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眼藥水超涼!竟引起青光眼、白內障 全台183萬人有乾眼症!慎選眼藥
眼睛痠澀,點日本買的激涼眼藥水好舒爽!醫師提醒,很多人到日本都愛託人買回超涼眼藥水,殊不知很多都含有防腐劑或強效抗發炎如類固醇的藥物,不僅容易眼壓高引起青光眼,還可能引起白內障、眼睛抵抗力下降,傷口不易癒合及角膜潰瘍的後遺症。
60歲的詹小姐多年前就發現隱形眼鏡常常戴不上,但都沒太在意,有天她突然眼睛劇痛、布滿血絲且流出大量分泌物。緊急就醫檢查才發現她角膜多處破皮,竟是嚴重乾眼症。
看更多:人工淚液想滴就滴?專家建議乾眼程度分3級 不是滴愈多愈好
詹小姐說,她每天早上睜開眼之前,都會預期接下來會痛,只要身體疲憊、環境空氣變差,眼睛立刻變得乾澀刺痛,日常生活深受困擾。
台灣粗估約183萬人飽受乾眼症之苦
台灣白內障及屈光手術醫學會理事長孫啟欽表示,台灣粗估約183萬人飽受乾眼症困擾,50歲後常見的白內障患者多數也合併乾眼症。由於乾眼症會導致視力模糊,白內障需治療時,乾眼症會影響視力檢查結果,白內障手術後更影響復原狀。
因此,台灣白內障及屈光手術醫學會首度發表《白內障術前術後乾眼症治療指引》,強調術前篩檢、術後保濕的重要性,若白內障術前發現乾眼症,應先治療再進行手術,術前術後也應該使用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
8成白內障患者術前即有乾眼異常徵象
孫啟欽表示,除年齡、生活習慣等因素,眼部相關手術如白內障、近視雷射、眼角膜手術,都可能誘發或加劇乾眼症狀,白內障與乾眼症之間的密切關聯不容忽視。
據統計,60歲以上長者中有8成患白內障,每年相關就診人次高達130萬,約8成接受白內障手術的患者在術前即有乾眼異常徵象。乾眼症若未在術前妥善控制,可能造成人工水晶體(IOL)度數測量誤差,或是角膜破皮,進而影響視力矯正的準確度。
孫啟欽解釋,角膜破皮會造成眼睛怕光、流眼淚、眼睛紅、眼睛痛、視力模糊等症狀,這些症狀有時會與急性眼部受傷、角膜潰瘍等問題類似,因此需要透過主觀症狀和客觀檢測來判斷是否為乾眼症。
以為「淚水太多」結果竟是乾眼症
台灣白內障及屈光手術醫學會理事徐旭亮說,臨床上常看到病人來看「淚水過多」,其實卻是乾眼症。因為眼睛常流淚,就是淚膜不穩定,如脂質缺少,淚水代償性增加分泌,常常突然一個刺激,例如看到陽光,就淚流滿面。
徐旭亮說明,正常來說,一般人每6分鐘眼睛都會重新自清一次,若失去此機能,淚液分泌就會不穩定,讓人有時候突然大量流淚,有時候卻乾澀難耐。
乾眼症亂點眼藥 小心引起白內障、青光眼
孫啟欽說明,白內障多發生在50、60歲以上,這個年齡層也是乾眼症好發年齡,雖然乾眼症不會導致白內障,但如果眼睛乾卻愛亂用含類固醇等強效抗發炎藥物來治療乾眼症,可能會造成白內障發生。許多人喜歡去日本藥妝店買的「滴下去超涼」的眼藥水,雖短時間用很清涼消炎,但強效抗發炎藥物長期使用卻很傷眼。
看更多:近視能抵銷老花度數嗎?醫揭這個度數以內才可抵 1徵兆判斷老花上身
白內障手術前後未積極治療乾眼症 恐影響手術效果
台灣白內障及屈光手術醫學會副祕書長梁章敏也提醒,很多人眼睛癢、眼睛紅,買號稱可以「抗疲勞、抗發炎」的眼藥水,但這些產品常含有防腐劑或血管收縮劑,不適合乾眼症患者使用。
梁章敏說明,因為患者多需每日多次點用人工淚液,含防腐劑產品恐對眼表細胞造成毒性反應與上皮凋亡風險,建議應選擇無防腐劑的人工淚液。
梁章敏強調,白內障術前如果發現有乾眼症,一定要先把乾眼治療好,通常需要花一至二個月的時間先穩定乾眼狀態。否則眼表在發炎的狀態下接受手術刺激,術後不適感也會相當明顯,影響改善視力的效果。
因此,術前若有乾眼症,務必放慢腳步,先把乾眼治療好,再進行後續的白內障手術。
看更多:三高正偷偷傷害你視力!3神穴保護視神經 營養加碼花青素飲品喝起來
◎ 圖片來源/丁彥伶攝
◎ 諮詢專家/孫啟欽醫師.徐旭亮醫師.梁章敏醫師
更多健康2.0報導
「香蕉你個芭樂」馮淬帆辭世,享壽81歲!COPD「喘咳痰」是惡化警訊
佳娜買咖啡被調包超不爽!傻眼孕婦禁忌多 王樂明:孕婦喝咖啡「這樣挑」
爬山「1動作」恐導致寄生蟲感染!醫師點出台灣4大危險水源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其他人也在看

拒絕內耗!42歲醫師罹乳癌,不怨懟反而接受「癌症禮物」:學會依賴與放慢腳步,選擇相信會痊癒的未來
在所有糟糕的關係中,都可以歸納出「膩煩三角」:受害者、迫害者、拯救者。就如同《哆啦A夢》中,受欺負的大雄是受害者;胖虎、小夫是迫害者;哆啦A夢則是拯救者。在這樣循環中,受害者總是被拯救者保護,因此沒有靠自己改變的機會,某種層面來說,拯救者反而令人失去反抗、成長的能力……然而,一旦脫離膩煩三角的世界後,幸福三角的世界正在等著你。在那裡,「受害者」會變成「創造者」、「拯救者」會變成「教練」、「迫害者」會變成「挑戰者」。從受害者變創造者,差異在看待事物的方式,後者認為「自己能夠打造自己的人生」,即使本身是弱者,也會自己該做些什麼,能夠讓生活更加自然的向前邁進。這就是得了癌症後,她如何利用正向心理學來幫助自己脫離受害者心態,邁向「幸福三角」的轉變……
幸福熟齡 ・ 1 天前
聽「股利新招」健保可收480億 石崇良眼都亮了:晚上好睡了!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衛福部長石崇良日前拋出要改革健保「補充保費」收取公式,大刀砍向存股族、定存族以及房東們,引發480萬人反彈,政策緊急喊卡,但面臨明年健保財務缺口將高達千億元,仍吐心聲「讓我睡不著」。國民立委賴士葆今(13)日質詢時建議,只需拿掉現行補充保費1000萬的課徵上限,得罪有錢人,就有480億入袋,追問石崇良敢不敢?石崇良...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陳文茜罹癌第4期停止免疫療法 癱地大喊「自行宣告康復」
即時中心/廖予瑄報導資深媒體人陳文茜去(2024)年發文透露罹患黑色素癌第4期,且擴散至多個器官,正透過免疫治療、光子刀等方式治療。今(13)日她在臉書發文「自行宣告康復」,直指自己2個月前已自行決定停止免疫療法,「其他就豁出去了。」
民視 ・ 1 天前
他「做2事」治好脂肪肝、高血糖!還甩肉6公斤、降體脂肪
胰臟癌向來被稱為「癌王」,死亡率極高。醫師林相宏表示,一名50歲男子健檢時發現胰臟長出0.5公分的腫瘤,讓他決心改變生活方式,不再熬夜,並規律運動,之後回診時體重減少6公斤,體脂肪減少8%,脂肪肝和糖尿病前期等都好了。男子更直呼,「現在是我人生最快樂的時候。」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
陳文茜停止免疫療法 攤地喊「我自行宣告康復!」友痛哭
資深媒體人陳文茜去年底確診罹患黑色素腫瘤,歷經多月治療後,她今(13)日在臉書發表《自行宣告康復》一文,以幽默卻堅定的筆調,寫下自己面對疾病的心境轉折。她表示,兩個月前已自行決定停止免疫療法,並笑說「自行宣告和癌細胞說再見」。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少吃還是胖!壓力大易發福 營養師推「4類食物」:代謝更順暢
壓力大容易讓人發胖!營養師高敏敏提到,當身體長期處於慢性壓力時,會讓人更想吃高熱量的食物,不只使體重增加,也會影響睡眠、情緒與代謝,建議多攝取富含「辣椒素、鎂、色胺酸、Omega-3脂肪酸」的食物,有助於提升腦內啡、多巴胺,使腦袋裡的快樂荷爾蒙變多,代謝也會跟著變順暢。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250萬人福音!研究證實「1蔬菜」有效控血糖:不是苦瓜
台灣糖尿病患人數已超過250萬,營養師楊斯涵表示,動物研究顯示,秋葵萃取物能改善高血糖,被餵以高脂飲食致肥胖型代謝異常的小鼠,在使用秋葵萃取物後,其血糖數值降低,且胰島素阻抗問題獲得改善。人體實驗則顯示,吃秋葵有助於穩定血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40歲男大便「灰白色」一驗驚見癌症已擴散!醫:糞便見5顏色注意
40多歲男子長年以藥物控制膽結石,出現腹痛、糞便灰白、眼白發黃就醫,確診為「壺腹瘤」。醫師陳榮堅提醒,大便顏色異常是重要警訊,若糞便呈灰白、黑、青、黃或紅色,都可能與膽結石、腫瘤或消化道出血等疾病相關,應及早就醫檢查。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血糖都降不下來?原來你吃的「鹹食」比甜食可怕!6大隱藏糖陷阱
你以為不吃甜食就能穩血糖嗎?一位糖尿病患者三年來「滴糖不沾」,血糖卻一直很失控。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深入追問,才發現患者血糖不穩的真正兇手竟然是日常中常吃的「鹹零食」。營養師提醒,許多看似無害的食品,
健康2.0 ・ 1 天前
每天1杯優酪乳穩定血糖、燃燒脂肪!權威醫推薦2種優酪乳
每天一杯發酵乳製品,正悄悄改寫著人體代謝程式碼。台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遺傳優生學科主任張家銘指出,優酪乳不只是幫助排便、減少脹氣,更能從根本調整腸道菌相,影響脂肪燃燒、血糖穩定及體內發炎程度。當我們
健康2.0 ・ 13 小時前

這件事比吃炸雞老得更快!抗老每天只做4件事 打造身體防鏽力
許多人一聽到「抗氧化」就想到保健食品,但醫師提醒,真正的抗氧化從來不只是吃對東西,而是從生活習慣開始改變。如何預防身體提早生鏽?以下醫師教你真正抗氧化保養。 在保健意識日益高漲的今日,「抗氧化」
健康2.0 ・ 13 小時前
50歲男查出腫瘤卻更健康!只因決心做「這改變」
生活中心/尤乃妍報導健檢查出的一點不完美,才是完美的健檢。禾馨民權內科診所胰臟醫師林相宏分享,一名50歲男子因為家族史前往接受胰臟癌篩檢,透過胰臟內視鏡超音波被診斷了早期的胰臟神經內分泌瘤,雖然只是0.5公分的低惡性度腫瘤,但因為這顆腫瘤,改變了這名男子所有的人生觀。
民視健康長照網 ・ 4 小時前
牙別亂刷!醫曝動脈斑塊藏「口腔1細菌」 是心臟病幕後推手
許多人都認為,心臟病的主要元兇是油、膽固醇、壓力,但心臟外科醫師楊智鈞表示,「可能是因為你沒好好刷牙」,芬蘭坦佩雷大學(Tampere University)在2025年發表於《美國心臟協會期刊》(JAHA)的最新研究說明,心臟病的「隱形推手」可能是細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學校打流感疫苗前1天才揭曉廠牌惹怨 石崇良:家長的堅持不必要!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今年流感疫情少見提早報到,出現一波「秋季流感」現象,且疾管署預估最快11月底,流感就會二度增溫,卻傳出有家長抱怨小孩子在學校接種流感疫苗,校方卻在打疫苗前一天下午才告知疫苗廠牌,根本沒時間了解及選擇。衛福部長石崇良今(13)日公開發話,強調如果孩子過去沒有特殊不良反應,家長不太需要堅持要打特定廠牌的疫苗,所有疫苗效果...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流感大流行!營養師大推「8大抗病毒食物」 這1顏色蔬果很多人常沒吃到
最近流感升溫,尤其是學校裡,好多孩子輪流中鏢!家長們緊張又擔心,其實除了勤洗手、戴口罩,「日常飲食的營養補充」也是守住健康底線的關鍵。對此,營養師高敏敏整理出「8個抗流感營養」,教你從飲食中強化保護力、減少被病毒擊倒的機率,讓全家人一起撐過流感高峰期。 1、維生素C:多吃新鮮水果能使體內對抗病菌的免疫細胞活躍度增加,提振免疫系統,有助縮短病程。但維生素C是水溶性的維生素,容易流失、身體不會自動合成,要透過每天攝取補充,建議每天最少吃兩份新鮮水果來補足,攝取約100mg的維生素C即可,如:一顆芭樂、一顆柳丁、10顆草莓、兩粒奇異果。 2、維他命B1、B2、B3:吃穀類、豆製品、燕麥B群不足可能導致免疫系統減弱、淋巴球減少.維生素B1又稱精神性維生素:能維持神經正常,避免憂鬱、焦慮,幫助提升活力,也能促進碳水化合物代謝、消除疲勞,並有助於控制體重。.維生素B2又稱能量代謝維生素:幫助延緩老化、協助代謝鐵質,也能協助醣類、蛋白質、脂肪的氧化分解,對於皮膚、粘膜、毛髮健康很重要,能改善痘痘、破嘴等肌膚問題,但如果長期缺乏,就容易出現認知功能下降、憂鬱等症狀。.維生素B3稱為菸鹼酸:主要作用就是
常春月刊 ・ 10 小時前
女導遊「喘到走不動」竟心衰竭,憂46歲洗腎人生變黑白…腹膜透析重拾自由:「睡得更香」出國也OK
台灣末期腎病與洗腎率雙雙位居世界第1,且情況隨人口老化更顯嚴峻。目前國內洗腎患者多採「血液透析」,通常每週須到醫院3次,每次持續4小時,民眾往往抗拒。醫師建議,若希望保有全職工作或彈性的行程安排、喜歡攝取蔬果、希望水分限制較少、不想頻繁進出醫院或診所、害怕打針、合併有心血管疾病、或希望保留排尿能力與殘餘腎功能,「腹膜透析」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幸福熟齡 ・ 12 小時前
吃到毒蛋怎麼辦?營養師教4招安心排毒 5至7天可排出體內
毒蛋風波再起,許多民眾看到雞蛋檢出農藥「芬普尼」(Fipronil)殘留便慌了手腳,除了趕快檢查家中雞蛋外,也擔心如果已經將毒蛋吃下肚了該怎麼辦。近日,熊抱營養師珮淳在臉書粉絲專頁發文表示,不需要過度恐慌,芬普尼可以在5至7天內透過尿液與糞便排出體內。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賴士葆獻策補充保費「進帳480億」 石崇良:眼睛一亮
之前衛福部長石崇良,拋出補充保費改革方向,引發存股族反彈,也因為沒有事先和金管會徵詢,引發爭議。但昨天國民立委賴士葆提出,希望補充保費的收取天花板直接取消,也就是沒有上限,這樣可以讓健保一次進帳48...
華視 ・ 11 小時前
紅鳳菜傷肝要少吃?專家授1招去除PA生物鹼 紅鳳菜料理推薦
你有吃過紅鳳菜嗎?網路上傳言紅鳳菜是很毒的蔬菜,吃了會傷肝,還說紅鳳菜不能晚上吃,這些都是真的嗎?營養師廖欣儀表示,這些都是錯誤的說法,紅鳳菜營養豐富,若擔心PA生物鹼,進食之前多1動作即可。
健康2.0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