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小夫妻是 421 家庭,普通职员(非程序员),房贷+车位贷,结婚四年小孩都没生,前两天把车位卖了,申请去加拿大读研究生,拿了绿卡把老公带过去就不回来了,跟我说这么做是不想当韭菜了,现在社会把年轻人想在好点的城市立足是真的有点拿,毕竟不是人人都是高薪职业
1 gam2046 2018-10-28 21:03:03 +08:00 但是,抛开经济条件,即使直接给你“加拿大读研”的机会。能顺利读出来,并且留下的,能有几个人呢?所以还是要自身能力过硬 |
2 kslr 2018-10-28 21:27:44 +08:00 有钱有能力,到哪里都好办 |
![]() | 3 ChiangDi 2018-10-28 21:55:21 +08:00 ![]() 房贷割韭菜太严重了 |
![]() | 4 sinxccc 2018-10-28 21:57:56 +08:00 ![]() 都没小孩怎么 421 … 另外不管跑多远,最后赡养老人的责任还是躲不掉的。 |
![]() | 5 bukip 2018-10-28 22:02:39 +08:00 @sinxccc 或者小夫妻双方各自都是 421 ? 每人上面两个 60 来岁的父母,再上面四个 80 来岁的老人?夫妻一共要照顾 12 个老人,不敢想。 |
![]() | 7 hlwjia PRO 上面的都知道 421 是什么意思吗? |
![]() | 11 maddot 2018-10-28 22:11:24 +08:00 ![]() 读研拿绿卡需要好几年 不确定性太大了 说不好听一点,她老公可能会收到绿帽子.... |
![]() | 13 stotle 2018-10-28 22:15:36 +08:00 via iPhone 加拿大工作身份好拿,工作难找。 |
![]() | 16 MCVector 2018-10-28 23:56:46 +08:00 via Android 异地这么多年觉得很不靠谱 |
![]() | 17 likuku 2018-10-28 23:59:51 +08:00 ![]() 反正没啥希望了,混吃等死了事,就酱紫。 |
18 micean 2018-10-29 00:01:04 +08:00 ![]() 然后世界的规则都是一样的 如果没有抓住时势,也没有家庭积累,梦想着一步升天,始终都是梦想 |
![]() | 19 sammo 2018-10-29 01:16:07 +08:00 via iPhone 表示祝福 |
![]() | 20 nolan1864 2018-10-29 02:07:09 +08:00 via iPhone 加拿大生活成本比楼主在的地方低么.. |
![]() | 21 Allianzcortex 2018-10-29 02:45:51 +08:00 ![]() 根据政策不同吧,情况还是有差异的 首先不是很了解为什么要现在卖车位,按照楼主的说法应该申请的是 19fall(2019 年秋季入学),就算是拿到 ad 申请 GIC 那么到明年入学至少还会有一年时间,不用这么早。或者是 19 winter 入学?不太清楚 quq 其次,如果真是 [结婚四年] 的话,假设工作经验属于 OA/B/C 类,那么语言成绩到了 CLUB 9 一毕业就可以直接申请 EE,但工签时常会等同于就读时间。而如果要保险点的话一般都是至少读两年项目才能拿到三年工签。算上最近的审批时间以半年起,如果政策不会有大的变化(自由党下台的概率其实不小),算上读书时间平均需要 3/4 年左右能拿到合法身份 @ericls 说的两年太理想情况了,基本很少。 @stotle 没办法,工作机会最多的就是中美两国 最后祝好运吧。祝福这对夫妻,祝大家,祝自己 |
![]() | 22 bellchu 2018-10-29 07:12:24 +08:00 via Android ![]() 在加拿大,中午刚带两个小的吃了顿肯德基,两个套餐 26 刀含税,国内一个套餐也就 26 人民币吧。 加拿大房价也不低,只不过小城市不像国内二三线房子那么疯狂,这里小城都是白菜价,但是移民也不会去小城市或者小镇。韭菜到地球任何地方都是韭菜。 每年交的税(全球收入)就够一年生活费了。羡慕在国内的朋友那么低税收,加拿大的高福利都是给懒人和穷人的。你的收入达到一定水平之后福利缩减到可以忽略不计。除了全民免费医疗,也是效率很低,分配家庭医生要等一年半。 我们家属于 422 家庭,太太飞来飞去还要打理国内事业,年初我刚辞职,现在是全职主夫主父,偶尔电话会议处理下客户的事情。 如果能呆在国内我还是会选择留在国内的,但是种种原因,很多大家也都知道,再加上本人亲身与体制的几次碰撞,更为了两个小的健康,教育和自由的思想,还是选择出来。 父母现在都还算健康,但是总有需要我们送终的一天。 等两个小的能独立了我还是会回国生活。 |
23 FourAndHalf 2018-10-29 07:21:11 +08:00 @bellchu 国内的税后也很高。 |
![]() | 24 Allianzcortex 2018-10-29 07:29:32 +08:00 @bellchu 说的真好 |
![]() | 25 tvallday 2018-10-29 07:37:06 +08:00 @bellchu 要看什么套餐的。我在深圳吃的肯德基套餐也有 40 多的。其实麦当劳的巨无霸更能反应物价。今年初三线城市还是 28 元的巨无霸套餐。 |
26 dxgfalcongbit 2018-10-29 07:49:02 +08:00 via Android 加拿大不是土豪去的地方吗?工薪阶层过去干啥? |
![]() | 27 xuanbg 2018-10-29 07:52:15 +08:00 其实生活成本要看收入水平的,低收入人群因为食物和必要服务的开支占比太高,所以其实还是国内生活水平比较高。中高收入人群则相反,因为其它消费品的价格换算成任何货币都差不多一个价。同样赚 10000 块钱,美元加元相对人民币购买力就强好多倍。 |
28 nedu 2018-10-29 07:53:57 +08:00 via Android 要跑也应该跑到欧洲去啊,比如挪威啊,丹麦啊,这些小国 |
29 jjx 2018-10-29 08:10:41 +08:00 ![]() 身边很多出去了 但还是回来赚钱, 就是弄个身份 其实本质上没有多大变化, 更多的是心理上的 |
![]() | 31 bellchu 2018-10-29 08:38:28 +08:00 @WildCat LOL 我 7 月刚回去一周,家旁边的包子铺被砖墙封起来了,芭比馒头也涨价了。开了十几年的饺子店门面也消失了,被砖墙砌起来了,买饺子要从窗子里买,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tvallday 全家桶是挺贵的,这边更贵。你说的巨无霸套餐反映物价也适用于加拿大。 @FourAndHalf 国内是挺高,但是比不上加拿大,我国内交完 30%税之后还要把 10%交给加拿大。多亏赵紫阳之前和加拿大签署了税务双边协议,不然我要交 30%+40%的税 ..... |
36 agostop 2018-10-29 08:57:29 +08:00 ls,15 的套餐是啥?介绍一下 |
37 agostop 2018-10-29 08:58:02 +08:00 错了,@nodeny |
![]() | 39 nodeny 2018-10-29 09:04:30 +08:00 @agostop 深圳南山科技园 KFC,汉堡、薯条、可乐啊,中午的 15 元套餐。不吃这个,旁边的六千馆平时做炒菜,中午卖快餐,我 12 块 2 个菜也能吃饱,再不济全家的便当也是不到 15 块一个,不知道是你们要求太高,还是我饭量太小 |
![]() | 40 Gcourage 2018-10-29 09:06:46 +08:00 via Android 申请加拿大研究生,拿了绿卡带老公出去。是已经拿了绿卡?加拿大绿卡条件是不是也不是很容易的? 这种个人感觉都是比较厉害的人。 |
![]() | 41 PulpFunction 2018-10-29 09:09:06 +08:00 能买车位的说明家庭条件已经很好了吧,他们父母肯定也不差钱。。 来回飞呗,没啥 |
![]() | 42 OMGZui 2018-10-29 09:13:47 +08:00 via Android 扯吧,坐标杭州,肯德基没 30 你怎么吃 |
![]() | 45 maddot 2018-10-29 09:22:44 +08:00 只是想改善生活质量哪值得这么折腾啊 在国内不照样有机会 想出去的更多是因为更高层次的需求吧 |
49 KgM4gLtF0shViDH3 2018-10-29 09:27:47 +08:00 ![]() 现在的矛盾是韭菜没本事又没爹但还想过上资本家的生活,简称眼高手低。殊不知韭菜到哪都是韭菜。 |
50 meteor957 2018-10-29 09:32:51 +08:00 这么优秀也是韭菜,韭菜的标准是什么? |
![]() | 51 saltxy 2018-10-29 09:34:41 +08:00 两人出国了老人怎么办? |
![]() | 52 aloyuu 2018-10-29 09:38:13 +08:00 |
![]() | 54 HarveyDent 2018-10-29 09:41:41 +08:00 ![]() 老婆找个白人嫁了不是更容易 |
55 zhangyichent 2018-10-29 09:47:01 +08:00 @kfchyc 你也太能吃了吧。。。 |
56 FourAndHalf 2018-10-29 09:52:30 +08:00 @bellchu 38%的个税,坐标澳洲 |
57 sumu 2018-10-29 10:03:14 +08:00 能出去是好的,但未必能得留下来。 另外,就赚钱来讲,我还是看好中国。 |
58 zarte 2018-10-29 10:03:56 +08:00 没孩子的话,出去以后看到有钱人家的孩子会不会直接离了。 |
59 EIJAM 2018-10-29 10:08:18 +08:00 ![]() @bellchu 您又有国内事业,又能远程维持客户,这种高收入阶层不交税,难道都要从工薪阶层上扣吗?如果不是崔永元出来揭露,范冰冰的税率比我们上班族都低,那么一大堆戏子堂而皇之的低税率,逃税漏税,这样算是国内的优越之处?高福利社会是给韭菜们准备的,您还是应该回国做您的大生意啊。 |
60 chinalion 2018-10-29 10:10:04 +08:00 @bellchu 说的不错,很真实 我前几年在那边,平时去麦当劳点个 double big mac 的套餐,10 刀+ ,汉堡+薯条+可乐。现在应该又涨了。 如果能混到那边的社会中上层,生活还可以。可惜大陆去的基本都是游离于主流社会之外,好工作轮不上你。 这对小夫妻在国内有房有车不算差,我敢肯定过去的话肯定会感到落差的。那边只适合有钱人,特别是犯了事跑路的贪官奸商,不适合靠工作挣钱的工薪阶层。 |
![]() | 62 66beta 2018-10-29 10:20:54 +08:00 via Android 说实话,公司里很多名校硕士,很羡慕他们的能力和机遇。但也感到可悲,明明有能力移民美澳加,却跟我这种差生一起拿着微薄的工资混吃等死(民间另一种叫法:稳定) |
![]() | 63 F1024 2018-10-29 10:28:30 +08:00 韭菜走到哪里都是韭菜别傻了 |
![]() | 65 lynulzy &nsp;2018-10-29 11:07:09 +08:00 |
67 salmon5 2018-10-29 11:30:03 +08:00 via Android ![]() @66beta 前几年我也想不明白,现在明白了,人家家庭条件好,好到混吃等死就可以,不用太拼命。 |
![]() | 68 icegreen 2018-10-29 11:46:36 +08:00 就这两句话, 读了三四遍, 太难懂了, 错别字连篇. 服了 |
69 abclearner 2018-10-29 11:50:30 +08:00 ![]() big mac index 巨无霸套餐 / big mac meal 美国 /加拿大 6 美元 国内 大概 30 元吧 美加一个 3000 月收入的低中产能一个月买 500 个套餐 国内相对应的只能 100 个 |
71 EIJAM 2018-10-29 12:55:33 +08:00 ![]() @bellchu 哪里都要缴税,不管在欧美还是在中国。挣的多缴的更多,这很正常。既要教育,环境,皿煮,法制,又要低税率,低人权带来的低物价,两头下注,那有什么可抱怨的。 |
![]() | 72 agagega 2018-10-29 13:03:50 +08:00 供着房贷还能出国留学,怎么做到的 |
74 yamasa 2018-10-29 13:18:53 +08:00 ummmm 总之别把 canada 想的多么美好就是了。有比 tc 好的地方,也有很多烂的地方 |
![]() | 75 rrZ2C 2018-10-29 13:36:44 +08:00 为啥....我觉得一代(技术)移民更像韭菜 |
![]() | 76 leekayui 2018-10-29 13:36:56 +08:00 加拿大没有穷人,只有懒人,再怎么不行,也可以赚两餐。对比一下底层,这边一个月 2000 刀,大概每个月 10500,国内打工的只有 3000-4000。只是这边的文化差异,以及气候不太友好,很无聊,有物质生活,但却没了精神生活。耐得住寂寞,过来准没错,喜欢热闹,还是待在国内比较好。 |
![]() | 77 loryyang 2018-10-29 13:49:20 +08:00 加拿大几个不太好的点: 1. 职业发展基本可以放弃了 2. 爸妈是很难帮上忙了,要是生病了就很麻烦 3. 生活质量也不见得会变好多少,国内赚钱还是不少的,国外基本上就这样了 4. 会比较寂寞,虽然在国内待着也寂寞,但是出去会更加寂寞 题主说到的这对夫妻,这么搞,异地时间也太久了,感觉两个人的感情会出问题 |
78 Arei 2018-10-29 13:54:31 +08:00 别要想着出国就是为了让自己生活更好啊,之前记得有个大 V 说过,现在这一代年轻人出国的主要目标是为了下一代更好 |
80 uptime 2018-10-29 14:35:50 +08:00 @bellchu 1、显性税与隐性税的区别,国内以间接税为主,只是不容易被发现而已,并不是没有; 2、国外绝对物价低,特别是可进口的生活用品,不进口的,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就难说,可能会低可能会高; 3、国外基本都是人力成本高,涉及到人力服务的东西都高,餐厅也是。4、国外普遍是椭圆形社会,穷人懒人等等会有福利兜底,像你这样的高收入者当然是福利费用的来源,税负会重,只有极富裕有权势才能打破,你要么往上走,要么往下走。 |
![]() | 81 hiyouli 2018-10-29 14:38:53 +08:00 @bellchu 赵紫阳竟然不是敏感词了吗。唉,这也是个悲惨的,同乡人。 其实现在国内就是一把好牌打的稀烂,或者说拿牌的人没心思打牌,真是瞎胡搞。 国外确实也不见得好,但是呢,某些方面,或者说是人生最基本的方面,可能会比国内好一点的吧。 |
82 Sweden 2018-10-29 14:54:39 +08:00 说实话,除了美国这种全球有钱人都去看病烧钱的地方,其他地区,比如欧澳,医生的临床水平真的不高 https://mp.weixin.qq.com/s/YYlOHZXzFDS4cYT3pAQjHQ 最近发生的就是一个学妹,肚子疼在 KI (全球医学排名 15,夹在耶鲁和 UCLA 之间*)被确诊为阑尾炎,要做手术切掉。特别害怕所以要回国做,KI 的医生还特别奇怪,你为什么要回国?医疗水平瑞典不更高吗? 回国之后医生说根本不是阑尾炎,打了几天吊瓶,好了 ref: https://www.timeshighereducation.com/world-university-rankings/2018/subject-ranking/clinical-pre-clinical-health#!/page/0/length/25/sort_by/rank/sort_order/asc/cols/stats |
![]() | 83 laoma2 2018-10-29 16:11:10 +08:00 很多人把美国加拿大想象成天堂,这是媒体只报道外国好的一面很少报道负面的后果。如果偏听偏信,以为到了那儿什么问题都解决了,这是不切实际的。如果在国内活得累,到那里也大概率会同样像狗一样活着。 |
![]() | 84 chnyang 2018-10-29 16:14:38 +08:00 4 年,头上都能跑马了, 分居 2 年都能离婚了, 别说异国 4 年了 到时候还有感情? 真会开玩笑 |
![]() | 85 Terry05 2018-10-29 16:47:57 +08:00 这真是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城,现在身在国外的朋友里面,绝大多数都表达了后期想回国的意愿;而在国内的这些朋友在一起吃饭吹牛的时候都表达了很想出去的想法 |
86 Arei 2018-10-29 17:19:31 +08:00 @F1024 恩,不是光生下来就能解决问题的,我的意思是同样是努力打拼,在不同政策下实际收获的不同,国外相对收获能更好点,给下一代积累的财富更多点,韭菜到哪里都是韭菜,但是有梦想的韭菜在不同地方结果还是不同的,起码国内现在房,学区就是一个越不过去的问题。。 |
![]() | 88 log4geek 2018-10-29 17:24:57 +08:00 两年轻人跑了,丢 4 个老人在家? |
![]() | 89 nicegoing 2018-10-29 17:38:31 +08:00 ![]() 深圳肯德基 26 块,就 2 个鸡腿啥的。这点量绝对吃不饱,食量少的除外。 按照生活成本来说。中国很符合“便宜就是最贵的”观点。吃的便宜的品质和加拿大不能比。地沟油,瘦肉精,带非洲病毒的猪肉,各种添加剂等。吃的便宜,但是多少人对质量不担心。要是加拿大吃的这些放心食品,放到中国来,按照 26 刀价格也是有市场。我去超市买香蕉,进口的水果就比国产贵,除了运费品质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跑到国外去大多为了下一代。一个中国人去加拿大扎根,绝大部分无法融入当地社会。目的是为了子孙有机会融入这些发达国家。就像 1949 年前的人丢弃家乡的产业,跑到香港台湾,很大可能成为社会边缘人,这些人的子孙就能活在政治风险比较小的地方。如果是没有冒险精神的,可能就留在原地了。 |
![]() | 91 nicegoing 2018-10-29 17:49:27 +08:00 ![]() 至于说韭菜。交税不是当韭菜,交了税不知道税干嘛了就是韭菜。 韭菜是没有任何政治权力的,只有纳税的义务。在某些国家收上的税想干嘛就干嘛,想加税就加税,这种事在加拿大不可能。类似于征服者和顺民的关系,顺民交钱买命,至于钱用来干嘛了没资格问。顺民的美德是勤劳,好好干活多交钱才是应该干的。 |
![]() | 92 SoloCompany 2018-10-29 18:38:38 +08:00 @Sweden 打开链接有趣的事情发生了 > DataTables warning: table id=datatable-1 - Requested unknown parameter 'nid' for row 62, column 3. For more information about this error, please see http://datatables.net/tn/4 |
93 Sweden 2018-10-29 19:03:41 +08:00 @SoloCompany 嘛反正也不影响打开 |
![]() | 94 superlks 2018-10-29 19:57:55 +08:00 @nodeny #38 坐标高新园地铁站旁边的 kfc,套餐 18,就一个汉堡,一杯可乐。大概是我的饭量太大吧。。。。这个量,我真的吃不饱。。。 |
![]() | 95 Daveedo 2018-10-30 10:19:42 +08:00 我也想计划去加拿大读研究生拿绿卡 都说在哪都是当韭菜,那为何不去个舒服点的地方 |
![]() | 97 Rh1 2018-10-30 11:25:53 +08:00 via iPhone @abclearner 美国 3000 月收入很好拿吗兄弟?我前几天刚查了去年平均收入只有 2300 好吗? |
![]() | 99 kfchyc 2018-10-30 16:39:29 +08:00 via iPhone 北京,我胃口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