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数据库 UDB 的三重境界「上」 - V2EX
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请不要在回答技术问题时复制粘贴 AI 生成的内容
wxxshu
V2EX    程序员

云数据库 UDB 的三重境界「上」

  •  
  •   wxxshu 2017-09-27 14:35:13 +08:00 2099 次点击
    这是一个创建于 2968 天前的主题,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1.前言

    公有云服务本质上是用户和传统 IT 基础设施的连接器, 通过将传统 IT 繁重的流程、低效的工作方式、不透明的价格以及糟糕的用户体验打碎, 重构出诸如云主机、云对象存储 /CDN、云数据库等产品, 让用户方便地获取计算和存储能力,同时保持使用习惯不变。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 一个越来越明显的趋势是, 公有云服务,正逐渐从基于传统 IT 基础设施的包装和组合式创新, 演进为围绕公有云场景的, 计算和存储能力的重新进化和升级。 诸如容器云和 Serverless 架构、AWS Aurora 云数据库,UCloud 安全屋等, 便是这一趋势的典型代表。

    由此,我们可以对公有云的发展进程,做一个两阶段的概括。云计算 1.0 的关键词是连接, 通过互联网和公有云,来连接用户和计算存储能力;而云计算 2.0 的关键词是进化,围绕公有云场景,重新看待全社会使用计算和存储资源的问题,对现有 IT 基础设施、模式做进一步的升级和进化。

    站在云计算 1.0 向 2.0 进化和升级的档口,UCloud 云数据库团队, 将用一系列文章,来梳理过去、剖析当下、想象未来, 以期全面展现 UCloud 云数据库服务( UCloud DataBase Service,简称 UDB )的能力,分享我们过去的经验,以及对未来的思考。

    2.基因

    考察一个云计算服务的发展,犹如观察一颗种子落地后的生长。传统 IT 设施向云端变迁的趋势,是云服务生长所需的阳光和雨露,但一颗种子能否长成参天大树, 除了足够的阳光雨露, 还要考察这颗种子的基因和成色。

    在 UCloud 的公司四大价值观里,客户为先,是放在首位的价值观。 这体现了 UCloud 人一以贯之的理念: 只有为客户创造出真正的价值,企业才能够生存和发展。创造真正用户价值,是 UCloud 所有产品的基因,也是 UDB 产品和云数据库团队的基因。

    对于 UDB 产品而言, 创造真正用户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

    1.需求驱动的产品研发和运营。
    需求驱动产品设计,技术评估实现可行性,必要时非标快速定制,定制逐渐沉淀为标准产品,整个过程循序渐进。小步快走,是互联网研发和运营的要领,也是公有云服务的要领。

    以 UDB 跨地域跨可用区容灾为例, 从单机版 UDB 开始,不断有用户因跨可用区容灾场景提出建跨机房从库的需求,中大型互联网客户尤为强烈。起初,以一种非标形式来提供能力的支持。后期,因 VPC 2.0 上线,技术也愈加成熟,现已将这种非标能力转化为标准能力,即多可用区高可用 UDB 产品,同时也将 UDB 由可用区级提升为地域级,产品形态得到一次质的提升,传统模式下需要付出极高成本才能构建的异地容灾方案,通过 UDB 产品可以轻松获得, 用户价值进一步被创造。

    2.一切以客户价值为归依,舍小我成就大我。
    云计算产品是 IT 基础设施类产品,技术人员在云服务的研发中起主导作用。但技术并不直接等同于用户价值。即使再先进的技术,离真正的用户价值,还是会有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则需要用做产品的匠心来来弥补。

    所谓的产品匠心,非常重要的两点,是对需求的洞察和对技术的取舍。技术人员常见的一个毛病是先入为主,将自己觉得酷的牛的技术点,等同于用户价值。但事实往往证明不一定。真正的用户价值创造,要打破技术人员思维的藩篱,洞察到用户需求的本质,从需求角度出发做技术选型,必要时敢于放下自己的喜好甚至利益,成就真正的用户价值。

    UDB 产品,在硬件架构上, 选择了物理机+Docker 的方案, 而不是业界普遍的云主机方案,则是这方面的经典案例。

    云数据库是云主机之后出现的产品。如果基于云主机来构建云数据库产品,能够充分复用云主机成熟的能力,云数据库团队只需要关心硬件层面之上的问题。另外,选择云主机来构建,能够降低研发成本,快速推出云数据库产品。

    但细究下来, 云主机的方案存在不少问题。最大的问题是 IO 性能。 云主机基于虚拟化技术,拥有完整的 OS 内核,这就导致 IO 协议栈太长,IO 有额外开销;而 Docker 利用 Linux 的机制做隔离,本身处于用户态,Docker 内进程的 IO 操作,由物理机 OS 内核统一管理,性能接近于原生物理机,远胜于云主机方案。在 IO 的稳定性上,云主机的 IO 管理涉及三个层次( Guest OS、Hypervisor、宿主机 OS ),而 Docker 的 IO 由物理机内核直接管理, 因此在 IO 稳定性上的表现,云主机亦不如物理机+Docker 的架构。

    因此, 为了更好的 IO 性能和稳定性,UDB 从一开始就选择了物理机+Docker (前期是 CGroup,14 年全面转向 Docker )的架构。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横向对比各大公有云厂商的云数据库产品,在性能上 UDB 每次都是完胜。

    3.三重境界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二六节写到: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如同任何伟大的事业,UDB 的成长之路,也经历三个阶段,细分为三重境界。这三个阶段互相独立,又存在一个内在的逻辑,将它们牢靠地连接在一起。 这个内在逻辑,就是 UDB 的基因:创造真正用户价值。UDB 在每一个阶段的萌芽,发展,跃迁,无一不是这个基因和理念,在发挥作用。

    1.做透一个点:取代自建数据库
    UDB 产品第一阶段要比拼的,是能否比用户自建数据库(基于云主机或者自建 IDC ),具备更大的用户价值。只有创造出更大价值,形成更高的价值势能,才能吸引用户将业务迁移到云数据库。所以,UDB 的第一个目标,就是把:取代自建数据库 这一个点给做透。

    2.构建功能网:全方位覆盖用户需求
    做透 取代自建数据库 这个点,本质上是公有来运营 DBMS 软件,创造出快速交付、运维托管等全新价值点。但仅仅有这一点,还不够。事实上,过去几十年来,围绕 DBMS,出现了从容灾、迁移、安全到读写分离、数据拆分等解决方案和软件,对应用户业务的各种需求。这些解决方案和软件同样需要云化,并且需要利用公有云的优势,产生比自建更大的价值。如此,才能不断强化云数据库的价值势能,服务好已有用户,并吸引更多用户向公有云转化。

    因此,UDB 产品第二阶段要做的, 是构建一张云数据库功能网。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继续将用户需要的各个功能点做透,众多功能点,以及功能点的组合,最终构成一张大网, 全方位地覆盖用户的各种需求。

    3.三位一体融合平台:云计算 2.0 下的内生进化
    不管是第一阶段的做透一个点,还是第二阶段的构建功能网,对新价值的创造,都是基于成熟的软件或解决方案,利用公有云来实现功能的随手可得、快速部署和弹性扩展。这种模式清晰明确,但并不意味着云数据库价值创造的终点。

    云计算 2.0 时代,公有云开始摆脱传统 IT 基础设施和软件的藩篱,在产品和技术上,围绕自身业务场景开启独立进化。其中,如何解决全社会大规模用云时的成本、效率和智能问题,是这场进化的核心。而 UCloud 云数据库团队,也需要进一步去思考,是否能提供更加廉价优质、高效智能的云数据库产品。

    带着问题和思考,UCloud 云数据库团队内部做了多次探讨。最终达成这样一个认知:云计算 2.0 下的云数据库服务,必然会是对内架构同一化,对外需求支持多样化,以及数据库运维智能化这样三位一体的组合。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将就做透一个点、构建功能网、架构统一的多样化数据处理体系展开详细介绍,用具体的例子,来勾勒 UDB 发展的三个层次,三层境界。

    4. 做透一个点:取代自建数据库

    取代自建数据库,说起来好像很简单。但是如果列出取代自建数据库需要考虑的五个价值点:

    a、可靠性 b、稳定性 c、高性能 d、零维护 e、性价比

    并逐个剖析, 你会发现, 要将这些点做好,并非易事。UDB 产品,经过几年的努力,完美地实现了 做透一个点:取代自建数据库 这一目标。

    a、可靠性

    云数据库的可靠性强调数据安全性,包括两方面,一是 DB 数据,二是备份数据。DB 数据落盘的持久性通常要求 99.9999 %及以上,表明数据保持存储状态不丢失的概率。此类数据主要是指用户存储在数据库中的数据,不包括缓存和临时存储。DB 数据本地盘采用 RAID10 或者 RAID50 做好冗余,若是高可用机型,则再有实例级冗余。备份数据要求异地存储,多副本存储。

    b、稳定性

    这里强调的是单机稳定性。我们可以看下如何自建一套数据库,在数据中心的电力、物理网络、机架、物理服务器等基础设施之上,部署操作系统和补丁,安装数据库软件和补丁,运行数据库软件,启用数据库服务。如果是采用虚拟化部署,则额外涉及计算、网络、存储虚拟化。这是一套庞大的系统,各个环节都存在不可预知的故障风险。UDB 经过多年的运营,积累了诸多经验,在多方面多层次,保障其足够稳定。

    Alt text

    c、高性能

    如何通过软硬件结合, 使单机数据库的性能发挥到极致? 高性能 UDB 机型底层采用 PCI-E/NVMe SSD 存储硬件,定制化宿主机 Linux 内核专门适配最新型硬件。采用自研 IO 调度算法,可良好保障实例级的 IO 隔离。数据库层面通过参数调优、内核定制优化,使数据库发挥出最优性能。通常情况下,数据库的性能瓶颈会出现在磁盘 IO。采用虚拟机自建存在诸多弊端,例如 IO 路径过长、IO 稳定性较差、IO 竞争等。UDB 采用高性能物理机+Docker 架构+自研 IO 调度算法,打造出强劲的 IO 性能,持续保障稳定性和隔离性。

    Alt text

    上图,是去年某技术博客关于三大云数据库( UCloud、阿里云、腾讯云)的评测数据(原文地址:https://www.felix021.com/blog/read.php?2163)。同样配置下,UCloud 云数据库的性能( Sysbench 测试),远超竞品数倍。这个评测在当时也引发了一场,业界关于云数据库性能的大讨论和优化。

    d、零维护

    通常情况下,数据库是后台服务框架里最为核心的组件,重要性不言而喻,日常运维工作慎之又慎。在第一个阶段,UDB 提供的是数据库的全托管运维能力,包括一键部署、保活、容灾、备份、恢复、迁移、配置、漏洞修复、升级、监控与告警、巡检等等一系列的后台运维类操作,解放了客户的 DBA 人力 /精力。本身在 UDB 产品上集成了上述多数的控制台操作,使客户对数据库基本可控。

    e、性价比

    客户对云数据库买不买账,性价比成为非常重要的因素。可靠、稳定、高性能、高可用、零维护等基础能力作为 UDB 的价值基础,在 UDB 产品上更是提供丰富的配置组合,自定义存储(普通盘 or SSD 盘)、内存大小、VPC 网络、可用区等,灵活多配,按需付费,一键交付。按业务增长,弹性扩容。客户完全省去自建数据库的一切环节,规划 IDC,规划资源,采购,上架,交付部署,以及后期一切运维工作。对于一些商业数据库(如 SQL Server )尤其划算,省去自购官方 license 费用。

    全景图

    最后, 给出第一阶段,UDB 的系统架构和产品全景图:

    Alt text

    从下往上, 可以看到一个云数据库产品的生长历程:

    1.UCloud 全球数据中心,是 UDB 开展所有工作的基础。截止 2017 年 7 月份,UCloud 目前已有 21 个数据中心,其中 9 个海外数据中心,遍布三大洲 10 个国家和地区,均部署有 UDB 产品。

    2.UDB 数据中心自动化管理系统、以及 DBA 和数据库运维系统, 是支撑 UDB 产品现网运营的两大基础系统。UDB 全球任何一个数据中心的数据库资源和现网运行问题,最终都落实到这两个系统和负责团队之上。而 UCloud 公司级支撑平台,则包括但不限于:运营平台、运维平台、监控和告警平台、质量管理平台、发布和配置系统、变更系统、资产管理系统等,这些系统为 UDB 团队的日常运营,提供强有力支撑。同时,UDB 充分借助了兄弟部门的云服务,来简化 UDB 管理流程,优化管理质量,这些系统包括:对象存储 UFile、分布式文件系统 UFS、监控系统 UMonitor 等。

    3.基于物理机的 Docker 虚拟化, 是 UDB 产品的硬件基础。物理机+Docker 的硬件架构,其优点已在上面充分说明,在此不做赘述。

    4.多品类的数据库产品。基于物理机的 Docker,结合 UCloud SDN 基础网络,各种数据库软件得以部署。目前 UDB 产品已经支持 MySQL、Percona、MariaDB、PG、MongDB、SQL Server 六大主流数据库。更多的数据库产品,还在不断扩充中。

    小结

    UDB 团队将推出一系列文章来介绍 UDB 产品的现有能力,并分享做产品的经验和对未来的思考。 本文作为这个系列的第一篇,以全景概览的方式,为大家介绍了 UDB 产品的基因,三个发展阶段;并就第一个阶段(取代自建数据库)进行了详细论述。

    在下一篇文章,我们将展开对 UDB 产品发展第二,三阶段的讨论。后续将进一步深入, 推出涵盖 UDB 高可用和容灾、读写分离、分布式数据库等具体功能点的技术、产品文章,敬请期待。

    目前尚无回复
    关于     帮助文档     自助推广系统     博客     API     FAQ     Solana     917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25ms UTC 20:10 PVG 04:10 LAX 12:10 JFK 15:10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
    ubao msn snddm index pchome yahoo rakuten mypaper meadowduck bidyahoo youbao zxmzxm asda bnvcg cvbfg dfscv mmhjk xxddc yybgb zznbn ccubao uaitu acv GXCV ET GDG YH FG BCVB FJFH CBRE CBC GDG ET54 WRWR RWER WREW WRWER RWER SDG EW SF DSFSF fbbs ubao fhd dfg ewr dg df ewwr ewwr et ruyut utut dfg fgd gdfgt etg dfgt dfgd ert4 gd fgg wr 235 wer3 we vsdf sdf gdf ert xcv sdf rwer hfd dfg cvb rwf afb dfh jgh bmn lgh rty gfds cxv xcv xcs vdas fdf fgd cv sdf tert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dende5 dende denden denden2 denden21 fenfen9 fenf619 fen619 fenfe9 fe619 sdf sdf sdf sdf sdf zhazh90 zhazh0 zhaa50 zha90 zh590 zho zhoz zhozh zhozho zhozho2 lislis lls95 lili95 lils5 liss9 sdf0ty987 sdft876 sdft9876 sdf09876 sd0t9876 sdf0ty98 sdf0976 sdf0ty986 sdf0ty96 sdf0t76 sdf0876 df0ty98 sf0t876 sd0ty76 sdy76 sdf76 sdf0t76 sdf0ty9 sdf0ty98 sdf0ty987 sdf0ty98 sdf6676 sdf876 sd876 sd876 sdf6 sdf6 sdf9876 sdf0t sdf06 sdf0ty9776 sdf0ty9776 sdf0ty76 sdf8876 sdf0t sd6 sdf06 s688876 sd688 sdf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