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啟惠多次與獎擦身而過 MIT葉均蔚喊再戰諾貝爾
賴清德總統希望在未來30年能增加3名台灣諾貝爾獎得主,以當前台灣最受國際關注的半導體產業發展,未來有沒有機會獲得物理獎殊榮,頗值得關注。不過,外界仍認為,前中研院長翁啟惠、院士葉均蔚是目前國內最受期待得諾貝爾獎的學者。
據悉,至2025年諾貝爾獎得主共計約900人,其中,1986年獲得化學獎的李遠哲,因其從小在台灣生活,並接受台灣教育,一路從新竹國小讀到台大學士,再到清大碩士,可說是目前唯一接受完整台灣教育的諾貝爾獎得主,對台灣別具意義。
雖然李遠哲人生中有相當長的時間都待在美國進行研究,但他1994年回到台灣擔任中研院院長,引領台灣學術界發展,並致力教改與社會工作,對台灣有相當深遠的影響,不過,也因涉足政治領域惹議。
另名前中研院長翁啟惠近年則被視為諾獎得主的熱門人選之一,儘管已數度落空,但中研院指出,翁啟惠長年鑽研化學生物及醣分子科學研究,是「全球首位」發展多醣體自動化合成、以酵素方法量產醣分子及醣蛋白的科學家,而其所發明的「程式化一鍋式反應法」,讓醣分子能在實驗室裡快速合成,是第一個自動化合成多醣體的化學方法。
昨獲獎的中研院院士葉均蔚也是備受期待的學者之一,他昨受獎時笑稱,自己科學影響力不僅在全球排名0.03%,於材料領域更位居全球第二,而一生只念過3所學校,且大學到博士班都在清華大學完成,「是百分百的Made in Taiwan」,更笑說去年當選中研院院士,今年又獲頒總統科學獎,希望明年能再挑戰諾貝爾獎。
其他人也在看

打臉賴清德333計畫!陳培哲:20年前「攻頂」已失敗
賴清德總統昨天拋出「333諾貝爾計畫」,中研院院士陳培哲表示,20年前政府就曾要推動培養諾貝爾獎的人才,在國科會裡面設立攻頂計畫,20年後仍然一片荒蕪,失敗的原因,值得研究審思,再提出可能的解決方案,歸結還是要到對自己文化的信心。
中時新聞網 ・ 12 小時前
台灣要拿諾貝爾獎?陳培哲直言:「吃一口飯」的大學,開不出諾貝爾之花
總統賴清德在「2025總統科學獎」頒獎典禮上宣布啟動「333諾貝爾計畫」,立下宏願:未來三十年內,讓台灣在物理、化學與醫學三大領域誕生至少三位諾貝爾獎得主。因為對比日本從2000年以來已經有22人得到諾貝爾獎,台灣除了1976年丁肇中(成大畢業)、1986年李遠哲(台大畢業)外,已經接近40年沒有人拿到諾貝爾獎。 對於賴清德發下宏願,中研院院士陳培哲坦言:......
風傳媒 ・ 17 小時前
冰箱飄臭味!放咖啡渣沒用 譚敦慈揭「1物」除臭又乾爽
許多人會把咖啡渣放進冰箱,利用其吸附力來除臭,但治標不治本。無毒教母譚敦慈提到,若冰箱出現異味,關鍵是「找出味道來源」,而非用物品遮掩氣味。她的做法則是放「看護墊」,防止生食的血水往下滴、污染其他食物,降低食物中毒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賴清德霸氣宣示:台灣30年內,出3位諾貝爾得主
總統賴清德11日出席「2025年總統科學獎」頒獎典禮,親頒獎座予「生命科學組」得獎人梁賡義院士及「工程科學組」葉均蔚院士,肯定他們在生物統計與高熵合金等領域的卓越貢獻,深刻影響臨床與公共衛生決策、材料科學發展及關鍵產業創新。賴清德強調,政府將持續推動科學教育,培育科研人才,加深與世界的合作連結,盼將台灣建構成為全球知識創新的重要樞紐。希望在30年內水到渠成,台灣在物理、化學、醫學3領域內,至少增加3位諾貝爾獎得主。賴清德指出,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曼德拉曾說:「在事情完成之前,一切都看似不可能」。今天兩位得獎者的故事告訴大家,只要對未知的世界保持熱情與好奇,認真從基礎研究做起,並堅持努力到最後一刻,成功終將屬於我們,科學如此,其他領域也一樣。賴清德說,根據瑞士洛桑管理學院今年公布的《世界競爭力年報》,台灣在69個受評比國家中排名第6,是近10年來的最佳表現。其中,「科學建設」位居全球前5名,「每千人研發人力」更高居全球第2,展現堅實的科學基礎與研發能量。並表示,台灣能有這樣的表現,都是無數科學家、教育工作者以及政府與民間長期攜手合作,做好科學教育扎根工作的成果。賴清德表示,未來政府將持續做好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雲林布袋戲與森林療癒 登上台北101
為展現雲林縣文化觀光亮點,雲林縣政府與台北一零一攜手推出《超越偶‧超越巔峰》(BeyondthePuppet,BeyondtheSummit)特展,雲林縣長張麗善、文化觀光處長陳璧君、台北一零一董事長賈永婕、總經理朱麗文、營運長方君之、林業保育署簡任技正盧英秀、臺大醫院雲林分院院長馬惠明、金光多媒體董事長黃立綱、新興閣掌中劇團團長鍾任樑、木藝堂團長方志銘、霹靂行銷業務總監丘昀等多位嘉賓十日下午齊聚台北一零一觀景台八十九樓共同為特展揭開序幕,熱情邀請全國民眾到台北一零一觀展,到雲林感受布袋戲文化與森林療癒的魅力。《超越偶‧超越巔峰》一一四年十一月十日至一一五年三月一日於台北一零一觀景台八十九樓秘境花園觀景台隆重登場,結合雲林國際偶戲節與森林療癒季兩大品牌活動,以「布袋戲意象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暨大宿舍迎來「新室友」 校友喊:要回去住
[NOWnews今日新聞]南投埔里鎮國立暨南大學,近期宿舍添購新設備引發關注!校方宣布全新購入小冰箱「1間1台」,總共採購500多台,最近陸續到貨,不僅住宿生開心,更讓畢業的學長姐「暴動」,甚至在臉書...
今日新聞NOWNEWS ・ 11 小時前

運動衫穿搭『Swe潮日常』席捲時尚圈 GU開創秋冬新風潮
隨著秋意漸濃,空氣清新,城市街頭也悄然換上新裝。每到這個季節,不僅期待衣櫥煥然一新,更渴望嘗試過去未曾挑戰的時尚單品。GU今秋冬正式推出全新休閒服(Sweat;GU大學T系列)穿搭風格『Swe潮日常(スウェ活)』,引領舒適與時尚兼具的新潮流。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台北市議會無異議通過北士科T17、T18解約案 輝達要出「這金額」
即時中心/徐子為報導台北市政府與新光人壽解約北士科T17、T18,「分手」金額共44.3億元,報告案今(12)日送市議會備查,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也出席報告指出,除了市府已收的權利金之外,新壽成本約14.41億元,這部分輝達願意概括承受,將納入未來予輝達議約;而未來專案設定地上權予輝達,權利金應不超過125億元。
民視 ・ 6 小時前
德語媒體:中國如何重塑全球經濟
《南德意志報》評論寫道,近來的稀土和芯片危機顯示,中國政府正在將出口許可制度變成一種可以隨取隨用的施壓工具。《萊茵郵報》評論稱,中國既是全球首屈一指的二氧化碳排放大戶,但同時也是清潔能源技術無可爭議的領跑者。
德國之聲 ・ 1 天前
中研院發展國際合作 諾貝爾獎得主來臺交流
為促進臺灣與世界頂尖學者的深度交流,中央研究院與臺灣大學等12所學研機構,攜手世界和平基金會(International Peace Foundation),共同推動「臺灣橋梁計畫」(Taiwan B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1 天前
發言屢爆爭議!翁曉玲被拔科法所教職 清大證實了…網喊:終於不用選她課
國民籍不分區立委翁曉玲,擔任不分區立委後諸多言論引發爭議,因為她有清華大學教師身分也引發不少學生反彈。不過,有網友在社群發文提到翁曉玲已被清大科法所拔掉合聘教師的資格,清大也出面證實指出,翁曉玲已不在合聘師資名單上。對此,不少網友留言喊:終於不用再選她的課。
太報 ・ 1 天前
賴清德提「333諾貝爾計畫」:30年內「理化醫」3領域增3位諾貝爾得主
賴清德總統昨日出席「臺灣橋樑計畫」開幕式時,提出爭取諾貝爾獎的想法。他今(11)日上午出席「2025年總統科學獎」頒獎典禮,正式提出「333諾貝爾計畫」,希望在30年內水到渠成,臺灣在物理、化學、醫學3領域內,至少增加3位諾貝爾獎得主。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全球大搜奇】「毅力號」發現含鐵岩石 火星曾存生命跡證
記者潘紀加/綜合報導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9月10日宣布,「毅力號」火星探測器發現內含鐵礦物的罕見岩石;被認為是火星曾經存在潛在生命跡象的最新證
青年日報 ・ 4 小時前
不斷更新/花蓮2村里颱風假!22縣市都宣布了 明日停班課全台資訊一次看
即時中心/徐子為報導鳳凰颱風持續逼近台灣,今(12)晚於屏東恆春半島登陸,但外圍環流配合東北季風,全台多地今日依舊風勢猛烈。。以下為《民視新聞網》整理全台各縣市停班、停課資訊。
民視 ・ 5 小時前


去西堤不是為牛排!老饕必點「這1道菜」 內行曝外帶冷知識:只要80元
提到王品集團旗下的「西堤牛排」,大多數人第一印象是能大口享用牛排。但其實西堤的主餐不只牛排,還有鴨胸、烤雞、豬排等多種肉類餐點。不過,不少人去西堤的真正目的,其實是為了「焗烤蘑菇」,甚至只要花80元就能外帶回家,引發網友熱議。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外送員的逆襲!訂3杯飲料送上樓放鞋櫃、他收「天價罰款檢舉單」哭了
近日,新北市土城一名網友,使用外送APP訂購了3杯飲料,並要求外送員送上樓,放置在門外的鞋櫃上,沒想到事後,竟收到一張檢舉單,將面臨天價罰款,讓他直呼「原來請土城581外送,會順便送你一張檢舉單」,並將其PO在社群平台《爆料公社》,引發輿論關注,但有網友直言「違規就沒什麼好說的,認罰吧」。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鳳凰颱風路徑南修!晚間襲高屏 9縣市恐停班停課
氣象署指出,鳳凰颱風今上午11時位於鵝鑾鼻西南方約350公里海面,正以每小時11至14公里速度,朝北北東轉東北方向前進。中心氣壓為975百帕,近中心最大風速為每秒30公尺,瞬間最大陣風達每秒38公尺。暴風圈範圍方面,七級風暴風半徑為220公里,十級風暴半徑為60公里。颱風暴風...
CTWANT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