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醫偕枋寮醫院 推「TAVI綠色通道」
心血管疾病為高齡長者需關注議題,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內科專任主治醫師蕭成儀指出,長者透過微創心臟瓣膜置換,能夠大幅降低手術風險與負擔;此外,北醫附醫也與屏東枋寮醫院攜手建立「TAVI綠色通道」,減少因距離延誤就醫狀況發生,實現醫療平權。
蕭成儀11日參與旺旺中時舉辦的「預防醫學 心血保衛站plus」醫療講座表示,75歲以上長者約有10%擁有主動脈瓣狹窄問題,若未妥善治療,出現明顯症狀後,平均壽命僅約2年;更嚴重的是,1年內死亡率可能達到25%,2年內半數以上病人則有猝死風險,因此,長者更需要注意自身健康。
他表示,面對心血管疾病需要手術時,多數患者會選擇微創手術,原因在於手術時間短、出血量極少、恢復速度快等優勢,讓不適合傳統手術的高齡及高風險患者,能夠擁有治療新選擇。
蕭成儀進一步說明,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為近年較熱門的微創手術,透過含有人工瓣膜的微型導管,藉由大腿血管精準輸送至主動脈瓣的位置,再透過氣囊撐開置換,過程無需開胸停心,便可以置放完成。
針對偏鄉醫療,北醫附醫與屏東枋寮醫院合作,建立全台首創的「TAVI綠色通道」,讓偏鄉病人不再因距離延誤治療。
蕭成儀說明,「TAVI綠色通道」分為3階段進行。首先,術前檢查能夠在枋寮醫院就近完成;緊接著,病人可在熟悉的醫療體系接受藥物治療及術前休養,在整體狀況評估過程中,患者無需頻繁往返;經評估確認過後,患者便能前往北醫完成手術,術後返家長期於枋寮回診,減少奔波情況發生。他強調,有時延誤就醫、治療,比疾病本身更為致命,透過「TAVI綠色通道」計畫,醫療平權這一條路正漸漸被實現。(陳瑀倫)
其他人也在看

黃品源22歲正妹女兒「腎臟感染」急送醫 她曝病況:感覺瀕死
歌手黃品源的22歲女兒黃懷萱(Edelyn),不只長相甜美,更是遺傳爸爸的天賦,目前在美國發展音樂事業。她近日卻突發文透露因「腎臟感染」,治療已超過一週,一度被醫生警告可能會死。而她自己在社群透露當時情況,坦言每天都在痛苦掙扎,「晚上連呼吸都困難,感覺瀕臨死亡」。
中時新聞網 ・ 16 小時前新北 騎出生命力 癌友單車環台圓夢
台灣抗癌協會11月2日至11日舉辦第13屆「不倒騎士 騎出生命」單車環台圓夢活動,50位癌友及親屬經歷1100公里長途跋涉,11日抵達終點站新北市市民廣場,新北市副祕書長張其強、衛生局副局長高淑真及行政院政務委員陳時中等人到場迎接,見證不倒騎士們面對癌症的勇氣與不倒精神。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2歲孩撞斷媽鼻骨 黃金治療期別錯過
一名30多歲年輕母親日前抱著2歲兒子時,沒想到孩子頭部向前一撞,狠狠撞上她的鼻子,當下她只覺得鼻梁一陣劇痛,之後鼻部出現瘀青。一開始以為只是皮肉傷,但後來覺得鼻子「怪怪的」,就醫檢查發現鼻骨前端竟然骨折了。所幸在黃金治療期內接受手術才順利康復,恢復美麗外貌。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心血保衛站」防心臟病 守護國人健康
台灣每年超過5.6萬人死於心血管疾病,旺旺中時媒體集團為協助大眾強化健康觀念,11日在台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預防醫學 心血保衛站plus」醫學講座,邀請多位專家到場,分享豐富衛教資訊,提醒民眾預防勝於治療,一同守護國人健康,現場迴響熱烈。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登革熱 3例曾到屏東元泰街
登革熱疫情擴大,疾管署公布,上周國內新增4例登革熱本土病例,包括新北汐止1例及高屏一起群聚感染,為高雄鳳山30多歲男性、屏東萬丹50多歲及20多歲女性,3人皆有元泰街市場活動史。另流感已脫離流行期,但疾管署示警,12月上旬恐再升溫且威力更猛,冬季就診及重症人數都將超越秋季。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攝護腺癌精準醫療 專家開講
根據健保大數據報告,2024年攝護腺癌的發生個案為9,858人,死亡個案為1,897人,是男性第三大癌症,更是近年來癌症增加比例最高的癌症。童綜合醫院研發創新中心歐宴泉院長指出,攝護腺癌的發生與年齡密切相關,男性在40歲之後即有風險,且隨年齡增加罹病率逐漸上升。唯有及早發現、採取個人化精準治療,才能有效提升治療成效與病人生活品質。
工商時報 ・ 1 天前台中衛生局長曾梓展籲公費對象速接種流感疫苗
【記者陳世長台中報導】東北季風南下,早晚溫差大,正值流感等上呼吸道疾病好發季節,依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監測資料顯示,第45週(11/2-11/8)類流感門急診就診計101,100人次,社區中流行的呼...
自立晚報 ・ 1 天前
方便食用 議員促 營養午餐水果要切好
台北市國小營養午餐10年來支出86億元,其中水果占13億元,議員洪婉臻11日指出,如芭樂、百香果需刀子裁切,學童才有辦法食用,要求北市教育局研議增設截切水果選項。教育局回應,必須考量水果截切後易氧化、維生素C流失與保鮮時間短、微生物繁殖等食安風險,將邀集各校討論可行方案及試辦模式。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3C加重近視 白內障早10年上門
3C重度使用者越來越多,臨床觀察,國人白內障出現年輕化趨勢,根據健保資料庫顯示,55歲以下申請白內障手術者近年以每年約3成的速度成長。眼科醫師觀察,高度近視會讓白內障提早報到,近10年,門診中40多歲就需手術的患者增加約4至5倍,他提醒,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是延緩眼睛老化的關鍵。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台灣人壓力大 鄭伊佐:血壓控制別鬆懈
現代人無可避免的壓力,與心血管疾病息息相關。根據統計顯示,台灣壓力指數高居全球第2,更有96%的台灣受訪者表示正處於壓力之下。台中慈濟心臟血管外科醫師鄭伊佐表示,血管如同水管,壓力太大會爆管,平時血壓控制特別重要!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生華科攜手精拓生技 加速新藥開發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生華生技(6492)12日宣布,正式與擁有全球獨家癌症藥物檢測平台的精拓生技展開策略合作。雙方將透過精拓生技研發的「E.V.A. Select 腫瘤分身抗癌藥物檢測平台」,精準篩...
自立晚報 ・ 5 小時前

辦公室明登記初選 陳亭妃:與市民守護家園
[NOWnews今日新聞]鳳凰颱風襲台,台南市府明日停班停課,正值民進中央開放登記初選之際,對此立委陳亭妃今(11)日表示,明日將由國會辦公室主任代為辦理初選登記,自己留守台南與市民守護家園,「市民...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腎病風險高11倍 糖友篩檢要快
全台約280萬人罹糖尿病,演譯基金會針對300萬人10年健康變化趨勢進行分析,發現糖尿病患腎病變風險高達56.29%,為一般人11倍,糖尿病前期者風險也比一般人高3倍。專家指出,血糖出現異常就是警訊,應及早篩檢、預防追蹤。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無痛血尿竟罹癌!你沒聽過的「泌尿上皮癌」是什麼?醫師點名3類高風險族群
67歲的林女士一向健康,卻在近期出現間歇性的無痛血尿,她原本以為只是小問題,至台北慈濟醫院檢查後,竟發現左側輸尿管末端長了一顆5公分的腫瘤,並造成腎水腫情形。確診為輸尿管泌尿上皮癌後,許竣凱醫師先安排化療縮小腫瘤,再利用達文西手術切除腫瘤並重建輸尿管,成功保留腎臟功能,林女士術後追蹤至今,病情控制良......詳全文
良醫健康網 ・ 1 天前
【重磅快評】古有何不食肉糜 今有食藥署何不拒吃蛋
15萬顆毒雞蛋引發食安恐慌,衛福部食藥署長姜至剛昨天表示,以這次雞蛋殘留值0.03ppm計算,每天吃100顆問題蛋才會引...
聯合新聞網 ・ 21 小時前
郭富城現蹤高雄麻辣鍋店!三寶爸魅力不減 接機粉絲擠爆機場
香港天王郭富城「星展銀行-郭富城ICONIC世界巡迴演唱會」本週末即將在高雄巨蛋盛大登場。昨(6日)剛升格為「三寶爸」的郭富城現身高雄小港機場,吸引大批粉絲提早守候接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天前
癌友必看!研究證實:化療後堅持「規律運動3年」 降低復發率有助抗癌
刊登在權威期刊《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大型研究,歷時8年追蹤將近900名大腸癌病友,得出結論是完成化療後若能堅持3年規律運動,不僅能讓復發機率大幅下降,生存率更顯著提升。
NOW健康 ・ 1 天前
社會冷漠加劇孤獨蔓延!專家示警:孩子也陷危機 家長可以怎麼做?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外電報導】科技在發展、時代在進步,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卻越拉越遠,逐漸與真實社會脫節。孤獨感也正在悄悄侵蝕著兒童和青少年,CNBC報導,美國非營利組織Common Sense Media最新報告指出,11至17歲的男孩中,有超過四分之一表示感到孤單。專家推測可能與家人、親友互動減少,以及戶外團體活動不足有關,建議家長可以透過增加親子時間、與孩子討論網路使用、鼓勵多參加戶外活動等方式,幫助孩子重新建立情感連結。 社會陷孤獨情緒 連孩子也缺乏社交 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25年調查顯示,18至29歲的年輕人中,24%表示經常或幾乎總是感到被孤立,30至49歲族群也有20%感受相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醫學中心兒童與青少年精神科German Velez醫師指出,孩子們越來越孤獨,同樣也不是新鮮事。 是什麼讓青少年男孩感到孤獨? Velez醫師表示,首先就是孩子的社交活動變得越來越少。以吃飯為例,根據2025年《世界快樂報告》,2023年約有四分之一的美國人表示「前一天的每一餐都是自己一個人吃」,較十年前增加53%。但其實跟家人朋友一起用餐,可
健康醫療網 ・ 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