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回 吟雪暖酒 醉上苑催花 
 
 
 武后雪心,著酒,又同上官婉酒吟。上官婉每做「雪兆年」一首,武后即一杯。起初是一首一杯酒,後首一杯酒,慢慢加到十首一杯酒。上官婉把做的略略活了,未一分,武后酒已十分。正得高,只清香鼻,武后朝外一望,原庭前有株梅了。不道:「寒天,梅忽然大放,非知朕酒、特助?如此殷勤,自懋!」分付挂、金牌。娥答,登俱挂、金牌。 
 
 武后醉眼朦,又分付人道:「此地梅既伺候,想中各花素知朕有花之癖,自然也都大放。即刻,朕同公主往群芳圃、上林苑花去。」娥只得答,旨。公主道:「梅本冬花,此得雪滋,所以大放。至的花卉,放各有其,此刻春令近,天甚寒,焉能都呢?」武后道:「各花都是一草木:梅既不畏寒,朕陶情;的花卉,自然也都朕喜。古人云:『天子百相助。』我以人而登大,自古能有人?真可上得的。此朕又止百相助;些花卉小事,安有不遂朕心所欲?即便朕要挽回造化,命他百花放,他又焉能拗!你且朕去,只怕各花早已伺候了。」公主再三阻;武后那里肯,即乘,命公主、上官婉同去花。 
 
 到了群芳圃,下得,四一望,各花木,除梅、水仙、天竺、迎春之外,是一派枯枝,莫花,要求青也是的。看了一遍,不面耳,真是目之下,羞愧,乎把酒都羞醒了。正要到上林苑去,只有小太走奏道:「奴婢才到上苑看,那也同一。奴婢看:大立花仙不得要花,所以未伺候。才奴婢已向各花宣,倘自再下一道御旨,明日自然都花了。」武后,心中忽然了一,倒像起前一件事。再四思,又捉摸。不把了道:「也!今日已晚,且施恩,限他明日。」分付金,提起,想了一想,在上,醉草草了四句: 
 
 
 
 明朝上苑,火速春知:花夜,莫待催! 
 
 
 
 ,分付太拿去用了御,即上林苑挂。命御膳房,明早花酒宴。公主同上官婉了,都不暗笑。武后酒醉支,即人乘回。太遵旨,把金用了御,挂上林苑。 
 
   
 
 那上林苑梅仙子同水仙仙子道御旨,忙到洞中送信。知日百花仙子正同麻姑著棋,因天晚落雪,尚未回洞。牡丹仙子得了此信,不知洞主下落,即同花仙子冒雪分到百草、百果各位仙姑洞中,毫,雪仍不止,只得回洞。 
 
 牡丹仙子道:「此旨限期又迫,偏偏洞主又下落,怎好?」桃花仙子道:「小仙愚,今之,惟有各司本花,前去承旨。我座蓬,七里,上面仙姑洞府,不其,焉能遍。或逾限,了旨,同!此即找著洞主,知此事,除承旨之外,安能另有。且洞主向慎,不越分妄,有旨之理!」花仙子在旁了,不暗暗。牡丹仙子道:「如此,洞主究人袖,可不候令,擅自前去。不知桂二位仙姑,可另有高?」花仙子道:「小仙同桂花仙姑所司之花,原有『四季』之名,四莫不可放。此刻就去承旨,也不合。但忖度,自找洞主,知是。『不』,如果立意都不承旨,那世主亦遂群芳。且姐妹以花卉名,非供玩,其中品世的亦不少,若都了,何以疾?以此看,更可放心。值隆冬,概令群花放,未免序倒。皇皇,究竟於理不,即使,加罪。所『言不事不成』。若『名正言』,事在必行,我一命,自即去承旨,又何知洞主。在行止在於可,所以不能不候洞主之命,小仙拙如此。」桂花、梅花、菊花、花四位仙子了,莫不,都道:「仙姑所是。」只花、花、藤花、萱花、葵花,花、菱花八位仙子,彼此交接耳,商多,一道:「位仙姑去不去,小仙也不敢勉。但我等忝列群芳,微,道行本,位分之卑,既乏香之姿,兼世之用,何能此旨重?一被,微末,能保全?再四斟酌,不能不『且眼前』之。此交丑,那旨:『莫待催。』瞬就要,我惟有各司本花,先去承旨。日後即使洞主,亦垂下情。且吾倘竟旨,俱重罪,洞主身袖,又安能置身事外?今既循分承旨,彼此均失,洞主犒不暇,有之理!」不由分,即拉了桃花仙子,竟自一同而去。九位仙子去,只上林苑土地值日功曹也相催。登仙子莫不前往。 
 
 那天已,雪已住了。牡丹仙子向花仙子道:「心不,又奈何!小仙惟有再去。至於行止,只好悉位。」著去了。 
 
 花仙子等之久,音信。功曹、土地,催。眼,日已升,花仙十去八九。洞中只剩桂花、梅花、菊花、花、海棠、芍、水仙、梅、玉、杜、花,共十一位仙子。大家商多,良策,只得勉一同去。牡丹仙子又在四,直到辰,仍影。回到洞中,只剩女童看守洞。呆了半晌,可施,惟恐旨,只得也向上林苑而。 
 
 
 
 武后自上林苑回,睡到黎明,宿酒已消。猛然想起昨日之事,忙起,心著懊悔,酒後,於孟浪,倘群花竟不放,出去,羞愧,如何遮掩?正在思,早有上林苑、群芳圃司花太,各群花大放。武后一喜非同小可!登把公主宣,用早膳,到上林苑。只青翠目,紫迎人,真是乾坤,花花世界。天甚和暖,池沼都已解,陡然成初春光景。正是: 
 
 
 
 池仍含,谷啼花乍春。 
 
 
 
 武后看去,只花惟牡丹尚未放。即查群芳圃,亦是如此。不大怒道:「朕自以,所有上林苑、群芳圃各花,每於早晚,俱令人加意灌,百般培,自『督花天王』。因素喜牡丹,尤加:冬日布幔以避霜,夏日遮篷以避烈日。三十年,以常。朕待此花,可深仁厚。不意今日群芳大放,彼花。恩昧良,莫此甚!」分付太:「即各牡丹,根掘起,多架柴炭,立。」公主道:「此花既放,牡丹花中之王,敢不遵御旨。但恐其花大,放不易。尚望主上再半日限期。倘仍花,再治其罪,彼草本有知,亦怨。」武后道:「你既替他求,姑且施恩,再限辰。如再花,就怨不得朕了。」因太道:「此牡丹若干株?」太奏道:「上林苑共二千株,群芳圃目相仿。」武后道:「此已交辰初,就以辰限。等即炭火千盆,先把千株枝梗炙枯,不可根。炙後如放花,即炭火撤去。俟到巳花,再所千株,也用炭火炙枯。一交午,如再不,立各牡丹,一掘起,用刀斧粉。那朕再降旨,令天下其。所有群芳圃牡丹,亦照此一例理。」太答,登炭火。 
 
 未知如何,下回分解。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