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鳳菜傷肝要少吃?專家授1招去除PA生物鹼 紅鳳菜料理推薦
你有吃過紅鳳菜嗎?網路上傳言紅鳳菜是很毒的蔬菜,吃了會傷肝,還說紅鳳菜不能晚上吃,這些都是真的嗎?營養師廖欣儀表示,這些都是錯誤的說法,紅鳳菜營養豐富,若擔心PA生物鹼,進食之前多1動作即可。
紅鳳菜營養超豐富
紅鳳菜不僅是傳統月子餐的常見食材,更是鐵質補給的優質來源。廖欣儀表示,每100克紅鳳菜含有6毫克的鐵質,僅需食用約兩份半,即可滿足成年女性一天的鐵質建議攝取量,特別適合女性和素食者補充日常所需的鐵質。然而,植物性鐵質的吸收率較動物性來源低,建議搭配富含維生素C的食材,像是飯後吃水果、番茄,都能幫助鐵質吸收!
看更多:杏鮑菇纖維是葉菜3倍!2切法變身干貝、雞絲吃到蛋白質 5分鐘搞定追劇零嘴
紅鳳菜鐵含量高
根據食品成分資料庫的數據,紅鳳菜每100克含有高達6毫克的鐵質,是許多蔬菜中鐵質含量相當豐富的選擇。廖欣儀指出,這種看似低調的蔬菜實際上營養價值極高,特別適合女性和素食者作為補充鐵質的來源。
紅鳳菜是傳統坐月子餐中的常見菜色,不僅具有溫補的特性,其豐富的鐵質含量對產後婦女的氣血補充也有顯著幫助。廖欣儀分享,這正是為何長輩常說「紅鳳菜吃了不會錯」的原因。在家庭料理中,紅鳳菜最簡單的烹調方式是炒麻油、薑片,或者用蒜頭炒製,都能展現其獨特的風味。
看更多:「燙青菜」配什麼醬最健康?18種常見青菜營養大比拼 這個是纖維含量冠軍
晚上不能吃紅鳳菜?紅鳳菜傷肝?多1步驟安心吃
廖欣儀補充,網路上流傳紅鳳菜不能在晚上食用的說法實屬錯誤資訊。對於紅鳳菜含PA生物鹼可能傷肝的疑慮,她解釋,紅鳳菜中的PA生物鹼含量並不高,只要不是每天大量食用,一般不會造成健康問題。若仍有顧慮,可在烹調前先將紅鳳菜汆燙,減少PA生物鹼的含量。
特定族群食用紅鳳菜的注意事項
雖然紅鳳菜對大多數人來說是安全的食物,但廖欣儀提醒,肝腎功能異常者應注意食用分量。肝腎功能異常者本來就不建議大量攝取某一種植物,但正常食用紅鳳菜是沒有問題的,一天一兩把(每把約300克)也無需擔心。腎臟病患者則需注意鉀離子攝取量,可將紅鳳菜汆燙後再食用,減少鉀離子的攝入。
紅鳳菜炒蛋、紅鳳菜炒蒜末都推薦
紅鳳菜的烹調方式多元豐富,廖欣儀推薦可與肉絲一同炒製,也可炒蛋、炒麻油薑絲或炒蒜末,都能呈現紅鳳菜的美味。這些簡單的烹調方式不僅能保留紅鳳菜的營養價值,還能讓這種營養豐富的蔬菜更加美味可口,增添餐桌上的健康選擇。
看更多:最適合女性補鐵的食物!缺鐵會影響免疫力 搭1類水果提高鐵吸收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廖欣儀營養師
更多健康2.0報導
日本醫學博士推薦!每天雞蛋+它防加速老化、骨鬆、緩解更年期不適
非洲豬瘟解禁立冬吃豬肉安全嗎?資深獸醫教你挑!溫體豬「三關鍵」
50歲梁詠琪凍齡像少女!親授2招「逆生長祕訣」中醫讚:連5臟都保養到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其他人也在看

半夜抽筋一招30秒內速效止痛!「肋骨健走法」暢通血循不再抽筋
半夜睡到一半,小腿突然抽筋、痛到整個人彈起來?許多人在氣溫驟降時特別容易抽筋,日本骨科醫師提醒,秋冬天氣寒冷會讓肌肉僵硬、血管收縮、血液循環變差,抽筋發作頻率自...
早安健康 ・ 1 天前
8連霸「最久民代」心臟病逝!醫揭走路1徵兆是心臟殺手 5大保命
一生奉獻苗栗大西山地區、連任8屆的市民代表蘇文霸,昨日(11/5)凌晨驚傳不敵病魔辭世,享壽70歲。據悉,他長年受心臟疾病所苦,日前定期會期間,即使身體不適仍抱病質詢,會議結束僅兩天便與世長辭,令地方
健康2.0 ・ 1 天前
這樣吃燕麥不會瘦還會胖!紅色水果不補血 常見營養迷思大解密
近年來,隨著健康意識的抬頭,民眾對於飲食營養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然而,坊間流傳著許多營養迷思,讓人難以分辨何者為真。營養師陳怡靜表示,這些迷思無所不在,常讓人感到困惑。她認為,透過正確的營養知識,搭配
健康2.0 ・ 1 天前
「1飲料」每周喝7次禿頭風險增3倍!醫師教你4招逃離雄性禿危機
最新研究顯示,每周超過7次含糖飲料攝取,可能使雄性禿風險增加3倍以上!雄性禿患者平均每周攝取高達4293毫升含糖飲料,明顯高於頭髮正常者的2513毫升,揭示了含糖飲料與雄性禿之間存在著驚人的關聯性,這
健康2.0 ・ 5 小時前
做大腸鏡前一定要看!「低渣飲食清單」1圖看懂 這些食物絕對不能碰
最近身邊越來越多人開始安排做大腸鏡,但很多人一聽到要檢查就緊張到不行!其實,只要前幾天執行低渣飲食,整個過程不但順利,還能讓醫師檢查更清楚。營養師高敏敏指出,簡單來說就是少纖維、少殘渣、好消化的飲食,幫助腸道在檢查前徹底清乾淨! ▲全穀雜糧類腸鏡前幾天建議改吃「精緻澱粉」讓腸胃更輕鬆.可以吃:白飯、白麵條、白土司.避免吃:糙米、玉米、燕麥、地瓜等含纖維穀類 ▲豆魚蛋肉類選擇軟嫩、易消化的蛋白質最合適.可以吃:魚肉、瘦肉、水煮蛋、豆腐.避免吃:煎的、炸的、不熟或太韌的肉類▲飲品類檢查前飲品也要注意顏色與成分.可以喝:運動飲料、蜂蜜水、椰子汁等,無渣無色飲品.避免喝:牛奶、優酪乳、乳酪等乳製品 ▲蔬菜類蔬菜不代表都能吃,要選「嫩葉菜」族群.可以吃:菠菜、小黃瓜、香菇.避免吃:竹筍、菜梗、芹菜等粗纖維蔬菜▲水果類果肉軟、水分多的水果比較適合.可以吃:木瓜、哈密瓜、荔枝、西瓜.避免吃:黑棗、芭樂、百香果、柿子等高纖水果▲烹調方式.建議:水煮、汆燙、蒸煮、清炒.避免:煎、烤、炸 高敏敏提醒,放進嘴裡需要「咬很多下」的食物,通常都不適合!記得「少渣、軟質、清淡」是原則,吃平常的五到七分飽即可。此外
常春月刊 ・ 4 小時前
什麼都要大!巨無霸菠蘿掀搶購 浮誇系布丁.拉麵吸睛
食品業者不斷推陳出新,希望能夠吸引顧客的目光,而製作巨型食物一直是熱門的行銷手法,就有業者推出巨大菠蘿麵包和一般的菠蘿麵包相比,足足大了五到七倍,讓搶預購的民眾笑著說要PO網炫耀。不只如此,也有店家販...
華視 ・ 1 天前
「紫米VS黑米」哪個健康?醫揭答案 這1種最能減重、控血糖、護心血管
許多人聽到「澱粉」就立刻聯想到體重增加或血糖飆高,然而澱粉並非單一類型。家庭醫學科醫師李思賢表示,依照結構與消化速度,可區分為「快澱粉」與「慢澱粉」。快澱粉如白飯、白麵包,進入身體後迅速分解,使血糖短時間內上升。相對的,慢澱粉結構完整,含有較多纖維與抗氧化成分,能延緩能量釋放,對血糖調控及代謝更加友善。 黑米提供抗氧化功能 膳食纖維含量高 在眾多澱粉來源中,黑米值得特別推薦。李思賢醫師指出,黑米保留了外層糠皮與胚芽,因此膳食纖維含量明顯高於白米與紫米。這些纖維能延緩葡萄糖吸收,增加飽足感,對於體重控制者具有幫助。此外,黑米富含花青素,這是一種天然抗氧化物質,能對抗發炎反應並維護心血管健康。甚至黑米的抗氧化能力可超越藍莓。黑米在血糖反應上的表現相當突出,其血糖指數(GI)約落在42至50,屬於低GI食物。這對糖尿病患者或需要控制血糖的人特別重要。李思賢醫師解釋,原因在於黑米含有較多直鏈澱粉,其排列線性且不易被消化酵素分解,消化速度較慢。反之,紫米與糯米主要成分為支鏈澱粉,分解快、吸收快,因此血糖容易快速上升。這也解釋了為何部分人誤以為紫米健康,卻發現血糖控制不佳。 香氣與嚼勁 帶來額外飲
常春月刊 ・ 1 天前
百歲人瑞希望能生活自理 帶氧氣呼吸仍堅持開刀換人工膝關節
百歲人瑞劉老太太,長期務農再加上年紀大膝蓋退化導致罹患第四期關節炎,左膝蓋痛了2個多月不能走路,連上廁所都很困難,嚴重影響生活,自己向兒子說要開刀治療。由於她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需要24小時用氧氣,因
中廣新聞網 ・ 13 小時前
腳愈晚愈腫?專家嚴厲警告:這1種最危險 教你從水腫位置判斷身體問題
其實腳水腫是很常見的求救訊號之一!不只是循環差、沒運動,背後可能藏著身體失衡的根源。營養師高敏敏說明,水腫不是單一原因造成的,不同的水腫類型,代表著不同的身體警訊!快來看看你是哪一型! 1、週期型水腫荷爾蒙變化或生活作息不規律,經期前後、熬夜常見,會覺得全身腫脹、沉重感明顯。 2、心臟型水腫心臟無力、血液回流不佳,水分容易滯留在下半身;特別是雙腳浮腫、晚上更明顯。 3、肝臟型水腫肝功能異常、蛋白質合成不足,腹水、腳踝腫脹常見,易伴隨疲倦、黃疸等症狀。 4、血管型水腫長期血液循環不良要小心皮膚潰瘍。.急性:下肢突然紅腫、疼痛(如血栓).慢性:靜脈曲張、皮膚暗沉 5、淋巴型水腫手術後、腫瘤壓迫或先天性異常,常見於單側肢體腫脹偏硬、不易消退,伴隨消化慢、免疫力下降。 6、甲狀腺型水腫甲狀腺功能低下造成「黏液性水腫」,常見於臉部、眼皮、小腿前側腫脹較硬、不明顯疼痛。 7、腎臟型水腫腎功能異常導致尿蛋白流失(蛋白尿),水分與鈉排泄出問題,腫在眼皮、臉部、下肢,早晨特別明顯。 8、脂肪型水腫女性常見脂肪細胞異常堆積,導致下肢腫脹、痠痛、壓痛感,易與單純肥胖混淆。 吃對才能幫助消腫 高敏敏強調,想改
常春月刊 ・ 4 小時前
9:06台南地震! 規模3.4、最大震度2級
臺南市南化區今(14日)上午9時6分,發生一起規模3.4地震,地震深度僅13.4公里,最大震度落在台南市的2級,另外嘉義縣及高雄市則是各1級。
中天新聞網 ・ 4 小時前


郭台銘母親郭初永真辭世 享嵩壽100歲 養生祕訣天天喝1飲品
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今(11/6)中午於臉書宣布母親郭初永真女士辭世,享嵩壽100歲。他表示母親今日上午8點安詳辭世於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並表示將遵照母親遺願,不發訃告、不設靈堂、不辦公祭,以低調簡
健康2.0 ・ 1 天前
「森遊竹縣」落幕!4個月挑戰吸引近1.9萬人 參與創新高
新竹縣政府「2025森遊竹縣皮皮獅探險隊」登山健行活動於10月底圓滿落幕,為期4個月的挑戰掀起全民登山熱潮,吸引近1.9萬人次參與,縣府統計,女性參與者比例略高於男性,而年齡層以50歲至60歲的山友佔比最高,完登人數達1292人,創下活動舉辦4年來最高紀錄。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竹市 國中生爆量增班 完全中學卡關
新竹市就學人口增加,但教師員額不足,國中端學生爆量讓家長十分擔憂,市議員劉彥伶、林彥甫質詢教師招不滿、完全中學設立進度及光華國中爆量情況,代理教育處長張品珊回應,針對光華國中是否總量管制,會盤點學區包括竹光、三民等國中容納量,就學量能配合國教署進度。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田馥甄激推蛋黃酥」快閃台北、新竹! 獨家新品、彌月禮盒限量搶
彰化鹿港老店「新口味蛋黃酥」不僅被網友喻為一生中必吃,更被女神田馥甄推薦是「蛋黃酥冠軍」,11月將在台北SOGO忠孝館、新竹SOGO快閃開賣;另外,貝果品牌「好丘 Good Cho’s」攜手來自大阪的服飾品牌URBAN RESEARCH 推出期間限定「章魚燒風味貝果」,除了全門市販售,也將在台北南港、台中快閃販售。(賴俊佑)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血糖都降不下來?原來你吃的「鹹食」比甜食可怕!6大隱藏糖陷阱
你以為不吃甜食就能穩血糖嗎?一位糖尿病患者三年來「滴糖不沾」,血糖卻一直很失控。榮新診所營養師李婉萍深入追問,才發現患者血糖不穩的真正兇手竟然是日常中常吃的「鹹零食」。營養師提醒,許多看似無害的食品,
健康2.0 ・ 1 天前
關節退化≠老化!研究揭「它」才是兇手:用護膝、鈣片沒用
很多人到了一定年紀,會開始感覺上下樓梯越來越吃力、蹲下去膝蓋就痠痛等困擾,醫師張家銘表示,這種情況未必是「年紀到了」,很可能是肌肉在流失。一篇國際研究指出,1/4的膝關節退化患者也有肌少症。因此,不只膝蓋單方面在退化,而是肌肉沒了、力量撐不住,才讓膝蓋越來越辛苦。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萬人連署「國高中改10點上課、移除多元課程」 教育部回應了
民眾提案希望國高中生改為早上10點上課、下午4點放學,並移除非必要多元課程,獲萬人附議成案。教育部回應,上課時間延後涉及課綱、家長接送與校務運作等多面向,不宜貿然推動;多元課程則有助學生依興趣學習,仍具保留必要性。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不只蛋白質!運動後「必吃1物」 否則肌肉流失、慘復胖
增肌減脂蔚為風潮,許多減重者非常害怕碳水化合物(醣類),但營養師游承逸表示,減重者若不吃醣類,搭配長時間有氧運動,一段時間後,體重確實會下降,但也發生「肌肉流失」的悲劇,且很快遇到減重停滯期,甚至接著復胖。因此,不只減重者,正進行健身的人都應補充足夠的碳水化合物(醣類)。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