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老牌美妝大廠迎來「史上最大虧損」!從預期盈利變大虧520億日圓,200員工恐遭「提前退休」
日本化妝品巨頭資生堂(Shiseido)10日發布2025年財測,受到其美國市場的銷售表現不佳衝擊,公司大幅下調年度收益預期,同時預期今年度將面臨、「史上最大規模」的年度淨虧損額:520億日圓(約新台幣104.5億元)。
綜合NHK等媒體報導,資生堂在報告中預計、截至2025年12月底為止,年度淨虧損將達到520億日圓(約新台幣104.5億元),這個數字不只讓市場詫異,也與該品牌先前預期的3,800萬美元(約新台幣11.78億元)年度淨利潤目標,形成巨大反差。
根據最新公布的前九月財務業績,資生堂的淨銷售額、相較去年(2024)同期下降4%,達到6938億日圓(約新台幣1395億元);前三季的淨虧損為439億日圓(約新台幣88.3億元)。
現任社長藤原憲太郎(Fujiwara Kentaro)坦言,資生堂在將旗下品牌成功銷售給目標客戶方面,「一直無法取得成功」。此番鉅額虧損被歸咎於兩個主要因素:一是先前收購的美國清潔美妝品牌Drunk Elephant表現不佳;其二則是公司美洲相關業務,在第三季出現資產減損。
當一家企業出現嚴重銷售不振與虧損時,下一步必然是啟動人員縮減,資生堂也不例外,在宣告年度預測報告後,隨即宣布「提前退休」計畫、預計從12月開始啟動,他們將針對在日本國內的總公司及部分子公司,讓大約200名員工「提前退休」,藉此節省人事成本開銷。
報導中還提到,針對同意提前退休的員工,資生堂將給予多項支持:除了法定退職津貼之外,還將支付一筆額外補償金;假如申請提前退休、但仍需要另外謀職的員工,公司方面也將提供再就職支援服務。
公司歷史可回溯至1872年,曾任日本海軍藥劑師的福原有信,在東京銀座創辦資生堂藥房,引進當時尚未普及於日本消費市場的西方藥品。在轉型成為現代企業經營前,資生堂也曾販售汽水和經營餐廳,並在日治時期進入台灣。資生堂在1927年正式成為現代公司並掛牌上市,1957年在台灣設立首個海外分公司,後面在1981年進軍中國市場。
旗下擁有多個知名品牌,像是ANESSA、Clé de Peau Beauté等,資生堂歷代代言人也幾乎都是東亞演藝圈一線女星,包含李嘉欣、陳慧琳、伊東美咲、朴敏英、賴雅妍等,近幾年也擴展到男性市場,邀請像是林俊傑、姜濤等男性代言人。
更多風傳媒報導
其他人也在看
王品Q3合併營收58.9億 前三季賺逾一個股本 大陸地區連6季獲利
王品集團今(11)日召開董事會,會中通過2025年Q3季合併營收新台幣58.9億元,稅後淨利3.4億元,EPS為4.13元。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173.2億,稅後淨利9.95億元,EPS 為12.01元,確定連續三年賺超過一個股本。
中時財經即時 ・ 17 小時前供過於求陰霾未散,兩大期油亞洲電子盤初震盪走弱
【財訊快報/陳孟朔】油價連三彈來到兩週高位後,在週三亞洲電子盤初出現小幅回吐走勢,市場仍消化美國政府關門有望於本週結束的利多,以及供過於求基本面的拉鋸。布蘭特1月期油最新報價小跌0.12%至每桶65.08美元,紐約期油也跌0.1%至60.97美元,週二各追高1.7%和1.5%。市場人士指出,若眾議院通過撥款法案、政府重啟,將提振消費者信心與經濟活動,假日季臨近亦有助帶動航空旅行與航油需求回升。利率預期與美元走勢同步影響風險偏好,但短線主軸仍在「關門落幕→需求回補」的交易邏輯。供給端方面,美方對俄羅斯主要石油企業的制裁外溢效應逐步放大,部分亞洲煉廠調整採購結構、轉向非俄原油,個別煉廠亦出現檢修與排程調整,對現貨結構形成一定托底。市場同時觀望後續月度配額與運費走勢對區域裂解價差的影響。分析師指出,若美政府重啟並伴隨航運與航班秩序恢復,需求彈性可望延續,但上方仍受明年供給擴張與庫存高位的壓力制約。整體來看,消息催化偏多、價格節奏偏震盪偏強,留意法案落地時點與庫存數據的確認性訊號。
財訊快報 ・ 51 分鐘前王品前三季賺逾一股本,EPS 12.01元,中國事業連六季達獲利
【財訊快報/記者陳浩寧報導】王品(2727)第三季營收58.9億元,稅後淨利3.4億元,年減5.7%,EPS為4.13元。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173.2億元,稅後淨利9.95億元,年減2.3%,EPS為12.01元,確定連續三年賺超過一個股本。王品進一步分析,第三季合併營收58.9億元,年增2.36%,季增7.45%,創同期新高及單季次高紀錄,其中,台灣事業群營收為48億元、中國事業群10.9億元。第三季稅後淨利3.4億元,EPS 4.13元,而中國事業群自2024年第二季開始獲利,至今已連續6個季度獲利,且高於餐飲同業平均營收成長幅度,顯示平穩向上的趨勢。法人預估,第四季台灣普發現金萬元,可望提升消費意願,有助帶動營收增長,王品集團也加速展店腳步,第四季預計新增近10間新門市,包含10月在高雄夢時代開出全台最大間的肉次方,原燒與和牛涮進駐竹北光明商圈,11月的石二鍋桃園經國店與高雄小港漢民店等。
財訊快報 ・ 42 分鐘前
國產Q3財報站高檔 待輝達進駐土地價值發酵
[NOWnews今日新聞]混凝土廠國產建材今(11)日召開董事會,並公布第三季財報以及10月營收;前三季每股盈餘(EPS)達2.45元,1到10月營收185.65億元,創下史上同期最高營收紀錄。另外,...
今日新聞NOWNEWS ・ 17 小時前《基金》美股行情俏 海外主動式ETF跟風
【時報記者張佳琪台北報導】美國政府關門出現轉機,帶動美股由科技股領軍強勢反彈,今(11)日多檔海外股票型ETF股價反應漲。主動式ETF中,新掛牌的主動統一全球創新ETF(00988A)氣勢盛單日漲1.28%至10.21元,居主動式ETF單日漲幅最高。漲幅居次的主動台新龍頭成長(00986A)、主動摩根美國科技(00989A),單日漲幅也在1%上下。 分析統一00988A重點持股,輝達及美光因股價單日漲幅分別達到5.79%及6.46%,是貢獻ETF漲勢的關鍵。主動統一全球創新ETF(00988A)基金經理人陳意婷表示,短線股市劇烈波動主要是因為美國政府關門、流動性緊缺,及市場對AI高估值的疑慮。 她表示,依據最新財報及展望,目前美國五大雲端服務業者明年的預估資本支出持續上修,顯示AI投資浪潮持續,市場需求強勁將為相關供應鏈提供營運成長動能。
時報資訊 ・ 17 小時前
大摩:聯準會提前結束QT不等於重啟QE 市場關鍵在於財政部發債策略
美國聯準會決定於 12 月 1 日結束量化緊縮 (QT) 政策,提前終止其資產負債表縮減。這一行動比摩根士丹利 (大摩) 此前預期的時程早了約 6 個月。儘管聯準會的決定引起了市場對於政策可能轉向的廣泛討論,但摩根士丹利經濟學家們認為,此舉
鉅亨網 ・ 17 小時前
挾全民對抗最高法院? 川普憂關稅案判決不利 先發每人2千美元分紅買民氣
[Newtalk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 Donald Trump )週一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向媒體表示,如果最高法院裁定其新關稅措施違法,美國將面臨一場「經濟與國家安全災難」。他強調,關稅不僅能提振美國經濟,更是保護國家安全的重要手段。 川普指出:「到我任期第一年結束時,將有超過 20 兆美元的投資湧入美國,這是聞所未聞的。我們擁有人工智慧工廠,領先中國一大截,汽車與製造業產能創歷史新高。如果我們在最高法院輸掉關稅案,所有這些成就都將消失。」他重申,徵收關稅是合法且必要的,旨在防止他國利用關稅占美國便宜,同時保障國家安全。 美國最高法院已於 11 月 5 日舉行聽證會,討論川普是否有權依據 1977 年的《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 IEEPA )向全球徵收關稅。部分媒體報導指出,最高法院大法官對此持懷疑態度,因該法案原文未明確涉及關稅。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 Howard Lutnick )則表示對川普勝訴持樂觀態度。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右)陪同總統川普一同公布對等關稅。 圖:翻攝X@howardlutnick 除了關稅政策,川普承諾將從關稅收入中向美國公民發放現金分紅,每人至少
新頭殼 ・ 18 小時前《國際金融》鮑爾頭很痛...12月降息?降2碼?聯準會3巨頭看法分歧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原本支持今年降息兩次的聯準會決策官員周一對12月是否需要進一步降息發表不同的意見,凸顯出在內部意見高度分歧之際,聯準會主席鮑爾所面臨的挑戰。 聖路易斯聯準銀行總裁慕撒冷(Alberto Musalem)高度懷疑今年是否有必要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周一,他在接受Bloomberg Television訪問時表示,我們這時候必須謹慎行事,這非常重要。我認為進一步放寬政策而不使政策變得過於寬鬆的空間很有限。現在通膨率接近3%,高於聯準會的2%目標。包括股價與房價的金融環境偏高。貨幣政策較接近於中性水準,而非適度緊縮,且就業市場呈有序降溫。所以,「我認為我們需要繼續抑制通膨」。 舊金山聯準銀行總裁戴利(Mary Daly)則表明對進一步降息抱持更為開放的態度。她表示,薪資增長乏力顯示勞動力需求正在降溫,與此同時,關稅並沒有以任何廣泛或持續的方式推升通膨。她表示,我們不想犯下「利率按兵不動太久結果造成經濟受損」這種錯誤。 聯準會在10月會議決定降息25個基點(1碼),而聯準會理事米蘭(Stephen Miran)當時投下了反對票,他支持應一舉降息50個基點。米蘭認為通
時報資訊 ・ 17 小時前《產業》AMD蘇姿丰重返CES 2026 從雲到端大秀AI肌肉
【時報-台北電】AMD多項AI創新應用,展示從「個人超級電腦」到「即時機器人技術」的最新成果,全面展現Ryzen AI CPU與Radeon GPU在本地AI運算的強大潛能。隨著CES 2026即將登場,執行長蘇姿丰(Lisa Su)也預告將於開幕主題演講揭示AMD如何以AI驅動的異質運算架構,串聯雲端、企業、邊緣與終端應用,打造更高效率、更具永續性的AI生態系。 AMD指出,全新Ryzen AI Max+平台能在Windows環境中直接執行高達2,350億參數的模型,藉由96GB專屬顯示記憶體與ROCm開發框架,讓創作者與開發者無須依賴雲端,即可在個人電腦上部署大型AI工作負載,實現「個人AI超級電腦」願景,兼顧隱私與效能。 同時亮相的STX-B0T社交型機器人,結合Ryzen AI與Strix Halo APU,並透過AMD CVML SDK展現即時視覺與動作辨識能力,可即時感知環境、追蹤人類行動與自主導航,體現AI PC延伸至機器人應用的全新方向。 此外,AMD也展示如何在Ryzen AI PC上結合Dify與Lemonade等工具,讓使用者能在本地安全環境中建立私有LLM(大型
時報資訊 ・ 17 小時前
賴清德保證台美關稅談判「缺臨門一腳」 喊話產業響應三大訴求
總統賴清德今(11/11)日出席全國工業總會舉辦的「第79屆工業節慶祝大會」,面對工商界高度關切的台美關稅談判,他親自掛保證,「目前缺臨門一腳」,台灣的暫時性對等關稅為20%,爭取稅率下降、不疊加,而232條款可取得最惠國待遇,此外,他也向產業提出三大訴求,企業幫員工加薪、設立托嬰中心或幼兒園來解決少子化問題,以及「工業報國」,業者投入國防自主,帶動產業升級發展轉型,國家安全更有韌性。
太報 ・ 17 小時前賴總統:台美關稅缺臨門一腳 232條款盼最惠國待遇
(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台北11日電)台美對等關稅談判近尾聲,總統賴清德今天表示,目前缺臨門一腳,希望平衡台美貿易逆差,並深化台美合作,讓台灣企業往東開拓;目前暫行關稅20%,目標是稅率降低且不疊加,232條款部分也盼取得最惠國待遇。
中央社 ・ 17 小時前
高市政府力推能源轉型...《日經》:目標2050年零碳排...將提高核電、再生能源佔比
日本政府於今年2月閣議通過的《能源基本計畫》中,設定將核能與再生能源在整體電源中的占比,從2023年度的約三成提高至2040年度的六至七成。
放言 Fount Media ・ 17 小時前消費品類股衝高,道瓊歐洲600指數週二開盤上揚,三大股市齊升
【財訊快報/劉敏夫】歐洲股市週二盤初上揚,消費品類股領軍衝高,成了大盤主要亮眼,因美國政府停擺有機會結束的消息提振了市場風險情緒。道瓊歐洲Stoxx 600指數盤初上揚2.10點或0.37%,報574.92點。盤初,20檔產業類股表現漲跌各異,消費品類股指數上漲0.96%,表現最好。反觀,保險類股指數下跌0.08%,表現最差。歐洲主要股市大抵上揚,其中英國富時100指數盤中上漲0.78%;法國CAC40指數上揚0.31%;德國法蘭克福DAX指數上漲0.13%;西班牙IBEX35指數揚升0.20%;瑞典OMX斯德哥爾摩基準指數則是上升0.35%。美國週一參議院通過一項得到8名中間派民主人支持的臨時撥款法案,已創下41天歷史紀錄的美國政府停擺有機會最快於週三結束。美國眾議院計畫週三針對參議院通過的臨時撥款法案進行投票。眾議院需通過此一法案,才能將其提交總統川普簽署成法。而川普已公開支持這項措施。與此同時,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總統川普提出美國民眾可能獲得至少2,000美元的關稅「分紅」。Alphavalue副執行長Laurent Lamagnere表示,結束美國政府停擺的協議以及川普提
財訊快報 ・ 18 小時前賴清德:台美關稅談判,只差臨門一腳
總統賴清德11日指出,對美關稅談判,目前只缺臨門一腳,時間也差不多了。關稅稅率由現在暫行的20%,希望能夠降低且不疊加,232也要取得最惠國待遇,「美國要成為世界工業中心,台灣絕對可以幫上忙」。
中時財經即時 ・ 18 小時前萬海Q3獲利衝逾百億,前三季EPS 7.64元,運價回穩看旺Q4需求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萬海航運(2615)今(11)董事會通過2025年度第三季度財報,第三季單季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116.39億元,單季每股盈餘(EPS)4.15元,季增3.77元;累計前三季合併營收1,069.72億元,年減11.06%,營業淨利268.92億元,年減28.25%;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214.48億元,年減38.05%,EPS為7.64元。萬海表示,今年前三季,全球海運市場受到美國關稅及地緣政治等多重挑戰,導致公司營收與淨利較去年同期減少。然而,萬海憑藉優異的成本控制與靈活應對,展現良好韌性,仍繳出每股盈餘(EPS)7.64元的亮眼成績,且第三季單季營收與營業淨利皆較第二季成長。根據專業研調機構Alphaliner最新報告,2025年運力供給預計增長6.8%,貨櫃船租船市場整體維持強勁且租金仍處於高位,新船交付活躍,拆船活動低迷,顯示市場信心仍強。主要港口如上海、新加坡吞吐量持續成長,燃油價格下滑亦有助船公司降低營運成本。Drewry報告則指出,2025年全球貿易需求預計預估成長4.7%,但運力供給增速達6.9%。然而預測的2026年全球運力供給增速將顯著放緩至
財訊快報 ・ 18 小時前
AI那麼賺還要拼命借錢? 華爾街最準分析師警告熱潮背後潛藏沉重債務壓力 甲骨文CDS狂飆 代表AI泡沫被刺破表層|鏡轉全球|#鏡新聞
摩根士丹利報告指出,2025-2028年AI基礎設施投資規模將達到2.9兆美元,但各大科技巨頭帳上現金只有1.4兆,資金缺口高達1.5兆美元,換算成台幣將近47兆,業者只能靠錢滾錢,發行鉅額公司債、求助私人資本,或跟輝達、OpenAI一樣運用供應商融資,這樣一來矽谷的資金問題,也成了華爾街的問題,金融業也被綁進AI永動機,讓AI永動機更大到不能倒,但AI泡沫一旦破裂,恐怕牽連甚廣,風險將從科技業擴散到金融體系。 近期包括meta、甲骨文這些大型科技公司,接連發行鉅額公司債,投資人不禁擔心,如果AI真的那麼賺錢,為什麼還要拼命借錢呢?被稱為華爾街最準分析師的美國銀行首席策略分析師哈奈特警告,AI熱潮背後潛藏愈來愈沉重的債務壓力,甲骨文最近CDS(信用違約交換)行情大幅攀升,代表債務違約風險升高,AI泡沫第一次被債券市場「刺破表層」。 中國官方同意恢復安世半導體中國廠民用晶片出口,暫時解除全球汽車業晶片斷鏈危機,但安世大部分晶片雖然在歐洲生產,但7成都還是要送到中國封裝,問題依舊無解。荷蘭政府9月配合美方貿易黑名單接管安世荷蘭總部,結果川習會後美方暫緩措施,讓荷蘭裡外不是人,而聞泰計劃拆解安世歐洲業務,讓人擔心生產線、智財權與關鍵技術將落入中國之手。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1 天前亞洲貨幣週二承壓,新台幣匯率由升轉貶4.4分,以31.052元作收
【財訊快報/劉敏夫】台北外匯市場週二新台幣兌美元匯價走跌,因為隨著美國參議院通過臨時撥款法案,美國聯邦政府停擺即將順利告一段落下,美元指數週三亞洲盤走強,令包括台幣在內的多數亞洲貨幣承壓,加上亞股走勢齊步踉蹌,台股加權指數開高走低收跌0.30%,外資賣超上市股票173.6億元,也無助台幣匯價行情。新台幣兌美元匯率週二以31.052元作收,與前一交易日比較,台幣匯率貶值4.4分。銀行間新台幣兌美元最高成交價為30.952元,最低成交價為31.052元,成交量為12億9,000萬美元。由於獲得八名中間派民主人的支持,參議院週一以60比40的投票結果通過了臨時撥款法案,而美國眾議院計畫週三針對參議院通過的臨時撥款法案進行投票,已創下41天歷史紀錄的美國政府停擺有機會最快於週三結束。當前美國聯邦政府停擺導致航班取消,食品援助延遲,聯邦雇員普遍超過一個月未領到工資。不過,這項議案仍須獲得眾議院通過,才能將其提交總統川普簽署成法。川普已公開支持這項措施。
財訊快報 ・ 18 小時前
美妝巨頭資生堂史上最大虧損!虧百億鉅額 爆裁員「200員工提前退休」
日本化妝品巨頭資生堂(Shiseido)擁有超過140年歷史,不過日前公布財報預測,公司年度虧損將高達520億日圓(約104.5億元新台幣),爆出史上最大規模虧損。據悉,資生堂為了節省人事成本,約200名員工提前退休。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2 分鐘前
台美關稅談判「缺臨門一腳」 賴總統:232條款盼取得最惠國待遇
總統賴清德今(11日)出席第79屆工業節慶祝大會,談到與美國的關稅磋商進度,賴清德表示目前尚缺臨門一腳,再次承諾會好好談判,爭取降低目前暫行的20%關稅,且不疊加,也希望232條款取得最惠國待遇。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7 小時前
1萬就能前進美股!富邦標普500 ETF/指數基金、NASDAQ-100指數基金來囉
想要前進美股的投資人,即將有簡單新選擇!富邦投信推出「富邦美國傘型基金」,內含三檔美股子基金,包括富邦標普500 ETF(009814)、富邦標普500指數基金、富邦NASDAQ-100指數基金。
品觀點 ・ 1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