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玉
  
 早前在一八十後和九十後的上,一位香港的者提醒在言的岸四地八十後和九十後朋友,要小心媒因他年,他提出的只看待成是年人的,然後焦放在大家的年上,而不是他的真正求上。她提出的是,香港八十後的反高行最後被解八十後出了,而不是高的出了,整的焦因此被模糊了,所以事件後,有人心高,整香港都集中到八十後的行之上。意意,人深省。是的,像所有青少年的背後,大家最看到的,是一病的成年人社,是某社段的某些病徵,而不是出生在某年的人的集。
 
 
   同的道理,放在去一年生的被八十後九十後的上,其同有效。地的居,八十後首其,可是,如果之看成是八十後的,很容易出一,就是八十後比不上他的前刻苦耐努力蓄,而不是地房地市和政府的房屋土地政策出了。同理,深圳的富士康事件,如果被看成是九十後新生代民工的,就有人注那的工生活和大社境今天的年人造成了何影。所以,看今天澳八十後九十後眼中的,其也可以用似的因方式看待。
  
 先近期──年人不起的。如果有,那是2005年立法期始出的社,之後加入同那是一社的和人越越多。推算一下,2005年有因需要婚而置的,是七十後特是1975年以後出生的,外加上一部分八十年代前五年出生的。可是,如果我把目光放在他身上,很容易以者的口吻,他靠自己,而不是等政府忙。可是,如果我可以房屋政府本身的去看待,故事可能很不一,因,今天我的政策,有房屋需求中的投性需求、投性需求、恐慌性需求和真性需求而有任何分野。
  
 撇除只供租住的社房屋不,澳人有一有自己物的期望,是上世八十年代始形成的。1980年,澳葡政府推出《房屋法律》,始售屋,至九十年代中後期,售出的屋位有多,那十多年,是澳人第一次可以以低廉格有自己物的年代。那,受惠的除了像台山和一木屋居民,有不少五十後和六十後的澳人。
  
 (我的世代.之十九)
 文:原2010年6月3日 《澳日》“成候”
:http://photo.esdlife.com/20100118_wowblog.jpg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