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人生的大智慧 如何教呢?
父晚年交代我,即使母百年之後,房子也不要,因「父死路,母死路」,房子在,我有家可以回,不走投路。
代人大概有句了,以前是很酷的事:父死了,兄家,嫂嫂不迎小姑回,回家的路就了;母死了,回家的路就了,因有後母就有後父,但是只要有住的地方,日子再苦都可以下去。
父交代的事我一向照做,直到最近小妹信母世十年了,一房子期有人住容易,要不要,大家一起去把房子理一下?的,大家都忙,一年得回去住天,不如趁年有假,把面的西收一收。
因家中一直保持著父母年在的情,所以常忘父母已走,安全感支持著我度大大浪。人恐主要是不知道怎,如果知道方法,兵,水土掩,心中自然就不怕了。
人到後,我就始分工,每人一房,父生活律,做事井井有,所以收拾起不吃力,很快就收完,大家坐下泡茶,小妹突然:爸爸每天日,何有看到任何一本日?大家了都跳起,到自己的房再去巡一遍。但是真的有,我想起了,每年年祖先金,父都多一些其他西,因在後院,我有去注意,在想起就是日。
什要掉?是父的,不要留下任何不要人看的西,父是念法律的,知道大部分的人是勒索未遂,勒索是底洞,填不,只好同於。
父知道人心不可以,即使兄弟也因而反目,因此凡事都要未雨。至於,不你的,就算放口袋了,磨洞漏出去。他很欣林徐的「子不如我,留作什,而多其志」,如果子不成材,那更不能留,「愚而多,益增其」。人只有花自己力的才心安理得。
他告我遭到挫折,不要便抱怨,一出口,就失去了主控。朋友再好,一旦反目成仇,就被他持了。有事要回家跟父母,因父母不出你。若父母不在了,可把心中之事下,可以整理思,自己斟酌理。一年了,拿出一下,受人的恩惠在下一年的日上,有要答,受委屈的事著日掉,「疏竹,而竹不留,雁渡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不要不愉快的事腐你的心。心胸大才有福。因父是完二○○二年走的,所以有日留下。
在回程的路上,我在想,我念了四十年的心理有搞清楚人性,常常吃上,父著他的案洞悉了人生,自己少了多,真是大智慧,只是智慧要怎教呢?(作者中央大知神科研究所座教授)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