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有消息说美国打算取消研究所签证,主要面对国防院校。本人也比较巧本科学校也上了名单,所以考虑该怎么办(川普爬
1 dot2017 2020-05-31 11:56:40 +08:00 欧洲不好吗 |
2 rayhy 2020-05-31 11:59:13 +08:00 via Android 新加坡咯! |
3 rayhy 2020-05-31 12:00:50 +08:00 via Android 另外基本所有理工科 985 都上榜了。现在还没出具体的政策,可能还有变数,真按榜上来美帝的高校要疯 |
4 leewi9coder 2020-05-31 12:03:09 +08:00 加拿大怎么样 |
5 grazie 2020-05-31 12:37:30 +08:00 目前看一下有没有针对这个法令的上诉,建议华人留学生关注一下这方面的 NGO,毕竟和自己的利益相关。 另外已经在读的学生建议找学校、当地的 ACLU 或者律师咨询。ACLU 在菱镜之前就在干 gov,川普上台之后更厉害了(没错他们就是所谓的“白左”)。反正不要等到 ICE 上门才想办法。 千人计划的就收手吧,不然大家都没好果子吃。 |
6 GrayXu 2020-05-31 12:42:31 +08:00 via Android 美国研究生火热的原因难道不是因为能在美国找工作吗?这个优势其他地方读书都无法提供吧…(新加坡两家和香港三家的授课硕都有点水,往欧洲看吧 |
7 grazie 2020-05-31 12:56:34 +08:00 @grazie #5 补充:欧洲学术水平是非常高的,可以考虑。 不过美国(大城市)的环境可能更宜人。美国人说到底还是为移民国家的身份而自豪,虽然什么平等多元价值观不少时候都是表面工夫,但是象牙塔里包容与尊重度是非常高的,和美国同学相处得好比较容易。欧洲人相对来说比美国人要排外,表面上很礼貌,但其实很高冷傲娇。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到欧洲去可能都是在自己同乡的圈子里,很难跟本地学生玩到一起。 虽然说去留学读书为重,不过不能体验一下当地的文化也比较可惜吧... |
8 Biggoldfish 2020-05-31 13:39:47 +08:00 @grazie 在 2018 年 Trump vs Hawaii 案的判决中,最高法院确认了总统有权宣布某些人(非公民 / PR )会损害美国的国家利益从而拒绝其入境,而且不要求总统为“损害国家利益”提供非常具体的解释。在传统上,一般也认为此类问题是总统 /行政分支的权力。因此司法诉讼可能效果不大。 |
9 dayFvckingByte 2020-05-31 13:40:42 +08:00 没了 |
10 tfdetang 2020-05-31 13:45:01 +08:00 via Android 欧洲就很好,而且很多欧洲国家高等教育是免费的(是的,留学生也免费),比如德国法国。 |
11 chizuo 2020-05-31 13:46:47 +08:00 可以考虑 EPFL,预计今年欧洲申请爆炸,保研也要爆炸。失学压力太大了 |
12 dji38838c 2020-05-31 14:23:56 +08:00 国内读吧,然后加入我们 996 大军 |
13 littlerainer OP @chizuo 太难了(;ω;`)呜呜 |
14 littlerainer OP 主要是我是 2022 年毕业,暑假就打算考托福了,不知道未来几年政策还会不会变。 |
15 masker0817 2020-05-31 15:00:45 +08:00 via Android 加拿大 |
16 HHH01 2020-05-31 15:05:58 +08:00 via iPhone 德国,免学费,英语授课 |
17 hoyixi 2020-05-31 15:09:36 +08:00 美国已崩,欧洲药丸,为啥不留在蒸蒸日上的我国读书? |
18 ZRS 2020-05-31 15:24:52 +08:00 via iPhone 欧洲 新加坡 日本 |
19 alalida 2020-05-31 15:45:21 +08:00 via Android 性价比最高就是欧洲日本。欧陆语言比较坑爹,日本还好,但是互联网不行 |
20 alalida 2020-05-31 15:46:50 +08:00 via Android 新加坡国内市场小,而且学费贵死。。。 |
21 Merlini 2020-05-31 15:47:07 +08:00 via Android 别来日本了 日本近几年也越来越卷了 |
24 20015jjw 2020-05-31 16:00:20 +08:00 via Android Google Zurich |
25 clockOS 2020-05-31 16:46:32 +08:00 韩国 挺好的 |
26 EIJAM 2020-05-31 16:48:09 +08:00 via iPhone 国内的高职不好吗?人大代表都已经给小留们想好退路了 |
27 Merlini 2020-05-31 17:00:50 +08:00 @Zseventh #23 花费少离得近性价比高,所以留学人数这几年越来越多了。来了不学日语还不行,工资的话跟美国也比不了。普通人混混日子来日本可以,志向高远的来日本估计比较压抑。 |
28 tlday 2020-05-31 17:31:15 +08:00 @hoyixi 不知道为什么说中国人扎堆的地方都内卷。 全世界现在科技上没有大的跃进,冷战军备竞赛的遗产军转民吃光了,生活水平提高与自动化水平提高导致世界总体人口供给大于生产需求,贫富差距导致有消费能力的不消费,想消费的没有消费能力。 这些要么是资本主义发展到某一阶段的必然,要么是阶级矛盾,怎么就打上“中国人”到哪都内卷的标签了? |
29 ysn2233 2020-05-31 17:35:24 +08:00 via Android 不考虑花费的话除了美国还是先考虑英国和加拿大,或者瑞士 |
30 mtrec 2020-05-31 17:47:27 +08:00 via Android 实验室有个同学拿了美国的 offer 不能去 默哀 |
32 guiqiqi 2020-05-31 19:24:54 +08:00 via iPhone 来吧,俄罗斯欢迎你 Добро пожаловать в Россию! |
33 786375312123 2020-05-31 19:54:19 +08:00 欧洲和日本都不如中国,去了还不如留在中国吧。相信粉红 狗头.jpg |
34 systemcall 2020-05-31 20:23:59 +08:00 via Android @hoyixi 还可以选择东边的那个国家,0 感染的那个地方 |
35 flgn88 2020-05-31 20:36:55 +08:00 via iPhone 西欧诸国比如瑞士德国荷兰,英国不太推荐因为学制太短了,新加坡亦可。想移民的话,这几个地方也都比较合适。 |
36 ys0290 2020-05-31 20:49:47 +08:00 via iPhone 如果按以前针对黑名单院校的力度,只要是没什么关系的专业,也没什么大问题。但是,这届总统川建国就不好说了 |
38 heganyuliang 2020-05-31 21:31:47 +08:00 @hoyixi #22 真是一个莫名其妙的结论。你知道“内卷”这个词最早是格尔兹针对印尼农业发明的吗? |
39 alphatoad 2020-05-31 22:02:47 +08:00 来加拿大挺好的,但是硕士申请很卷,要做好准备 |
40 Bridan 2020-05-31 22:13:29 +08:00 船厂的 学长是哪个学校 |
41 fbcskpebfr 2020-05-31 22:33:29 +08:00 22 年毕业考虑这个太早了,连特大统领明天发什么推特都不知道,没法预测几年后的政策。至少也得等先等今年秋季的签证和大选结果出来后再说。今年正常约到的大批 F 签的时间是 7 月,日子还没到,而且基本之前申请 F1 加急的全被拒了。 就算限制了也并非是去不了,提供一个一亩三分地里某大神的脑洞:留黑学。即通过 B 签进入美国,几个月后境内转换身份。因为现在的发文是针对签证,没说境内不让转换 F 签。 托福雅思差在题目方法策略的问题,要是这边能 100,那边 7.5 问题不大。 |
42 littlerainer OP @Bridan 坦克厂的 |
43 sinxccc 2020-05-31 23:18:25 +08:00 @ruimz 移民局又不傻…B 类签证美国境内换其他身份本来就是敏感点,即使这次能批准,以后出入境和申请其他签证都是黑点。除非打算黑在美国十几年,拿到绿卡之前都不出境了,但那样真的值得么。 我同意你的看法,这个法令本身就是各种含糊不清,松紧与否完全把握在执行的人手上,深得口袋罪的精髓。说不定过两天两边关系缓一点或者明年换人了这个法令大家就当不存在了;也说不定严格照单抓人,211985 的研究生一网打尽… 总之时间还长,自己提高和做好准备才是主要的。 |
44 yjd 2020-05-31 23:20:04 +08:00 老特的风格,随时都会变。估计就想搞出一个谈判筹码 |
45 across 2020-05-31 23:20:40 +08:00 本科要是国防院校那估计真去不了了,大方向就那样,不会因为换个总统就变。 |
46 wangleineo 2020-05-31 23:28:34 +08:00 没关系,还可以去美国学哲学(逃 |
47 iceEar 2020-05-31 23:29:49 +08:00 @tlday #27 因为国人只盯着利益,没有任何畏惧,非常拼命又非常精明。任何领域,只要被国人发现有利可图,大家就可以不择手段蜂拥而至,不畏惧造假,不在乎诚信。这里看帖的都是中国人,都是自己人,就没必要躲躲藏藏了吧,大大方方承认我们就是内卷吧。不然中国特色的 996 是怎么来的…… |
48 gdzzzyyy 2020-05-31 23:36:48 +08:00 日本啊。英语够日本也行。不需要日语。 |
49 iceEar 2020-05-31 23:39:02 +08:00 不推荐新加坡。这里两所院校排名确实很高,但读研并不只盯着一个排名,周边的环境因素也是非常值得考虑的。新加坡真的太小太无聊,在这里你大概率不能体会到想象中的留学感觉。常年 30 度左右,居住条件一般。学生买车不用想,公共交通太慢。周末想找个地方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好,绕来绕去就那么几个地方,没啥意思……考虑毕业后的工作,那就更不应该来新加坡了 还是首选欧美吧。 |
50 Xusually 2020-05-31 23:47:36 +08:00 新加坡、日本、欧洲? |
51 vk42 2020-05-31 23:50:44 +08:00 看你目的是啥啊,如果最终目的是为了移民,那欧洲、日本那边没啥戏,澳洲、加拿大。如果是真心科研,那不是看哪个国家而是找你们领域大牛…… |
52 franc3567 2020-05-31 23:53:22 +08:00 朝鲜 古巴 伊朗 |
53 combout 2020-05-31 23:58:55 +08:00 加拿大,学费比美国少移民还比美国容易 |
54 tlday 2020-06-01 00:05:23 +08:00 @iceEar 我没有躲躲藏藏,我确实不认为“内卷”这词应该被滥用到“中国人”这个标签头上,你用到“中产阶级 /发展中国家”头上都比你放到“中国人”头上好。“国家 /民族 /种族”这种分类方式本来就是资产阶级的夜壶,一旦阶级矛盾激化,社会不稳定,就拿来用用。“中国人就是内卷,德国人就是严谨,印度人就是不靠谱”,这些话听起来就充满了成见。 你当然可以恨国,你可以吐槽 zf,制度,文化,但实在没必要恨人。 |
55 R0ckyY2 2020-06-01 00:22:51 +08:00 B 签证来美旅游,然后境内转身份 change status from B2 to F1 即可,proclamation 只限制 F 和 J 的入境,并没有限制 B 签证入境。缺点就是,如果 proclamation 一直不取消,那么你读书期间就不能回国了,否则进不来。 |
56 ppphp 2020-06-01 00:43:57 +08:00 我来提供一个思路,如果你想好了哪个国家工作,就去哪个国家,不然留国内也行,我是觉得国内也没那么不好 说内卷的直接 block 了,这个词已经烂了 |
57 asasas2114823 2020-06-01 01:02:45 +08:00 @hoyixi 对你的观点没什么反对的,但是你这阴阳怪气可真够恶心人的 |
59 exploreexe 2020-06-01 01:30:50 +08:00 这个政策感觉会执行下去,因为一个同学北航毕业的,去年申请美国签证就被拒了,高薪有房有车有老婆,没移民倾向,分析了一下可能因为是北航毕业导致的。 昨天拉了学校名单看了看,北航的都绝密了,北航毕业的可真有面子,北理的面子也很大,川普什么时候把我们蓝翔的也加进去,毕竟我们蓝翔黑过你们美国网站,作为黑客摇篮的我校这点面子都不给吗。 |
60 laike9m 2020-06-01 01:55:51 +08:00 真没必要只盯着美国。如果是想进大厂,中国机会一样很多。如果是想移民,有一堆更容易的国家。 |
61 mzotw2babm 2020-06-01 02:05:32 +08:00 千万别来德国,如果非要来,千万别来东德。 |
62 Seddas 2020-06-01 04:20:22 +08:00 英国,脱欧后移民政策变好了 |
63 vegito2002 2020-06-01 04:46:30 +08:00 @ruimz 这也就是个抖机灵的脑洞, 我见过太多在美国尝试 F1 的,最后一生的命运都可能被影响, 因为这个转换身份一旦被拒, 会有非常高的 overstay 风险, 后续再尝试 F1 基本不可能成功。 |
64 leishi1313 2020-06-01 04:55:06 +08:00 via Android @laike9m 架不住美金香啊,放眼全球能达到美国薪资水平的可能只有 Google Zurich 了 |
65 786375312123 2020-06-01 05:29:41 +08:00 @leishi1313 瑞士的平均工资本身和美国就差不多,刚毕业的 junior 也可以拿十万瑞郎, 而且税比美国低多了,也没有期权什么乱七八糟。直接拿的就是钱。 唯一的问题是增长慢,干个 5,6 年可能也就 14 万瑞郎。 |
66 calpiswater 2020-06-01 05:58:37 +08:00 via iPhone 来英国呀 |
68 hatw 2020-06-01 09:29:57 +08:00 英国呗,学工科一点都不差啊。 |
69 axxahut233 2020-06-01 10:03:03 +08:00 @mzotw2babm 大佬能详细说说吗,我一个同学准备去德国 |
71 tankren 2020-06-01 10:09:25 +08:00 这两年的中美关系只会更差 还没去的建议不要去了 现在在美的中国留学生近期撤侨后可能面临回不去的窘境 |
72 mosfet 2020-06-01 10:09:41 +08:00 时间点不好 四五年前,没啥人关注的意大利 能顺利公立大学工科专业毕业(米理都理之类的),找个工作还是容易的 混个几年就能拿长居了 干个一两年跳到德国比利时卢森堡的也不难 |
73 encro 2020-06-01 10:18:20 +08:00 川神真是中国良心, 这下一流不再外流? |
75 jmc891205 2020-06-01 10:57:18 +08:00 看专业。STEM 还真没更好的地方可去了。 |
77 tesorouo 2020-06-01 13:30:11 +08:00 别去欧洲。 日本,澳洲,新加坡,新西兰都很香,欧洲太局限了 |
78 mzotw2babm 2020-06-01 22:17:50 +08:00 @axxahut233 #69 1. 气候不好,晴天太少,阴冷,整天阴天,刮风下雨,让人心情抑郁。生活在阳光充足的地区你可能体会不到阳光的重要,但没有的时候可能会让你很不舒服。 2. 德国生活真的非常空虚无聊啊,德国人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如果你想融入他们,只能试着跟他们泡酒馆喝啤酒搞一些无聊的趴体了大概。好山好水好寂寞 3. 学制不好。目前西德的学制越来越国际化,读书的时间大概二三四年就能完成学业。东德很多学校还是传统的 diplom 学位,这种学位读起来让人痛不欲生啊。自制力差的学生读个五年都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4. 如果一定要来的话,最好先把德语学好了,语言考试尽早过。如果来了德国再考德语考试,一年时间又浪费了。 5. 说一下我同学们的情况,在下的专业是 diplom 学制,中国同学几十个。大部分都是四到五年毕业,少部分甚至要六七年噢,个别的由于心理疾病直接放弃学业回国了。 6. 20 几岁是人生最好的年华,不要轻易的把它们消磨在一个没有激情的国家。我之前的导师个个都是拖延症,十足的佛系惫懒,效率极低。如果你来德国不幸被传染上这种习惯,你做事的效率可想而知。 综上,想要来德国留学的话,去西德吧,找一些有 master 学位的学校,课程少的(我校课程 30+,有些西德学位只有十几门,不到一半),论文少的(我专业需要 2-4 个论文,部分西德学校只需一篇),不需要实习的(有些学校的实习是强制的不可免),用最多 3 年就能毕业的。不自律,自制力不强的同学,慎重考虑。如果是自理能力极强的大学霸,就当我没说(滑稽 |
79 axxahut233 2020-06-01 22:58:45 +08:00 @mzotw2babm 感谢,我转给他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