帳以外,轉型題材,事實上,中國塑化股也是全面紅通通。塑膠指標股...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傳鴻華取得納智捷股權!童子賢:科技與汽車結合是「自然而然的趨勢」
鴻海(2317)與裕隆(2201)合資的鴻華先進(2258)日前傳出取得納智捷股權,打造一條龍整車供應鏈。對此,和碩(4938)董事長童子賢今(13)日表示,沒有深入研究,但他認為科技與汽車結合是「自然而然的趨勢」。
Yahoo奇摩股市 ・ 1 天前
童子賢:訂單湧現 景碩急擴廠
AI強勁需求引爆記憶體供應鏈緊繃,帶動DRAM與NAND Flash報價持續看漲,和碩董事長童子賢13日出席2025資訊月開幕活動時強調,AI需求依舊火熱,集團旗下景碩IC載板需求強勁,不得不趕緊召開董事會通過擴廠案,以因應湧進的訂單需求。
工商時報 ・ 21 小時前
目標價喊上65元!大摩讚旺宏「比想像中還強」、緯創GB300飆至1.5萬櫃 中信按讚「遭低估ETF等級標的」
[FTNN新聞網]記者莊蕙如/綜合報導AI浪潮席捲台股,不只新創與晶圓巨頭受益,連傳統半導體與代工大廠也搭上新一輪成長列車。其中旺宏與緯創的後勢最被外資點...
FTNN新聞網 ・ 15 小時前
鴻華傳併納智捷,裕隆直奔35.9元漲停!劉揚偉:雙方都想擴大市場,Model B明年Q1開始出貨
鴻海集團(2317)與裕隆(2201)合資的鴻華先進(2258),傳出有意將裕隆旗下的納智捷品牌併入旗下,消息一出激勵裕隆股價周三(11/12)直奔35.9元漲停,鴻華先進股價也收高逾4%至41.75元,創下三個月來新高。 鴻海董事長劉揚偉下午在第三季線上法說會回答提問時表示,他已經交出鴻華先進的董事長職務,但就他了解,鴻華與納智捷都一直想要擴大市場規模,雙方希望談出的合作方式,就是要達到這樣的目的。
今周刊 ・ 1 天前
宏福集團在台借殼上市 宏太-KY拚轉型 鞋王張聰淵悄布局 黃色小鴨轉攻營建
鞋王張聰淵家族因曾登上台灣首富而聲名大譟,過去重心都放在中國,近來也悄悄返台布局,除了入主上市公司,還跨足房地產,第一站就選在台南。
財訊 ・ 10 小時前
孫正義從輝達下車為了「它」?台灣新AI十大建設 vs. 美國星際之門計劃:誰是AI新十大建設新贏家?|投資診聊室
軟銀集團出清所有輝達股票為哪樁?外界傳言是為了「籌錢」投入其他的AI建設,其中一項就是美國的「星際之門(Stargate)」計畫。無獨有偶,台灣政府也發布了「AI新十大建設」,台美雙方正式將AI升級為「國家級建設」的新戰略層級。 本周投資診聊室就來解答:台灣「AI新十大建設」與美國「星際之門」是什麼?未來AI產業鏈的重心是什麼?哪些供應鏈與概念股又將受惠?
Yahoo奇摩財經編輯室 ・ 1 天前
縫紉機變印鈔機!4家傳產股Q3財報沒在開玩笑
紡織與運動應用材料產業在2025年第三季展現亮眼表現,多家公司業績同步轉強,營收、毛利與EPS表現紛紛寫下同期新高或實現虧轉盈。不僅基本面改善,亦顯示出市場對機能性、環保與高附加價值材料的需求加速擴大,從運動品牌備貨潮、高端精品訂單放量,到國防與ESG趨勢導向的材料創新,台灣供應鏈正穩健卡位全球轉型浪潮。以下為個別企業表現與未來展望整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集邦曝「4大晶圓代工」現況 台積電製程獨霸 三星利潤暴增
全球晶圓代工市場群雄亂舞,包括台積電、三星、英特爾以及中芯國際皆積極布局事業版圖,對此市調機構集邦科技(TrendForce)彙整這4大業者今年Q3各自發展策略,並強調台積電受惠高效能運算(HPC)和智慧型手機兩大平台強勁需求,目前持續鞏固市場龍頭地位。
EBC東森財經新聞 ・ 10 小時前
供應鏈大洗牌!輝達改採L10整機直供 「它」透露:訂單會爆、但毛利恐被壓
[FTNN新聞網]記者黃詩雯/綜合報導輝達(NVIDIA)2026年將推出的新一代伺服器平台VeraRubin傳出供應模式重大調整,計畫從以往銷售GPU模組,改為直接販售L10伺...
FTNN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