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互动】轻忽民意 吕梁“杨佳”又判死 上@邱比的童(影像)|PChome Online 人新台
2010-01-30 17:47:34| 人1,245| 回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热点互动】轻忽民意 吕梁“杨佳”又判死 上

0 收藏 0 0 站台




主持人:各位好,欢迎收看新唐人电视台《热点互动》节目。19岁青年张旭平一刀刺杀了村支书李世明,却得到了2万人的签名联保。这是2008年9月发生在山西吕梁离石区的一桩杀人案。

日前,吕梁的中级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张旭平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为什么2万人会签名联保一个杀人犯呢?官和民为什么在对被害的村支书的评价上结果却是迥异的呢?在中国像“杨佳”式的英雄还会层出不穷吗?我们今天请来资深评论员陈志飞教授跟我们一起来关注这个案子。志飞你好。

陈志飞:你好。

主持人:吕梁的这个案子是2008年发生的,最近作出了一审判决,还是判张旭平死刑。您跟我们简单介绍一下这个案子吧!

陈志飞:这个案子发生在08年9月23日,当时离石区下水西村的村支书叫李世明,在一所学校开完会之后独自待在那里,突然有一个穿着黑色运动衣和白色运动鞋的少年,也就是张旭平闯入,他手持一把杀猪刀,一刀就刺入李世明的心脏,而且据说刀拔出来都不带血的,真是一刀致命。然后这个青年就逃之夭夭,一周以后被抓获。

这个青年才刚过法定年龄,18岁本来就没有刑事责任的,给他判这样一个罪,的确引起很大的反响。本来案件的审理定在去年8月份结束,可是在8月份一审开始的时候,光下水西村就有3千人去旁听审判,所以当局可能为了考虑治安,或更考虑到“十一”大庆要来临,就把它推迟到去年的11月底。到现在案件的结果出来,当然现在更引人注目、讨论更多的是2万人的具保。

主持人:具保的是2万人,据说当地只有25万人口,差不多1/10的人都在保他,那为什么会是这样的一个结果呢?

陈志飞:我觉得最关键的是案件发生之后,这个少年变成了事情的焦点,同时被害者李世明从这个事件开始成为大家关注的对象,李世明的所作所为也一下子传遍各地。由于互联网和新闻报导,吕梁当地对李世明的反应也成为大家关注的另一个焦点。

从这个事件的观察和调查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对过去李世明的行为其实也是掀了个脚朝天,大家发现他实际上是当地一霸,在各方面都是欺诈村民,虽然头上顶着很多光环,但是做了很多有损于国家和当地民众的事情。说到这儿,就要说一下杀他的青年张旭平。

他在这个案件中被说成是“被怂恿者”,那么是谁怂恿他呢?是另外一个村民叫张虎平,张虎平和张旭平的母亲王侯娥都是深受李世明欺诈的村民,他们为此去奔走上访,可是得到的只是更多的官司、更多的麻烦,以至从李世明那儿来的更多的打击。这两人有时并不完全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更多的时候是为了大家的利益。

比如说从2000年开始,李世明就打着“开发资源”的名义,想侵占本村大概有170亩的林田,据说这170亩植有树木2万4千棵,他要把这些树砍倒然后开发,没有给在上面居住的村民或原来拥有田地的村民任何报酬。王侯娥还有张虎平根据这个事情屡次到太原上访,王侯娥还为此坐了1年的所谓“欺诈罪”的监牢,张虎平也以“骚扰治安”罪名受到监禁,他们都为此付出很大的代价。所以他们之间的矛盾由来已久。

根据好多村民的反映,实际上李世明在当地是为所欲为,打人骂人、欺诈良田,这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所以从这方面来看,有这么多民意来对李世明作一个真正的判决,我觉得也是不足为奇的。




其他推荐:
《神韵》2010全球巡回演出

全球社区!分享你我的生活!

PBS副总裁:神韵令人大开眼界


示文章地
台: 邱比
人(1,245) | 回(0)| 推 (0)| 收藏 (0)|
全站分: 社象(事、政、公益、八卦、社、宗教、超自然)

我要回 本篇限/好友回,先 登入
TOP
全文
ubao msn snddm index pchome yahoo rakuten mypaper meadowduck bidyahoo youbao zxmzxm asda bnvcg cvbfg dfscv mmhjk xxddc yybgb zznbn ccubao uaitu acv GXCV ET GDG YH FG BCVB FJFH CBRE CBC GDG ET54 WRWR RWER WREW WRWER RWER SDG EW SF DSFSF fbbs ubao fhd dfg ewr dg df ewwr ewwr et ruyut utut dfg fgd gdfgt etg dfgt dfgd ert4 gd fgg wr 235 wer3 we vsdf sdf gdf ert xcv sdf rwer hfd dfg cvb rwf afb dfh jgh bmn lgh rty gfds cxv xcv xcs vdas fdf fgd cv sdf tert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dende5 dende denden denden2 denden21 fenfen9 fenf619 fen619 fenfe9 fe619 sdf sdf sdf sdf sdf zhazh90 zhazh0 zhaa50 zha90 zh590 zho zhoz zhozh zhozho zhozho2 lislis lls95 lili95 lils5 liss9 sdf0ty987 sdft876 sdft9876 sdf09876 sd0t9876 sdf0ty98 sdf0976 sdf0ty986 sdf0ty96 sdf0t76 sdf0876 df0ty98 sf0t876 sd0ty76 sdy76 sdf76 sdf0t76 sdf0ty9 sdf0ty98 sdf0ty987 sdf0ty98 sdf6676 sdf876 sd876 sd876 sdf6 sdf6 sdf9876 sdf0t sdf06 sdf0ty9776 sdf0ty9776 sdf0ty76 sdf8876 sdf0t sd6 sdf06 s688876 sd688 sdf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