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一直不喜欢看博客,觉得博客始终都不如官方文档准确、高效,所以一直都是直接看官方文档学习技术,比如 Maven、Spring 等,我英语还可以,一直都是直接看英文文档,然后把重点翻译成中文记到笔记中,这样理解起来比较扎实,但是这样非常耗时间,所以在这里想请假各位老哥,有没有别的更高效地学习英文文档地方法。
1 lihongjie0209 2019-07-10 10:15:28 +08:00 多看就好了, 没什么捷径吧 |
2 caneman 2019-07-10 10:19:44 +08:00 刚开始的时候找那种有中文译本的英文文档,直接看英文文档,看的时候不要想着翻译成中文,培养英语思维(很重要)。 实在看不懂的地方,对比看中文文档,反复对比看几遍。 遇到不懂的词记下来,重要片段,做英文笔记。 上面你能坚持做到并看完一本 200-300 页的英文书,基本你相对行业的专业术语,以及比较常用的句式和语法就掌握个差不多了。 2-3 本之后,你再看其他的英文文档(相关技术的)基本不会有太吃力的感觉。 |
3 Vancion 2019-07-10 10:21:41 +08:00 看文档就是耗时间,我觉得这个无解。笔记不一定还要翻成中文吧。 |
4 Nbsaw 2019-07-10 10:29:41 +08:00 直接把英文文档的重点考下来呗,归类好。如果看完觉得有意义,会回头看,再翻译成中文的笔记也不迟。 |
5 jmyz0455 2019-07-10 10:32:50 +08:00 还是多看多读,坚持就是了 |
6 kanchuan 2019-07-10 10:33:07 +08:00 如果只是追求看文档,那么现在谷歌翻译的准确率挺高,可以做到 95%以上保持原来意义,略微有意义偏差的,可以翻译出来对比着看; 如果追求学习英语,培养使用英语的能力(比如学术上),那么就先看英文,试着翻译,遇到不懂的词记下来,然后最后看翻译,也就是当阅读来做呗。 |
7 liangkang1436 OP @caneman 谢谢老哥指点 |
9 hourann 2019-07-10 11:08:41 +08:00 刚开始的时候找那种有中文译本的英文文档,直接看英文文档,看的时候不要想着翻译成中文,培养英语思维(很重要)。 实在看不懂的地方,对比看中文文档,反复对比看几遍。 遇到不懂的词记下来,重要片段,做英文笔记。 上面你能坚持做到并看完一本 200-300 页的英文书,基本你相对行业的专业术语,以及比较常用的句式和语法就掌握个差不多了。 2-3 本之后,你再看其他的英文文档(相关技术的)会发现,还是很吃力。 |
10 ipwx 2019-07-10 11:11:00 +08:00 1、首先不要翻译成中文,浪费时间,还不能进一步锻炼你的英文。 2、大部分库的文档是不用记笔记的(按照我的观点),至少不用做详细的笔记。有空你可以画个脑图、做个提纲,不要做详细的笔记。 |
11 Yiki 2019-07-10 11:22:05 +08:00 作为一个中英文轮番对照才能 get 到 point 的人 我只能说努力了 |
12 taogen 2019-07-10 11:26:24 +08:00 via Android 量变产生质变,做就是了。承受苦难吧,早晚有一天你也可以一目十行。 |
13 jack80342 2019-07-10 11:29:47 +08:00 这是我翻译的 Spring Boot Reference Guide 2.0.0.RELEASE 的文档。https://github.com/jack80342/Spring-Boot-Reference-Guide 多看,多读。不懂的单词当天弄明白。慢慢就都能看明白了 |
14 akazure 2019-07-10 13:59:05 +08:00 via Android 如何高效阅读 英文原版 |
15 FrankHB 2019-07-10 15:06:03 +08:00 翻译成中文理解起来扎实? property→属性 attribute→属性 ?????? |
16 zhanao1994 2019-07-10 21:30:22 +08:00 一般技术文档语法不复杂,多想一下还是很好懂的,顶多有些词不认识,硬着头皮看查词就完事了,我做硬件的看 Intel 几百上千页的 design guide 就这么做的 |
18 dxGlando 2019-07-11 10:24:25 +08:00 @zhanao1994 硬件文档是真的多 |
19 pnongrata 2019-07-11 13:58:41 +08:00 |
20 JerryCha 2019-07-11 14:45:48 +08:00 没有的,要靠文档学技术,一句一句读不可避免。除非是查阅文档,能 skimming 和 scanning 甚至是 ctrl+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