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pwinner 2017-07-07 17:48:35 +08:00 via Android Apple 的充电向来是个笑话,苹果在这方面很保守 iPhone7 是 5v2a,之前的机器基本都是 5V1A 龟速充电 iPad 是 5v2.4a ,功率算是大了。。大概叫快充吧 唯一意义上支持快充的 iOS 设备大概就是 iPad pro 了,支持 USB-PD,14.9v 1.9a 是最大功率了。。 |
2 Cavolo 2017-07-07 19:10:20 +08:00 via iPhone 谁跟你说 iPhone 有快充的 |
3 Halry 2017-07-07 19:48:39 +08:00 via Android 电压高了识别电阻对了就是高电流充电,只是电压一直是 5v,电流也升不上去太高 |
4 wclebb OP @Cavolo 快充为便捷,慢充保寿命。 Apple 锂离子电池采用快充方式,迅速达到 80% 的电量,然后转换至较慢的涓流充电。根据设置和充电设备的不同,充满最初 80% 电量所用的时间将有所差异。这种组合流程不仅能让你更快地带上设备出门,同时还能延长电池的寿命。 |
5 wclebb OP |
6 lawdoge 2017-07-07 22:16:11 +08:00 via iPad 楼主如果数学好就能算出来迅速充电迅速不到哪里去 |
7 yexm0 2017-07-07 22:19:24 +08:00 via iPhone 那种 24W 或者 27W 的快冲才爽啊 |
8 NVDA 2017-07-07 22:20:42 +08:00 via iPhone Apple 的电池就是一个黑点 这没法洗 |
9 swsh007 2017-07-07 22:21:45 +08:00 via Android 实践证明,快充不是个好东西。 |
10 Weny 2017-07-07 22:34:35 +08:00 via iPhone 14 年 android 就可以做到 5V 2A 那时还不叫快充 |
11 banricho 2017-07-08 00:22:38 +08:00 via iPad iPad Pro 的 12.9 和 10.5 都支持快充,然而自带的充电器。。。。。。 |
12 Yvette 2017-07-08 04:27:47 +08:00 充电器先不说,我记得唯一支持「快充」的端子就是 USB C to Lightning 的那个,其他的 Lightning 头都不支持,并且现在只有 iPad Pro 可用,所以 iPhone 多半是心理作用 |
13 yanghongyi36 2017-07-08 08:46:49 +08:00 via iPhone 说句实在话 手上的 iPhone 6s 的电池已经几乎运行在电容模式了 充电放电都在 1 小时以内 |
14 johnlui 2017-07-08 09:22:55 +08:00 via Android @yanghongyi36 电容模式,哈哈哈哈哈哈 |
15 chinawrj 2017-07-08 09:59:35 +08:00 via Android @wclebb 你所谓的分段充电,普通手机也是。高通或者其他方案的手机快速充电更是如此,分段分电流电压 |
17 RqPS6rhmP3Nyn3Tm 2017-07-08 10:04:46 +08:00 via iPad @wclebb 只要是个锂电池都是这么干的 |
18 honeycomb 2017-07-08 10:17:33 +08:00 via Android Apple 的手机不存在所谓的快冲。 但是有一个通过 D+D-电压分布的 5V2.4A 的格式。 但是目前所有的 MacBook (不包括 air )与 iPad pro 均使用(支持) USB power delivery 的供电: MBP 15 寸最大支持 87W,iPad pro 和 MacBook 12 寸支持 29W |
19 johnlui 2017-07-08 10:21:05 +08:00 今天早上拿出了尘封的 iPhone 7 的盒子,里面的充电头是 5V 1A 的。 |
20 honeycomb 2017-07-08 10:32:25 +08:00 via Android 楼主描述的是锂离子电池的充电特性(接近充满之前可以用较大功率,接近充满时充电功率需要降低),而不是某种供电意义上的快速充电。 快冲出现的目的是移动设备的电池不够用+之前的接口供电能力不足的结果。 早些时候 USB 只保证提供 500 毫安的电流,那时候的移动硬盘经常出现供电不足而无法运行的问题。 到了 USB3.0 时代,终于有了 900ma,以及一个叫 BC1.2 的标准(提供 1.5A )。 但这样还是不够,接下来通过雏形的私有协议(一般是在 D+D-做文章),把供电电流增加到 USB micro 口承受能力上限的 2.4A 接下来,厂发现只有提高电压一途,于是有了 QC1 等第一代快冲协议。 再后来,发现大功率会对手机端的电压转换模块造成很大的散热压力,便有厂商让充电器直接向电池供电。这个时候 type-C 也开始流行了。 USB type-C 在不使用快冲协议的情况下,默认就有一个 5V3A 的供电格式格式,仅这个格式足以对目前多数手机进行足够快的充电(如果需要更大功率,PD 协议择铺好了直到 100W 的路),但因为利益,多数厂商坚持使用私有快冲协议。 PD 3.0 之后增加了一个叫 pps 的特性,收编了主流的快冲协议。Android 的 cdd 文档也即将强制要求通过 USB 供电时需要和 PD 兼容。 |
21 honeycomb 2017-07-08 10:33:33 +08:00 via Android 讽刺的是目前只有苹果全线(除去 iPhone 于 iPad pro 之前的 iPad )使用了 USB PD 协议。 |
22 KevZhi 2017-07-08 19:28:18 +08:00 苹果所说的快充,是上个时代锂电池的快速充电( 10C )和慢速充电( 1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