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除雙心室植入2心室輔助器 台大醫院創亞洲首例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10日電)46歲林先生接連多次心臟驟停,治療後仍多次嚴重心律不整,甚至1晚電擊搶救超過10次。台大醫院創亞洲首例移除雙心室、植入2套長效型心室輔助器,讓林先生如今能進食行走。
今年46歲林先生因受冠心病所苦,心臟功能急遽惡化,導致極端末期心臟衰竭,今年8月起接連發生幾次心臟驟停,先後接受冠狀動脈繞道手術、主動脈氣球幫浦等治療,甚至一度裝葉克膜,病情仍不穩定。儘管植入暫時性左心室輔助器,仍不斷出現嚴重的心律不整。
治療此患者的台大醫院器官勸募暨移植中心主任、外科部主治醫師陳益祥今天在治療成果發表記者會上指出,當時林先生曾1晚接受10到20次電擊搶救,胸口皮膚都因此發黑。
陳益祥說明,心臟衰竭患者5年死亡率高達50到75%,末期患者最終恐走向裝心室輔助器、等待心臟移植。然而約有10到40%患者在裝上左心室輔助器後,會併發程度不等的右心衰竭。林先生就是因為心律不整發生頻率高,血流動力學不穩定,血栓風險相當高,嚴重恐使左心室輔助器無法有效運作。
陳益祥說,團隊決定以2套長效型心室輔助器分別取代左、右心室功能,以維持全身血液循環;但手術時發現林先生心臟非常小,可用空間有限,為了維持心室輔助器效果,團隊毅然移除壞死心室,僅仰賴2套輔助器穩定提供連續血流,實現「功能性全人工心臟」的效果,更根除了心律不整問題。
陳益祥說,這種手術案例,即使在美國也只有約3例的經驗;根據國際多中心研究數據,此策略可讓患者達成30天存活率53%、成功過渡至移植率26%,能延長患者壽命、增加等待移植的機會。如今術後1個月多,林先生已經能下床進行復健,成功避免患者長期臥床,導致肌肉萎縮等問題。
台大醫院副院長婁培仁說,這是亞洲首例心臟移除仍存活「植入2套長效型心室輔助器模擬全人工心臟」的手術;移除心室後,患者會測不到心跳與心電圖,在術後照護上是相當巨大的挑戰,因此對醫院治療與照護團隊是巨大挑戰;此案例不僅是醫學技術的突破,開創心臟移植前過渡治療的新契機。(編輯:方沛清)1141110
其他人也在看


旅客惡夢!上萬航班誤點取消 美政府開門露曙光
已經停擺40天的美國聯邦政府,週日晚間出現重啟曙光。參議院在少數民主人倒戈下,與共和達成協議,讓程序性表決過關。法案將提供政府資金到明年一月,但民主爭取的延長健保補貼,只確定將在12月進行投票,但結果無法保證。而在政府停擺下,美國空中交通大亂,光週日就有近3千個航班被取消,上萬航班誤點。美國運輸部長警告,若政府關門持續下去,感恩節連假的航班將大減。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亞洲首例!沒有心臟竟能活?! 46歲男靠心室輔助器等待移植
台大醫院成功為一名46歲極端末期心臟衰竭患者林先生執行「植入兩套長效型心室輔助器模擬全人工心臟」手術,創下亞洲首例。患者術後雖無心跳、量不到血壓,但能靠雙輔助器穩定提供連續血流,已能進食與行走,目前正住院等待心臟移植。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有人天天用!家中4常見用品「恐折壽」專家警告:快丟掉
你的家中可能藏著看不見的健康危機!美國一名主打長壽與功能醫學的醫師警告,有4樣常見家用品可能悄悄影響荷爾蒙、睡眠與長期健康,建議應盡快移除,其中也包括許多人愛用的香氛蠟燭、空氣清淨劑。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摘瘤竟刺破子宮…2刀疤如蜈蚣「輸8袋血才還魂」!女控國軍醫院:要我命
我差點死掉!一名30多歲羅姓女子控訴醫療疏失,今年4月到國軍高雄總醫院摘除子宮肌瘤,聽信醫師說詞,微創手術從陰道進去,沒有傷口、恢復快,幾乎不會有風險。原定上午8時開刀,情況出現變化,直到晚上21時她又被推進手術室,原來子宮和靜脈被穿刺大量失血,緊急輸8袋血才還魂,肚子就此留下2道超過15公分刀疤如蜈蚣爬至私密處,讓熱愛潛水、攝影的她相當自卑,而她第一時間喊痛求救,似乎被漠視,護理師只回「妳可能太緊張了」。對此,院方回應,患者術後發生併發症,調解中。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27國研究證實!「1類人」就是聰明、不易失智:現在學還來得及
會多種語言除了有利於工作外,研究發現,對於心智能力有巨大好處。一項涵蓋27個歐洲國家的研究顯示,會說多種語言的人大腦老化速度較慢,並能減少認知退化的風險。此類人的大腦年齡常比實際年齡更年輕,且隨著語言數量增加,效益更顯著。專家認為,透過學習語言等心智刺激可延緩此過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
一半台灣人中鏢!喝酒臉紅恐「1體質」惹禍 大增7癌風險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偶爾小酌紓壓,但若喝酒容易臉紅,可能暗藏健康危機。馬偕醫大國際處與醫學系主辦的「精準醫療健康促進實踐」衛教活動指出,台灣的酒精不耐症高達近50%,酒精早在2007年已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第一級致癌物,經常飲酒恐增加罹患消化道癌風險,飲酒後若出現臉紅、頭痛、嘔吐及宿醉等症狀,可能為酒精不耐症的警訊,呼籲民眾盡可能避免飲酒。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
怕打針?瘦瘦丸誕生了! 72週內體重下降11.2%「價格更親民」
「瘦瘦針」近年掀起減重革命,但許多人仍困擾於需要注射及價格昂貴的問題。內分泌新陳代謝科醫師蔡明劼指出,今年11月發表的大型臨床試驗證實,口服「瘦瘦丸」能在72週內使體重下降11.2%,效果顯著,且價格可能更為親民,為期待有效、方便且經濟的減重方案的民眾帶來新選擇。
中天新聞網 ・ 12 小時前
「紫米VS黑米」哪個健康?醫揭答案 這1種最能減重、控血糖、護心血管
許多人聽到「澱粉」就立刻聯想到體重增加或血糖飆高,然而澱粉並非單一類型。家庭醫學科醫師李思賢表示,依照結構與消化速度,可區分為「快澱粉」與「慢澱粉」。快澱粉如白飯、白麵包,進入身體後迅速分解,使血糖短時間內上升。相對的,慢澱粉結構完整,含有較多纖維與抗氧化成分,能延緩能量釋放,對血糖調控及代謝更加友善。 黑米提供抗氧化功能 膳食纖維含量高 在眾多澱粉來源中,黑米值得特別推薦。李思賢醫師指出,黑米保留了外層糠皮與胚芽,因此膳食纖維含量明顯高於白米與紫米。這些纖維能延緩葡萄糖吸收,增加飽足感,對於體重控制者具有幫助。此外,黑米富含花青素,這是一種天然抗氧化物質,能對抗發炎反應並維護心血管健康。甚至黑米的抗氧化能力可超越藍莓。黑米在血糖反應上的表現相當突出,其血糖指數(GI)約落在42至50,屬於低GI食物。這對糖尿病患者或需要控制血糖的人特別重要。李思賢醫師解釋,原因在於黑米含有較多直鏈澱粉,其排列線性且不易被消化酵素分解,消化速度較慢。反之,紫米與糯米主要成分為支鏈澱粉,分解快、吸收快,因此血糖容易快速上升。這也解釋了為何部分人誤以為紫米健康,卻發現血糖控制不佳。 香氣與嚼勁 帶來額外飲
常春月刊 ・ 9 小時前
心臟衰退有救了!橘子皮藏「救心」成分 1吃法重啟長壽基因
台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遺傳優生學科主任張家銘指出,很多癌症康復者在打完化療針、戰勝癌細胞後,卻默默迎來一場「心臟衰退的第二人生」。罪魁禍首之一,就是被暱稱為「小紅莓」的化療藥多柔比星(Doxorub
健康2.0 ・ 1 天前
只是皮膚過敏?慢性蕁麻疹讓她三度急診 呼吸困難險喪命
台灣皮膚科醫學會常務理事朱家瑜指出,台灣每5人就有1人曾有蕁麻疹發作的經驗,其中若症狀持續超過6週,就屬於慢性蕁麻疹。這類疾病並非單純過敏反應,而是與自體免疫失調有關,症狀包括「紅、腫、癢」,嚴重時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就有個案因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發作三度被送進急診室。
中天新聞網 ・ 11 小時前
慢性蕁麻疹恐奪命!她3度發作險進鬼門關 台大醫院主任示警:這不只是皮膚過敏
蕁麻疹是國人常見的皮膚疾病之一,據統計,每5人就有1人曾有蕁麻疹發作的經驗,值得注意的是,蕁麻疹不單純只是皮膚症狀,慢性蕁麻疹還有可能危及生命!56歲謝小姐就因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發作,導致呼吸困難,3度送急診,嚇得她現在藥不離身,就怕哪天又發病。皮膚科醫師提醒,蕁麻疹若症狀持續超過6周即為慢性蕁麻疹,應該接受醫師的積極治療。謝小姐表示,自己從小就有慢性蕁麻疹的......
風傳媒 ・ 6 小時前
每天慢跑還是胖!女子「早餐戒麵包」 竟瘦下7公斤
減脂不一定要靠嚴格節食或高強度運動,新陳代謝內分泌專科醫師蔡明劼表示,長期維持健康體態的關鍵在於生活中的微調,例如早餐增加蔬菜、改變調味方式,就能逐漸建立健康飲食習慣。
中天新聞網 ・ 17 小時前
感冒好了卻一直咳嗽、喉嚨有痰?醫揭背後真相 要這樣做才會好
COVID-19、流感與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雖然在臨床表現上各有差異,但都屬於呼吸道病毒,常伴隨喉嚨痛、流鼻水與咳嗽等症狀。其中,持續分泌與堆積的痰液更是患者共同面臨的難題。國立台灣陽明大學臨床醫學博士、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表示,痰液原本具有保護呼吸道的作用,但在病毒感染與發炎刺激下,卻可能轉為黏稠、難以清除,進一步影響呼吸道功能與康復速度。正因如此,痰液處理與治療不僅是緩解不適的重要環節,也是確保呼吸道疾病患者恢復健康的關鍵步驟。 為何咳嗽、痰液會持續? 長尾症狀+呼吸道黏膜受損 蘇一峰醫師指出,COVID-19、流感與呼吸道融合病毒(RSV)雖然在臨床上各具特色,例如COVID-19可能引發長新冠後遺症、流感常伴隨高燒與全身痠痛,而RSV對兒童與長者則特別容易造成下呼吸道發炎與久咳不癒,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難題:痰液堆積。此外,臨床觀察顯示,呼吸道病毒的另一個特徵是可能留下「長尾症狀」,後遺症持續時間或長或短,且不容易根治。蘇一峰醫師解釋,即使病毒本身已經清除,患者仍可能持續數週甚至數月咳嗽。原因在於呼吸道黏膜在感染後受損,如同皮膚被刮傷,底層組織暴露後,容易因受到刺激而引發咳嗽與
常春月刊 ・ 9 小時前
長輩吞嚥退化 「喝水常嗆到」也暗藏危機!營養師教3技巧安全喝水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你有關注過家中長輩喝水的狀況嗎?蘇哲永營養師分享,李登輝前總統就因喝牛奶嗆咳而送醫,最終由於敗血性休克及多重器官衰竭,而與世長辭,提醒民眾若長輩吞嚥功能退化,清水、牛奶甚至茶都可能成為致命風險,建議應觀察並調整喝水姿勢;當長輩出現異常狀況,務必提高警覺、尋求醫療協助。 前總統案例示警 吞嚥退化引發一連串危機 蘇哲永營養師日前於fb粉絲團指出,李登輝前總統在家中喝牛奶時,因嗆咳被緊急送醫,經檢查發現有吸入性肺炎與心臟衰竭,後續更合併兩側肋膜積水與急性腎損傷。因當時其年事已高、且患有多重慢性病,住院期間反覆感染,最終因敗血性休克及多重器官衰竭離世。「他的故事,用最沉痛的方式,為全台灣的家庭,上了一堂關於『吞嚥退化』的課。」 台灣長輩每10人有1人吞嚥困難 清水「1原因」恐傷肺 「吞嚥困難」並非少數人的問題。根據國健署統計,在台灣65歲以上的社區長者中,每10人就有1人正面臨吞嚥障礙,更有約21.8%的長輩,每週至少發生三次以上的嗆咳。 許多人以為清水、牛奶或茶屬於安全的飲品,蘇哲永營養師指出,對吞嚥功能退化的長輩而言,這些「不稠的液體」反而最危險。由於液體流速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牙別亂刷!醫曝動脈斑塊藏「口腔1細菌」 是心臟病幕後推手
許多人都認為,心臟病的主要元兇是油、膽固醇、壓力,但心臟外科醫師楊智鈞表示,「可能是因為你沒好好刷牙」,芬蘭坦佩雷大學(Tampere University)在2025年發表於《美國心臟協會期刊》(JAHA)的最新研究說明,心臟病的「隱形推手」可能是細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五十肩不只肩膀問題!醫揭「恐怖真相」:身體整組都壞了
一般認為五十肩是肩膀不適,但醫師王思恒表示,最新醫學認為,五十肩是一種「全身性的免疫代謝失調」,由於女性在更年期前後體內雌激素大幅下降,導致關節囊容易發炎、疼痛、卡住。此外,甜食、精緻澱粉也會傷害血管健康,讓身體處於一種慢性低度發炎,高壓、熬夜會讓擾亂內分泌系統,加劇身體發炎程度。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母2年前肺腺癌逝…醫一建議揪出他芝麻大肺癌 大叔:讓我重生了
肺癌是台灣十大癌症死因之首,每年奪走逾萬人性命,但早期發現仍可救命。彰化基督教醫院昨(10)日舉辦肺癌病友會,醫師分享「精準三環—決戰早期肺癌」與「一張基因報告改變命運」兩場專題,介紹最新早期診斷與個人化治療進展。患者林先生因母親兩年前罹患肺腺癌過世,醫師建議家人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LDCT)篩檢,意外發現左肺1公分結節,追蹤半年未消,決定手術切除。林先生說,回想手術日,就像迎來自己的「重生日」。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醫院院長咳血、喘不過氣 竟是甲狀腺癌末期!多治療搶命
輕忽結節不管,付出慘痛代價!中部地區1名外科醫師的醫院院長忙於救人,忽略了自身也有甲狀腺結節而未定期追蹤,直到某天突發咳血與呼吸困難,緊急送醫診斷已是惡性度高的低分化甲狀腺癌,腫瘤已嚴重侵犯氣管與喉部神經,經台中一家醫學中心轉介到彰化基督教醫院接受手術與氣管修補重建,還有放射治療,才成功搶回一命,目
自由時報 ・ 1 天前
「怎麼睡都不夠」恐非年紀問題 醫揭莫名疲勞6大警訊!
「怎麼睡都不夠、每天都好累!」這句話幾乎成了現代人的口頭禪。尤其是各行各業民眾經常都會遇到類似的狀況,醫師提醒,若休息 睡眠飲食都正常,卻仍持續感到倦怠 莫名疲勞、頭暈、胸悶或情緒低落,應盡速就醫!
TVBS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