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統在即?中導彈設施大擴建「儲量4年增5成」 CNN示警:美防務供應卻陷困境
自2020年以來,中國正進行1場規模空前的導彈生產設施擴張。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最新的衛星影像、地圖與政府公告分析顯示,北京的行動正迅速增強其在區域內的軍事威懾力,並意圖在全球舞台上奠定超級強權地位。這場歷史性的軍事擴建,與美國面臨的供應鏈困境形成鮮明對比。
據《CNN》報導,在該媒體分析的136處與導彈生產或火箭軍相關的設施中,超過6成出現擴建跡象。這些設施涵蓋工廠、研究中心與測試場,自2020年初至2025年底,新建樓面面積增加超過200萬平方公尺。衛星影像顯示,多處新增塔樓、掩體與疑似武器開發的掩壘,部分地點甚至可見導彈零件陳列於場區。
「這是中國正在以超級強權的姿態重新定位自己,我們正進入一場新軍備競賽的初期階段。」總部位於檀香山的外交政策研究機構「太平洋論壇」(Pacific Forum)高級研究員、前北約(NATO)軍控部門主管艾柏克(William Alberque)指出,「中國已經在狂奔,且正在準備進行長期競賽。」
《CNN》的資料描繪出中國加速研製更精密導彈的迫切動能。多處新設生產基地取代了村落與農地,在短短5年間快速成長。這些發展由中國2大國營軍工集團:「中國航天科技集團」(China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rporation,CASC)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China Aerospace Science and Industry Corporation,CASIC)主導。《CNN》透過公開資料、政府公告與地理空間分析,辨識出逾10處先前未被揭露的設施。
自2012年上任以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已投入數千億美元購置與升級軍備,明確目標是將人民解放軍(People’s Liberation Army,PLA)轉型為「世界一流軍隊」。其中,火箭軍(PLA Rocket Force, PLARF)是最具戰略性的部門,負責中國迅速擴張的核子與彈道導彈庫。習近平形容該軍種是「戰略威懾的核心力量、大國地位的戰略支撐,以及維護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石。」
中國的導彈工廠為全球規模最大的軍隊、擁有超過200萬現役人員的解放軍,提供武器。《CNN》已就此發現向中國國防部尋求回應,但尚未獲答覆。
《CNN》的分析同時揭示,若中國對台動武,這些導彈將是關鍵武器。多位軍事專家指出,北京試圖以導彈形成「反介入/區域拒止」(Anti-Access/Area Denial,A2/AD)防線,阻止美國海軍靠近台灣海峽。由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贊助的安全智庫「海軍分析中心」(CNA Corporation,CNA)研究員伊夫列斯(Decker Eveleth)指出:「火箭軍的任務,是摧毀任何能讓外部支援進入台灣的設施,包括港口、直升機基地、補給中心,全部都是潛在目標。」
《CNN》共辨識出99處與導彈製造相關的地點,其中65處擴建後的面積可能讓中國生產能力呈現指數級增長。另有37個隸屬火箭軍的基地中,有22處在過去5年內明顯擴建。美國五角大廈估計,截至2024年底,中國火箭軍的導彈儲量在4年間增加5成,而《CNN》的衛星分析顯示,相關生產設施仍在不斷擴張。
然而,與此同時,美國的防務供應卻陷入困境。美國在支援烏克蘭與以色列期間消耗了大量高端防禦系統,導致彈藥短缺。《CNN》報導指出,美軍在6月的以伊衝突中使用了約25%的終端高空防禦系統(Terminal High Altitude Area Defense,THAAD)攔截彈,迫使政府追加20億美元合約給全球最大國防工業承包商「洛克希德馬丁」(Lockheed Martin)以提升產量。然而每枚THAAD造價約1,270萬美元,建造週期長,使美軍的補給更顯吃緊。
專家警告,美國補給遲滯與中國導彈技術躍進的雙重效應,正使美國在亞太的戰略地位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CNN》的衛星影像分析顯示,俄羅斯於2022年全面入侵烏克蘭後,中國導彈基地的擴建速度幾乎翻倍。艾柏克指出:「中國正仔細觀察這場戰爭,這是2支具現代化能力的軍隊正面交鋒的實戰樣本,他們在其中汲取大量教訓。」
俄羅斯空襲烏克蘭的經驗顯示,最有效突破西方防空系統的方法,是以低成本無人機群消耗防禦能量,再以昂貴的彈道導彈精確打擊關鍵目標。這促使北京重新評估對台動武所需的彈藥規模。艾柏克透露,北京原估約需5,000至1萬枚導彈,如今的內部評估數字已呈「指數級上升」。
然而,中國軍隊並非沒有問題。持續進行的反貪腐行動已動搖火箭軍高層,2名前國防部長及多名高級軍官在過去2年間被免職。官方暗示,腐敗與武器採購有關。美國國防部1名高層官員指出:「腐敗已嚴重危及解放軍的政治忠誠與作戰能力。」
《CNN》根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與「中國航天科工集團」的公開文件,追蹤到一系列政府公告中隱晦的建設項目,鎖定多處新設或擴建中的導彈生產地點。例如,陝西省屬於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第4研究院的某項建設工程,被揭露為固體燃料火箭主要承包商。雖仍在早期階段,但衛星影像已顯示典型的防爆牆結構。
《CNN》量測自2020年以來各設施的新增建築面積,並比對其用途。專家指出,這些額外的廠房空間足以使特定型號導彈的年產量倍增。例如,北京1處擴建近50%的工廠與「東風-26」(DF-26)中程彈道導彈生產有關。該導彈因能打擊美國關島(Guam)而被稱為「關島殺手」。其改良型「東風-26D」(DF-26D)搭載高超音速滑翔體,首次於2025年閱兵中公開亮相,具有更高機動性與攔截穿透力。
《CNN》指出,部分導彈廠位於城市住宅區旁,另一些則隱於偏遠山谷。許多場區有防爆土壘與混凝牆包圍,以降低生產風險。某些場區甚至可從影像中看到報廢的火箭殘骸與新導彈部件並列。
例如,陝西三原縣的航天測試中心外觀平凡,卻由1所因軍事合作而遭美國制裁的大學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下屬企業共同建設。根據公告,該基地可模擬高超音速武器飛行環境。這些例子顯示,中國的航空航天科技與國家安全體系緊密結合,難以區分。
中國軍工體系的急速擴張,已讓軍控專家發出警訊。太平洋論壇主席桑托羅(David Santoro)警告:「我認為新冷戰已經開始,涵蓋所有領域,而最大的風險是它會演變成熱戰。」
這場以衛星影像揭示的導彈擴建,不僅重塑亞太軍事平衡,也象徵著全球安全秩序的轉折,一場沒有硝煙卻充滿火藥味的競賽,正在東方悄然展開,而台灣很有可能成為這場潛在軍事衝突的戰場。
看更多 CTWANT 文章
求救無人理!71歲女絕望殺害102歲失智母 自首心碎喊:我不行了
太子集團建立全球犯罪網!律師嘆「現在抓的都是人頭」:幕後掌門人難抓
日本熊害頻傳!他質疑「台灣為何沒有」:台灣的熊比較乖?
其他人也在看

民進2026北市最強棒是她?王世堅點評「足以抗衡蔣萬安」:勝率有50%
2026年九合一選舉腳步逐漸逼近,各縣市選戰逐漸拉開序幕,民進陸續拍板各縣市長的提名,不過向來被認為綠營苦戰區的台北市,目前只有「壯闊台灣」創辦人吳怡農遞交參選意願書,其餘人選有社民議員苗博雅、立委王世堅等人的呼聲都很高。對此,已經再三表達沒意願參選的王世堅則點名民進的一位戰將,直言「她足以抗衡蔣萬安」,且勝率有50%。壯闊台灣聯盟創辦人吳怡農日前赴......
風傳媒 ・ 1 天前
王義川質疑與新壽解約涉圖利 她這句話反嗆
[NOWnews今日新聞]輝達(NVIDIA)亞洲總部將進駐北士科T17、T18,台北市議會昨日審議新光人壽願意解除北士科T17、T18地上權的解約金內容,朝野團一致通過。不過,民進立委王義川今(...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小時前
沈伯洋德國國會發言曝!一口流利英文被讚翻
[NOWnews今日新聞]民進立委沈伯洋日前遭中國當局揚言全球抓捕,他發文怒嗆nobodycares,他昨(12)日更抵達德國聯邦議院出席「獨裁國家假資訊對民主與人權的威脅」聽證會,喊話作為勇敢的台...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要高市早苗把話「吞回去」!中國外交部嗆:日本若敢動用武力介入台海、解放軍必將迎頭痛擊!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回應國會有關「台灣有事」(台海發生戰爭),以及北京動用武力入侵的情況,她提到此情形、有可能構成日本安全保障法制當中,讓東京能夠動用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允許自衛隊介入緊張台海局勢。此話一出,立即讓中國官方跳腳和震怒,外交部甚至要求高市收回發言,並強調如不收回、後續一切代價將由日方自行承擔。引述陸媒報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13日在例行......
風傳媒 ・ 20 小時前
王義川1句話打臉自己人!他直呼:刀刀見骨
[NOWnews今日新聞]輝達落腳T17、T18,新壽解約案昨(12)日送議會備查,藍綠白議員一致支持。然而民進立委王義川在12社群質疑,「沒有圖利或違反相關法令問題?」;對此,粉專政客爽今(13)...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小時前
如果韓國瑜選總統
國民主席鄭麗文上任還不過10餘日,國民內的情勢已經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受到非洲豬瘟影響的台中市長盧秀燕似乎已經不是未來的共主,鄭麗文也曾點到韓國瑜可能參選2028。韓國瑜究竟是真的可能參選,抑或只是鄭麗文用來平衡盧秀燕影響,攪渾局勢的一張牌?
美麗島電子報 ・ 1 天前
重砲回擊賴總統 韓國瑜:自己生病 讓別人吃藥
民進立委沈伯洋遭立案偵查,賴清德總統前天喊話立法院長韓國瑜應聲援。韓國瑜昨重砲回應,賴總統這是「自己生病 讓別人吃藥」,並以「桌子有四隻腳」比喻,維護台灣安全有保護中華民國、保護民主自由、維護美台關係、維護兩岸關係四隻腳,賴清德除了美台關係外,其他三隻腳都打斷了,若要幫沈伯洋必須維護好四隻腳,這才是上游源頭的問題。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颱風國軍救災兩棲突擊車壓毀民車 顧立雄:國防部負責 官兵無賠償責任
颱風鳳凰豪雨炸宜蘭淹水成災,國軍AAV7兩棲突擊車11日在宜蘭蘇澳涉水救災不慎壓毀兩輛民車。國防部長顧立雄今天表示,官兵在辛勞救災之餘,不用考慮救災所導致的補償或賠償問題,國防部不會讓官兵承擔任何責任,會依據法令適當補償、賠償。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1 天前
史上最長!美政府關門43天終落幕 川普已簽署復工、完全恢復恐仍需數週
美國史上最長的政府關門終於畫下句點!歷時長達43天的停擺在國會兩院相繼通過支出法案後結束。由共和主導的眾議院於當地時間12日,以222票對209票通過該方案,幾乎所有共和人與少數民主人投下贊成票。法案隨後送交白宮,總統川普也已正式簽署,聯邦政府終於可以迎來重新開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輝達案涉圖利?王義川改口:蔣萬安是對的
針對輝達進駐北士科一案,台北市議會12日通過與新光人壽的合意解約,然而民進立委王義川卻質疑市府是否涉及圖利,對此王義川今(14日)受訪時大改口,表示自己只是針對制度提出提醒,並指台北市政府近幾個月修改了內部相關規定,這個方向都是對的。
中天新聞網 ・ 7 小時前
美股早盤記憶體熄火!通膨與就業數據空白
[NOWnews今日新聞]美股主要指數周四(13日)早盤下跌,記憶體類股強勁漲勢稍稍熄火,美國政府歷經長達43天停擺後重新開門,但10月份的就業以及通膨報告可能就此空白。美股四大指數13日早盤,截止至...
今日新聞NOWNEWS ・ 17 小時前
前環保署長林俊義辭世 享壽87歲
作為政輪替後首位民進籍環保署長,林俊義的從政足跡始於1989年,代表民主進步參選立法委員,後於1991年當選國民大會代表。曾參與台中市長選舉兩度,最終未能當選。1993年與林柏榕的市長之戰,也成為他參選公職的最後一役。進入2000年代,林俊義在時任總統陳水扁主政期...
CTWANT ・ 11 小時前
不滿高市早苗保台 中國搬出14億人嚴正交涉
[NOWnews今日新聞]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近日發表「台灣有事」相關言論,引起中國不滿,不只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公開在社群平台上揚言「斬首」,中國官媒甚至直指高市早苗「搞事」、「腦袋被驢踢了」,中國外...
今日新聞NOWNEWS ・ 9 小時前
沈伯洋事件 綠委指韓國瑜「這舉動」LOW了
【論壇中心/綜合報導】中國揚言全球緝捕民進立法璀原沈伯洋,總統賴清德表示,「中國對台灣並沒有管轄權」,他也非常期待立法院長韓國瑜能夠站出來維護國會的尊嚴,守護台灣人民言論自由,對於賴清德總統的喊話,立法院長韓國瑜表示,賴總統要他聲援沈伯洋議題,這是「自己生病了,卻要讓別人吃藥」,他呼籲解鈴還須繫鈴人,賴總統應立刻廢除台獨綱,保護好中華民國。
民視 ・ 1 天前
美要台至少投資3500億美元?施俊吉:美未承諾協防 政府應拒美需索
台美關稅談判尚未結束,傳出美方要求投資「介於南韓3500億美元與日本5500億美元間」。行政院前副院長施俊吉昨表示,美未承諾出兵協防,政府應拒絕美國的需索;藍白立委憂心,此舉將提高高科技「產業空洞化」可能性,我國護國神山恐成「半屏山」。
聯合新聞網 ・ 10 小時前
官員遭拒訪 徐佳青嗆「列警示國家」 鄭麗文卻獲星國駐台代表邀訪
僑委會委員長徐佳青日前坦承,僑委會官員遭新加坡拒絕參加亞洲台商聯合總會理監事會議。反觀,國民主席鄭麗文在昨(13)日與新加坡駐台代表葉偉傑會面時,葉強調,新加坡高度重視與台灣良好互動,並邀請鄭麗文訪問星國。
中天新聞網 ・ 3 小時前
國軍救災輾壞民車 顧立雄:不會讓官兵擔責
[NOWnews今日新聞]鳳凰颱風來襲,北部地區因為東北季風產生共伴效應造成連續3天雨勢不斷,尤其宜蘭地區3天累積雨量超過1000毫米,造成羅東、蘇澳淹水災情。蘇澳鎮中原路2輛泡水拋錨車輛疑似遭到陸戰...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中科院這次飛彈測試很神祕 射擊管制區域竟呈「三叉戟」形狀
中科院本月至年底以前將密集進行各項新式武器系統的研測及射擊測試,海空射擊管制區域大致呈塊狀區域,但根據政府部門最新發佈的射擊通報顯示,在多項測試安排中,本月19丶20以及26丶27兩波在夜間進行的射擊測試,其海空管制區域卻是呈現如同「三叉戟」形狀,避開綠島丶蘭嶼,而且最大彈道高度達到10萬呎(約30
自由時報 ・ 1 天前
裝甲車救災毀2車! 卓榮泰霸氣:我跟顧立雄1人賠1台
受到鳳凰颱風外圍環流及共伴效應影響,宜蘭蘇澳地區11日晚間降下超大豪雨,市區多處街道瞬間形成汪洋,造成不少民眾受困。國軍緊急出動AAV7兩棲突擊車救援。但過程中,AAV7不慎將2輛拋錨的休旅車輾成廢鐵。行政院長卓榮泰昨(12日)南下勘災時,鎮長李明哲當面提及此事,他笑著回應,「壓壞的2部車子不用擔心,我跟顧部長(國防部長顧立雄)1人賠1台!」
EBC東森財經新聞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