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B4PLpPSsR4voMdx0 2020-09-14 23:06:24 +08:00 平台经济下的价格歧视,隐蔽、不易被察觉。 更重要的是,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约谈有用的话就不会一次次被曝平台杀熟了。 |
2 qiaobeier 2020-09-14 23:14:20 +08:00 这恶心得潜规则都快变成明规则了。京东饿了么都是惯犯,就是赤裸裸得价格歧视。 |
3 xiaolanger 2020-09-14 23:20:03 +08:00 大数据都用来干这事了? |
4 jerryrib 2020-09-14 23:34:39 +08:00 不要一直用一个平台的东西 |
5 208374th 2020-09-14 23:48:47 +08:00 via Android 会不会和 ios 抽成有关系 |
6 arischow 2020-09-14 23:53:22 +08:00 @cscs010010 iOS 只抽成虚拟物品吧 |
7 v2lhr OP @cscs010010 都是用 iphone 的 |
8 alect 2020-09-15 09:05:01 +08:00 一个安卓一个 ios 么? |
11 CismonX 2020-09-15 09:14:13 +08:00 这大数据杀熟算法还不够完善啊,很容易露馅。一般来说地理位置相近或者“可能认识”的人之间,是不会有价格差异的。 我被京东杀熟还是通过网友在贴吧发的截图发现,后来和多个 tg 群网友确认的。和家人、朋友、同事对比都正常,甚至最可怕的是,和身处异地,没见过面的 QQ 网友比价都是一样的。 |
12 sillydaddy 2020-09-15 09:16:04 +08:00 via Android @CismonX 你这也太夸张了吧。。 |
15 None123 2020-09-15 09:22:33 +08:00 滴滴也是这样的 一星期贵了 10 块就 nm 离谱 |
16 applelove 2020-09-15 09:23:59 +08:00 那应该怎么办呢??难道不用这些个软件了??? |
17 Lunatic1 2020-09-15 09:24:37 +08:00 别用绿团了真的 |
18 holmesabc 2020-09-15 09:26:02 +08:00 滴滴也是,同样的时间同样的路段,快车一年多都是 16 块,最近几个月都是 20 几 |
20 tiiis 2020-09-15 09:30:05 +08:00 这杀熟技术不到家啊,看着你们像是连同一 WiFi |
21 1nclude 2020-09-15 09:31:41 +08:00 现在杀熟多了去,狗东各种杀熟,我没有的券我朋友可以领到 |
22 xdeng 2020-09-15 09:36:36 +08:00 "我前两天还买过" 你对比的是同一时间的吗?还是跟两天前的? |
23 xdeng 2020-09-15 09:37:16 +08:00 蔬菜价格 天天变是正常的吧。 |
25 kop1989 2020-09-15 09:45:35 +08:00 我觉得这种靠活动杀熟的行为很难触犯法律。 你仔细观察,你便宜的商品基本上都多了折扣、秒杀(或者折扣更小)。 平台完全可以以“随机促销”或者“几天内未购物的老用户”为前提来做活动,也是合法的。 |
28 Nicoco 2020-09-15 09:55:46 +08:00 的天,杀他的呢!!!! |
30 manzhiyong 2020-09-15 09:57:11 +08:00 是一家点吗?每家店的价格不一样是正常的,像多点,我在家就显示家附近的物美店,在公司就是公司附近的,价格都是店里的价格,两家店的价格不一样,显示的价格自然不一样。 |
31 kop1989 2020-09-15 09:59:06 +08:00 @v2lhr #27 法律只规定价格要买卖双方认可即可。人家以你是我们的随机优惠用户,或者我们对于 xx 天未进行购买的用户进行促销,这不是很合理的营销手段么? 比如你走进超市,人家说恭喜,您是我们今天的第 1000 个客户,我们给您 100 元代金券。难道你也要反问凭什么只优惠我么? |
32 keventseng 2020-09-15 10:02:11 +08:00 站在某角度看这事:杀熟不违法,一句话,“某些用户平台觉得有消费潜力,所有给更大的优惠留住某用户”,毕竟,它的售价没有超过物价局所定的上限。 |
33 bjzhou1990 2020-09-15 10:03:47 +08:00 看的是同一个站点的商品吗,不同站点价格不一样的 |
34 v2lhr OP @bjzhou1990 都是美团买菜呀,一进小程序就会要求先选好送货地点的 |
35 threebr 2020-09-15 10:06:55 +08:00 via Android 其实价格歧视让价格不敏感的人多掏钱,从供需关系的角度来说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
36 LemonButSweet 2020-09-15 10:10:27 +08:00 em...其实各大平台都在这么干,我就准备两个号,啊哈哈哈哈 |
37 manzhiyong 2020-09-15 10:12:28 +08:00 不同的店价格自然不一样 |
38 pengyOne 2020-09-15 10:31:49 +08:00 都这么干,即使饿了么点外卖也有这种操作,会员红包在一个号可以换一家店的 6 块,另一个号就是七块八块 |
39 zjuster 2020-09-15 10:44:51 +08:00 你们是一个站点吗? |
40 zjuster 2020-09-15 10:50:40 +08:00 都不一个站点,你自己也知道,这一点,不同店价格当然不一样了。原因太多了,列举一些: 1 、零售行业有一个行规,只要店里的总毛利是赚的,店长有直接定价权,店长负总责,所以非标品跨店定价有很大不同 2 、生鲜每日采购,每天的进货价格可能都不一样,那么自然每天定价都可能不同 3 、A 店要做高客单价,B 店要做多成交,买同样的东西可能总价一样,但是单价不一样。 杀熟真的是不划算的事情。现在电商新获客越来越难做了,都在想办法提高复购呢,还杀熟,哪家不想做了要杀熟呢。 @pengyOne 看加盟和直营,还有总部是否强控制权。比如鲜丰水果、和府捞面、周黑鸭,每家店的红包、活动都一样,唯一可能不一样的就是 sku 的库存。而有加盟的奶茶店,每家店的活动权限是自己控制的。 |
42 xsm1890 2020-09-15 10:55:30 +08:00 国内那几个卖票订酒店卖生鲜的哪个不这样做! |
43 tz894305532 2020-09-15 11:09:23 +08:00 同一家配送点才能说杀熟。区和区物价及店长经营理念都是不一样的 |
44 speculatorA 2020-09-15 11:17:52 +08:00 你都知道给站点打马赛克了,还????你是想干什么。 |
45 chocotan 2020-09-15 11:21:58 +08:00 看图我也想问是不是同一家店 |
46 slgz 2020-09-15 11:37:29 +08:00 这个杀熟用盒马就好了, 永远不会杀熟, 毕竟实体店的价格和 app 上的一样, 甚至 app 还有专项券 |
47 h3nng 2020-09-15 11:42:49 +08:00 via iPhone 我来破案了,主要的区别是入口不一样,你第一张图、最后一张图是从外卖频道进入的,相当于美团买菜自己在外卖频道上开的店,其余的图片是美团买菜自己的直接一级入口。至于为什么价格有差异,因为外卖补贴比较大,优惠券多,从你的图片上也能看到,这样算下来价格可能差不多。都是老套路了,不会让你明显吃亏,也不会让你赚。 |
48 8G 2020-09-15 11:51:40 +08:00 via iPhone @speculatorA 毕竟没有一千万 |
49 Delon 2020-09-15 11:57:18 +08:00 京东有杀熟吗,一般都是券的问题吧 只是有的商品相同但不同地区 sku 不一样价格也不一样 |
50 xloger 2020-09-15 11:59:05 +08:00 美团外卖上每一家正新鸡排的价钱都不一样... 导致我一次想吃时,好几家店算了半天,最后再也不点正新了。 |
51 jujiaocx 2020-09-15 12:08:30 +08:00 「杀熟」只是其一,更可怕的是平台内的每个商家的每个商品每天都可能是不同的价格,直接让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大打折扣。 |
53 v2lhr OP @speculatorA 送货地点都是一致的,给站点打马赛克是保护隐私呀,还有小程序的浮窗也打了 |
55 hoyixi 2020-09-15 12:28:12 +08:00 "舔"狗一无所有,国内的定律,从衙门到商家,再到工作的公司,通用。 除了杀熟,另一个例子就是老用户和狗不能享用 |
56 matrix67 2020-09-15 12:31:46 +08:00 美团:知道了,以后一个 wifi 下面 的价格保持一致。 |
59 rocketman13 2020-09-15 12:55:10 +08:00 所以各行业都需要反垄断法,多元竞争,商家进步,客户受益 |
60 ICU 2020-09-15 13:21:01 +08:00 将新客户培养成熟客,再割你韭菜,一开始就把你割跑了,那怎么能行 |
61 EEEcho 2020-09-15 13:47:32 +08:00 我屮? |
62 xlvecle 2020-09-15 14:10:52 +08:00 一个小程序是“美团买菜”,一个小程序是“美团外卖”里的美团买菜门店,因为美团外卖里的买菜门店有独立运营策略,价格会不同,可以用“美团买菜”下单 |
63 LittleDust 2020-09-15 14:13:23 +08:00 以前总以为网上才是明码标价,解决了线下价格不透明的问题,比如买家电这些,线下买的时候,线上搜一下,很容易对比。买菜这种场景,不知道是不是价格比较不敏感,价格差异很难察觉。如果是复购的话,还可以通过历史订单比对。 |
64 npc0der 2020-09-15 14:15:13 +08:00 美团已经不用快 5 年了吧,也是一次点餐被恶心到了,看好的商品 加入到购物车 结算的时候有 2 件单独给我加了一块钱。我这个人就是有个坏脾气 之后宁可便宜饿了么 也不用美团(虽然饿了么很阿斗)。用京东也是 现在转投苏宁。 |
65 joyc 2020-09-15 14:22:50 +08:00 via Android 为啥一个有秒杀一个没有,是不是一个参加活动一个没有 |
66 lbp0200 2020-09-15 15:37:26 +08:00 忍 or 滚 |
67 liuzhazha 2020-09-15 15:51:21 +08:00 这美团买菜天天在小区门口地推,关键是小区门口就是生活超市,我干嘛还用你 |
68 poerfei 2020-09-15 16:00:33 +08:00 x 宝我遇到过次, 直接搜索框进来的价格贵, 然后分享出去,自己再从分享链接进来便宜。 搞得我现在买东西之前都给自己分享。 |
69 xishijt 2020-09-15 16:04:54 +08:00 我和我同学,同样的店铺地址,配送时间和配送价格都不一样.我同学的配送比我便宜,配送速度比我快.厉害吧 |
70 Arrowing 2020-09-15 16:41:04 +08:00 我前几天在某东买个路由器,朋友的有 30 块优惠券,我的没有,一样的道理 |
73 kanemochi 2020-09-15 17:14:53 +08:00 吃相难看,就欺负人傻钱多 |
74 jtacm 2020-09-15 17:23:37 +08:00 先不说好坏,不上价值观,只讨论机制。 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大数据可以用来构建动态的供需平衡: 对于迫切需要这件商品的人或者富人,提高价格,挣取更多利润。 对于不那么需要购买的人或者穷人,降低价格,以吸引其购买。 对于商人来说,挣的更多了; 对于社会来说,商品的供求关系也被动态平衡了。 对于穷人来说,买到相对便宜的东西了。 对于富人来书,贵出的溢价他也不是太 care 。 个性化推荐和搜索有了,为什么不可以有个性化定价呢? |
76 jabin88 2020-09-15 17:43:38 +08:00 为什么别人买得比我便宜,要求所有用户,不管是不是会员,是否有优惠,一概一个价格。不然就是杀熟违法。建议线下也这样操作。要是别人买的价格和我不一样,举报老板杀熟 |
77 Ritr 2020-09-15 18:24:50 +08:00 @jtacm 重点不是这个。重点是使用不透明的机制,如果机制全透明,比如每天下午 3-5 点菜价最便宜,那么有需求的人自然会在这个时间去买菜,完全可以达到你所说的供需平衡。问题的重点就在于不透明,今天杀熟赚你一块,明天杀熟赚你一百信不信 |
78 cmax 2020-09-15 18:34:18 +08:00 第一个截图站点为什么被打码了?两个人不是在一个站点买的吗? |
79 yangzj1992 2020-09-15 21:21:00 +08:00 气啥啊,楼上都有人说了,一个是美团外卖,一个是买菜自己的 APP 。不同运营不同渠道,渠道价这些都不一样的 |
80 iasuna 2020-09-15 21:30:03 +08:00 @kop1989 @vk42 违反《电子商务法》第十八条 “电子商务经营者根据消费者的兴趣爱好、消费习惯等特征向其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搜索结果的,应当同时向该消费者提供不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尊重和平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原文: https://www.jetro.go.jp/ext_images/world/asia/cn/ip/law/pdf/regulation/regulation20190101.pdf |
81 iasuna 2020-09-15 21:34:14 +08:00 @yangzj1992 真逗 被人买了还替人家数钱 网友都能替美团保证不杀熟。厉害。你要是美团写算法的,确认过美团没有杀熟,出来官方回应,我支持。 一个美团外卖,一个买菜,都是美团的。。。这两家成本有区别吗,为什么价格不一样,涉嫌不涉嫌违规,你都能替美团解答吗 |
82 v2lhr OP @jtacm 个性化推荐是为了更好的服务,这跟差异价格怎么能比呢,买你贵点是为了更好服务你,还是觉得你有钱应该给多点?还是你穷就该给多点? |
83 kop1989 2020-09-15 22:24:51 +08:00 @iasuna #80 这法律和 lz 遇到的问题并不相符啊。lz 遇到的是原价 /打折的场景。按照这条法律,应该给打折的客户一个非打折价。因为“针对其个人特征”的选项是给你折扣。 |
85 yongliu 2020-09-16 08:51:00 +08:00 这个和「首单立减 XX 元」一样属于拉新手段,谈不上是杀熟,大部分用户得到的都是「杀熟」后的价格,没必要觉得不公平 |
86 KouShuiYu 2020-09-16 15:52:34 +08:00 |
87 v2lhr OP @2351988538 就应该这样,构成价格欺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