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尚略
老和尚於清光十八年,(西元一八九二年)十月廿六日,生於福建省惠安,俗姓,名文,因家境清寒,其兄娶妻,四,父母他至江李姓家子。母茹素,於七亦自母茹素。稍父母相去世,即到南洋生,地同上山砍木材,某日,他言便推出事,警惕同事勿搭乘,後推果真翻落山谷,遂有同事言其料事如神又茹素,何不回泉州老家修道?似有悟,即乘船回。
一九二七年,三十六,於泉州承天寺,上瑞下芳法披剃出家,法名照敬。即先最基本之外坡役做起,四十二方去受戒。方丈上下老和尚教他要「吃人家不吃的,做人家不做的,以後你就知!」由於目不字,又身材瘦小,常常受人欺侮,但忍辱含垢,志苦修,操持粗活役,怨悔。年下,由「忍辱、利他」的苦行功德中,心胸逐,慢慢人我的限囿,「我相」的一切倒,身心定,有一天在鼓山寺的佛七中,得「念佛三昧」。後登城北山碧霄岩修,不料入了虎洞,而老虎不加害,次日反多小虎在洞口跳玩耍,愉,乃「以心心」。山下居民遂「伏虎和尚」。
常入定,曾一定月,不食不,甚至鼻息全,樵夫已寂,走告承天寺,老和尚偕同弘一大上山探,弘一大指三下,乃出定,泉州一之。凡月,已(年以定),後下山返寺住五、六年。民三十六年(西元一九四七年),年五十有六,由福建乘英航船渡海台。遂即化度,普念佛,曾有台北法寺夜度日本鬼魂之事,「果子和尚」全台。海外亦多慕名,皈依弟子以,建寺宇十,民四十四年,在台北土城建之承天寺,乃念其大祖庭承天寺而命名之。
八十多,表示即,弟子一再求,法主持陀佛七,乃慈悲俯允,延日。但曾向悟明老言:日後再一次戒就要世。民七十年,又於高雄建妙通寺,民七十四年十月授三大戒,年前十二月二十六日,北返承天寺,一一咐,言寂後火化,骨分供奉承天寺、承岩、妙通寺三。次年正月初一,即示意南返妙通寺,抵妙通寺後,即日以夜念佛,有手打木弟子一起念佛。初五,瞻清澈,定安祥,毫。午後二左右,忽告曰:「去代」向徒首莞,安坐目,少,不,前察,乃知已於念佛中,安然寂,年九十五。
───────老和尚法集──────
【第一元】在家居士示:
娑婆世界是我借住的地方……
阿陀佛才是我究竟的依,是我的故。
■有一天,老和尚叫一位白的老人去山口割草,有人不理解老和尚什老年人不慈悲,就老和尚:「他已老了,您何要叫他去做那粗活?」
老和尚:「就是因他年大了,再不做一些事消障,未的路上是很可怕的啊!」老和尚真是用心良苦啊!
中史文化,有大乘、小乘佛法,人如,佛。中自古有忠孝,道而行社安定,泰民安。代花花世界,要得人身很不容易,如不忠孝,即使得博士,也以救人。博士一些有色相的、有生有的西,不能究竟解,法救人,眼所,有生必有。古之有、照矩,世界太平可救人。
居士到佛寺供物,是了福田,要做到相布施功德才大,就是不著布施的人、物及受布施者的相,功德才大。
居士到佛寺念拜,要心,要放下,不要人在寺念拜,心念著家的女。女自有他自己的福,要虔佛,不要他,若一心女操心,就是愚的人。
居士到寺,把的西供在佛前,即成三物,不再於自己的了。假若的小孩要吃供佛或已供佛的西,就不可以自己拿他吃,因已成了三物,不於自己的了。如要拿他吃,要得到出家人的同意。
居士到佛寺念拜,加法,在生活方面要多就,不要嫌吃得不好,因寺不同你在家中,有好西吃,住在寺要能吃苦才行。
居士佛寺,要助寺工作,不要著事,西,搬弄是非。
■世,每人都有生老病死苦,我要知道——生那?死往那去?子、媳你越好,你越,不世,不知苦海,仍在六道中。都是障重,障就是、。
如家的男女老少等,每人不同,但都把自己的生死路忘,甚至命往那去也不心了。有些小孩子在就知道拜佛,都是前世有善根。所以生,人障不同,不能,就得,了。老年人如果知道回念佛,就不到四生去,否四生仍有份。有人我:「定不可?」
「我,人若知道信佛,回念佛修道,定可。」每人的感不同,如果不悟,娑婆以,如吃的人在市,得很快,但悟了以後得那是罪,吃素的人看吃的人是罪,他就得吃素是。享福的人以自己是在世界,但不知道能否永如此享受?等到福享,苦、就了。所以,我既然能皈依三,就要念佛,不要求子。要放下一切,不要他。很少人一子都享福,有多少福享就有多少苦,在家中量拜佛、念佛,少,以求苦海。人的一生多久,每人都有,有仍在生死中,四生也有他自己的,如有的,所以要念佛才能了生死。
生,有的牛、、、蝴蝶等胎卵化,我要找出生死路,一心念佛出生死,如不念佛,仍在六道,有人因看不到,就不相信有六道,其我是可以看到的,如牛、,那是去投胎的?在花花世界中也可看出六道,如在演的,就像我在演一。生,要佛的清很不容易,要解也在不,每人的脾、性不同,「知性好相」(父特——我要人之性、合人之性)。我身像地,光投在其中。
在家人很了解出家人的修行,我不能叫你在家人,用像我出家人一的方法修行,出家人可以指在家人,知道在家人的品性,引在家人向道,不是要在家人的,如果要就有,是形中感化在家人。「解」字不,度人生度,慈悲,不可依照和出家人一的方式度。你好,是希望你以後像我出家人一修。如有德行,一句就能度,出家人身上穿的出家衣服不。
■布施的意非常深,布施,不一定是要布施金。若有,到寺忙做事,也是布施,但布施也要看不,若布施不也是功德。
有的人做善事或布施,要拿出很多比容易;的人布施,省吃用,省菜布施,然少,可是有人布施很多的功德是一的。
人物之,若不修持其他物有差,不了,如果知道修行,就能。
因果上,多生多劫以,曾做狗,到在才成人,是很得的,因四生中其他物被深重的所蒙蔽,很修行,只有人有理智能克服念,能修持,是其他物修佛法比不了人的地方。但因思想的化,物文明步,人念增加。越重,即少佛的信念,不能苦海,是很可悲的。
古候,朋友相交很,有道朋友,丈夫不在,只有妻子在家,朋友了即去。代人道友,朋友不在,而朋友的妻子在家,很高地坐下友妻攀,不知道孤男寡女的嫌。是不如古人的之。
人的越越重,其他物的活是有性的,人不然,刻刻都在,因此造成多的、劫,使社不安定。所以人要少念,要用功修佛法,使社安定,人六道。
修行人的目的要求「得道」,要求得不生不的真如本性,其他外道所修持的有生,若我修成不生不的真如本性,即可苦海。
有的外道在表他自己,如跳神、扶乩等,都是幻化的。道教求去病延生,而佛不同他一,不求,不神通,事求是,不做幻化。
有一天,有一位婆婆很生地去向老和尚告,自己的媳多、多不她的。
老和尚只她:「如果肚子痛,有有法叫自己不痛啊?如果拉肚子,能不能教自己不拉呢?」
那一位婆婆回答:「法。」
老和尚:「自己都教不了,怎能叫人你的呢?」
在的人,作到外去留,特是到美和洲去。些西方家,不重理道德,只求科技,管技好了,是皮毛,做人的道理有,然一都得了博士位回,家、社,格起,多大用。西方人以物文明了花花世界,又因不能明尚,而使世界生,引生。西方人不容易了解「人身得」句的道理,自然「生皆有佛性」,也就是「水四生胎卵化,九蠢,一切含,皆有佛性」句,更了。我的身,佛性不;生有佛性,天天在做,吃三餐也是在做。在六道,不出娑婆。要出娑婆,就有得佛法,照著它的道理去做。
■一切的力量都是「定」中生出的,但只有在「」中才能「定」。一人在安定的地方,能定下,不算是「定」,要在的候,能定下才算是定。
娑婆世界是我借住的地方,一切皆幻化不,如一,到是空,不要娑婆世界的一切,要放下,念佛求生西方,阿陀佛才是我究竟的依,是我的故。
用默念一切,修一切善,誓度一切生。所的一切,我拿起筷子,人著好菜的下,便是一念。
世俗人得富的,是去生中布施的功德的。今生享受福,若有常的磨,和的挫折刺激,便沈迷下去,不知醒悟。如果不知道再以福布施,世人天的因,等到福消,便落,反而是福中藏。「」是生命的西,人是物之,所以,我要利用,不要被所利用。有要布施,中才清爽息念,才消障。否,整天,一直障,就是被利用了。
你看看世界,大家都沈在迷中,追逐名利,你我。你好,我要比你更好;你,我要比你更,每人都在比,看看的做得最大。果,些名、些利,生不,死也不去,只是徒然多造一些新的,而此番再下去,人身也就得了。
我人身,在是很的,也是不容易得的。我人生人、狗生狗,各有其,但是,不是生人或生狗,都是我、不生不的性在的。我心所行的,如果是佛菩的行,那就在佛菩的境地;如果心行所作的是婪、是愚、是恚,那以後就是三道的一份子,甚至昆、空中浮的微生,都是由我人身,不同的心行作而化的。十法界中的一切生,一不是由我人身而化,我人身不是那易的,事上,我是在人身劫。
我生是由感而生,往往著更多的而去,如果不知道入佛修,在茫茫中,色所役,物等欲所,造得越多,命後,得越深。
既然知道佛,了佛法,便多念佛、拜佛、布施,才有好去。佛人念佛,便是要在的六根中,找出一超越生死的路,佛念得越多,善根增加,正念增,才不妄念障流,才有法了生死。
要成佛道非只念佛就可以了。念佛可增加佛根子,善根利的人,有因入佛修行,修行人念佛,本身受的病劫厄,以消除宿世的,所以,修行人都要吃苦,受的劫,才能成就佛道。迦佛不是一世便修成的,也是多少的阿僧劫,受了多少的苦厄,才修成道的。
■有的人不明白修行的中由,出家人修行,怎也有病苦、厄,也般死法。殊不知色身外表的病痛,外境上的厄,然世俗人等受,但是性的昏明,大不相同。世俗人的病苦後,命,光昏昧,所,仍不免落四生中,而修行人能下一身的,一清澈明的心光,超越六道,直往西方,是大大不相同的。
人是的,娑婆世界,受生死的苦、受五之苦,眼睛看好的,耳朵好音,舌美味,每天只知道要如何,要穿得好、住得好、睡得舒,世俗人是理所然的,以人生只是了享福作而已,不知道番作乃是造,造了一些,的,再造新的去,人身也就再得了。而佛法中的作,是福慧修,是把自己的身心付出,全了利益他人,不著形相,不一己的私利,不己,但在人之,同也利益了自己,是自利利他。然我每天做的事,穿衣、吃、睡等等,但些都是有形相的生死因,必要了解,我有一不可、不可的一面,那一面有在看、在、在吃,或在做什,是一真正解的路。我到娑婆世界,要得入佛,由佛法中找到一解的好路回去。一人在生之,若不能得到解,死後也不可能得到解。
美留生施姓皈依弟子,信示老和尚,有科家和一些宗教家,宇宙有派,其一,宇宙有量的河,每一河,有量的星球和太系,而些河不的向外膨,的河膨,消失了,新的河又生出。另一,宇宙的河向外膨,是有止境的,到了一期,所有向外膨的河收,,一膨一收,循不息。派的,以佛法之,不知何者是?
老和尚咐弟子回信:「以佛法的智慧宇宙,所的大小、限量、膨或收,宇宙的一切,都是吾人自心幻化出的幻色相,是有生有的,是化不定的,不是常如此。」
道教的修道人佛教是不同的,佛教修行是了了生死,道教修生不老。道教中有的很精,他也有一,有些已在山中活了好百,有死,但是即使再活百千仍不究竟,因不能了生死。而佛教的修生死的解,要思二惑,要能身,不身,不怕苦,修身口意三,六根清,才能解生老死苦。
位在家居士,如果要你粗衣淡,以苦行佛,那是不可能的,大家是走文字般若、研究典的路,所以,位在家佛,是以念佛根本。不要看念佛很,感重的人,念得索然味,起念不下去,所以,各位如果能一句佛,一直念下去,也是不的事。
【第二元】在家居士示◎答篇
……西方是靠我要往生的力到的,……
你不要以西方是在多的地方,其西方很近,就在我的心……
■傍晚,有徐姓姊妹皈依,老和尚後,老和尚在客堂人示:
「今天,位既然得皈依三,便也知道要戒茹素,不造,有所束,不造四生的生死因。否,若不知皈依佛,在世俗社中所束,著俗恣意宰食,你他一命,日必一命,因果不爽,不知道又要造多少生死。你既然皈依,父示句,得知道皈依佛的意。否,皈依後,拜拜佛便回去,也不得皈依三是要做什?有什意?徒具形式,一作用也有。」
「你以後可常上山拜拜佛,多接佛法,社的意念要量淡一些,有,要一句佛提起不,,念有,才能治。一句佛一直念下去,自然有,智慧清明,便能走出一解路,免再入生死,而我一趟人生走一遭,才有目的。」
「要知道,我人身,不是那的,我得人身,便要人身劫,利用人身,度我的念,度我的生老病死苦。要知道,佛菩是由人身修行而成就的,三道也是由人身造而去的,我人身包含了十法界,善,超或往下落,都是由人身,是捩,是劫,不可忽。」
徐姓姊姊指著面坐的妹妹,老和尚:「父,我妹妹是台大哲系的,留美四年,研究哲,尤其佛有涉,在已取得士位,想要自己走出一路,以佛基,教方哲,在美弘佛法,父行得通?」
老和尚:「一大的知分子,或是一思想很富的者,想以居士的身分,用自己的思想形式弘佛法,那是不可能的事。」
徐姓妹妹老和尚:「我在想再出深造,取得博士位,父如何呢?」
老和尚:「你到美去,再怎念、怎,都是,只是徒然自己多造,到也是一空幻,你不可能由那得到安解,只有、妄念越多。那些形式上的社意念,得你不得。」
徐姓妹妹:「!!!我有同感,在美四年,真是吃苦,哲方面的在是太多了,那些思想念,真的把我的塞得都要爆炸,而且使我所,得路也不,走那也不,想自己走出一路子,又不知何走起,也走不出,在那去,不出所以然,每天都很痛,生活又,在很痛苦。」
「社上的,不是科、哲、,都是形相上的,是治的,不可能得到根本的解。」
徐姓妹妹:「……我也曾想要出家,可是得自己肚子空空的,所以又不敢出家。」
老和尚:「如要出家,有西才好,如果你有什西,那就不好。出家佛是有文字相,也有形色相的,是一解的路,心。你在外求,是不是也要人家地、洗碗、做生活。出家也是一,不你是大生、是博士,是不字的,也都要地、劈柴、菜、煮等苦行始,慢慢消除你的障,地智慧清明,而得到解。去的佛菩,他是做、修,而得到解成就,我在循著去佛菩,所修的路而修,自然也得到和佛菩相同的果。否,怎佛?佛便是去佛的作,修而,而不是把佛在嘴,在文字上,或放在思想研究上,便能成就的,那是不可能的事,修行是修心,是踏地,的身心修持。」
■有一天,晚上安板,有台南的信包,朝山上承天寺,在大殿佛向後,老和尚到大殿向些信示:「……你在家人,著,自己是一身的障,要如何去替人家超度、消?你在家人去替人家、超度、消,反而增加自己的障……」
有一位女居士老和尚:「我佛三年,什都不懂,只得念南阿陀佛,可是有人佛、魔只差一,不得怎才是?」
老和尚答道:「佛、魔都是我想的,正念就是佛,邪念就是魔。」
「我佛才短短三年,只知道念佛,大部份的都住在山上,只有、三月住在家,我在山上念佛,有一感,就是我家如果生了什事,我都知道。」
老和尚:「你就是正念,家事,念佛不一,有念就正念,你才要佛,佛就是世的念要放下。」
有位外道:「我要修到生不老。」
老和尚:「我身有寄,但我的光有寄,有地方可去,有一天光假。但我身早有,光也有去,就是身四大,光往西方,那你呢?」
「我的光在宇宙物。」
「光寄在宇宙物很危,改面,四生中有份。眼所,有生必有,宇宙物是。身如果你住千年,坐在那像石,是。」
有位道教的生道:「我道教的打坐功可以身,有了的身,才能有更多的佛,所以才管下,加速效果。」
老和尚:「佛的人首先要有忘我和喜的精神,所了生死,就是意。生始以,於六道生死中,如果著『我』,就法了生死、死生的。你既然惜身,自身的佛,小乘也入,何大乘?大乘以身菩之行持,更何你又在道教、佛教中找、徘徊,在一可成之,非正道之也。」
有居士三人拜老和尚,向老和尚:「人家,『念佛三昧』,『打坐能入定』?」
老和尚:「你是人,是你自己。」
「我是人家父您已念佛三昧,打坐能入定。」
老和尚:「你我,我就有根,若是人,我就不知道了。不大多少人在一起念佛,自己都有主,一直念,念到一心不、心很定,「」一下,大的念佛到地下,然我有在地下念,但地下仍是一片佛;念到音都整,又「」一下!音在半空中,好像大家都在空中念佛似的,所遍空都是念佛的音。情,我是念佛三昧,你是不是,那是你的事情了。」
「像境界能保持多久?一星期?半月?是半年?」
老和尚:「不什候都保持佛,、、都是佛,如果你有分、等,就跑出去了。在有的人念佛,只是口念,心跑出去,就是念佛、散念佛。」
「我和父心印心。」
老和尚:「你有一心、一印,有一心印心,仍有『我』,心在那呢?你三人,你我,我有跟你;你回去了,我也有了,有你在跟我什。」
「您是大大悟的大善知。」
老和尚:「那是你在的,我在做什。」
「父您是一大悟的好父。
老和尚:「那是你在的,我感。」/span>
■有位居士老和尚:
「有一人信外道,但做人很好,他到那一界?」
老和尚:「是你的分心,我的看法是看每一人都一,每一宗教都有它某程度的好,都社有某程度的利益。不是你好、我不好的,而是次上的。」
「修行到某程度以後,於往生西方是不是自己能知道?」
老和尚:「只有到死才知道。人人都可成佛,只是感不同,所以有早晚不同。人身得,要努力修行。地、畜生,都是我自己去的,成佛作祖也是我自己作的。要成佛,一定要『人』一大劫,要把握,好好修行。」
有某居士示老和尚,道:「您『往生』的看法如何呢?」
老和尚:「不能往生,典中的往生,不是一般人所想的那。你有心要往生世界,命,如果力大於念力,那是不能往生。但因你的力再人身,再念,如此了,一直念到你的念力大於力,就能往生。」
「如果生,生在一基督教的家,那不是就不念佛了?」
老和尚:「不的,候到了,他的力自然促使他念佛。有力的子,即可促使他念佛。」
「老和尚,有的人很有修行,但命,生病或遭到意外,您有何看法,是否『定』?」
老和尚:「可以是定,也可以看作是『乘』。有人,他那有修行,道不能以修行之力克服力?我可以,就是有修行,才遇到苦挫折,正是他修行的功德,使事情在一次就解了。」
有一位道:「老和尚,要如何打坐才能打通?」
老和尚:「不必打通,只要一心念佛念佛三昧,所有的自然全部打通!」
新皈依的信徒父教他坐,老和尚:「念佛就可以,念佛念到正念前,有念,心安定下,自然就坐得好、坐得久,是最快的方法,否,一坐下去都是妄想。」
有位女信徒老和尚,金中『一合相』的意思是什?
老和尚:「一合相的意思包含很多,例如和人共事相能和合,也是一合相的一。如果常金,然行到那,但也可以悟出道理。」
有位女信徒一心一意要上山出家,以了娑婆苦,老和尚明白地他:「世俗社固然有的挫折和磨,但不要以出家就可以避些痛苦,清舒的生活。事上,出家更是有各的挫折和苦折磨你,只是所不同的是,世俗社的苦,是生死的,再如何、吃苦,仍是逃不出六道的路;而出家所受的刺激和挫折,能敲醒我的性,由其中出解的智慧,而了生死。」
老和尚在客堂信徒示,有信徒:「如何可以得到解?」
老和尚:「念佛。念佛收妄念,能智慧,便能解;不念佛,妄念,想想西,障,如何能解?」
■某居士世代信佛法,早年常近老和尚,次台,仰慕老和尚的道,程上山拜。
居士老和尚後,便老和尚表示,人生短促,今後一心一意走修行路,看能不能了生死。老和尚:「在民信佛,大都佛、道不分,把佛菩、神明搞在一起,信一通。而且在世俗中,人人都被名、利得,天天都在打名利的妄想,像沈睡在迷中不知醒一,要佛了生死,就不是那容易了。」
「所以我就想,早把子卸下,心走一路。」
老和尚:「是,你是有所,你仍是在心你的孩子、全家大小。我修行就是要修苦、生老病死苦。你要知道,我投生到人,有父母、兄弟姊妹等,些都是於四生中的一,今世父母生我,以後我再生人,彼此相生,再加上我的,在你我、食我,以後我你、食你,不,冤冤相,一下子生人,一下子又畜生,在四生六道中,去去,永止息,六眷就是我的伴。」
老和尚:「在你既然得佛、拜佛,也供佛、供法、供僧,也是去有善根,佛了更知道佛法。居士在家佛,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是免不了的,但是我要知道有所制,能吃得、穿得暖,一切能得去就好,把所剩的拿供佛、供法、供僧、做功德,做法,才是在家居士所做的本分事。」
「那我在家人修持那一法?」
老和尚:「在家居士想要修得如何,那是很困的事,是放下一切,一心念佛,求往生,不要再娑婆,才是最的。我出家人,有的了度生,要再娑婆世界,但,也要本身有到菩的境界才有把握,否一很容易就迷失掉,又被入中,是很危的。」
老和尚:「在的人佛,自度尚未成,自身是一泥沼,就想度自己的眷,果度人未成,反被人度去。佛人自度暇,去眷,子,世俗念不易,想要修成了生死,就很了。」
「人生就像在演一,各人扮演各不同的角色,情展悲合、喜怒哀,看的人也著情忽喜忽、忽忽悲,而好,也只不是我自己的眼根境,在分取而已。我看娑婆世界也是一,境、逆境、善的、的,心境之起伏,而不幸的是,我的深重,眼根境,易,善徙。看到的,契合自己的性,就而去;而到佛菩的事和的作,心生,那是佛菩的境界,自己是凡夫,如何得,心生退,佛菩只有空。果好的到,的越染越深,就是本身有誓力的故。」
「我修行,就是靠我的誓力在成佛的,自古以的佛菩,像文殊、普、音等,不是靠著他本身的誓力,修苦行而成就的。」
■八十四的林老居士,曾身不,一度心停止四十多秒,全身失去知,又醒,自死而生,上山求老和尚指示人生之道。老和尚回答:「像居士般年,在放下身心,一心念佛,不要再留假子。」
「,我是都放下了。不,我在有一,在量的阿陀佛四十八中,十方生,只要命念阿陀佛,便能蒙佛接引,往生西方,所以,我念佛靠佛力超娑婆世界,比那些靠自力的宗等,更得、快速。而且,我量中的陀四十八很有研究,所以希望能把它出,我便能放下,安心地走了。」
老和尚:「放下,不是口上的放下,是要命正念前,有一的家庭意,有眷家的苦,才叫放下。如果存有那一家庭意,那是生死。要知道,我到娑婆世界,是的,要在娑婆世界中,走入佛,找一解生死苦的新路回去,不要再享衣、食、住的舒,而更造一些新的,再重入生死的路中,也不要,如果不修、不走解的路,即使活了百,也不是多造一些,百一完,是要生死。我身是有生有的西,究要,是法我永久依的,要看破、要放下,而我的性,才是不生不的。」
老和尚:「我既得人身,不要辜人身。如果知道要走解的路,成佛作祖是靠人身修成的;如果不知道要修,身的衣、食、住、行等的享,所不用其,造量的。那三道中、四生之,有我的份,所以人身在是捩
,是人身劫。」
「我一向都是念佛,希望能仗阿陀佛的力,往生西方。」
老和尚:「念佛要有力,西方怎去?西方是靠我要往生的力到的,有力,是不到的。但是,你不要以西方是在多的地方,其西方很近,就在我的心,否西方那,要怎去?念佛,那句佛就在我的心。」
有位居士老和尚:「我念佛能不能佛呢?」
老和尚答道:「不能。」
「大至菩念佛通章:『若生心,佛念佛,前,必定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又怎呢?」
老和尚:「!就是心即是佛,自性佛。」
老和尚的意思是,我的自性佛是色相的。
「朝山怎拜才能如法呢?」
老和尚:「要心一意,慢慢拜,要放下,不要。」
【第三元】念佛
……若惦念娑婆世界的任何一一草,就要再受。
■老和尚在往生前第六天,忽然演出了一幕其深的,一天,老和尚忽然一反平常教人念阿陀佛的作,突然很急地叫大他「大藏」,大藏浩瀚如海,真不知何起,於是大老和尚要那一部?老和尚回答:「!」大就出一大部一大部的藏,搬得上不接下,看他老人家一副定要往生的子,心中又急又,更不知何起,老和尚就:「看你什,通通我!」於是大便一部部起,心、金、、地藏……。在要,才百多字的心都乎不口,可是口心焦,大搬出大藏一部部,老和尚只幽默一笑,自念「南阿陀佛!南阿陀佛!南阿陀佛!」一也受周的影,老和尚一笑,真是棒喝!次突的教,您了什?
■承天寺正在建的候,有一天,大家都忙得疲不堪,老和尚竟然故意把一大盒原已分好的全部都搞混。然後弟子:「你去把些分大小尺寸好。」弟子的心中起的念是:「唉!父啊!您怎偏偏大家都累得要命的候,叫我呢?」然而,老和尚把孔板起:「道命的候,你?」弟子上跪下:「弟子在就去。」然後勉振作,抖精神,把分一寸、二寸……,按照大小分,到半夜,才把都分好,然後去向老和尚回:「弟子已把分好了。」老和尚:「要,也是你的事;不,也是你的事!」
念佛打七,非是想者定,看是否能期悟?否一切打七也用。能於念佛中一心不,能得所的念佛三昧,能念佛三昧,西方土即在心中。念佛於念念念中,其神直空,可西方土,此西方土又何自性心中?在中或在念佛,能不住於相、不生恨取、不念成利益、不思善不思,一切於空寂中,可身光。
念佛不是的,必得通身放下,外各都要摒,一心清佛名,然後才能相。要能一句六字洪名,念得清清楚楚、得明明白白,不要有一疑念,其他念自然消除,定到一心不。如果你相信我的,老念佛,行住坐不,甚至在中都能把持得住,把一句佛在心,不六根境所侵,到了地步,自然心不、意不倒,等到功夫熟,西方世界自然前。千不可掉以心!
我修行主要是心於佛、心心念念不佛,四作都是喜做的,地也阿陀佛、煮菜也阿陀佛,念念阿陀佛,事事喜不,心入西方境。
■要得到一心不,必先、、散心才可。出家比容易做得到,在家俗、放不下,不易到。出家人身、口、意三清,都六根,便能得一心不。
打七念佛,的是要得正念或智慧,是要去除色、、香、味、、法,得六根清。出家人也是在打六根清,而不是在打吃得好或什。
念佛是最便的,不像持咒筋,做什事,心默念佛,有念像念似的,常如此,才能有成就,念佛是最基本的,密宗也要念佛。
念佛,念到心中只一念,其他思想,便能知至。若有其他思想、妄念障住,念佛也法知至。
大陀中所的西方境,不是佛以此生,使其念佛,令精神上有所寄目,主要藉由一心念佛,令三障消除,心妄念,而自性西方,皈入。世界亦是妄,但佛究竟言,只一佛念而他念,心一心,照佛往生。
若人一心念佛,念佛可妄念、垢。一心念去,至障消,智慧眼;心,自心像西方境,以此垢的心境,命後即感花化生,佛菩一,中的西方境昭然在前,一都不假,佛妄。
但若生不信念佛有西方境可去,偏於眼前的妄念、感、事相,以有,如此不修,嘴要往西方,也只是妄念而已。
生西的另一要件是必了,有一切俗的,生西有望。
佛土三,示西方境,演往生的捷,也不是普群,教化生,令生欣慕固的心,一心持佛名而生西,到度生的方便法。
念佛要具信、、行三力,要能「引念佛」、「大地一音」,就是各音入耳,即成念佛音,而分,不被去,才是一心不。
我妄念子深重,念佛不是昏,就是被妄念子去,所以念佛必小心。
所往生,乃是佛菩生念佛之。令生了要往生而精念佛,等念到一心不、一念不生,有妄想,有念,心西方境。否仍要人身,入寺修行,成法,才能成佛。不能往生,但藉由,能使生一心不、一念不生的真正西方境,是佛菩度生的方便法。出家人有往生不往生,出家人要度生,就是佛菩。
■心若至,念佛不但有香光的瑞相,即使在山中以三根草香柱,也出香味。佛菩是遍空的,不只在寺。心至就佛相。
一切法中,以一念佛,效果威力最大。
念佛才能了生死,於耳、眼、鼻嗅、舌味、身、意念等,不去分,能得到解,才是修行的意思。
前第一念是念佛,全知是佛念,就是一切音是念佛。、、人等,皆是念佛、念法、念僧。一切音、一切象界入佛音,勿所。
念佛才是真正清、正的一路。念佛即是往西方的路,同音念佛即到西方,不票搭,西方法船是色相的。
打佛七是要度生往世界。娑婆世界的境界有生有,西方的境界是不生不。我在到的家要票,如念佛念到一心,十方土皆可到。念佛即心心不佛,念得清清楚楚,得明明白白,要字字清楚,用心想,用耳,用口念,要心注佛,放下,要依此音才能一心,有能念所念、你在念或我在念,大家都依此佛才能一心,西方世界也是依此音而念,一心就是注此音,音而念。打佛七不要被俗念拖走,如不心可惜一趟,故要一心念佛,一心注意音。
世有很多的,我要找像阿陀佛的世界一清的地方。我糊糊生,但在要明白找去路,那即是念阿陀佛。
四生都在不生死,皆因六根害了我,六根六起念,得自在。在佛七期,看能否找出一了生死的路,肉就不是在打佛七了,如果太惜肉,就法解。
西方在那?西方就在心。佛要念得清楚、念得集中,念佛要生西方,苦,不要太惜肉。
用行的,心意要。佛菩都有力,而依此修去,在行住坐中皆不佛,拜佛念佛都佛相,不要什阿陀佛不接我。
打佛七是了生有要去西方的念。娑婆世界很苦,念佛是要看西方的境界,前者是生的,後者是不生不的。念佛要心心不佛,不要被俗念拖走。
■念佛定即是,故要有有土。念佛,什事情都在念佛中,不要我要念多少佛、我在念佛、我在做什……。要心心不佛,行住坐、一一,都在念佛,哭也在念佛,踏一步也在念佛,念佛的力量集中可三昧,念佛三昧不。每人障,不要再新而去。
「要怎念佛才能心呢?」
「也是著。妄想了不要理它就是,不要我要怎怎才能……怎。」
念佛念到一心,心即佛,佛即心。
天人看我像黑毒。我像所的一,阿陀佛了四十八大,要接我到西方世界去,但我娑婆世界,苦,就如同所的,我臭不堪,但臭的地方,若把放在清水,死亡。
「弟子常常示父修行的方法,您老是叫我念佛,但我您出念佛,有口出,究竟怎念佛呢?」
「念佛重在心念、精,且夜不、不,但你如果能口念、耳、心想,就是下手功夫,慢慢自然就做到不分夜,一心念佛不,由於念佛得定而慧,必有成就。」
我只知道我是父母生的,可是在父母未生我之前,我本的真正面目又如何呢?死了又向何?我既佛法,知道有位阿陀佛了四十八大,只要念的名,命即接引我到西方。有,我也要有往生西方的。我要深信有西方世界,有位大慈大悲的阿陀佛,具足信行,念佛。到命,我有正念能念佛,阿陀佛即接我。但若惦念娑婆世界的任何一一草,就要再受。
念佛若正念想想西,嘴念心不念。有就心,不心怎念佛?
念佛有很多障、妄想,念一句都不。
佛要多念,最重要。
念佛最重要的是要得清楚,念佛要自己配合,要念到能下,是自性在念,就是工作中也在念,人也不知道我在念,心工作,妄想,也是一心,此是佛心,佛道合。因有正念,所做、所表出的就是慈悲,所的自然也是正知正,也是佛心。
念佛,心才有寄,才不去著其他的事情。
念佛——境,佛相,才知此心佛心相同。
西方是宿,如老夫等太西下,可休息了。
行的方面很多,善者念佛。
念佛即入中道,有好、有。念佛亦幻化,但正念,故我要以幻幻,以念佛治妄想。
「念佛,如有散心,怎?」
「唯一的法就是念,把全付精神投到六字洪名就了。」
■南阿陀佛
■南阿陀佛
■向文:
我障
陀相迎
迅五生土
入娑婆度有情
【第四元】出家法示
出家不是用六根行事,用六根行事仍是生法。
六根分有生……
■有一天,有位者上山勒索,向老和尚威:「我的是很害的,假如不,就你登一篇!」老和尚只安然地回答:「管登上去,你怎,我不要人家恭敬,人家如果恭敬我,我要天天忙著念大悲咒加持大悲水人家;人家如果不恭敬我,我正好可以自己一人地念阿陀佛。」
位者也只好感老和尚不同凡,真是「事到心皆可,人到求品自高」。
出家人要修戒、定、慧,在家人修不妄等五戒。、律、三藏也很重要,一面看、一面行,智慧得比快。藏的智慧,就在我的心中,如海一量的智慧,不是用示或就可以出的,是一般若智,由自心中自然流露。而世俗的智慧是一凡夫智,是在迷幻境中不自,如大生的智慧,在佛中仍是小生。
我念佛就是要念到花佛,什叫花佛?就是凡事要去火性、要忍耐,和色以道理行之,人要切和,不可一副冷峻的霜,令人望之步,法的也要才能度。凡事照道理,就事事,不可用心去付,人,不是善人或人,都是和地平等待,不要去看人的,人我印象好,我心也清爽,照做去,心,便是花佛。
看只是要找一入道,而念佛才是切了生死之行。
佛主要是要打破明、而成佛。我出家,要粗衣淡。吃,便吃,不挑精美味,只要西能咽喉,能填肚子即可。也不是不要吃,只要不份,吃得就好,不要吃而吃得;穿也是一,能蔽寒即可,不要美,才能消我的。要欲,佛制三衣一的意思,也就是不要。
■中是土,摩祖佛法至此地,此地幸能素食,持不生戒。而西藏是牧地,百姓皆食肉,地的出家人出去托,也是化到一些肉、的西,他,不是表示他吃了些肉,就能度化些生。而是以些肉,持色身的生存修行,人家吃什,他也吃什,如果不明白,以出家人可以吃,就任意地去食,不但自己造下、冤,修行不成,而且到地中去。若出家人食肉不犯戒的,那必自己修持到一相的程度,吃了肉,有能力超度那些生的,才有格。他看到一些生、畜生道的生受苦的情,起悲心,故意弄死,超度,免去的痛苦。
我人道的生,有我的苦,生、老、病、死苦、苦,一切的苦毒逼迫,每天就是被些明去。而四生道中的生,不胎生、卵生、生或化生,也是一,有的各痛苦。
我人道是四生中最的,但是,我往往不懂佛法因果,了自己的欲,想吃肉就任意宰。你看,我在那些物,也知道死苦,哀哀而。而哀就是怨恨,了,我就下冤,冤冤相,生生相,永不出生死。所以,我出家受戒要戒,就是道理。戒中告我,不可害一切有情生、不可害生命,我要去遵守,而在我修行功夫不能持得很清、完全不害到生命,我必持「不故」的原,否便有失。
我今天能出家,是件不容易的事,你看世界生那多,我幸而能到佛法,又有幸能出家,袈裟披身,是一件很得的事,是我去曾持佛菩名的故,有因,才有今天果。
我今天既然出家,就要知道佛菩的意思,看一些典,像金、地藏等,了解十法界生的,知道各法界的生是如何形成的,我的行才能有所依止。否懵懵懂懂地不懂因果,出家了像在家人一,名利,互高下,下去,那此生一,人身也就得了。
要知道,我得了人身,是要修行的,是要人身劫的,看看能不能藉人身了生死、成佛作祖,不要再依人身,再造的。好吃、美服、享受、子女福,在六根中做,不知回修行,那番人身去,四生之中就有我的份。
畜生道中,牛、、、狗等是我人去做的,鬼道也是我人去投的,乃至地道、化生、生,一切都是我心去造成的。十法界中,一切都是依我人身所造的各去形成的。所以我是在人身劫,由人身可修行成佛作祖,亦可造四生。我在出家了,就依著佛法,找到一修行的途,看能不能由此超出生死,娑婆苦。
有些人瞧不起出家人,可是,要他念佛,念句就起念不下去,甚至到念佛,心中起迫感,好像千斤的石在心中一,就是有善根。
■出家人看,可以了解佛菩的意,而且要受戒,戒律很重要,是我了生死的根本。持戒忍辱是第一道,要修苦行、粗衣淡,常住、人服、做功德,才能出我的智慧,才能身佛菩的意思。
出家不是用六根行事,用六根行事仍是生法。六根分有生,有分、生即成五世,分生。
世俗人沈迷於根的欲中,到最後免先後苦,而出家修苦行,然吃很多苦,但究是先苦後。
看法,如果自己不修,是他人的西,等於在他人的家,仍然不能出生死牢。法一宗,到最後是要念阿陀佛。念佛修苦行,才能究竟了生死。
如果要不倒,先要淡泊字始起,等到衣食住都能、也都消了,妄念自然消除,才能到定功夫。`
以前的祖是安守卑下,不惹人注意,越是默默名,越是少攀,越是好用功,若是心多攀意根散,心多易失。道若不成就,也枉我出家。
如果我真修行,天法自然,自然身心所畏,外物亦不能害我。真正有修行的人,心心,生皆,人人皆有。
在胎、卵、、化四生中,我每人都曾去做,在道中受完,投入父母胎中人身。所以,今天我所得的人身是那一道的,我不知道,每人都著不同的障,若不知命佛、法、僧,持戒、勤心念佛,此身受,入何道?自己也懵然不知。著新的罪而去,如此一去,人身也就保了。
出家人,世俗人究竟不同,粗衣淡,行住一切,以去除念,消除障,若是再斤斤吃好、穿好、住好,令智慧昏昧,徒增妄念感。色、、香、味、、法,是於六道沈中事,所以,出家人,食但果腹,衣但蔽,不要汲汲於衣食事,因那是於四生的子。
出家人和在家人不同,在家人有心,同是一件西,譬如我手中帽子,如果我是一帽子,大家都不要,如果我是一件,大家就。出家人的不在娑婆世界,而是西方金、琉璃七合成的世界。
不要著色身是我,色身是要受娑婆劫的。而心,是要拿佛心出一切。
菩度生、感生,都是以形相的方式,在不知不、自自然然中度的。不一定用言或行有相地度,像佛殿中的世音菩,在那端坐,度了多生拜佛。
修行成佛、行菩行,乃至度生,都是靠我心的力,如果心的力,必能度重重的而心不退。如果是踏地,有行持到那程度,自然佛菩及天八部都感,而成望。
■台出家很普遍,大都受教育後出家,而大出家是了了生死、行苦行,佛菩的苦行出家。大出家要先修三年苦行,吃苦才能解,我在出家,在衣、食、住上不要,不要像在家一,才能修出福慧。粗衣淡才能了生死,要佛的福慧,三即佛、法、僧,僧,就要好好地修,要淡泊才能修戒定慧。念佛定就是,初佛入就要念佛,心心不佛,心定就是。初步是身、口、意,我出家了,就要找那不生不的西。在念阿陀佛中,一面做苦工,才不想。
我是迷,而要回去的路,地即是念阿陀佛。
我是而,但不要而去。出家要上四重恩,即父母、、生、家恩,下三途苦。出家要能好好修得解自在,才有所交代。
【第五元】出家法示◎答篇
……一有念佛的人,他的止行、言,流露出阿陀佛……
■心法老和尚:「分即是,不?」
老和尚回答:「不亦是分。」/p>
一位澳洲籍的比丘森法,偕同台法拜老和尚,道:「父那?」
老和尚:「所住。」
法了很高,:「是性的。」
「你今天,是你是?」
「是我。」
「有一我,就不。有一色相去是有生有,皆是幻化。本性去、不生不、我你。有,不想,一上能答,就有去,我想,就有去。佛法不可思,用嘴的不是。」
台法:「父示有修行方面。」
「受戒是受忍辱。耳到人你、刺激你,不理,就是戒。」「修行很,尤其耐性更,如忍一星期、二星期、一月甚至一年、三年都容易,一生中忍辱在是不。」
「出家人的明像火,在家人的明像。」
句的意思就是:出家人起,可逃避,必去面,就像在火中一,如果忍得,浴火重生,就可以出解的智慧;忍不,就容易火功德林。而在家人起,因可以逃避,所以像一不知在那,一直在那著,法解。
■有位法常在外,台地修行,特地上山教老和尚:「我的房很小,空也不好。」
老和尚回答:「如果心,身已用了;如果身,那事情很多。」
「般舟三昧是智者大所四三昧中的一行三昧,父所行的是一坐三昧。」
「我不得我在做什。你不我也不知道,我在做什。」
宣化上人拜老和尚,上人:「凡所有相皆是妄,若相非相,如。」
老和尚:「是有形色相。不形色相是得有形色相修起,我有形色相、形色相。」
「借假修真。」
老和尚:「眼所皆有生,耳所也如是。」
「老和尚多住世,暗中加持我弘法。」
老和尚:「次我本要娑婆世界,想到被信留住。」
「者所,去者所去。」
老和尚:「我要就,要去就去,去自由。」
法期,有位法寺忙、拜,他看老和尚一天到晚都只坐在那,就:「老和尚!您坐那久。」
老和尚:「是你久。」(老和尚的意思是:那是你的,我感)
老和尚:佛法未衰微,人心在衰微。又:人身得!佛法!中生!老和尚接著:「因人心衰微,所以社,道德水落,佛法自然不了。世法——道德,就佛法,要佛法盛,就在人心上做工夫。」
中佛教研究院的法,一行人到承天寺老和尚。老和尚手合抱,意安地坐在大藤椅上,看到大家,面露微笑,了,令人切,大家到佛前座後,他要大家自己找椅子坐下。
有位老首先道:「我是佛教研究院的生,今天特,父我示。」
「我得一新出家的人修一段苦行,也就是要粗衣淡、勤作,不管是柴火、挑水、菜、煮等,你都要做,多做苦工,智慧就容易。一初入的人,要把心安住,最好的法是一心念阿陀佛。」
「修苦行?是指做什事情,才算修苦行呢?」
「做苦工就是修苦行?」
老和尚:「一切都不,日常生活中不起分心,就是修苦行。」
大家得老和尚答得很特。
「老和尚,研究教理有何看法?」
老和尚:「什看法。我得很自然,你以研究教理弘法,我以修行弘法,一嘛!」
「弘佛法,在在代,以何方式中肯呢?」
老和尚:「你是以弘法,我是以念佛弘法,都需要。」
「老和尚,您去修行、,遇到不利的候,您如何付呢?」
老和尚:「要有信心——在自心深要有一依止。」
■「,在吃的方面是否要越吃越少呢?」
老和尚:「不是的,要其自然,也就是要正常。要所,要『我』才是。如果有『我』、『吃多少』的念,那就不是修行,而是著了。」
「我,有是不想吃,所以不吃。」
老和尚:「故意不吃,火上升,不能修行。不想吃的念起了,那是著。不想吃,是有一『我』不想吃。」
「有不吃,反而得很安。」
老和尚:「那只能天,是的象。因我未到一心不、一念不起的境界,所以,意不吃,身弱下。」
「老和尚,念佛有何?」
老和尚:「有一,但看己心。有的不念佛,要命,求命有何用?只是多一些去造。念佛的人,心佛同,多一年命,就多一年的量佛。」
「要重建大殿?」
老和尚:「信徒心要建,就他建。我有。我不高,也不嫌。」
「始打坐妄念很多,如何治?」
老和尚:「妄念多就是障。如要去除妄念,念佛容易。另外俗要少,也很重要。」
「念佛是否也是著?」
老和尚:「持佛不是著,持佛可得正念。如有一散心或名利心,那就是著。」
「一直要念佛、一直要念,是不是著?」
老和尚:「也不是著,是精。」
「有人念佛著魔。是什?」
老和尚:「是你有此念才著魔,你心不才著魔。」
「在阿陀上,有『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得生彼』一句,何您只心持佛即可呢?」
老和尚:「只要具足信心,那福德因就一切具足了。在的是你的信心,到底是什的信心?是相信的信心?是每日三、五佛的信心?是全付生命投注下去的信心?是一心不、一念不起的信心?……你自己具了那信心?你自己知道,是否福德因具足了?」
一串的答,大家都有一感,老和尚和一般的有不太一,他趣的吐、的才上,可以到一位高僧的,不但增了大家的,更激了大家的信心。
某日上午,天下著大雨,有位法著某月刊社的同仁,上承天寺拜老和尚,教他有要建修道的意,法:「僧的修持,在山林和在都市有什不同?」
老和尚:「起先宜在山林修。了一段以後,不只在都市中,街都可以修。」
「假如一佛教教育或一堂,在山林好呢?是都市好呢?」
老和尚:「不要我要做什。有色相,就有著。」
「您老人家在方便法,不是在教育?」
老和尚:「承天寺也不是我的。如果是,我就成了守的公了。」
「老和尚一生弘佛法,主要的大是什?」
老和尚:「我一天到晚坐在,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
「是大的作……」
老和尚:「多大?最大也不我的椅子那大。」
「老和尚,您是修?」
老和尚:「我念阿陀佛。」
「一般,修是否容易相呢?」
老和尚:「在我有分。如果,有我相,一口就有我。」
「我要身心化得快,是否最好像您老人家一常打坐?」
老和尚:「你在跟我,我才知道我在打坐。」
民六十八年承天寺佛七,加佛七的一位年法示老和尚:「修行程中有多,要如何打破?」
老和尚:「我在然出家,但是仍有始以所造的罪劫、冤主,些都,我要念佛,靠念佛的力量,一一地打破。」
■民六十九年,某一天,有位法著一些信徒,老和尚後,位法老和尚:「出家以,我一直深受人事上的刺激打精神上的挫折磨,不知是我有修行,是障特重?」
老和尚:「越是在修行的人,那些始以的罪越是形,幻成境界折磨你,使你受苦,像身的疾病或精神上的打磨,些磨刺激你,使你悟到娑婆人生的苦,而志求出。你必跳越些障,越人身的劫,才能得到清安,成就。」
一位比丘自彰化,教老和尚找道的事。老和尚:「我出家人寄形天地,天地便是我身道,要找什地方?出家人山水,到那便算那。不是要去找什道,而是看自己有有力,有力,林下竹子三根纂一下,也可以身,也是道。有力克服每一境的障,心便能安定下,在每一道,都能安心道。」
台南某寺的一位老法,年八十二。出家不久,偕同一位在家法,一月前由台南出,台各地的寺。於昨日到土城,承天寺。清早,在客堂到老和尚,示老和尚修行之道。老和尚:「老年人出家,要走修行路是比慢。一心念佛,往生西方,是最快的。」
「我老年才出家,人生各困、危的境界都了,得些我,都不算什。可是在出家了,得佛法老是我理解不,父慈悲解。」
老和尚:「老人家了,不要再想要、搞那,那是有果的。是什都不管它,放下一切,一心念佛,往生西方最要。我看你根本有念。」
「昨天上山,匆匆忙忙,有念佛。」
老和尚:「匆忙是我身在匆忙,念佛是用心在念佛,不相妨。有念佛的和念佛的,到,我一看就知道了!一有念佛的人,他的止行、言流露出阿陀佛,我看你到,心根本有半句佛。」
同的法居士:「要怎念佛呢?」
老和尚:「念佛就念佛,要怎念。」
老和尚反位老法:「你在常住任什事?」
「香。」
老和尚:「任香是最好利用念佛的,一面擦擦抹抹地做事,一面念南阿陀佛,是最好的。」
「可是子我弄、搞啊!」
老和尚:「怎弄呢?你身上穿的件僧服,你就不把它倒穿。」
■士林一位尼和他俗家的兄、嫂、弟、妹等眷一行人,老和尚。位尼向老和尚介他的俗家眷後,老和尚他示在家修持的法。老和尚:「一子出家,七祖皆得度,你的家人由你度他也就了,也最合的,不必我老人再多。」
德尼:「高僧大德的一句,我千句,是老和尚慈悲指示。」
「念佛,念佛是最好的。」
「念佛怎念?」
老和尚:「阿陀佛、阿陀佛地念,不要嘴念心不念。念佛是最重要的,在家佛要念佛,我出家佛也要念佛。再一些菜、柴、劈柴、煮、地……,像小生起一。」
老和尚:「佛要有像音、普、地藏等菩的誓力,做一些人家不要做的事,吃一些人家不吃的苦,才有道可修,那些成佛、做菩的,往往都是那些人家笨笨的人在成就的。」
「老和尚告他,在家佛如何做人?」德×尼。老和尚:「做好人,不要做人。」
老和尚:「我世,就需要生活,衣食住是免不了的。
但是,我的,能吃得、穿得暖,基本上得去就可以,不要。剩的拿去布施、做功德,就是做好人。如果恣意地霍、享受,心所欲,不知制,不做功德,就成人。」
有位法老和尚,他在中南部的大殿好後,如何做弘法利生的事?
老和尚:「不必那多。好也是,不好也是,要自己的事。我承天寺也是一,好也好,不好也好,我也是,想走也就走。」
民七十年的某一天,位山的法,上山拜老和尚。在客堂老和尚之後,便老和尚:「父示。」
老和尚:「念佛,修苦行,地、煮、柴……」
「父我出家人念的看法如何呢?」
老和尚:「出家是色相的,是粗衣淡,是信行,有求吃好、穿好、睡好或是去念,些是於社俗的形式。我出家就是要衣、食、住中去掉我的念,粗衣淡,修一些苦行消障。去的佛祖、高僧,他不什字,可是他靠他的力,由修行,最後自己悟出的。我佛就以去佛、祖修的方式,做我修行的榜,才叫佛——佛的榜。否只一味地念,念到最後不出。那些秀才、大士、有有地位的人,他要是佛,是要地、劈柴,我拜佛、念佛起步。」
「我念佛常常昏沈、散,是什?」
老和尚:「有力。如果有力,自然我在社中放逸的心,收起。一心念下去,妄念自然就消失。」
「有人,戒一定要在定戒的那一天,了那一天便不可,父如何?」
老和尚:「戒必熟戒本,自然每天都有戒,只要有力要持戒,自然心得自己的持犯,否依文戒,天天也不完。」
「父持午是否容易持?」
老和尚:「容易持。要看自己的能力和力,如果有力自然容易持。」
「有想,在太了,所以不得睡,晚上整夜坐念佛。」
老和尚:「是行不通的。要睡好,精神足才好念佛。」
■有一位持戒的法老和尚,提起他差一就往生的。
「我眼看到世音菩相清晰,也很清晰。」
老和尚笑笑:
「真的?那有什菩?」
老和尚:「有佛菩、有土,是法法向那些人的,他有依靠。但佛上,若一日、若二日……若七日,若依著做,那佛一定接引。但如不吃不睡,不要七日,四、五日就。」
「不要存有要菩色相的心,求的不得是正的,那是不可靠的。要所求地心念佛,心面自然出的才是真的。」
老和尚鼓位法相念佛,不要事相念佛。
老和尚接著又:
「看你行持到那程度,跟你一些:要所才能往生,要度生也是一著、一。」
老和尚:「法,你最好不要著些生不戒,有,往生有障。」
「唐、宋代佛法很盛,而在佛法衰微,我很心戒律方面有法承下去。」
老和尚:「有的人不懂,才佛法衰微,其到那候,在有出家人和一些善知,都定有佛菩,、律、在,教我念佛,那都是我的法。佛菩是要度生的,如果有佛菩,六道也就有了,因生都被度了,有生就有佛菩。」
「我的生命有多久?如何培僧才弘戒律?」
老和尚:「肉是你的生命?你大,不要要活多久,度生是要力去行,像音、普菩也是,但都,要放下臭皮囊。心是心,不管身子成的或扁的,不要惦著它。不要得到什,如果有所得,那就不是。若有力在,再度人,功德更殊,力是放在心上的。我的是快快回去新的肉,再度生,生度,我才要成佛,每佛菩都是依他的而修成的。」
「我也是有才留下,否我早就死了,我只是心戒律後人,如何培弘律法的僧才?是我最大的目的。」
老和尚:「我法你能再活多久,那就要你自己求了,要照你的力做下去,你的力第一要。」
「我的力量太小了,求您老人家加持我。」
老和尚:「我的力量也很小,你是去求佛菩。」
「求佛菩和您老人家都加被我。」
老和尚:「知道的人,一句,就能入佛地,不是像今天那多,出家人能一些,而那些在家人也只是而已。」
■有一位法,心不安定,想自己的常住,上山示老和尚:「想在住的寺院,目前有三地方,不知何我有?」
老和尚答道:「是心不安?是所在不安定?如果是心不安定,就是跑到西方也不安定,心猿意,念上就安定了。戒律最重要,持戒清,心就清。如果心不安定,看什事都有我相,就想到跑,要看每事都不是我,修到心不。什事情一到,一念清就是西方。要以心安心,否要用什安?譬如心要跑,就自己的心,『你要跑到那去』?」
「我每天持咒、拜佛,又增加法三昧,心仍不安打岔。」
老和尚:「自己有主不行。只要心念佛、看戒律、拜佛就好……。如果事情越多越著,心越不安。不要把人家的『善』拿修,看到人家怎修,就想也、那也,果越、著。如果有根基的人,把人家不好的拿修,更好、更步,如不修的反而起。心要安很,所以,要找心面那不生不的,不要找外面那些有生有的。要找本什都有的本自性,而那些得到、看得到的都是外面的,自己。」
有位年法老和尚,老和尚:「有的人拿起把,就得不需要我做,不是我做的。」
位法:「我就是。」
老和尚:「是在『和尚旦』、福。能在三中做事,也是福,要修福。年人不步,高心!有的人得自己是大生,大是大,想博士也要再演一——做些洗碗、擦皮鞋等卑微低下的事,那就我是博士。佛也是一,大菩在因地修行,大都做些煮等粗活,越笨越被人慢的,才越有步。才是修行,否我在修行,那有『行』跑出?那有那道行?」
【第六元】弘法度生
做一出家人,是要在日常生活的食、衣、住、名利等,各方面放下、看得破,淡泊一切。
由自身的作表,去感生……
■老和尚常常露天打坐夜,第二天,在他的座椅周方尺之,地面上都是乾的,而以外的地面上都被露水透了。他曾到板某寺一天,晚在外打坐夜,寺的住持法一大早醒,看到外面地上露水透,而老和尚所坐的方之,是乾乾的,知道此人必有道行,於是快通知信徒某居士去皈依,位居士後成公之大法,他的三位子女也先後在承天寺出家。
■佛法不世法,就是比喻如果要度人,法要些包含社上因果的,所以要社往。又世不佛法,就是社上靠佛法,才能善除。
(者:所以老和尚不著要在深山入定,老和尚光在深山入定法真利益生,才要社往。但不能因此而度在家人扯、攀,或於世俗化的活繁。)
度生不是用的,不是拿什西弘法,要修到形中感化人,就是人一起深信,不用口。
修行要修到口出就能成,就。我我在做什,人了我或我一句,就深深感。我到台後,台也比安定。
(者:是老和尚宣化上人答的,老和尚台的民四、五、六○年代,台安定事。)
出家人寺念拜的在家人,不要跟他俗事,要指他怎佛。
有一位信徒向第二代住持法起他年何皈依老和尚的原因:他人老和尚是一位得道高僧,就慕名而一看究竟。到祖殿看到老和尚得又瘦又小,相貌平凡,坐在藤椅上,受人家拜,他不禁起了的心,就在一旁其他人老和尚足,心想著:老和尚,我看他走路都不光了,能做什?有什道行?……等到拜的信散去之後,老和尚突然藤椅上跳起,本的腿也不用手去扳,很快地到祖殿外的走廊跑了三圈之後,又迅速地回到座椅,不不喘的,腿又自地了上去,一副若其事的子。一幕是得那突然,他看得目瞪口呆,想到自己才以貌取人的心,越想越愧,於是走到老和尚座前求皈依,老和尚就叫他到理皈依的家法那求皈依。
■有些出家人在家人一做生意,在家人也,出家人去他,好像做生意互相,象不好,成你度我、我度你。受戒回要倍持戒,努力修持。持戒,戒神你,才能出苦海,否受戒回去念,在家人,怎能度人?有了修持,戒定慧具足,菩你,嘴一出,鬼神了也能出苦,才能自度、度生。
古出家人托,各人去修行,八四千法各人修各人的功,今天有托到西就吃,托不到也就算了,心一致用功,以了生死。不像在很多出家人,如何去搞小,不是了多寺便能了生死,多人了不知什,不知是了自己度日子持生活,是度?如度日,草茅搭一也能日子;如度,大家找有居士忙,便成,拿佛菩做生意。在家人不相信、出家人,就是因此而。如果寺,煮些好菜人吃拉信徒,靠吃,他便不恭敬。寺有德行感化人,自己三刀六槌,且能、能、能做事,使人敬服。而在的人寺,收些徒弟,叫徒弟去化,什也不,又有度量感化人,有便寺,待徒弟好像人,且不知如何教,日子久了,弟子就不他的,便想去佛院。多人佛院,要弘法利生,果出有去弘法利生?在家人了不敬重,便侵入寺管理委管理出家人。古候,大出家人行持到感皇帝,四方、吃四方,衣到任君餐,令人敬重。大四大名山,有佛寺便有皇帝敕封,出家人如有道德,法你。
法,有的人拿多、有的人拿少,但我都一律平等超度。有的人拿多,不要以自己拿多,拿多助超度人的鬼魂,功德才大。我寺超度孤魂野鬼一律平等。
出家的人要了解出家是什?且要到大林磨,要做人不做的事,要不看、不,像吧一。要吃苦,走到那去建道都成功,若吃苦,出家天就想去建道,那很成功。
出家人要常常指在家人如何佛、如何消障。不要看到有的人,就他找好客寮住,去巴他,他好的吃,反而不能施主福田,害了他,也害了自己。在家人也不要要求出家人要好好招待自己,假如在家人要求出家人好好招待自己,就是不植福消,反而增罪。在家人出家人都要互相了解。
目前有多出家人,出家有多久,就想建道,到化,如果光找佛教徒好,如果去找不信佛教的人或外道,因此出很多是非。出家人如果能古代祖修苦行,有出的一天,在林大家吃苦,砍柴挑水,就得到人的敬仰。要在、勤、吃苦中去磨,才能在道上有所成就。
有修持的人是不容易被看出的,最後修持有成就,就能感很多人。感多不信佛教的人信佛,才是出家人的正做法,才是度生。度生是不去官拉的。
■我出家人穿出家衣,受了戒,人天表,如要使人尊敬,那就要不。要把社俗家的一切放下,苦修苦行,使在家人受到感,才可以得到人的尊敬,才可度在家人,才可度生。
佛法是出世法,世法竟有。去佛的在,我不可忘。憾的是,在的出家不自地,世法也到佛法中,以光、出售佛的雕像、塑像、像弘佛法,向工商社看的做法,就是世法。(者:意思是:世法是有生有的,而出世法是不生不的。)
林的矩,不你是、,是天台、法相,都要老修行。在大家多生活忙,修行只是景而已。道看、穿袈裟就成了僧?也有人拿起能,那也不到佛法一去,也是憾!
修行人效法佛菩,每人至少一,永持不忘,直到成佛而後已。但是弘法度生的、佛果的,而不是要你把得大一、住得舒服一,如果,那真是太可了!
「度生」真不容易。我把慈悲心出去,他要肯接受,才受我度,他不接受就法度,所以一切要自自然然的,要他看到我喜。度生要而化、慈悲,度生是其自然的,所以「」就很重要了。承天寺是自自然然的,住多人,我也有感在度他。
在世俗社分富,只要走佛中,就有高下的分,是、是富、是、是,一律以慈悲心平等地待。生生世世要生,,我在成佛度的程中,才有殊的因。
不要生有善有,一切的善都是我的分。如果真正修行的人,一切生都是我的善知。
十方施主供三、福田,而常住也回施十方,十方、十方去,一切生都能蒙受恩。
我出家修行是在取德,做人是第一步,寺的信徒,不方如何,我就酬酬,但不可以有意。
出家人要生善,信徒,我要好好招待,行得,到後自出我的福慧。所以生,我出家是非常重要的。
出家人一切事,住在自己的寺,安住自己的本份,利益生,否即超越本份。若信扯,名度,之事。
的度方法,不但永度不完,而且本身也被入中。
■修行乃修自心,心若清一切,度也是在自心中度,不必出外,但住一,即可度生。也不必挑知份子,一切生——胎、卵、、化四生都要平等度化,有分,、愚、狂之,也度他。
世的父母子女,乃是相互主,今世做你的父母,他世做你的子女,受你的育。如此生生世世怨相,彼此互,有止。而出家是要生死,世俗苦的情,度些人皈依三,同念佛、拜佛,度他出娑婆世界,免生死苦,才叫做大孝恩。否父母未度,恩情,使我再入娑婆度他。上,始以世世相生,六道中都是我去的怨眷,因隔世太而忘失,今生父母兄弟,世可能怨家主,有的甚或入地道、畜生道等三道中。所以我度生,必怨平等、慈悲一切,世父母兄弟固眷,一切生亦去生的眷,所以要大慈悲心,誓度一切生,像大地藏王菩一般,地不空誓不成佛。
像怨平等地度,把世父母兄弟眷,也作一般生平等度化,在基本的度上,度人而俗家往,亦不攀。
做一出家人,是要在日常生活的食、衣、住、名利等,各方面放下、看得破,淡泊一切。由自身的作表,去感生,去做一天人的表,得生的恭敬,更以此苦行利他的胸,去他人、利益他人、感他人,才是一出家人的行度的正方法,而不是耍法的架子,要吃得好、住得好,去他人。一法若是自身的衣食、名、利各方面,不能底看破放下,那他在自度度人的方面,是存在著困。
一修行人在自度期,必衣、食、名、利、世情,都能放得下、看得破,可以,可以自解,而不受、不受,才算是自身已了,才可以出度接受供,再把此供施利益生的事。
施主供布施的功德遍十方,受供者若三心未了,任意享用,不愧,理所然,那披毛戴角有你的一份。
■在的寺院或是度的方式,大都是用世俗法的。如果要如法,只有反求自己,自度成就,生了自然起喜心。所的,都能被生所信受,且天八部自然。度利生,不是在口言上度。
出家人和,信徒要能出家人的失,要以「和合僧」的姿、以「僧」的立示人。一安定部,二僧,令生恭敬三、不三。
度生生,像哄小孩一,其父不需要什,很多是了生福田的,生到父生喜心,但父自己也不知道。
修要修到自己有做什——。
智慧一藏全在面,藏是在我心面,而不是在外分的,或是去佛院,就能出的。法究竟了生死,我要清方向。
如果是家人寺用,也要他添香油,他有正的念。
信要佛法,他如向你俗,就不起,我在有,你去拜佛、到走走。遇有不良份子不理就是,不。信徒要善言招呼他,他佛、寺走走,是善,也是修行。第一要,不要老把出家人的清高相出,修不到行,要知道他也在修行。要行菩道,要修好行,不要修行,不要人人,譬如有的信徒,因不知佛的戒律,而要房拿西,就要好好他:「有什事?要什西?我你拿。」不要以不好的度人家,才能度生。否人看了:「出家人不是子,有什好?」修行要修到有智慧,什事碰到都付,也要知道怎才融,自己站了,人也喜接受,也不造,所以我要慈悲心、行菩行。
弘法利生不是在口上的,只要修持得好,自然人家看到你就起喜心、恭敬心。
像我穿得不好,但肯身常住工作,外面的人看到了,也感些出家人很下心,自然就想供我,形中他福田,度了他,也是弘法利生。
■菩要度生,要先人,看到信徒要打招呼,但不要攀,不要高我慢,我是出家人,你是在家人。我要知道,吃、住、穿,生活的一切用,都是施主供的。
和社人接只是酬,酬心也要有主,要有佛法,不要和社人俗事,要佛法。
我感一句阿陀佛要去西方很困,其他的都不敢想,也不敢想要弘法利生。(者:父,弘法利生是形中的感化,自然的,不可求。)
修行要做苦行,苦行做下去智慧才出。做苦行要都,以後若有人你做家、住持都有法做,才能人。如果修行修到那程度,就算人家你做家、住持,你也不想去。那自己就要了,不有要做什的念了。人二十一,到百就都不一了,一人一款,到最後都不同款。若能依堂去行,深得其中意味,要去西方就了,何要法都的。要!要有!去行!有力,佛,也是你去做的。
的才算是小小的有修,能自己控制自己,出家修要演一中佛事,即使徒弟多、官,些仍是幻境。不能把些念住,我是大法,法是法,出家了!仍要慎。法的人若有我,的就是有我相的。
【第七元】出家弟子示◎放下俗情•提起力
如果情未,嘴念佛,念念是娑婆。
但如至切,放下,那一念之,便能到西方……
■信仰佛教或出家,大都是受了打、刺激,有了刺激才悟修道。每人出家都有其因,但不要以受刺激出家不好,反而因受刺激修道,道心更固。不管出家人或在家人,都要有志,人有了打才提出志修道、做事。
假如修道人不佛理而俗事,不是出家人的本份。以家庭俗事拿出家用,俗未,怎能到修道?
如果情未,嘴念佛,念念是娑婆。但如至切,放下,那一念之,便能到西方。如果扯,割不下,那,百年年是在三界。
父母只是我藉著他的身投胎,不是恩是怨,都是,只有立誓成道恩,才是修行的正因。
在俗家,我是享受了、受了,什事情都受不得委屈,是固自己的意思,愎自用,受不住束。而今出家了,便是要把在俗家及始以,所的子成佛子。而培子不是的事,要用我的信、、行的力量慢慢改,拔除子,佛的子逐芽茁。
在大,出家就有了家,父母也有那是父母,那像台的出家人,不但和父母家人扯不,甚至六眷也混在一起,不成一出家人的。出家就是要父母眷的,否出家反落俗套,成不像出家,也不像俗。
佛要具足信、、行,有信不,要有成佛度生的力,遇到障逆境,才有法以力定自己,不致退心。只有信念而力的人,遇到逆境很容易就退失道心。遇到逆境,要以念佛克服它。
我出家是看破苦出家的,所以出了家便忘了家,如果跟家的人扯,身出家,心中的念有出家,,念被些苦住,法跳出,且家人扯,自己也俗化。不要家人扯苦,不人攀,念自然清,到候要往生西方才有希望,到世界得不退地後,才有法恩。
我出家是在修心思一,不,不友分攀。我出了家就是了家,若父母家人探望,我以待一般信徒的平等度,一下方即可。若是於攀,不但情的苦不了,且心思散。台的出家就是在。
出家要有力——成佛度生。依力去行才能成就,否出家有力,不有什果。念阿陀佛,也要有成佛度生的力。
在娑婆世界中,什事情都不要去它,才能有一解的路,直往西方。
■你些年人很心出家,可是身出家了,心也要出家。我出家人的身、口、意跟在家人不一,要知道怎才能了生死,我所追求的目是了生死。如果你心中有什境、喜的或的,那就那境界,一喜就跟著去了,果是於之中。如果我念念佛,花、佛菩及光明等境。所以在世要除掉念,使心化。出家人要粗衣淡,不能再著於色香味法,不要跟在家人一。
每人都是因果而,因果而去,我的父母眷都在四生中,所以我要快修行,去度他。
父母生我恩情很大。如不出家,要父母恩很,因都是冤的。出家要上四重恩,要父母也能了生死,才是度他。父母不是一世的,不出家就不知道,有以前那多世的父母,所以不要起想父母的念,不要一直想父母的事,是生死念。父母喜我婚,像他一苦,如果你喜些,以後你怎演都可以,可以演更自然的,也不用、、廉、,畜生中都有一些,更自然。
父母我越好,越是有恩怨。出家世俗社是相反的,越疼我的,到越放不下。不要一直想父母如何如何,心於道上,否又是苦,生死的路真危。
不要拿那些西放在心,很痛苦,不要漂亮,穿我件出家衣,直接到西方,如果漂亮,以後就有自然的衣服可穿,像昆、畜生,都不用做衣服。有的人有去,就已在扮那形了。如果人漂亮喜穿高跟鞋,以後就有自然的高跟鞋可穿——投胎。
在家人看不懂,以我很苦。如果道心不固,就感像在活地一,什都不好、不自在,又有。有的道心比固,但以前的子在。父是,你是,外境的影是很大。
我子有很多境界,我以前的子都在面,一看到外境就浮出。有的人是看在家人穿好衣服,就想:我出家辛苦,什都有,就穿衣服……;有的人就想:娑婆世界再好也只不如此而已。女不出家就擦口,你在擦,看起也很好
有一天,弟子跟老和尚到後山走走,看到一些很美的花草,有位弟子就:「我等一下去拿剪刀把花剪下,插在水瓶供佛。」
老和尚:「些花草在,本就是供十方佛,那有需要『你』去剪插水瓶才叫做『你』在供佛!要知道,在娑婆世界,只要一枝草,就要再!」
出家是大孝,要上四重恩,下三途苦,度生生世世的父母,不只是世父母,以前很多世的父母也要度。
■社上都是著色、受、想、行、,未出家前都了花花世界的子。追求色、、香、味……,易增念。
四生的生,吃了就睡,昏沈,生散心。
出家是每天都在些,不要被外境所染,自己主。出家人穿破衣服,它洗乾,,是破破的,但也心安理得。在家,花花,有可扮,痛苦,就想法,想怎,追求昏迷,如酒醉不醒。出家主要是提起正念,佛法,解的佛法,社每都追求,都生活追求而已。
在家人一味地求物上的享受,漂亮,怎修,衣服怎穿,若有人,可以搞些花,的人了些就步入歧途。些香味法,四生皆有份,落蝴蝶、、狗。
出家衣服非人人穿得起,唯有福的人才穿得到。
在家人不懂,以生小孩就命苦,自不如人家堂,不知道他的冤主少。
在家人希望子女大成人,有一番作,大、博士、大,吃好、穿好、住好,女有所企望,等到女真有所成,父母不,妄想成空。
一口快,想著我的子、媳、子,哀哀怨怨地女有所,情、生、老、病、死、苦,也之而至,六道逃也逃不了。父母女的期待,就如同犀牛望月,月光能普照大地,但它是有生有的。佛光是色相的,不生不,能普照到三千大千世界。
但是,有生有的力量,所以往往念佛念到有了,想到有生有的,想去追求名利、吃好穿好住好。世的一枝草,都要再。所以修行要修什?
就是修衣食住行、粗衣淡、香味法。修行修到智慧了,就用比喻。
不要著於在的父母家人,些人都是去生中的冤主。
老和尚朝山,赤、一椅子、背著包袱,忍日,朝到那算那,明天的明天再,心中所住,都有天在持。我就是有,有什事情都可以做得到。
做人如果出家修行才值得,要不然在社上,生育女,到死不得,不意走。
出家人不要沾染苦,否就在家人一了。遇事要光返照。
■在年人出家,很危,容易被外境所。而曾婚再出家的人,在社上吃苦,他些外境自在,不易被。但如果年出家人肯修行,智慧容易有成就,而些半路出家的,要比人家多修百年(喻很)。
早上醒先摸摸,什要出家?了生死、不受而出家,所以要提起道心。
出家苦,不要攀。
人何受?就因七情五太重了,被七情五所迷,整天就是、色、名、食、睡,也就造出了。
生不,死不去,即使生前家,死後也不去,般不去,唯有身,不要再些身外之物,浪美好人生,趁早修行。
是日已,命亦,如少水,斯有何?我就像要枯乾的池塘的,命已垂危,一天一天地,不知死後何去?要常常警惕自己,不要有放逸的心,勇猛精,才能往生西方。
出了家就要有正念,有佛的子。不要身出了家,心和世俗人一,情苦都了,到後也有法修行,想婚也不是,不退不退,出了家就要感到很幸,有走路,好好地修持,才能往生西方。
人命常,一口不,人生就完了,快勇猛精,莫放逸,多念佛是之急。
我能看到十方人,形形色色、。年的出家人情之念重,看到情,若被境所,他生起慕之心,是有道心。如果他下去是落的,才是有道心。
要掉一切六根六,如果世喜些什,就什。要放得下、看得破,才跳得。
要常看看穿的件衣服,摸摸光,提醒自己的身份——出家人。否有忘了,此身在,而心常跑出去,自己不得,就不是出家心。
不要常有我的父母、朋友、同事、戚……等,些情,千劫也是在些,也是些在。如果有佛的子,修行就比快。
【第八元】出家弟子示◎粗衣淡•去除念
修行就是要下心,衣食住都,要粗衣淡……
■老和尚在住山修行期,常有猴子送水果去供他,猴子的手一次只能拿一水果,如果送十水果,就表示猴子很辛苦,回回走了十趟,所以,老和尚一直猴子有感恩的心。有一天,有人送了一很大的水蜜桃供老和尚,老和尚看了就要送猴子吃,因寺正好有一信徒送放生的猴子。弟子一看,是大的水蜜桃,竟然要送猴子吃,心得很不得,就老和尚:「……送猴子吃不太可惜了?」
老和尚就他:「不然你吃,不可惜?」
■一人如果生活越享受,吃好、穿好,就助他高我慢的性。人件越越,我相越是著。
有所著,就有所。名利就名利的事,不清。
我出家修行要欲,吃只吃得、穿只穿得暖,就好。不是要求吃得好、穿得好、睡得舒,要粗衣淡,才能智慧。自己菜的菜,又、又、又不花,如果不懂得出家生活的意,要享口欲美味,到外面去各形形色色的菜,煮得的一桌,像宴客一般大吃一番。不但吃了身不利,又花福,不但不能消除口腹的欲障,反而助念,世俗人,那又何必出家?
我出家修行,就是要修些始以的,要粗衣淡,房中能吃的西不可糟蹋,常住中可以用的西,就必加以利用,要常住,能省省,不要有是你的西,或是我的西分心,出家人有什自己的西,一切都是常住的。更不可常住的西,或是自己出家後所得的一些蓄,拿回去俗家眷,不但有替他植福,反而是使他折福。
房煮出的菜,如果嫌好嫌地挑剔,不但自己本身福,反而增加煮的人的福。
吃西,想想些西是那的?怎的?想想自己有有修?如果不愧心,就是嫌一句不好吃,也是福。
出家了生死,是要去一切的,我粗衣淡就是要,吃只求果腹、衣只求蔽寒,如果色、、香、味、睡……等,都是一迷,在四生中。、、,心地才能清明,,西方才有份。
人少失,便能少感,心能安定。出家要知因果、要惜福,能吃的西千不可,否世成、狗、、,再吃。
所修苦行,也就是惜福,不糟蹋任何可用的西。吃的、用的,都要能化腐朽神奇,才是功德、才是修福慧。
去我,粗衣淡做起,淡泊望,不要分。我、人、生、者相。
修行要能耐苦,粗衣淡。在花花世界,每都很方便,有些西可以不必用手拿,不必用走路,都很方便。但我出家人修行想:依照祖的修行修行,才能了我的生死路。我今天不是享受出家,是要修衣、食、住……的淡泊,可被社看不起,一切比不上社人,如果被社人看得起,就有苦,又成生死。被社人看不起,就少攀心、妄想心,好心用功。
■自己本的面目,要靠自己悟出的。,仍是於六外面的境界。修行是修什?是要修衣、食、住的淡化,去除、、,不究衣、食、住的舒,不要和世俗人一,否就成了政治法。苦行是要我得解,要清楚去的一路,去解生死。
在的人不管在家出家,生活都很好,比多,深著香、味、的喜,痛苦也比多。
出家人不要有念,才能除、去除,不要和在家人一,吃要吃好、睡要睡好,出家修行僧,就是每一要愈,才愈有修行,不是愈充足,否念存在,而他也他在修行。妄想是念生出的。
再身,身是什?就是粗衣淡。穿的是三衣,有要穿好的,每一都,每一都不能和社的人相比,才是修行。
如果和社人相比,就又有苦。
修行粗衣淡下手,而在整天都在究吃的、穿的,修行本是要消障,在倒把福慧吃下去,障也之而。
出家修行要吃苦,不要著我相,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我身穿的是染色衣,只要乾整,也不人家。如果出家人太享受,在家人不想供,若出家肯吃苦,在家人就想供我。
以前在大林,穿的是染色的麻布衣,就是在家人事,披麻孝穿的那麻布,吃的是很稀的稀,配的是的菜,有像在吃的是乾,又有多的菜。
出家修行不要像在家人一,犀牛望月,要穿好、住好、吃好,到後就要披毛戴角。
出家求解——要在最基本的日常生活中去修——於衣、食、住、香、味、、法中不起念。
在吃的方面,出家人是人家布施什就吃什,不著、不求,少一些、一也吃。否吃太多、吃太好,障不易消,如又起念,仍在中。其真正起,什西拿去化也都有毒,如水中也有毒,人家都吃,我就跟著吃,不起。
只知道吃而不知道修行,吃多了就消化。
以前菜都很,菜,而在比究吃,出家和世俗人吃得一好。
不要著色相究穿著。否,做也不是、那做也不是,不得弄衣服,就不能常住工作,反而被衣服度走了。
出家就是要衣食住看淡些,不要太究,一切,也不要太著,否易生,人家煮什我就吃什。
■修行就是要下心,衣食住都,要粗衣淡,如果於究衣食住,就和在家人有。看淡些衣食住,才能去掉,如果生活太充足望大,念愈多。把一切去掉,因把真如本性蒙蔽住,心不乾,真如本性也永不能。若要下心,衣食住日常生活著手。
吃西吃就好,若要求色香味,就是嘴巴做奴才,胃多忙碌,吃太好,子又想,容易散迷糊。一切就好,只要吃得,肚子不,穿衣能遮身、能寒就好。
若著於色、、香、味、、法,智慧不能,要想法去掉它。
多吃多忙碌,人在做事情不想吃,下就想吃西。吃了,一到自然而然就想吃,少吃少忙碌。
一就有很多出。
出家修行,就是要修色、受、想、行、。修五皆空、粗衣淡,香、味、、法,也不是教你不要吃,或越吃越少,而是要其自然,要正常,要所,如果有「我」、「吃多少」的念,那就是著了,故意不吃,火上升,不能修行。所以只要能吃穿暖就好了,不可。
世不是我的,人家多少就要人家多少,出家就要知足,要死心修,不要一直向外,到了便是欠人,要人!一到,一天的目是找吃的,我也是了三餐,可是小吃就好了,不再去;而我了吃,念更加多。
迦佛在世,要出去托,托得到西就有得吃,托不到就要肚子,要吃一餐都很困,很苦,就是有苦,才能身,所以修行悟道就很快。
以前大承天寺,吃的是的菜梗子,臭了,就用竹子把去放生,才拿煮,臭味到山外,信徒了吐,我:你如果去吃了脾胃喔!台出家衣食充足,如要吃好、穿好,念在就法身,俗心不,修行,隔夜的菜就不吃,只差擦粉上而已,全是世俗的念,怎有力?事情稍不心就起,所以要常照信施是怎的?以前的人是怎地苦修?
我在衣食不缺,更加倍地知足,勇猛精修行。
【第九元】出家弟子示◎戒•定•慧
……要戒,戒就是要忍辱,忍辱第一道。
……如果能忍辱,不易犯戒。
■承天寺重建期,建工程正忙,有一天,工程、怪手、建工人都了,老和尚知道工程的那位弟子又要始忙碌了,他故意把位弟子叫,:「你在去磨剃刀,把剃刀磨好。」位弟子感到很,心想——工作正多,正要忙,工人都在等,才叫我去磨剃刀!但是命,只好快去磨,磨好了快去向老和尚告,老和一都不在乎有多少工程在那等,若其事,很悠地,又要查他的磨刀石,位弟子就快送磨刀石去老和尚查。老和尚一看就:「磨刀石只有磨在中一段,都有磨,可是心不平,用力不均,是急躁匆忙中磨的。」然後又叫位弟子回去,重新再磨!做弟子的然知道是老和尚的慈悲教,可是工作很多,在力很大,就回去重新磨,次就把磨刀石的磨一下,它平一些,然後又送回去老和尚查,老和尚一看就:「就是要做人家看,磨人查的,才磨,根本有真正用心、平地去磨!」弟子了,就跪下向老和尚悔,求老和尚慈悲指——磨刀要怎磨?
老和尚就:「手拿刀,心中念佛,安定平,由磨刀石的直到尾,平均用力,磨一下念一句阿陀佛,不管事情有多少、有多忙,心都要不,每一刀都不能差,不急躁也不要速度,因修行是了自己修,是藉境心,藉著建工程磨自己的心,不是了要做建工程,更不是要做人家看,或是人查用的。」老和尚就拿出他自己的磨刀石,做弟子的一看,真是心服口服,老和尚的磨刀石是那平,平得亮,那就是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一,都能不忘失「正念」的定力之表!
■出家修苦行,修戒定慧。多人去受了戒,便自以做了法。受戒就是要自己遵守戒律,持戒才有定慧。戒定慧不容易,是依律而行,四生不可害他,要慈悲、要忍辱、吃苦。
有人受戒回,些念回,衣食住更享福,不知道勇猛精。在家人做生意要使人相信,吃苦、守信。而出家人不能使人相信,就是因如此。衣、食、住,不持戒、不修持,如此怎能使人相信?能守戒、吃苦耐,信徒更相信、信仰、恭敬你。
出家人以戒。以戒是要修到使人了像佛,人心喜,起敬仰之心。
在的出家人戒受戒,出了戒後就有戒了,因他不知悔,自己受戒以後就是大法了。所以,在戒堂之前,苦苦修,出戒堂後更悔,更加努力精。假如出戒堂就自是大法,要指人家、架子,佛教就入末路。
出家人如果有戒律的束、薰,俗家人。如果在人人之,仍起人我是非,就是未菩提心,是犯戒。
戒行清、六根不染,是入的第一步基,要如「六」,住於清染。如果六根不、妄念尚存、明未破,便法悟。堂打香板就是在打你的明。
出家人要精通戒律,凡事一遇到便能知因果,知道怎做。要戒,戒就是要忍辱,忍辱第一道。
出家的人,都著一身的障,妄念、心猿意,不受束,心所欲,所欲。而在出家修行,就是要把些模式翻成新的模式,原本以常的,成道法的行,即所的出家要有戒,戒就是因果,有所束,什因得什果,有戒就有定,有定就能慧,天八部自。
你懵懵懂懂地出家,又懵懵懂懂地去受戒,去受戒是要去悔,不是去,又回。在戒要量少,少和人家攀,有多佛念佛。戒求戒的人多,自十方,我不是去和人家比穿得好、住得好、吃得好。受戒能忍即入道,凡事都要,不要和人家睡大位置、吃得好。受戒是威矩,不是去是非、造口的。
■受了戒就和未受戒前不一,更修苦行,把改掉、念去掉,以戒。,就是要的,人犯,我不去犯;人不如法,我如法就好了。戒是戒自己,求悔即是戒。戒也不要太著,否本是持戒,果反被戒回去了。戒要不生,不和人突。
受戒不是受那戒疤,是戒在心。知道了要快悔,戒持清就有男女相。
要戒,才不有那些情、苦。
比丘相即是佛相。有比丘法,就要候招待,不要再去分那人有修?那人修?每一位法都有他度生的法,不可便批,因而影人佛法的信心。
人好的要成他,如不好的也成他,自己的罪加倍。
受了戒就是要去行,不是要做「大法」。身份有高低之分。
佛法十分了解就去受戒,容易造成高我慢。
未受戒不知戒律而犯戒,那是意的。已受戒知道戒律,就持戒律,莫放逸。
受戒是受「忍辱」,到人你、刺激你,而不理,那就是戒。如果能忍辱,不易犯戒。
的念跑出,做出了有,心求悔,不再犯就好。
身徒弟的人,若父有再大的失,我也不能。如果我人家他父怎怎……,我再把些出去,我犯了四罪。
戒是戒自己,不是戒人。我起了念,就拿戒律制止,以戒。
依戒律的慈悲,才是真正的慈悲。
守戒就能定心念佛,念佛也能持戒。
戒律主要在戒自己,不是光教人做,自己不做。
戒,必熟戒本,自然每天都有戒,只要有力要持戒,自然心清楚自己的持犯,否,依文戒,天天也不完。
要按照戒律去行,每一戒都有戒神,不守戒的,天八部是不的。
持戒是在修身口意清,佛的矩,行、住、坐、,止行皆要的。吃西,不要嚼出音,否鬼到了很痛苦。又如,男女拿西不能手接手,女如果事跑去和男七八,就是矩又犯戒,想想西散心。承天寺已成了光,如果是不清楚的,要修行就很困,念往往不,看到了手拉手的情,就了心,摸摸,才想到自己已了,然一面在做事,心越散。
【第十元】出家弟子示◎病苦•身•人身劫
……有病苦,也勉自己多佛,障才消。
不要太惜假,它有一天掉的,……愈惜它,它愈……
■老和尚在往生前一星期始,每天夜都自己猛力地出念佛,然用力念得身都震了,但九十五高的他,本就丹田力,所以即使再用力,音仍然很小,所以晚上也不吵到人。一般人命,大都呼吸力,一切不能自己做主,而他如健英勇地突出了五的重。老和尚已近一月吃西了,弟子唯恐他力以支持下去,就建:「父,我念,您就好了。」
老和尚瞪大了眼,截地:「各人念各人的!各人生死各人了!」
完又用力注地自己念佛。暮冬的寒夜,大只有十度左右,老和尚用力念佛念得身,把在身上的毯子都掀掉了。
身有病,吃什也有用,念佛事就好了,阿陀佛是上王。
出家修行不,出家事情比多,因冤主都,所以病苦、不如意事到。若能跳得,好修行;跳不法安心道,所以有病苦,也勉自己多佛,障才消。
不要太惜假,它有一天掉的,不要太容它。愈惜它,它愈,有了西就,不要被它利用了,我要的是那知,不生不的西。
出家人不要怕死,死了去西方更好。出家人要有能把什事都化有的力量。
■不要太惜身,生病不要去理它,是一考,理了它就被考倒,它有病就有病,病就有什事了。不要病苦生,遇到病痛,更出人生常,免生老病死苦,更加倍努力修行。
我假免有病苦,但小病,有妄想才是大病。有妄想,我要,生死就不能了,了保持的正念,我平常就要多服阿陀佛的,否死往何去?
身就像房子一的,即使再怎修,是有破,我要假放下,不要太惜它,竟它是幻化的,但我要好好利用它修行。
老和尚一件衣服破了、了穿,子留了那,有一餐一餐的,只了了生死,勇猛精,把身都了。
臭皮囊是借我住的,但我往往了它,造量的。
凡事好皆不形於外,例如生了病,也不要人得你生病了,像父有病,但看到父都父身很硬朗,也有人知道父有病。
我都是的,所以病苦多。少生、多念佛,就消我的。
人是否逃劫和病苦?例如患心病,若能心念佛,心病好。如果心念佛,想去看生查心病,念佛念佛,病是不好。若能心持佛,病好了自己不知道。
去的佛、菩都是苦修的,有的修了生,有的修了多劫,生活淡泊,不妄造作,所以能悟,了生死。在的人都不想吃苦,也不相信佛菩佛法而命的道理,因此入道很。
身本就不能久寄的,不能太依它,它著太深,要看破四大、五。
「父,在四大看破的候,我然知道身不是我的,但痛是在痛,怎呢?」
如果看破,愈想愈痛喔!如果看破的,痛就它痛,就比好解。越痛苦,就越自己:是身「它」在痛,苦不是我,才看破。例如你在,就到酸啦!感冒鼻涕又流啦!也不快一,要坐不住啦!
就越受。你如果自己的身:流鼻涕就任它去流,酸就它去酸。你用想,又有害到什?有啊!不是照。
【第十一元】出家弟子示◎苦行•做事•利他
我修行,吃的苦有多少,福便有多少。
福的深,所吃的苦多寡而定。
■有一位法任大殿香的事不久,因每日的香客信徒多,接不暇,本慈悲待人的地失去了笑容,心中生起躁的念,忍耐了一拜之後,想想是去教老和尚解之道。到祖殿,看到坐在那的老和尚,竟然不是以往和慈祥的子,而是一副怒目金相,不禁心生害怕,豫不敢向前,他才悟到:生喜看笑,心令人不敢接近,自己忍耐工作中的繁忙,和待人才是。於是自己知,鼓起勇,去向老和尚悔,老和尚才露出笑容了。
■要苦行才能得到智慧、佛、福。佛——人家看到我生喜心、恭敬心。福——人供,但要惜福,不能太奢侈。然有福,但要有度量,好的人,不可著。
出家的目的是了了生死。了生死就得修行,修行就要能吃苦。不能吃苦、不知修行,生死不了,生又在六道中。
在社做事守信,不可,心力,要忠心,替人做事能忠,老重用你。佛也是如此,佛有虔信仰佛佑我。做大生意、能和外做大生意,也有好信用,能老所重用,老提拔你、栽培你,你的事可慢慢大,甚至外人做生意,前途不可限量。博士不可只你一身,吃苦才能有成就,有苦,人才信任你,如此能出人地,前途不可限量,所以凡是能苦行苦修的,前途一定不可限量。
反看我出家人也是如此,佛菩都是用苦行,不是什人才,不一定要佛院才能成就。佛菩都苦行中,、磨、苦修出的。
多居士大,很深信佛法,。而我出家人修苦行、戒定慧,以形的方式感化人,使得大生佛教有衷心信仰。若不苦修苦行,那些大生能能,比你,怎敬重你?
事人不可以。一根草,滴水也消,得生死,稍微就有障。在大事人都有小神通,如知客都有小神通,那是到各方,在苦行中修出的。要常住物,一粒米如山。更不是用物酬在家人,使人不敬重。
出家人要把俗家一切放下,否出家以後在打,走入邪道。不要把俗家生活到寺。
到修行,不管古今,都要吃苦,且若干劫,如迦牟尼佛,人家要求布施眼睛即眼睛、人要鼻子即鼻子,如此牲,若干劫才成佛。
得自己是凡夫才好修行。我要在一切的中好好理自己,是人法代替的事,等理得,自然智慧明朗,明散去,就是自己。在一常住中修苦行,修久了,自然也了解的林修苦行的意思。修苦行是除妄念最好的方法,而且我修到苦化,自然一切事情就明明朗朗,不通,而智慧大。
修苦行是苦中越修越不得苦,而且得快,有感到是在工作,就是障在消,若是越做越得痛苦躁,那就是障在翻。不要以佛菩是多苦,佛菩已苦中磨得障消除,有苦感,做什事都已自在,而不得在做什,也不得自己在度生。
我工作,不要你在在寺佛做事,或父做,而是消自己的障做。我有什可的,只是地,做些苦行。但地不是一件的事,要,要能高高地,否,地得起,明障反而上。
你看看去祖的,那些祖有走,他在我法。我不到什地方,只要抱著意吃苦的心,意忍一切辱、吃一切,不畏苦,一定都步。
我修苦行是在藉各事境,磨我不起明,洗除,做人做事的各能耐,不是要做什力事,才叫做苦行。打破一切逆境的分,就是在修苦行。出家就是要吃苦受苦,只有在苦中才能智慧。
妄想多的人,要做一些事,念有寄。否妄念,要他念佛也念不下去,只有善根利的人,可以地念佛念下去。一面工作、一面念佛,地不得在工作,而且自然生起平等心。
事必受戒,知道戒律因果,才不。受戒的,只能忙,免得造。譬如大寮的事情,有菩在那,可要按部就班,不可起明,人吵或摔西,不但障反,而且加重罪,地有你的一份。
在大林中,大寮不可有人入,即使是家也要有事才能去,以避偷之嫌。不像在,人出,聚。
■老和尚出家,某天,大家出外坡工作,接近中午,收工回寺的候,正好到午敲板的音,由於林人多,供不易,平日省吃用,水水的,有,又加上出坡力,人都得,不得把工具收拾好,往堂。老和尚也想往堂,然而被上人叫住了,叫他要把所有的工具位,,老和尚也得四肢,眼昏花,一收拾工具,心很不是滋味,心想:粗的活,吃差的菜,又受此奚落,何苦哉?心一起,不管他三七二十一,和尚不了,就信步朝山外走去。走多,又自己回神想:我不是志苦修,了生死而出家?今天只了一苦差事就意,不是背自己的初心?念一,忽然得志昂然,一,些倦怠、、不的情,全部到九霄外。就回到上人跟前覆命,公才允他入堂,叮一句:「吃人不吃的,做人不做的,以後你就知!」此以後,老和尚更刻苦自,不敢生退之念。
■那些自己自由意生活的人,往往失;不作的,也失。
念佛、常住心力、利益人,便是修福慧,可直了生死。若是了自身的利益,不人,以後下去。我也是在人,修人福。
修苦行就是一切粗的工作,都要分地去做,主要在磨我的傲、消我的障。有苦才有行好修,苦就道行可言。
修行人要利他,也唯有一切利他的苦行功德,才能出人我的限囿,我相的一切倒想、想、愚想,以及因我相所起的,由是得解,自性中量三昧前。也唯有如此,一切以利他功德前提,一切以度生苦厄,自身事,心胸。
早晚堂若能精,身心定,智慧得,能成就祖,不可忽。世音菩也是精熟,再心入房,知道如何房的化功德之事,作佛事的修持。否,咒不,一味著自私,不能房事化佛事功德修持,煮一子的,也出。因因地上不正,只徒增。
在房是在行普行的,以前,音、文殊等大菩,都是房中苦行出的。在房要惜福,米泔菜不可,不要了可吃的食物有因果。戒神、菩可都把你入,得做、、、狗吃些。
我修行,吃的苦有多少,福便有多少。福的深,所吃的苦多寡而定。
古候的大林,家、知客、有,他的,不或、是或非,只有有第二句。
林事人是寺的代表,是磨明的善知。些人往往都以人的姿示,以不合常理的要求,要你去做,非是要消你的分,只有唯命是,才能免去脾,消除高我慢,生卑下心,照才能消障、智慧,才是真正的修行境界。
寺每人都有每人的事,各人好各人的工作,不要去干涉他人。有事情,不要持是自己,人不,否就起突,世界就是才不和平。不管人我怎,都要承下,要愧地是自己的不是,才能和合,切不可人的不。
任事的人,要有不怕人的魄,如果畏首畏尾的,怕怕西,怕人是非,整心被束得死死的,非解之道。尤其是做房事的人,更以忍辱行治我的明。房是最多、是非最多,最容易人起明的地方。我在房要修些什?就是要以忍辱修治些,降伏我的明,才能我的智慧。否在房事,不忍辱,不愧自己的不是,事事人是非,所起的明比俗家人更害,,煮一子的也不出。
■我自身如果不修持,不常住、人效力,不修福慧、不修戒定慧,天人去、天不,自然障集,心不能安定自在,便滋生事端,落入魔窟。反之,善神、戒神、天八部都法,魔障不,自然心得清,安定自在。
心常住,功德在寺院,世有福到寺院出家,保住出家人的身份。
修行最先就是要住心猿意、心所欲的心,不要它放逸,很不容易,但我要,消些始的罪,要提出勇努力修苦行。做的要去做,人不做的,我要去做,自己要成就,像阿陀佛一,如此的信行,障才消。障消,做任何事情都快,不得苦,住娑婆界,如西方境。
修行的路然辛,不如俗家自由,但著我步向西方,去阿陀佛。
俗家人的功德福,是享得的,而出家人的功德福,能生出智慧。出家是不容易吃的,要吃的苦,但苦是消我量劫的重,最後生西。
出家要吃得,就切苦行。
如果真心想修行,是各自的福,所以福慧修。每人要把以前所的障消除掉,方法是:拜佛、念佛、心做常住工作、不。如生,即是造新;如不,我的福慧就增加出。
事人不好做,所以事人交代下的事,不管好的的,都要喜承受,不起心,清楚。好的起,的放一,自己心明白就好,此修忍辱波密,修行不是非,不有理和理,出家在家不同。
寺的那些,是生善,外面公上班的抄不一,而和晚的功德相同,不要因不能上晚而起。
如果人人意吃苦,人人都可成佛,可到西方,花化生,我出家人件衣服就是西方衣。
凡事要耐心做,念阿陀佛,慢慢修,心,到後也和阿陀佛差不多,很自在。
苦行不是的,修苦行是在修心,每一事心做,做得合。而不是每一都做,果每一都做好,不做好,你一做反而更。做事情是用心,心才不想。我出家人做事在家人不同,即所用的心不同、思想不同——在家人做事是了,出家人做事是道相合。否看起和在家人一,都是了三餐做事情。
事情如何才能好?大家要互相合作,不是用耍使人,一要避免。要好好、清楚,以花例,不知道的做一次他看,否事情做不好,又起。
有的人令人起,不能安人的心,令人不知怎好,又要人他的。其他不人的?果他就在那心,起,解不。
■心若清就有精神,做起事有活力。看你很有精神,在家人穿得那,是很散的子。做事也不是一成不的。
同修兄弟吩咐他人做事,要依佛法,互相客,不是用命令式,如父命令孩子,或耍性子。
事要慎小心,凡事皆有因果。能吃的西扔掉或放了,都逃不了因果,因果毫不爽,也替不了。各人生死各人了,各人吃各人。
做事情是在我的,有事做才不打妄想
做事不要,看到做好的,起做,做事功德是自己的。如果人,那就是又造口了,做事情不是替做的,是消自己障而做。出家的好,你看不出,不知道,些障如果不消,就都在出。外表上看,出家人好像也只是吃三餐、做些事,其出家就是要去除些、、,及消我的障。例如:在擦椅子,父再擦乾。你想:已擦得很好了,怎?想法是俗人的,修行要直心,要:「好!好!我再擦好。」也是在考你的心,所以修行在直心。
修苦行即是在洗、子。
要少用,但不是不用做事,而是,遇到事情做了就好,不要再去分你我是非,人也是一。
比率直的人,智慧容易。
做常住的工作是有件的,不要做得怨天尤人。
常住即慧命所寄,有常住才有我,我常住做任何一件事情,不生命安危。
一工作,一念佛,就感到有地、因果、等,才警快念佛求生西方。
西好的,不要把它成不好的,是指常住的西、使用物,要量保存、使用得宜,不要心或故意把它放了。
修苦行是要自己是否能身。身是假的,一定,再怎也不好。
修苦行是要培。看有有,障少的人,力就出,佛菩成道,就是依誓。
做事情就像在玩一,若其事,但心要有主,不要被外境所。
我要身常住做事,如果太惜身,就法修福,反而被臭皮囊走。
守自己的事,如果好吃做、不,福用完,障一到,自然而然待不住。
在家有苦,出家也有苦,在家所受的苦有目的,而出家受的苦,是要了生死,不受。
我修苦行,就是要消障,所以於自己的言行,多注意,免得障,又障走。
■不要怕得罪人,自己的事要做好,的就,不要做人情,免得落因果,失人不失因果。
有什不知道的,父或兄,不要怕面子而自己擅做主。
今天我出家是要修行,了生死,不是享受的。修苦行就是磨我的身心,能使我有我相、有,到身口意清。
做事要心甘情,才智慧。
以前在大林,出家不是那容易,出家要先出外坡做苦工,做到某一段再事。
以前大林,只要有人犯,知客也不用多,把你的姓名在布告上,你自己看了就得走路。在知客你,你和他吵架,真是差得。
做事情要用去思考,不要人家做,就一成不地去做,要有判能力,否不就像一傻狗,人家了一石,不知的是什,就跟著去。
拿的大博士,有,但不得就有得吃,而拿大的,也就是拿的,只要拿得,一定不愁吃的。
做事要有耐心,把境擦洗乾,也同要把自己的心洗清。做事念佛,不要放逸,不要意跑走了,才能到身口意清。
事人心我才我,正我的,就是我的善知、指者。不要人家一,就了。
修行何容易,要想一修行人,不是那。在我只能做苦工苦修而已,我慢疑未,在只是磨我的心志,等了些,那才入道。
修行就是要吃,才有步。
做事不是人做,也不是做的,而是消自己的障。大家在一起做事,若有人不,我教他,若他做不好,我他做。不要分得太清楚,他不做,你就起。他不做你自己做,要有慈悲心。
如果事人教我做事做了,我也不能去反,著他的意思去做,自然就悟出真理。
修行的路程要愈苦,才智慧。不是希望人我好,否和世俗就有了。
■人家叫你做,你就做,也不去想的花,比好修行。
如果你地乾,硬你乾,你若和他,就是在家性子。若你能接受,:好!好!我把它乾。就是修行。
信徒拿西供,是求福的,即使是供一根草,我也要以喜心接受。如果拿好西,我了些西起念,不能悟道。如果拿的西,我把的煮成好吃的,福慧修。如果有理,反而批人家拿些西,自己起,且造口。
修苦行不是一定要做很多事,做事情是磨自己的心。做事不能急,慢慢,做久了自然熟悉,就智慧,事情怎做,不是刻意筋去想怎做,而是一看到就自然知道怎去做。
在家人整天忙碌地工作,就是追求名利、望,想在物上得到享受,吃好穿好住好。而出家人工作,是了,工作不求做多,也不用急,更不是想得到人的,也有在追求什。
急性就明,丹田也力。
修行要靠自己去行,像一杯水,你未之前不知其味,了之後就知其味,所以要去行,才保真。
要有菩的精神,要做一位菩,不可以自己好就好,不管人死活。把人看得重要,自己,要利益他人,如果只利益自己,明就一大堆。
做什事情才算是苦行?就是一切都不,日常生活不起分,就是修苦行。
自己的事,自己量力而,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不必人忙,因各有各的事,自己心就自己做,如果麻人,不定使人起。如果他自己高忙做,那就可以。做事都是修行,不必。
在家什事都依父母,不知天地斤重。而出家後都是兄弟,各人各人的事,把自己工作做好,有立性。
做事情要有,不能便便草率了事,要把常住的西,做的理。例如一棵,有予的植,把它糟蹋了,那我就有失。
每天做事,把事情做好,心都在佛道上,如地也悟道,地埃,要我自己的埃。
■戒本有各事的矩,要才不犯戒,以後事才能任、有寄。
事要一步一步、一一地按照矩,不是管的。
若事都做,到那都自在。
做事情是在磨我。做事情如果用心心,一件事如果,其他事也都,做念佛,同的,一理通理。
看做事情就知道,做事心、用心,佛念佛也就心用心。最後自己有「直」出,工作中那不乾也知道,就是地上一粒沙也感到。即一件事人家了,就知道怎去做。
始以,所的,善念少,念多,所以我的自性被住了,不出,因此有妄念、睡,法它抵抗,就是障,所以要做些事情配。修苦行,消障,才不想睡、想吃。去掉念,才有正念,才少。否是到、得糟糟,都通,法疏、排解。
修行是做人不意做的,勇猛精,不是和人是不是我做的。斤斤就和社人一,做人不做的才是修福慧,修行不是用算的、的。
如果在工作,知道我在做什,有感,只是修福。如果工作,有我在工作的念,也就是有什感,就般若相,亦即身心世界皆能放下。
事人的,不要故意刁事人,大家同心力。
修行就是要「做」,事情做下去之後,慢慢有善根跑出。障消除,善根就出,不是修他做,我不他做,是「行」。修是修解,「精彩」,精、清、明才是解,不是叫你一定要做那些事,而是要你
能洗得「精彩」,有的人愈做愈不情,是「行」。
做事情,不是在分做不做,而是要起喜心意去做,如果分我做、你不做,就、起,我那乾,你一通,又弄了,於是我朝、你朝向那,人不,都起了,心就想:在俗家可以去旅行,出家辛苦又不自由,真歹命!
做事情,也不是一直要追求做得很完美,例如:打乾了就很高,如果弄不乾就起,,即使你打得再乾,心是不乾。
【第十二元】出家弟子示◎和合•忍辱•破我相
……能行忍的人福最大,不但增加定力,而且能消障、智慧。
■年老和尚在大深山修之後,回到寺常住,有一天,大殿功德箱的香火了。家和香出消息的候,寺然。老和尚回寺以前,掉香火,老和尚回多久,全寺以生的香火居然不翼而,而且大家想到的就是——老和尚每天夜都在大殿坐,如果有人手,第一知道的就是他,既然他有反,那偷香火的,是呢?於是大家都心照不宣了。
此,整寺上下,大家然都不明,可是只要一大殿,或碰到老和尚,有不以白眼相向的。古人:「夫所指,不病而死。」老和尚在人默之下,一句表白明的也出口,一不怨的心也起。
就度了一多拜,大家仍然怒目相待,老和尚依然如沐春。候,家和香才出,揭段公案的底。原香火有掉,只是家和香想藉此事考老和尚,究竟在山上修年之後,出什的人格?想到老和尚居然在怒之下如沐春。家、香一表白,大都自愧,一多拜,天天怒目所向的,竟是一人格完美、超然物外的道人。大家除了生起一份愧疚不安之心外,倍生一份敬佩之意,而老和尚依然故我,不得失而容。
■我的明就像一,有日光遮住,凡事要明修,不起明火、不生、不嫉妒人,如果嫉妒人,在三道中,生不知是否能再得人身。所人身得、佛法、中土生。
是要的,不要因被人打,就得他是人。其,他是我的善知,就是把我的砍掉,我也要度他。要修到不生不,出我的本性、佛性。人的修正自己。
如果要省,凡事大或他人的意,不可固自己的看法,只有自己的事情,才可以依自己的意思,是忍辱的方法。
那些往生西方的人,都是念佛一,而且能忍辱吃的人。
人的是非曲直,心不平,起了,那就是自己的、自己的失。不要去管是非曲直,一切忍下,心安然事,才,自己也犯失,是修行第一道,也是最上修道之法。父不在,遇事境,要得父曾的,要忍!要忍!心安事,是最好的一帖。
只有那些不化、不明理的人,才把不在、有的事情拿起妄想,也是一妄念愚。
一人事情不是好是、是是,嘴不要,肚子明白就好。嘴巴叨叨不休,事也成有事,最後是害到自己。那些事叨叨的人切要注意,最惹事。
人的行好,我心不起喜著心;行不好,也不起憎心,要好好按耐心,不起。人不好是人的,那是人的事,如果我拿起,那就是自己的愚。不事情是好是,能保持心不,便是忍辱。能破一,以後什事就比不起。切要好好、好好磨,如此障自然消除,身自然也好起。
我自身的光明要像太光一,物一同仁,物不照,好人它也照,人它也照。好是人的事,我要平等慈悲,若是人,自身也是半斤八。
佛法是的,是可以宜通的,不是有有角的。是要大度,自身的立有失,人要怎,那是人的作,自己。修行就是在我做人和做事的度。
那些溺在父母身的人,比不能成,而那些父母的溺,在外奔波的人,反而能成大人的魄。就像溺在母猴的小猴,有被母猴抱得活活死,而那些立跳在山林的小猴,反而活得很好。修行要在最困苦、最不好的境,越是能忍辱,越有境折磨,才是修行最佳的境。
在家人分善人人而起憎,而出家人善人是如此,人也是如此,一律平等慈悲,於好不起著心、於不起憎心。那些刺激我的,才是我真正的指者。入寺有刺激,便得修行。
不可起憎心,分那是人是人,是我自己不那道行接方,不那涵人善,是在自己的耳根、眼根的分。便是我生俱的,我就是被些障住。
■有功夫的人,耳朵不人的是非、眼睛不看人的善。人家我,我人善人,都做到、看到,收六根不外。只有那些功夫的人,才整天伺他人的是非,斤斤。
寺是十方道,十方人聚集一,一人一子,我要自己去付境,不可能境配合我的意思,在家甚至父母都不可能完全己意,何十方人?要能忍、能,心才安。
出家就是要在劣的境中修,那些好的、快的境,已不必了。修就是要修些的、的,些逆因出我的智慧知,成就我的忍辱行,我。我的智慧展到某一程度,就能折服某一程度的。所以越是修行的人,越是喜在逆境中修。
我出家的意就是要了恩怨,要怨平等,人、有冤仇的人,我要平等,度他一起成佛,我才起平等慈悲心。
修行就是在修我忍耐性,修逆境,凡事要能忍才是修行。舒意的境界有什可修?就是要在逆的境去磨、去修,般事是要人的意思,事事忍辱,最後有好,如果再分我是他非,就惹上了。
事事逞能,要上的,最後都失。不要以自己是大生,比人行,不接受他人的,那一生是不可能再有步的。知份子是在思想上不出,被自己的思想所,而起我慢心。
那些越是能,越是有才的人,越是要卑下,要以大慈悲待人事,才不失。
人家侮辱我、欺我、我便宜,如果我能忍下,不去斤斤人我多少便宜,也不去它。不但宿世消除,且下便能平事,又能增智慧,延我的命。
什事都要放下,不要著、不要在心。自己了生死才是要的事,不必去理人在演什。否,自己跟著起,一起到三道去。
出家,主要在演「忍」。演得,就是佛菩。
父在,要好好父的意思,父不在,自然有人大修苦行,智慧自然出。最重要的是要修忍辱,能忍辱智慧生,智慧生明。人我,不自己是是,是被冤枉,都唯唯,以不之,心中不起智慧生。若是理人白,明起矣。
人我越是不好,我越是要慈悲心善待方,要他越好,越要度他。不可像俗人一般起心、冤仇,出家人心要。
修行人就是要在色、、香、味、、法的逆中求解,魔不成道。成佛那有那便宜的事,不苦行、不魔障,如何去明?修行人就是在修魔障,唯有破魔境中的明,才能得到解。也唯有下色香味法,心,才能得到清解,才能出菩提心。所以修行人不能怕魔障,不能安定境,那是不步的。
要五皆空,必持戒、忍辱、勇猛精、改脾和性,必打破明,一切都好,如果起明,人我,那就可惜了。
■既已俗,一切得依出家人的法修六度,若不能忍辱,不能比的世俗,一切言、事中怕吃,怕被人便宜,起人我,仍是俗未。
既已出家,思解之道,以了生死,多念佛,西方池的子,切不可他人的障而,否,障越越深,落得也越深。
我出家受戒,是要除去我在世俗社中所薰染的,革除念,修忍辱行,不可再以「人家、我」的念事待人,那是一社,必改掉。如果人家的有道理,我可以一,拿作考,如果的道理,那就把它放一,不起,就是一忍辱智慧。否,若起我是人非,就是我的心,凡事一定要上,明便生起,就是一愚。
事情,我依的情,斟酌情,面,但事境已,便放下,若再提起是非、批好,便是造口,就是我的失。人好是人的事,我不必把它到我心。
忍辱是修行之本,戒律中也以忍辱第一道。忍辱是最大福德之,能行忍的人福最大,不但增加定力,而且能消障、智慧。
在家人的性是——凡事分是非、曲直、,短的,心相向,出口如,而出家法就不同了。出家人要忍辱本、慈悲,事分是非曲直,甚至理的事情,也要以婉慈悲的心,忍辱吃。一切能容,才是出家人的德量。
我修行便是要修——六根六所起的分,分善、好音音等,分就是六根不清。修行就是要修些分,直到六根六有分,才是六根清,才能五皆空。
譬如:人你,那是消;你不好的色看,那是最上供,要有分,反而得如至。
你看勒佛、布袋和尚,他有多大的慈悲度量!如果一人有度量,吃不了一、受不住人的一句,就是有修行。西方不是普通一般人都能去的。
恰如一,影,去,可捉摸。心有事就出毛病,心中事,一切不出。
出家人要忍辱,要修我,如果我,也不去分好,人就像一人一,有分,一同仁,有在我是他非。如果有一我,那有的事情多得很。
我他人是非,不是他非我是的事,而是我的耳根、眼根在受、分外物,是自家在劫功德。我修行就是要守住六根,它在色上追逐,就不了。六根,耳,若;眼瞎,若睹,鼻不香臭、口不挑精粗、耳不美言、眼不境界,自家,自家六根,意念佛、拜佛、看、坐,打自身的功夫,那有情外攀?
■不要看人不,要自己多反省,看自己有有做好,修是要修自己,依法不依人,要恭敬三。只要是生都有,但他那一天悔了,就能改做好。四生都有佛性,有的胎生很通,比人更,只是不而已。
不可三人交接耳、私、背後人是非等,否容易大家不安,造成。
出家後什事皆以忍辱重要。我的,都是我的指路者,有他,我不步,不能成就。不要以自己已辛苦了,也嫌、那也嫌,一的,乾脆回去好了、走好了。但又不知走到那去,又不能嫁人,反而更痛苦,好像活在活地。
都是有你、我在,看能不能修到有你、我境界。要修忍辱,忍是我修行的根本,如果不能忍,徒具出家人的外表,不要常以自己做的都是的,就不能修心。
自己有要自己解,把父示的拿用、解。不是父一大堆,而是自己能活用、拿。
、生,不要著追究是那。若著心不,不能安心道、往前,什事都要看得破、放得下,是把阿陀佛在嘴,才是最要的。
好也笑笑、也笑笑,好是分出的。如遇高喜,就自己:「是什人在喜?」如遇,就自己:「是什人在?」遇有或有什不好的念,就向自己:「又了,又碰到了!」要念阿陀佛,又:「快走!回事!」自己以心治心。
在修行程中,生了就不好,要有才好。
要怎才能心安?就是要心。心本所住,找不到心,心原是空遍法界。
西方在那?在自己的心中。心中事、就是西方。
不要著外境而去……,六根要守住。任何逆,就如同要你,你不要,境了,你不修忍辱,反而起。什事都忍得下,才步。即使是自己,也要向他悔,那就是你的功德了。我都而,有很多要修的。譬如一世界做一粒沙,有河沙的世界,每一生都可到西方。要一切生,想到他也跟我自己一,也是修行、善根的。他要菩提心,即是慈悲心。
不要有慢性……。
要人之前,先和心商量一下。
出家至少要有,能自在。
要,不必要的勿多言。
■不用多看,看多了迷迷糊糊,凡遇到什事,都一句阿陀佛。高也好,也好,要是非,也是一句阿陀佛。要下念佛,念到睡著也很好,一念能超出三界,又一念,到西方。修行要眼假看到、耳到,老念佛,在你都是眼睛大大的,仔看著。修行要人家愈不愈好修。
是前世修的好因,才你出家、我也出家,一起修行。出家修行要大家和睦相,你好他也好,大家都好。不是和在家人一,好不好,就有情,修就是要修些,冤平等。
我累世所造的比山要高,今生出家修行就前,所以有候得出家後,比在家多,我要有力量跳得去,如果不伏反而又起心念,那就又造新了。
出家了,如又分,就是。
每人都有一肚子的,以前在大是要看那愈有修、愈有根基的人,特地去他。故意用那理的度去刺激他,有看他事情快做好了,偏再去破或打他一下。要看根基到那,才能到那,否根基的人,只有徒增他的,在台是行不通的。一般女父母身,扭扭捏捏的在,用的方法都是世法。
要的就是好的,否每一人都有一肚子的,怎去修?就是去修,才能去除。如果每天就只是,做做吃吃,而不去悟道,到老是一,而他也他在修行,可是子有很多。
打我的,你以他是人,但是在修道,是有助的,心要感他。那是西方,你不,反而跑去哭。
根基的人,一大堆,即使你跟他解,也是不去,不,不除,正念出不。
要,要佛法,不要俗。前者是解的,後者是是非。不要有相,有我相,你我相,是子。
要的才,如理的,影他人,也受因果。
出家要在大林人多的地方,不要只有三五人。人多才有的可,那些的人,才是我的指路者,才步。祖大都出自房、菜……等,在最人注意的地方、最中用的地方修行。
■有的人在人是非,他自己也不知道,不是他故意,而是始以所的使他。
修行人是——境遇愈愈好。出家和在家不一,出了家是愈苦愈好,修行道路上,有很多和世俗不一,不是不。以前有徒弟打坐,一坐得很,一坐得倒西歪,可是父拿起鞭子,打那坐得的徒弟。要是在的人上起恨心、生了,但那徒弟很愧地父示指。修行不是不,而是要有功夫,做了人家你不,你也能接受。
有相看得到,「相」是我要有固心,是非不,不要被度走。
受了人的攻或批,我忍受,即使是被人冤枉也得忍受,要感到幸感人家。
忍辱即是智慧。
意接受人的指、,不可抗不服,或分派系、勾心角。
起,不要和那,去惹是非,最好多佛解。
修行要除四相——我相、人相、生相、者相,看到人的缺,不要起分心,先察自己,人皆有佛性。
打妄想或,要快停止,念佛。如妄想打,就不要去管它,是要念佛,才不退失道心。
修行一定要在大林人多的地方,才磨出好的人才。如果是一人、三四人在一起,就有磨的了。
不可人悄悄,去就、分派系。
出家就是要身,人家怎、怎侮辱,都所,去掉「我相」才好修行。
我的、美我的,那都不是明;我的,不管否,才是真正明。刺激我的候,就是在成就我,我受到刺激,想:「瞧不起我,我就做你看!」拿出志,成就已在望。
不要光看人的,要常常看自己有失,有改之,才不道相。
■我始以,所造障如山那高,而今出家修行,就是要消我的障,若不好好修行,反而造,怎、那怎……,座山就越堆越高,永法跳出生死圈。
出家和在家不一,出家有不,也接受、不也接受,若能如此忍辱,道心才固,慢慢就去「我相」。
家比好,自己不要加意,心明白就好。
要宏,人都先成佛,我才成佛。地:凡事忙人,助人安住其心、安心道,把所知道的人,令他增加智慧,他人先成佛,而我才成佛,不能有嫉妒心。
人之性,合人之性。
不能生毫的心,否不能入道。
若真心想修行,是各自的福,故福慧修。要把消掉,方法是拜佛、念佛、做常住的工作、不。若生,即造新。
人和他,我不要受人家影,也和他。要有分辨是非的能力,心要有主。我要善,未成佛先人。
若自己,而人硬你不,你也要忍受,也要向人悔。凡事承自己不,就不起,修行就是修。否,要你你不——就是境界了,你不知修忍辱,反而起。
修行不是非,不「影」的事,是非就失。
出家做事社差很多,社是追求名利,我是修身、口、意。像一把刀,一句不,可害多少人,言多必失,少、多念佛。
如果人把做不好的事往我身上推,也要忍。以前人家父「怎把煮熟,叫人怎吃?」父默然不,才是功夫。
如果有分,就不安定。不是他,是我不修,因自己怨恨、而不安定,是你自己不安定而怕。怕不怕,就是安定、不安定。不怕就安定,怕就不安定。怕是自己在怕,人也在怕,是自己修不,自己的心有主就害怕。怕多了就生,心不安定也就道心。什事都要用比喻的,了就事,才有正念。
如果有人想害我,我要想:大概去我害他,所以才,我不能再和他冤仇,我要度他。凡事都有因果,一、一、一句,皆有因果。
■人家在我的是非,修就是修些。
寺也有是非,形形色色,看得害怕。修的人就想:等我修好一度他,不修的和他冤仇。
凡事都自己不,:「悔、教我」,而不起,就是我相,就不有念。
出家修行不是、的,有名利心。
一人不是,而是。每人都有,只是深不同。只要有向道之心,就能原他,不要把他看做人。
修忍辱波密——不是我要忍辱,也不是感自己在忍辱,或抑自己,有我相。而是境不得,才叫做忍辱,如人家你,你不得人家在你。
凡事都要忍辱。
人家管我,不好我都接受,拿他的光返照,不被他走,忍下,自己六根中分析出事情的真相,慢慢智慧就。
不要好人、人,要把人拿修,好的就好了,哪要修?就是要那些的,拿借。阿陀佛多念一。
若人家不好,你不拿修,他度走了,他起。人都有缺,人家好的你得到,的你得去了。我看到人家不好,把他做一面子,他不如法,我可要如法。
以後,你如果在外面,有到人在批我什,你不可以跟他,因他批的是我,不是你。
【第十三元】出家弟子示◎修行不著
一心念佛、吃苦修苦行,修行不要在形式上我相。
……有一「我」在做什,增高我慢。
■有一天,有一人上山,提了一OO七的手提箱,非常神地要求老和尚,因去曾有人不,所以弟子不允他老和尚,但人有重要的事要,後他就去附在老和尚耳,非常重地:「老和尚,人家都您有神通,您老告我,您到底有有神通?」
老和尚也很神重地附在他耳:「我告你,我有吃就有通,吃就不通。」
■老和尚在大承天寺修行,各修行的方法都,有一次,故意十天不吃,有一天上殿,竟然力不支,向前倒了下去,因他排在最後一位,往前倒,前面那位竟被他撞倒向前又撞到前面一位,果整排的人都被撞倒了,一大殿的秩序大。他才知道自己了,故意不吃也是著啊!
自己精也不知道。要其自然,不能太著,著要用功,要其自然,自己精,也不知道自己在精。
一心念佛、吃苦修苦行,修行不要在形式上我相。
看要能解意,解意要能行,只有能自自行才是在利用,才名,否便是被。如果看、看戒得到一知解,便拿批他人,察他人是否做到,心生分,徒增我相、我慢是非,也是被。人有行的、做不到的,我一定要行得到、做得到。否批人,自己不是也他同?只看到人的失,不查自己的失,是我最大的明。
修行不是在忍,一天只吃一餐,不但火上升,身,且忍久了,鬼道的一份子。
行日中一食或午不食,那是著身的自然,在足清的情下,自然不需多食,而下一些多的食,不是勉去行的。像你在,是一身的明在妄,所吃的,恐怕都不的消耗,什日中一食?不成鬼就好了。
■了生死那有那,不吃就能了生死,那大家都不吃好了。了生死必去明,要忍辱,忍辱第一道,是最重要的,不是不吃就可以了生死。
坐,是坐色相,不是停在中。要一切相、心所著,才是坐的意。由清、空、色相中,在行、住、坐、中,得一「不著一切」的法,心所、著,而走出生死,入解之道。
我打鼓,念「公事、公事,公事完私事」,就是不可人我逸,只自己念佛、拜佛、,些是於私人的事。如果不心於公事,一味地自私,只自己念佛、拜佛,的修持,就是我相,心地只有越越窄,一子法解。反之,身心奉常住,人做一切功德,令他人得到利益,然有拜佛、,但一切的藏已在其中,智慧、心胸。
出家人就是在修六根六的欲,解色身的束,不著五的色相,坐相。如果著有相坐,或有形式的用功,有一「我」在做什,增高我慢。
修行在不知不中步,一天一天,、,才行。如果著我在步,或做了多少功德,起高我慢,是很危。
不倒要有善根,不是容易的。有要用什方法?怎去?就有著。是一有善根的人有心去修,在行之中有一正念,自然而成的。父只教你念佛,父以前在山上是,生能吃人也能吃,天人供自然。
如果了硬是要忍,身了。修行是用心,不要去那不倒、不吃西。父修到在,一直有一感,即是修行一走路,很危,唯有念佛最好。如果走路,人身得,有很多人了。
不要著,一切,如果有你做事,你得承不起而且福,就是著,怕福人家得去,如要人家得到福,自己本身也要有福,才可能人得到福。
凡事不要著,有碰到某些事,想要使它比完美、比理想,一直把事放在心上,追求、一直追求,就是著。
■修行不能著,著即生。
不要著相,:我做了什、什……。
不要以出家年了,要法、要山。修不到那程度,什都需要,怎去?到後什都出了。要勇猛精地修行,到了衣食住都不需要了,才去山、,才有保障、有成就。
出了家要多念佛,不一定要坐,功夫不到容易著魔。
修佛法,不是什都不要,那走偏的。
佛法不著於境界,如、明、空。安;妄念少明;不生念空。如著於生欲界天;著明生色界天;著空生色界天。
什是粗衣淡?不是不吃,而是吃就可以,不求吃得好;穿得暖、能遮身就可以,不求穿得好;睡得足,有精神就好了,不要睡,睡多易昏沈。若想搞些花不吃,身搞了,不能安心修行,枉出家。父以前搞很多名堂,在老了,知道了。
念佛有感,知道有念念,是著。
坐如有好境,都不著,也不用。
不要著好。若著的,永停留住,不能步,例如自己做事,心就感到很,心不,一直著件事,就法安心道。一切都是幻化不的,了就算了,若著即生。
修行不是修人家看的。若是形於外的,你有重,人家一秤就知。修行是向不是向外的,要人感不出,我也好安心道。
父曾一星期、一月吃肚子,但我很少,怕你,跟著,你如果不吃,火上升起,甚至把身弄。有了假,怎修?所以我你如果肚子,吃餐都,只要不就好。
【第十四元】出家弟子示◎男•女
我是凡夫,男女分清楚,保持距,以免障道。
■有一天,老和尚弟子在庭中,看到岩下不,有一位年比丘,表不俗,文儒雅,著六七在家女弟子向走上,老和尚突然身的弟子:「那一位年法,有一危。」弟子看不出什道理。
但是了年之後,大家才知道,位年法到日本出席「世界佛教徒」後,竟然在日本俗,就此不了。
■女障重,但修的就此身即可解。不要太惜身,否念一就散,道心。要好好苦志修行,世男身,沙出家,做僧,佛也是人去做的。不修照下去做畜生,要誓做佛。
女年的男法,恭敬、尊重,但如果去跟他些拉西扯的,我有失。我要地恭敬佛、法、僧。如看到或不的法,我重地:「法,阿陀佛!」我得到利益。而不可慢地——「我是女,你是男,不可以我!」不是喔!我恭敬法,他如果本是心猿意把持不住,因我的恭敬,他自己心愧,但不是愧看,是色相的,男法也得到利益。
生女身,能出家,得遇善知,又有安定的道,感到幸才,快修,改掉自己的脾,改掉不好的念念。
女感情重,不要再那些情,喜女常在一起,你什不跟我好?要分,要一,如果著下去,就是邪了。
男女不能面面,拿西不能直接接手。父是有定力,否即使相距百步,也嫌太近。你在的正念,都不十分之一,很危,要多注意。
在男女道,男女一定要分清楚。物交配有季性,其他不,而人的重,地都生,不要看他外表斯斯文文的……。女自,而男事不要到逛。
女要量避免和男交。
我是凡夫,男女分清楚,保持距,以免障道。
男女要分清楚,即使活到一百也是如此。除非已悟果有定力,否容易出毛病。
在台好,女能出家,要不然女在社上只有落下去,出家再怎修,不生,世看能不能男身再修行。
女出家都不容易,何要到,所以要自己的起心念、、、、慢、疑。
女出家已大丈夫相,等於半男身,不可常女。否,不但未改,反而令人起心念,更加造。
代男女出家,散心多,我道心要固,不是拿佛教去和社比,活,僧俗男女不分,念一大堆,容易退道心。
【第十五元】出家弟子示◎心不安定•想常住
……不是人不好,是自己的明感在作祟,有智慧,不能越。
如果有道心,做什事都。
■有位法出去回,逢人就向人吹,他在外面那道,有多好多好,人家要聘他任什事等等。大家了都很慕,有的人就了念,也想出去。
有一天,老和尚面漏他的,他:「你以我不知道你在外面做什?」此他再也不敢向人吹牛了。
老和尚曾:「在台地方,所以要自己自己。」「善知在那?在心。」
■如果要出去,可以去的寺的住持、家、等,位事人修行的方法。但是在的出家人,多攀攀戚的俗家,有出家人割的魄,又多名利的名利心,有出家人息心淡利的道。
是在自心,人家在我的是非、,就是要我,看看自己起了什心?、妄想、不自在或造口?就是在些。
一心念佛,最重要的是要能忍辱,什事情不眼,就把耳朵起,眼睛起,做到、看到,一眼、一眼,人要和色,再怎,修行就是忍辱字。
不要嫌人不好、那不好,不是人不好,是自己的明感在作祟,有智慧,不能越。如果有道心,做什事都。
父母子女,之深之切,如果子女嫌父母叨、多管事,而父母外出住,不但自己放父母予我的依靠,而且父母怨,自失其利又及父母。出家也是一,做父的希望弟子成就,才不惜唇舌,如果弟子不,父他去,不但自己失去指者,而且令父失望。
以前的人求法,然受辛苦,但能藉此增加身心的能力,做他日後弘法度的本。父年少,行四方,也是疲,加上病魔身,也是磨的。只要有的修持,自然有天法的,否,父整天在坐,又什每天那多的信上山拜?
我,不是在人能予我什渥的待遇,而是要吃人的中去,才叫做,如不吃,是不到西的。所以,忍字非常重要,不但要忍一切的苦,更要忍一切的侮辱,人怨恨我,我得用一句阿陀佛跟他善。只有能忍辱,才能大智慧。
承天寺不自由,有束,但保持承天寺的矩、。苦行中磨出的解自在,才是真正的自性西方境界,命,直接往生西方,才是究竟的。此心能安,到那都能安,此心不能安,到天堂也不能安。
在台地方,所以要自己自己。
憨憨阿做,憨憨阿吃,多念佛,今天是今天,明天,明天再打算,什事都不操我心,就有固心,就是修行。如果做是做,打妄想:要佛院,要怎……,不是修行。
修行要自在,不要在乎人你的,你好,你,不是人不,而是你自己不能安定。
障到、起明,如果正念邪念起,看人不眼,不心,就想另找道,或得意思,俗去。其只要是一起了,就是自己不,不管你有理是理。
苦行心去做,佛念一,心有寄,障就不找我,否障,社上花花世界的境界就浮出,打妄想,心越不安。
■修行要劫,一劫一劫地,很苦,障也是一劫,病苦也是一劫,如果能忍,劫後,筋一,正念就出,刻刻一看到娑婆世界的事情,自己就去解。就知道眼所都是有生有的,就一直念佛,不生不的光就一路到西方。
有善根的人,父他,他知道父在教他,就悔。善根的人反父怎他,生起,就想:是在家好,有父母、吃好穿好。假如去婚演那,果是再落。或者想要,那以後就有人他了。是有的,不要以有,很苦!
出家是要修行,不必到外面去,佛院所的未必完全是佛,往往了一些社,接久了,心法世俗。
在道你不愁吃、穿、住,而能安心道,一方面修行,一方面示指。真正修行的目的要了解,你有去的地方,你不得,有的不知道在做些什。修行要知道逆境是正好修行的候,不好的就是好的,好的就是不好的,即菩提,它光返照,父曾「鞋子倒穿」就是意思。如果在住不安,想到去,其主要是自己不安,到那也一不安。你在的念很多,好的有,遇有境很容易被走,懵懵懂懂的,所以很危。要知道你在有法受考,只能像照小孩一,慢慢心安下,才能修心。你一定要守矩,大林是很的。
不要想到外面,在一般的都俗重,名利,好的不到,反而把的回。
我著「我」,耳朵好不去,也就是指正我,我修行有利益的不去;而得很漂亮,也就是我的,把它好。自己昏迷主,成散心,成是非人,到人家他怎怎,者和者都主、都不安,自己找麻,法智慧。在五世,好行修到,行「修咖多」。不要自己主,拿人作主。
什要出家?就是要七情五,情苦、生老病死苦,些都是由心出的,些我修、我照都照不完了,你要去看人?去看人的不好,自己心就不高,就著,障上到,想不,愚,到是非,到最後就家道也不好,那也不好,去,有一合的。
住那人管、自由的,心所欲,念越多,七情五更多,就常常照子,漂亮一些人欣,又怨憎苦,怨身,怨父母何把我生漂亮一些,成身出家,心不出家,妄想打。
【第十六元】出家弟子示◎安僧•理大
……要先除去自己的、明,再以自己的德行感化人、理大。
■在出家人能吃苦的很少,不知道出家人必千辛苦去求了生死,也不知道何要修道、要如何修?修道人吃苦,行能行,忍能忍,才能成道,在人不知如此,怕吃苦、怕拘束,便自己去寺,果不能理大。在是自己不知自度,怎能度人?我要吃苦修,不可享受出家。
被而不起喜心或高心的人,我才能他。
越是大法的人,越是要慎,在任何候人都要尊重、慈悲。
事事都要能明理,人家,才能指人,否自己都不能明理,怎指人?我出家人,要以佛法、佛理指教化人,否就是俗家款,就是世俗的子。事情不能人,就是度量。
牛然很苦,但不知苦,做牛是因以前做官不清白,一世的。如有人做官把拿出去到外,最後台牛,一世做官九世牛。牛有角,老虎也怕牛,老虎是直直的,牛。牛做事做久了,慢慢地有一天也有性,譬如犁田,教我。有一人不犁田,,他拉那牛,後那牛一生,就把他得老、老……。父示是大,不要以是在,而生。如有,私自承悔,要反省改。常著就起,自己不,染及人大,否怎理大,要先能治家再治。有德行最要,大家出家做什?就是在修行,修本面目,要看父自然而,而生悟,後要去,不要就算了。不要有我,如有我,智慧不。如有高我慢之心,障道。
■先治家再治,「家」比喻是自己的、明子,「」比喻是大,也就是要先除去自己的、明,再以自己的德行感化人、理大。
承天寺是十方道,外的出家,如果能守矩,都能住下。
我像一板,我先走了段路,了板,你走,我不敢我教你,只是以我的出家程,告你,互相研究而已。
出家人是慈悲的,不是用世俗法管人,要以行做人家看。要看人根基而定,例如,我有根基的:「有了能悔,罪心起心。」那人有,但悔清,不再犯,能把心用在道上。根基的人,就不能,如果他,他:「反正做了,悔就好了。」他永有法改,永在悔。
出家人不分拜,只要能守寺的矩,大家都一,大家都是佛弟子。如果分得清楚,你是外的,我是怎怎……,就不是出家人。出家人只要能好好依戒修行,修行得好,到那都受人恭敬,天八部也你,十方林皆可家。
的人,不能有分心,人家好,人家不好修,只要他遵守矩就可以。
某甲有吐痰的,常常到吐痰,而某乙有疑心的,有一天甲在乙前吐痰,乙疑心甲瞧不起他,果起了突。丙知道他的,前和解,此人都改,甲不再吐痰,乙不再疑心。一人的如果不改,自己添麻,疑心自己不利,障道。我知道有人起突,忙方和解,不可再加油添醋,否事情愈愈大。
修行修得好,自然有人你,不是刻意求的。
如果有一人修得好,其他人也沾福,一人有福屋,而且人人也起勇猛心,向他。每人都想修行,一起共修,大家要互相勉,否如果起是非、嫉妒、愚,大家都不安定。
以前大林修行,各人公事完私事,各人在房念佛、看、坐,二、三十年不知住的是。察、知客很,看事串寮者,上查、打香板,大家那有。
【第十七元】出家弟子示◎•老安份日
出家人要事所求、心所住。
有人前,老和尚:「你佛教叫人修行,修行有什要成果呢?你在拿出我看看。」
老和尚指著庭前的一棵花,就他:「那是什?」人回答:「那然是一棵花。」
老和尚:「好!你既然它是一棵花,那你在就叫它花我看看。」人言以。
世就像一迷,所以什都要看破,不但不能,,痛苦就之而;名也不能,名也是苦,娑婆世界有一我可留的。我出家人下世俗的一切,粗衣淡修苦行,做常住的事,利益大,心有寄,妄念不起,障自消,心,一天一天,就是修行。
修行是下身心,修一切功德,行菩道,菩提心,大力,粗衣淡。活一天,就修一天的行,今天不必明天的事,事。
如果我自心安定,自然有事情,每天心定神足,心所求,一天一天,心自然平、法喜,就是西方境界。西方何求?西方就在我的心。反之,心若不安定,常常有事情生,到那都不安定。
在寺的每一人,都有念,而且每一位都很心自己的,都很常住努力,所以法天都在我,否,父每天就坐在,自自然然的,也有做什佛事,什建道?而且,大家都能平平地修行?照目前情下去,承天寺有好,就是在未的劫中,承天寺能免劫。
你拜我,我你的是佛法,如果以後我不在,你仍依著去行,道心才固,出家路才走得。
■吃、睡,不必去著佛念拜,也是我相。
我的衣、食、住然不好,但修行是在修清心,我心中有什,有事情,每天就,是清的地方,在家是五世。
空多佛、看藏。
今天我能在衣食住具足的道修行,更加倍努力修行。
今天我有好的修行道,不要再去想外面那道好,否心法安定,就法修行。
出家人要事所求、心所住。
大器晚成,自己有了一功夫,不要想出名,年出名,慕名的人一多,如果定力不,尤其人的情高,一碰上孽,是很危的。
行住坐不佛,像印光大、弘一大有修行的人,都要念佛,更何是我凡夫,把念佛第一要。我在世俗都已念,如再去念佛院、,更增加情、苦的念。世俗人把苦,等到老就怕死,放不下子。而我出家人然修苦行,做事念佛,日子久了,出有天堂、地、六道,幸自己出家。佛念多了,智慧也就了,就有所悟,到老不怕死,有西方世界可去。
以後父不在,不用,只要照父的,念佛修苦行,於六的好,不用著,要。
能在一天中,平平念佛、拜佛、做事,有生失就好,不要想做什,便是功。
每天念,不,要佛法,求生西方。世俗的子已多了,不要再些俗是非。
如果有道心,慢慢修到四、五十,所,「老尼姑」才有了一自在,但不是很自在。如果不悟道,到四、五十,仍在,且易成倒。
少,多念佛,言多必失。
、看、念佛、,是一天中所必的程,要少,看的,不要超念佛的,是要以念佛主。
任而行,度日,任何事皆不操我心,所有衣食住行、是非辱,都冷冰冰放下,外清,心中智慧自然。
平常心就是道,每天保持不起,不起喜著心,多念佛拜佛。
人不好也不,和人善,不攀。刻刻注意起心念,有念,要上提醒自己。
修行要保持中道,不急不,水流。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