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ScotGu 2020-12-29 15:29:34 +08:00 哎呀卧槽。。。(原谅我用这样的话语开场) 小时候也补过几次牙,小诊所、三甲医院也去过,现在回想起来太恶心了。 上一个患者用过的钻头塞到下一个患者嘴里继续磨磨磨……… 当时不懂,也没保护意识,现在看那种《牙科诊所可能会交叉感染某绝症》的新闻,就庆幸自己能活下来。 再去牙所可得先观察如何处理各种器具啊! |
![]() | 3 manzhiyong 2020-12-29 15:33:58 +08:00 就只去三甲专科医院,专业,像北京就是北京口腔医院和北大口腔医院 |
![]() | 4 Tianao 2020-12-29 15:34:16 +08:00 via iPhone 高速手机和车针肯定是一客一消毒吧。 |
5 yeqizhang 2020-12-29 15:34:30 +08:00 关注了... 来个懂的人解释一下:是不是每个人洗了后都把钻头处理过的? |
![]() | 6 coderluan 2020-12-29 15:37:55 +08:00 虽然我也建议大家去医院, 但是楼主这个推理是不成立的, 因为洗牙塞你嘴里的器具都是一次性的, 也不存在消毒的需要, 剩下的部分才是需要高温消毒的, 这点空腔门诊和医院应该都是一样的, 去医院也不会先从消毒柜给你拿出来从头拼的, 也是直接换一次性转头和水口, 感染的概率其实非常低的, 得是医生碰巧把物理悬空的转头怼到碰巧沾了血又没擦干净的仪器上又隐瞒了情况......网上传的洗牙染病的故事都是黑诊所重复利用一次性工具导致的. |
8 Cbdy 2020-12-29 15:42:34 +08:00 via Android 应该和手术是一样的道理,干净的手术会排在不干净的手术后面,传染病人的手术排最后,尽量减少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具体我也不清楚 |
9 chijiaodaxian 2020-12-29 15:43:44 +08:00 他说的应该是整机消毒,非一次性的更换零件都是一客一消的,医生也会在你面前打开包装,包装上也能看到消毒过的变色提示的,一次性的就不用说了,但整机消毒一般一天就一次。 |
![]() | 10 leyle 2020-12-29 15:45:05 +08:00 感觉不是。 最近洗牙、补牙,去了四五次。每次都是一整套单独的工具。 用一种蓝色的纱布包住的,使用的时候才展开的。抽口水管子,各种转头,都是现换的。 |
11 demos OP @coderluan 好吧,感谢科普。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都是一次性的,那拜博的医生为什么不让我洗,歧视乙肝病人吗? 而且前台在我明确告知有乙肝后也没有说什么,说明碰到很多次了,毕竟国内乙肝病人是非常多的。 |
12 demos OP @chijiaodaxian 所以因为是一次性的,即使有传染病也不会感染,不让我洗只是为了防止万一,这样也有道理,说明医生还是挺负责任的 |
![]() | 14 shroxd 2020-12-29 15:48:11 +08:00 via iPhone 印象中那种机器上的钻头用完了都会用酒精还是啥喷一喷吧?这个算不算消毒了 |
16 nicevar 2020-12-29 15:49:34 +08:00 去三甲医院还是很正规的,就是比一般的牙科地方贵不少,不过我不太同意一年洗牙两次的说法,自己买点设备护理好点,我自己就买了冲牙器、电动牙刷、漱口水、牙线还有一套清理牙齿的工具,可以好多年才去一次,而且几十年了牙齿非常好 |
17 wlzcool 2020-12-29 15:49:58 +08:00 ![]() 有可能有飞沫,每天最后都是用紫外线灯消毒的 |
![]() | 18 coderluan 2020-12-29 16:09:15 +08:00 @demos 这其实是一个很单纯的经济和成本问题, 很小概率发生的风险也是风险, 如果有低成本的方式能降低一下风险发生的概率, 那么一般会被采纳的, 比如让乙肝病人最后洗牙. 但是同时即使完全能杜绝风险发生的手段, 但是成本太高, 那么一般也不会采纳, 比如严格审查每个病人的传染病情况. 这两个情况看似矛盾, 但是实际一点也不矛盾. |
19 oNuGrInDiNg 2020-12-29 19:09:52 +08:00 三甲医院的卫生控制也就那样吧,去专门的省市级牙科医院最好。 |
20 paopaoxiaoyanjin 2020-12-29 19:21:20 +08:00 乙肝得了怎么办 |
![]() | 21 Android2MCU 2020-12-29 19:34:02 +08:00 via iPhone @paopaoxiaoyanjin 做个 DNA 滴度检查,让医生看看需不需要抗病毒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