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 协议以及 USB 设备的问题 - V2EX
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laminux29
V2EX    问与答

USB 协议以及 USB 设备的问题

  •  
  •   laminux29 2020-10-29 18:30:17 +08:00 3435 次点击
    这是一个创建于 1811 天前的主题,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最近给家里的电脑和 USB 设备,全部升级为智能电源,期间更换了几条 usb 数据线和 usb hub,发现以前本来跑的很稳的设备,突然各种无法识别或只能部分识别,最恼的是,出现问题了,电脑或 USB 设备无法给出准确的错误信息。因此,我产生以下猜想:

    1.微软不支持 OS 安装在 USB 外置硬盘里,是否表示微软已经知道了从 USB 协议,到各种 USB 设备不靠谱?

    2.各大网店与技术论坛里,有很多关于 USB 接口、USB hub 的问题,比如供电不足,比如线路太长导致无法识别等等。有问题不可怕,但遇到这类问题,电脑或 USB 设备,不仅无法给出准确的原因说明,甚至很多情况下连提示都没有。因此,就连很多高手,也只能通过盲猜+更换设备来判断问题,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我认为本身是不科学的。

    3.USB 外置设备,本质上是低成本解决问题的一种渠道。比如扩容存储,正常渠道是直接更换大硬盘,或者买更多的电脑甚至专用存储服务器来进行存储,而 USB 的方案却是一堆扩展坞+USB hub+高性价比的主流容量硬盘,整个方案比前者要便宜的多。因此,会不会因为厂商不愿意大家通过 USB 方案来低成本解决问题,所以故意在 USB 协议与 USB 设备上,设置各种瓶颈与障碍?
    25 条回复    2020-11-02 20:16:28 +08:00
    laminux29
        1
    laminux29  
    OP
       2020-10-29 18:49:50 +08:00
    另外,我查到有些人推荐贝尔金的 USB Hub 。我去贝尔金官网搜了一下,贝尔金目前在支持 Windows 的 USB 3.0 Hub,最多只有 4 口。而且这款产品对充电的支持,只支持同时两个口进行充电。这是否进一步说明,USB hub 这类东西,从协议到设备,可能都不靠谱,不然为啥就不能 4 口同时充电?能买得起贝尔金东西的用户,会缺另外两个口充电的钱?
    laminux29
        2
    laminux29  
    OP
       2020-10-29 18:57:28 +08:00
    前几天我一个同事,和我说,专业的多媒体编辑,都是在苹果系统上,不会在 Windows 上。当时我还不认同。

    今天遇到这事,算是认同这观点了。多媒体制作需要大容量存储,Windows 连个 USB 都搞不好,各种不稳定、各种识别问题,怎么去介入多媒体行业。
    systemcall
        3
    systemcall  
       2020-10-29 19:03:18 +08:00 via Android
    1. Windows 可以装在 USB 外置硬盘里。PE 是完全可以的。如果是常规的 Windows 系统,Windows 8 开始有办法安装上去,用 Rufus 就可以安装,我在外置的 SSD 上安装 Windows 10,只是有些小问题,可以正常使用。
    2. USB Hub 和 USB 设备普遍是做工太差、没有强制的标准。不光是 USB,DP 也有很多问题。线路太长是线的屏蔽问题或者芯片自己的问题,一些芯片驱动能力太差了。
    一般的 USB2.0 集线器,用的 fs1.1s 之类的芯片,上行端口的线连 1 米都不支持。规范里面好像是 3 米还是 5 米是要支持的,连芯片厂家都不照着规范来。过流保护之类的就不必说了,很多设备缩水到连稳压电容和电感都没了。
    3. 按理来说 Power eSATA 更合理、成本更低。但是没有普及开。USB 接口可以推广开很大程度上就是靠的这种混乱的局面,如果严格安装规范来应该是不会有这些问题的

    贝尔金的东西还算比较靠谱的,不能插那么多设备同时充电是功率问题。这种情况雷电 3 也有,显示器接多了分辨率上不去
    systemcall
        4
    systemcall  
       2020-10-29 19:06:00 +08:00 via Android
    @laminux29 苹果是有自己的相对封闭的标准
    比如 mfi,其实还是有好处的,起码花钱可以买到靠谱的东西
    Windows 那边不是不行,而是找到靠谱的东西成本很高
    laminux29
        5
    laminux29  
    OP
       2020-10-29 19:07:33 +08:00
    和几个搞硬件的朋友交流一下,也发现个问题:

    比如电脑->USB bub,这个场景下,USB 硬盘扩容设备,与 U 盘都支持。

    但电脑 -> USB hub -> USB hub,这个场景下,最右边的 USB hub,有些 USB 硬盘扩容设备就不支持了,但 U 盘却没发现不支持的情况。

    感觉就像是几个软硬件寡头,设计 usb 的目的,只是方便大家用小容量 U 盘交换一下文件,但没想到有些厂家开始用 USB 接口打低成本硬盘扩容的主意。寡头们为了卖自家昂贵的专用存储设备,故意把 USB 在硬盘扩容方面,人为设置障碍,包括协议或设备上的。
    laminux29
        6
    laminux29  
    OP
       2020-10-29 19:22:21 +08:00
    @systemcall

    1.我知道有各种办法把 Windows 安装到外置硬盘,但不是官方允许的步骤,而且这些安装方法,大多数还要利用第三方工具。

    Windows 官方 ISO + 官方默认安装步骤,是不允许安装在外部磁盘的,在选择磁盘或分区的那一步会给出提示。之前 Windows 社区还有官方专家解释了这事,年代太久,我搜了一下,没搜到那篇文档。依稀记得官方专家的大意是外置 USB 设备不稳定。

    2.我觉得 USB hub 或 USB 设备,做工差也就算了,因为很多网线或交换机也有这种问题。但正像你说的,USB 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强制的标准,我觉得这才是最大的问题。对比网络方面,网络有专门的检查工具,比如测线器;以及各种检查指标,比如延迟,比如丢包率;甚至抓包工具还能锁定问题出在哪条网线或哪个交换机上。但 USB Hub 与 USB 设备却没这能力,或者说有这能力但检查的代价太昂贵,甚至可能要下降到电路层去检查。

    3.以前总觉得苹果是智商税,现在一对比,苹果是贵了点,但贵地有良心。
    cjpjxjx
        7
    cjpjxjx  
       2020-10-29 19:40:15 +08:00 via iPhone
    从来不信任 USB 存储设备的可靠性,USB 存储设备只适合用来临时存储一些不重要的数据,通过 USB 存储设备转移文件必须进行校验
    systemcall
        8
    systemcall  
       2020-10-29 20:04:38 +08:00 via Android
    @laminux29 #6
    1. 有官方工具,不过最多到 1803 。叫 Windows to Go,新版本系统要修改文件
    2. 确实没有这个能力。USB 就是一个很乱的标准
    3. 其实 lightning 也是走的 USB,但是苹果通过 mfi 提供了靠谱的东西。之前也认为是智商税,直到被关于 USB 的各种问题折磨
    @laminux29 #5
    其实 USB 比你想的还要弱,一开始是接键鼠之类的。USB2.0 bot 传文件那么慢,当时那是 USB 的伟大进步,意味着可以和 IEEE 1394 竞争。USB3.0 加上 UASP 也打败了 esata,不要小看成本。USB 拿来充电都是后来加入的新功能,也是苹果推 USB PD 了才有靠谱点的东西,各个厂家一大堆私有标准。
    大部分人用 USB 接口也就接个 U 盘,别把这个接口想得太高级。设计的目的就是秒天秒地的、还活着的民用接口就是雷电 3 ( lightning 也许可以算),别的都是一团糟
    LLaMA2
        9
    LLaMA2  
       2020-10-29 20:06:02 +08:00
    Windows OTG windows10 LTSC 使用者发出了该条信息,外置设备是 samsung T3 protable SSD
    ysc3839
        10
    ysc3839  
       2020-10-29 20:23:13 +08:00 via Android
    没记错的话,macOS 也不支持安装在 USB 存储中吧?
    systemcall
        11
    systemcall  
       2020-10-29 20:34:52 +08:00 via Android
    @ysc3839 Linux 可以,别的主流系统好像都不行吧
    USB 的稳定性不行
    @ye4tar 用的自己拿 2.5 寸 SSD+硬盘盒组的,丢过数据。直连电脑都掉过分区。可靠性确实不好
    而且吃 CPU 。并且如果是不支持 UASP 的东西完全没法用,但是有 uasp 的话就算是 USB2.0 也可以用,不过 USB 自己的开销还是太大了,明显比 SATA 直连甚至是 emmc 的开销大,又吃 CPU 又慢
    jtnwm
        12
    jtnwm  
       2020-10-29 20:51:34 +08:00 via Android
    供电不足? hub 有单独的电源吗?
    zhchyu999
        13
    zhchyu999  
       2020-10-29 20:52:38 +08:00   1
    想贬低 Windows 总能找到里有
    想抬高 apple 也总能找到
    不用思考,不用调查,随口就来
    laminux29
        14
    laminux29  
    OP
       2020-10-29 21:02:31 +08:00
    @jtnwm 有。京东淘宝搜一搜。
    delectate
        15
    delectate  
       2020-10-29 21:28:23 +08:00   1
    想贬低 Windows 总能找到里有
    想抬高 apple 也总能找到
    不用思考,不用调查,随口就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得好, 明明是 usb 的问题, 都能牵扯到 mac 高 win 一等, 实在是看不出楼主的思维逻辑在何处.

    usb 级联赛硬盘, 本身就不是靠谱的想法, 供电、带宽都是问题,自找烦恼。
    如果能低成本解决,谁还会买 nas 、存储服务器?业余和专业并不体现在花费多少,而是以最低的成本试错,甚至根本不需要成本就直接排除错误选项。
    Osk
        16
    Osk  
       2020-10-29 21:59:07 +08:00 via Android   1
    微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

    从 Windows Embedded 7 开始到现在的 Windows 10,windows 都支持安装到 u 盘里。只不过太轻易让用户安装到垃圾优盘了,启动用个十分钟回头骂微软垃圾?

    至于故意不让舒服地用 usb 更是扯。
    万万没想到还有这么黑微软的。

    usb 信号本身我感觉挺抗干扰的,毕竟差分信号。
    实际中,不稳定的点大多在电源线上,很多 usb 的电源线那个细的。。。
    另一个就是 usb hub 芯片太垃圾了,各种牛屎堆,无 mark ic 的 hub 不要太多。另外很多厂家践行“又不是不能用”的风格,能省一个元件就肯定会省下来,稳定才怪了。
    wty
        17
    wty  
       2020-10-29 21:59:24 +08:00 via Android
    之前把 win 装在移动硬盘上面,能跑,巨卡。。。。但感觉 os 不支持装在移动硬盘里面是因为移动硬盘可能会被随时扯掉吧。。。

    还遇到一个离谱的事,给另一个电脑装系统,偷懒 ghost 过去的,结果 ghost 不支持 GPT 把引导搞的一团糟。修复引导的时候还不知道怎么把引导搞到我移动硬盘上了,运行的系统还在电脑里面。结果进系统之后我以为可以拔掉移动硬盘了,然后整个系统卡住,重新插上去之后恢复了,还弹了个框说运行时请勿拔掉。。。
    vk42
        18
    vk42  
       2020-10-29 22:47:54 +08:00   1
    lz 吐槽的所谓 USB“不稳定”问题基本都是供电的锅,多级 hub 要想供电稳就上独立供电的 hub,别啥锅都往系统上扣,供电跟不上什么神仙系统都不顶用……
    koor
        19
    koor  
       2020-10-29 23:34:15 +08:00
    @ysc3839 mac 装 u 盘里完全没问题。公司配的 mac mini 还是机械硬盘卡出翔,我就把系统装到固态 u 盘里的
    ak47iej
        20
    ak47iej  
       2020-10-30 00:39:12 +08:00
    跑 os 的话不管 mac/win/linux 都可以,我见过 imac 2010 就已经能用外置启动了,而且我记得新点的机器能 USB 接 SSD 跑 fusion drive..win 就 win-to-go,没用过但是起码有这东西

    USB 不稳定的问题如果不说 hub 那基本上都是供电或者是线材问题吧,能跑 USB 3.0 以上的说实话基本上没怎么碰过说不稳定的,单接一个 SSD 或者移动硬盘用不了多少电,3.0 设备通常配的线也不长,信号也基本上没问题

    至于 hub,一个标准 3.0 接头能给 900mah 电,5w 都不够如果不外接电哪够电给你充
    autoxbc
        21
    autoxbc  
       2020-10-30 02:10:29 +08:00
    1. USB 没有强制认证,很多成本导向的设备不可靠,不是 USB 自身不可靠; USB 有可靠的设备,贵的那一些

    2. 网线里传输的是标准化的网络数据包; USB 协议本身是标准化的,但是 USB 协议里设备实现那部分细节非常复杂,除了设备设计者其他人无法调试,自然也不会有调试接口

    3. 外设市场是充分竞争的,劣化自家产品没有任何意义
    nvkou
        22
    nvkou  
       2020-10-30 02:34:57 +08:00 via Android
    楼主的猜想站不住脚。
    涉及方面:usb 标准设计组织,主板厂,线材厂,各种设备 oem 厂。
    这些角色有各自的利益。楼主想想他们各自利益是什么,哪个角色是故意使坏的?

    其次很多故障无法给出原因确实是没有工程方法。试问怎么在协议层面汇报接口处的阻抗并稍微提升电压?如果专门拿个芯片干这事,消费者愿意买单吗?

    USB 的存在是给你一个选择。你要说便宜,上古时代的并口设备可能还更便宜,带宽也满足无线键鼠的需求。为什么消失了?

    设置瓶颈和障碍是必须的。否则你在 98 年的时候就要求达到 USB3 的标准,怕是没人负担得起。啥产品不是迭代出来的。量子计算机这么牛逼,为啥不一开始就用算盘去研发一台出来?这是上限。当然也有下限,下限的电气性能也是有条件的。试问我能不能 hub 级联 500 台设备在一个 USB 口上?或者搞一条 10 米的 USB 线?原始设计有这需求吗?耐不住用户傻逼啊

    你要 USB 达到 SATA 的性能要问问只想用 USB 做无线键鼠接收的人愿不愿意,也要问问 u 盘用户愿不愿意。
    要是能统一需求和利益,pcie 外置都给你干出来
    shenlanAZ
        23
    shenlanAZ  
       2020-10-30 08:56:45 +08:00
    微软背锅好惨啊

    斗胆问一下 您是否通过官方渠道购买了正版的 windows 呢?
    azh7138m
        24
    azh7138m  
       2020-10-30 13:36:42 +08:00 via iPhone
    软狗不请自来
    U 盘是 2246en,跑个 wto 毫无压力
    或者前两年开车挺多的 ufs U 盘也不错,很稳定

    个人感受就是很多机箱的前置面板不行,电磁屏蔽与线的质量不过关,无法跑满 U 盘的速度

    不知道楼主的 hub 用的什么,实在不行可以去 Apple Store 买贝尔金啊,也就 2k 。

    一根 20G 的半米 C 2 C 线,前阵子小熊开车的垃圾也就 30 一根,质量不比苹果自带的那根好?
    julyclyde
        25
    julyclyde  
       2020-11-02 20:16:28 +08:00
    如果公开声明只有俩口充电,那就是靠谱的
    关于     帮助文档     自助推广系统     博客     API     FAQ     Solana     5441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26ms UTC 07:11 PVG 15:11 LAX 00:11 JFK 03:11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
    ubao snddm index pchome yahoo rakuten mypaper meadowduck bidyahoo youbao zxmzxm asda bnvcg cvbfg dfscv mmhjk xxddc yybgb zznbn ccubao uaitu acv GXCV ET GDG YH FG BCVB FJFH CBRE CBC GDG ET54 WRWR RWER WREW WRWER RWER SDG EW SF DSFSF fbbs ubao fhd dfg ewr dg df ewwr ewwr et ruyut utut dfg fgd gdfgt etg dfgt dfgd ert4 gd fgg wr 235 wer3 we vsdf sdf gdf ert xcv sdf rwer hfd dfg cvb rwf afb dfh jgh bmn lgh rty gfds cxv xcv xcs vdas fdf fgd cv sdf tert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dende5 dende denden denden2 denden21 fenfen9 fenf619 fen619 fenfe9 fe619 sdf sdf sdf sdf sdf zhazh90 zhazh0 zhaa50 zha90 zh590 zho zhoz zhozh zhozho zhozho2 lislis lls95 lili95 lils5 liss9 sdf0ty987 sdft876 sdft9876 sdf09876 sd0t9876 sdf0ty98 sdf0976 sdf0ty986 sdf0ty96 sdf0t76 sdf0876 df0ty98 sf0t876 sd0ty76 sdy76 sdf76 sdf0t76 sdf0ty9 sdf0ty98 sdf0ty987 sdf0ty98 sdf6676 sdf876 sd876 sd876 sdf6 sdf6 sdf9876 sdf0t sdf06 sdf0ty9776 sdf0ty9776 sdf0ty76 sdf8876 sdf0t sd6 sdf06 s688876 sd688 sdf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