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tinyurl.com/2cgjlzs
==========
常常在想,台作者失去台自,我的力剩下些什?香港影如此,台影也走在路上~~~~~~唉,其他方面呢?也是吧......
===========
由《月神偷》起 香港影的前世今生
2010-05-30 家明(香港影人、金)
《金2》也曾被批是一部性去「香港故事」的影片。 (本料照片)
都是跟白的社,《月神偷》在今年2月的柏林影展拿下「新世代」最佳影片水晶熊,即黯淡的香港影工打下心。媒及名人相吹捧,官道、甚至借此肯定「影展基金」的成就……
更有甚者,《月神偷》取景的地永利街由人津的地方成客似,很多人突然上那十二有六十年代味道的唐而傲。甚至,政府都罕有地取消重建,要保留永利街。
要知道在香港的高地政策之下,「展」永是硬道理。年香港民「本土行」自保育建,打硬兼施的持久,每次都落得被清的命。我眼巴巴看著天星、皇后及仔的喜帖街(利街)一一被平地,千篇一律的理由也是「城市展」。是以永利街的案,是少中的。
水晶熊效 炒影片
除了跟白,有外月亮特的心理。有者倘若《》片拿的只是金像或金,影片及永利街一定不受到官民如此厚待。刺的是很多人其不知道「水晶熊」所何事,以都自柏林影展,乍跟金熊或熊。事上,後也明了水晶熊是甚根本毫不重要,只在於乃「三大影展之一」的肯定,媒及官伺情炒作。
若你追看《月神偷》的香港新,影片在得前後的注目度判若泥。2月9日金像公布提名名,焦是提名目最多的《十月城》及《赤壁:天下》,《音人生》冷,但因罕有片入,媒也特。《月神偷》份逐主要(最佳影及演),有人替它叫屈。至2月底柏林的好消息了,著《月神偷》3月在香港公演,影片的喝采便不於耳。到了4月的金像,《》片五提名了四,甚至把最佳及男主角的比了下去,能不是水晶熊的效?
《月神偷》也呼了香港年的「世代」。2009年,著香港不少年青一代「反建高,保菜村」,社者大的「四代香港人」法次流行,1980年以後出世的被媒「八○後」,跟潮的「五○後」及「六○後」面不一的香港社。《月神偷》演柏林回港後,一次受:「我近年特有想拍故事,到好多『八○後』迷惘和社能量,我小候很多困也不自怨,只想法解。」,他:「六○年代的香港然,但大家都好拚搏、有方向感,在能量太大了!唯有透卷,香港人以前的精神和景物永活下去,作集回。」
演番,加上《月神偷》的所六○年代精神的呈,在香港掀起了不同的反。六○年代的一大都同、也被《》片感。他以近自己的第一手肯定影片,甚至慨昔日生活更,勉今天年青一代太煞有介事,「新愁」。《月神偷》然成了一部「教仔片」,年一代入座,青年一代看看年生活的百般滋味。
但坊也有批判《》片的音,影人志批影片「演似乎暗示他那一代刻苦耐,取,比『迷惘』的新世代更越」、「透小孩的眼睛倒映作者中的那香港,好是避了粗的史……一方面低故事的沉重悲感,另方面也可以避政事,把不太『和』的西暗中偷走。」文化人兆道:「影大六○年代的貌,有真心探索之,情是用一堆六○年代的符堆砌一情催的故事。」
1997年回前後,香港史研究的如雨後春。回後也有不少影「香港故事」,但史既非直,了就影事只好大幅削;而中的取,每每看出作的意以至避。《月神偷》六十年代,香港社的背景像看花。它只心小市民生活吧,但中父(任)的言行又出刻苦、拚搏、重家庭的所「香港精神」(也叫「子山精神」 )。《》片不跟你政治,在暗推「子山精神」的保守意形,迷信人力量,正是「五○後」不明白「八○後」怨的由。「子山精神」多多得,但七、八○年代的景及遇不能跟今天同日而。
年一代一情的今昔比,慨代不如那代,不但有意,也免不了相自我肯定的手段。以《》演例,影片於他的半自,他生活清苦,但中的他努力後身香港入,再到深造影,成八○年代至今著名的香港影人,今天甚至在柏林威,正是「子山精神」的活生生例子。然或是影的主,正如年他拍《七小福》一,徒情,生努力成材,背也是成、洪金些大明星碑立。七小福兄弟中的倒楣案,「子山精神」後到底有多少「骨枯」的,自然不在些志影片的之了。
港合拍片 手
《月神偷》不是第一部被批性去「香港故事」的影片,2003年的《金2》及2007年的《老港正》也曾受疑。《老港正》想用情手法,影放映家人如何渡香港的十寒暑,但影片被批是「性失」,有影:「一老左派的故事,什只六七『暴』、七三股,而不文革浩劫、中英判?何只『改革放』,而不八九民?……回十年,也只剩下走出九七股、除下沙士口罩,空洞的香港精神。小人蛇事件有了。人大法有了。七一有了。董建也有了。」
根柢是批者「合拍片」的疑,今天香港影要足市,要大影的,只得小心翼翼。「八九六四」、2003年香港的五十人「七一」反政府行,是廿年香港人刻骨心的社,後成北望商者的忌,使得回十多年,想「香港故事」的影片得手,叫看得不痛快。《金2》及《老港正》等很可能都是受《阿甘正》的而的,《阿甘正》固然也在促其美神,但另方面影片倒也美自以傲的代史了一次不算的玩笑(乒乓外交、水事件等等原都是盲打撞出),是去痕重乃至挖苦嘲笑的度,政府民的包容,就已我的「香港故事」影片、的「主旋律」史片好好借。
不「和」的港片期
不,香港影也不是一始就如此「和」的,我都得周星的《凌凌漆》(1994)如何刺官的力、政治抹黑的「成份」。六四事件後也有不少反映港人支持民心理的影,如王晶《大》的反派叫「李棚」(跟李同音);周星演的《兄撞鬼》奸角叫「李」(即小平、李及尚昆)。徐克八九民的回也快,他的《英雄本色3》在1989年10月公映,影片把七○年代的越南跟八九的北京比,白引用「屠城」及「人」等字眼。到了1990年,《省港旗兵之地下通道》「大圈仔」(港行劫的地罪犯)最後踏上拯救民分子之路,影拍得粗糙,但非常大。香港影的六四情,一直到回初期:200 3年《道》成大演的,在1998年拍了《古惑仔之少年激篇》,故事背景是1989年,主角浩南(霆演),行走江湖,一少年刀光影的同,竟剪上了六四事件天安人清的新面。在今天合拍片是王道、影人了偌大市及遇而不敢造次之,上述的影可避免成明日花了。
「合拍片」盛也出「香港影」的身分。「香港影」如何定,十年前很具,今天成了。
首先是金源,到底是香港是的投,是地合?另方面是的幕前、幕後人有多少「港人」?三是影在香港拍?跟香港社到底有(《十月城》的例子最堪玩味,它以合拍大片的姿,在呈香港中上景)?
香港影身分
有人香港既已回了,要保留「香港影」的名?要界定甚「成都影」、「上海影」及「北京影」的。然「香港影」的名份,有些是情感及史因素,十年曾一度繁盛的工史,怎可一下子失?另方面是能力及野的差,香港作大都,加上多年的,在不同方面比略一,然地的「差」越越不明了。第三涉及行政、助及授的日常操作,如史悠久的香港影金像至今仍是「香港影」,什是「香港影」,金像局就要充份明了。
香港影的身份也不始於今天,十多年前的合拍片《菊豆》及《霸王姬》也以「港片」名加斯卡的最佳外片逐。也按今天的某些,《菊》及《霸》不定是「香港影」!但行政操作行政操作,在一般人心目中,真正的「香港影」到底下甚?某些人而言,《天水的日夜》及《月神偷》因香港,街景及人都似曾相(然《月》以上「扮演」深水埠),些才是最「根正苗」的「香港影」。另有些立影因涉敏感,如崔允信去年的《三窄路》,宗明官商勾、七一行,作模少,也注定打不大市,也就成另的「真正港片」。倘如是,那「香港影」往後就只有向小及市靠?影市化,「影」、金像在《赤壁》或《》等大片中「人」,看其是否符合「香港影」的基本之,香港也只有透低成本的《天水日夜》 (然大部份其不在乎部影片),才感受到那份不二的「港性」、疑地的香港情了。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