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上海话简明教程在线版 | http://shanghainese.im | 保护上海话,保护母语 - V2EX
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LuoboTixS
V2EX    上海

标准上海话简明教程在线版 | http://shanghainese.im | 保护上海话,保护母语

  •  
  •   LuoboTixS 2012-05-12 20:29:33 +08:00 7921 次点击 /div>
    这是一个创建于 4902 天前的主题,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标准上海话简明教程》经过了三个月的修订,现在放出2012年5月简体修订版。本修订版主要有五个特点:1、整本书完整放出,共10章125页;2、繁体字转化为简体字;3、部分拼音增加国际音标注音;4、对部分的错误和疏漏进行了更正;5、难度和坡度不变。欢迎前往在线阅读:

    http://shanghainese.im

    你是上海人么?你热爱上海话么?你是不是苦于现在上海话听说读写的氛围太差,很多上海话都讲不来?你是不是知道你会发错很多音,但无法系统地学习更正?你是否担心普通话的影响会导致上海话的退化?没关系,现在你就可以通过这本书来了解上海话、学习上海话的体系了。

    男女两字区在哪?餐巾纸的餐该读什么音?徐老的徐怎么念?西和希有什么区别?"我"的鼻音到底是怎的?溪流到底怎样发音?等等等等。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

    很多人以为,上海话的体系,包括韵母、声母和声调系统都是经验性的,没有规律的。这是错误的。上海话的体系非常完整。只是大家不知道罢了。只是没有一本好的教程,为大家仔细讲解这个体系。你想知道上海话有几个韵母,几个声母,或者几个声调么?想知道如何连读变调么?看了这本书,你就一目了然了。

    本书采用了吴语协会所制订的上海话拼音方案,并以此拼音为教学主要工具。从韵母、声母开始,逐步讲授标准上海话的语音系统,带领大家进一步认识上海话。

    全书包括对标准上海话的韵母、声母、声调、连读变调、固有词汇和语音的介绍,以及对新派上海话音系的介绍。内容深入浅出,将比较专业的研究成果,用作者本人的学习经验和研究成果,以及一套比较好的教育体系传达给大众。

    作者朱宇浩,字子弘,号梦泽闲客。现就读于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商学院。曾就读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另研究古代汉语、音韵学、方言学。 自2011年9月开始构思《标准上海话简明教程》一书,并於2012年2月完成初稿。现正在修订。

    本站是由LuoboTiX(S)维护的实验性公益性项目,感谢教程原创作者朱宇浩同学([email protected])的许可和大力支持。

    愿这一项目会激发您学习沪语的热情!

    本站与官方连载地址:
    http://blog.sina.com.cn/zyh911018
    同步更新,二者为此书网络唯一合法刊登地点。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散播、盗用。引用请注明出处。如需出版可联系作者。作者保留一切权利。

    本站相关事项咨询及网站建设意见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64 条回复    1970-01-01 08:00:00 +08:00
    udonmai
        1
    udonmai  
       2012-05-12 20:41:49 +08:00
    同为苏嘉沪片的吴语系,强烈支持。

    我真的很不明白为什么如今很多孩子的家长对方言这么不屑一顾,一方之语的掌握是如此可以引以为傲的事情,却不知道珍惜。
    loading
        2
    loading  
       2012-05-12 20:43:59 +08:00
    唔知到粤语有呢种站点呢?
    avatasia
        3
    avatasia  
       2012-05-12 20:48:08 +08:00
    @loading 粤语早就有了,在老外眼里,中国只有粤语和普通话
    avatasia
        4
    avatasia  
       2012-05-12 20:52:45 +08:00
    上海话有点小题大做,类似于经济大国日本要当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寻求政治地位。有昆曲在,吴语系就有它的文化地位。当然,民间行为肯定有人家的追求。说实话,钱算什么,求喷
    pepsin
        5
    pepsin  
       2012-05-12 20:58:38 +08:00
    又能多学一种啦哈哈
    LuoboTixS
        6
    LuoboTixS &nbp;
    OP
       2012-05-12 20:58:52 +08:00
    @avatasia 事实上现状是上海话已经在明显的消亡迫在眉睫 到了需要拯救的程度了 就我而言 尽管还算是年轻的一代 所惯用的上海话也已相当“洋泾浜”
    deepure
        7
    deepure  
       2012-05-12 21:02:46 +08:00   1
    觉得这方言这东西,顺其自然就好了,大家都大力推广方言,那有的玩了
    qiukun
        8
    qiukun  
       2012-05-12 21:04:17 +08:00
    @deepure 同意,什么方便用什么,保护方言奇怪死了
    LuoboTixS
        9
    LuoboTixS  
    OP
       2012-05-12 21:04:54 +08:00
    @deepure 长期受到外来人员的大量冲击 上海话已经事实上濒临灭亡了 无法坐视顺其自然 身为上海人当然应当推广沪语 这和粤语是类似的文化特征
    thcode
        10
    thcode  
       2012-05-12 21:06:26 +08:00
    每次听到不同地区的方言,我都有一种感觉:“同样是中国人,为什么我就不知道你们在说些什么”
    -_-b
    LuoboTixS
        11
    LuoboTixS  
    OP
       2012-05-12 21:06:56 +08:00
    @qiukun 个人对于关于是否应当保护上海话的话题敬谢不敏 恕不展开讨论 谢谢
    deepure
        12
    deepure  
       2012-05-12 21:07:15 +08:00
    嗯,最好把上海弄个墙围起来,只住上海本地人,大家交流也方便,也省得被冲击,这样文化也保留下来啦。
    LuoboTixS
        13
    LuoboTixS  
    OP
       2012-05-12 21:09:47 +08:00
    @deepure 恕不对带有偏见的地域论点回复 谢谢
    deepure
        14
    deepure  
       2012-05-12 21:11:48 +08:00
    OK,恕我冒犯,不再回复,不过我实在没看出是我带有地域论了。
    hELLoELL
        15
    hELLoELL  
       2012-05-12 21:12:47 +08:00
    我已经不怎么会讲上海话了。
    qiukun
        16
    qiukun  
       2012-05-12 21:15:43 +08:00
    @deepure 人家可敏感了 “恕不展开讨论”
    avatasia
        17
    avatasia  
       2012-05-12 21:16:10 +08:00
    上海以前是租界区,没有第一次鸦片战争,现在应该是宁波发达吧。而且有种说法,上海话是宁波味的浦东话,也有种说法是南汇话才是上海话。总之,上海就是个外来冲击的地方。你说的这个长期受到外来人员的大量冲击,我真的不爱听。如果没有鸦片战争,或者,当时欠的条约是宁波,我现在一定要来上海羞辱下楼主这种乡下人。
    LuoboTixS
        18
    LuoboTixS  
    OP
       2012-05-12 21:16:47 +08:00
    @deepure relax 我是在客观的表达"因为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 上海话的生存空间已经捉襟见肘"这样一个含义 保护归属城市文化特征文化遗产再自然不过了 不必刻意夸张到强调上海人非得单独内联排斥外部 在我看来那显然是带有地域偏向的
    LuoboTixS
        19
    LuoboTixS  
    OP
       2012-05-12 21:20:21 +08:00
    @avatasia 欢迎第一位跳起来发难的 上海话本来就是多元文化特征的融合 我所指的冲击并非指这个 而是如今在上海 已经越来越少有听到上海话 更何况对于青少年而言 上海话的掌握水平和应用频率更是到了令人忧虑的程度 近来寒暑不常 希自珍慰 发难前先运气调息 认真看我说的话
    avatasia
        20
    avatasia  
       2012-05-12 21:22:30 +08:00
    公司基本上都是上海人,互相之间都是上海话,你有点过虑了。
    ygdlgqbv2ex
        21
    ygdlgqbv2ex  
       2012-05-12 21:24:10 +08:00
    楼主的头像很COOL
    LuoboTixS
        22
    LuoboTixS  
    OP
       2012-05-12 21:24:22 +08:00
    @avatasia 作为92年出生的楼主 所在的大学互相之间都很少能不开普通话 你太乐观了
    TheC
        23
    TheC  
       2012-05-12 21:28:56 +08:00   1
    理想状态全人类都说同一种语言;)

    外语就够烦了,方言什么的还是算了
    LuoboTixS
        24
    LuoboTixS  
    OP
       2012-05-12 21:33:37 +08:00
    @TheC 嘛 要是有像<质量效应>或者其他hardcore科幻里的万能语言翻译器之类的也不错: )
    arthur369
        25
    arthur369  
       2012-05-12 21:35:55 +08:00
    向作者表示感谢。这样的学术研究和比较(甚至可以说是保护)是非常有价值的。

    但是但是不要用简明这两个字好伐。。。作为会说上海话的人我都看不懂这本书。。。完全是学术书哇。简明教程应该教教大家生活用语和粗口对吧。。我老公很兴奋地打开这本书,很快就关上了,他可能只想学会能听懂停车管理员说的上海话。恩夸低一额钟头
    weakfox
        26
    weakfox  
       2012-05-12 21:37:41 +08:00
    歪楼。
    今天同学聚会,大家都说普通话。但高中那会大家都不会说普通话,统统山东话。
    然后,我也有普通话二甲,学校要求考的。
    然后我支持在家乡县城普及普通话,没什么好说的。不会说普通话是劣势。

    在公司里,没得说肯定要说普通话,因为哪的人都有。

    我觉得刻意保护方言没什么意义。当然不妨碍有人去做。换做我,我不会支持保护山东话,也很少见有人出来说保护山东话,所以这个中原因嘛……
    arthur369
        27
    arthur369  
       2012-05-12 21:42:14 +08:00
    我觉得各种方言里会有大量的发音和用词在古书里都能找到,这种在都是历史文化研究的重要线索哇。没有人做这些事,这些谱系就断掉了。没法知道一个字词或读音或典故是怎么进化过来的。还可以知道当年的一些经济发展或文化交流背景,比如水门汀是cement之类 。
    shiny
        28
    shiny  
       2012-05-12 21:46:28 +08:00
    第一章第二节第二句恐是笔误。

    赞同西乔,母语几乎和上海话一致的人也看不懂这个“简明”教程。
    LuoboTixS
        29
    LuoboTixS  
    OP
       2012-05-12 21:50:59 +08:00
    @arthur369
    @shiny 刚才在和作者吐槽"简明"这个问题 其实我们觉得挺简明的……啊虽然那大概是对于一个系统的上海话知识体系框架的教学而言 其实一开始阅读的时候 对于如何将沪语思维系统话我也感到费力 如果是需要快速阅读了解日常用语的话 作者推荐一本叫<学上海话>的口袋书 据说里面会用普通话模拟上海话及注音 内容蛮有趣味的
    Hlbice
        30
    Hlbice  
       2012-05-12 21:59:09 +08:00
    LZ 这个项目很有意义,赞!
    Pandroid
        31
    Pandroid  
       2012-05-12 22:05:25 +08:00
    这个可以理解,很多地区很早就在做了,曾经翻到过一本比较老的关于方言的书,对常用词汇的发言都会有标注。这些书的价值更多在于帮助别人学习方言,而非保护方言。

    沃否是上海宁,八股听得懂上海沃,蛮度地方额听上七Z错否度的。刚穿,个总书,沃丫有的K否懂。
    LuoboTixS
        32
    LuoboTixS  
    OP
       2012-05-13 10:10:14 +08:00
    @Pandroid 吴语系的使用者 大多都是能听懂上海话的~
    rAYz
        33
    rAYz  
       2012-05-13 10:28:54 +08:00
    宁波人路过。感觉宁波话和上海话都差不多,90%相同,我都能听的懂,也能学口音说上海话。个人还是觉得LZ有点小题大作,顺其自然发展就好
    pepsin
        34
    pepsin  
       2012-05-13 10:48:11 +08:00
    方言里充满着民间一路传承下来的文化,能保护是件好事。

    闽南语现在很多年轻人也不会说了,真可惜
    drej
        35
    drej  
       2012-05-13 10:52:28 +08:00
    语言这个东西,一旦沦落到要要被「保护」的地步,多半也就离消亡不太远了。真正生命力强大的事物是不需要保护的。
    Hyperion
        36
    Hyperion  
       2012-05-13 10:55:08 +08:00
    @deepure #13给我的感觉... 就好像以前有人在地铁上听到: "老年人干脆强制扔养老院算了, 省的被小辈嫌弃, 被人说拖累社会. 这样不尊老的事情也就不会发生." 那样让人恶心...

    请不要回复我, 我只是表达自己的感觉, 并且希望你能好好思考自己的每一句话给别人感受.

    @LuoboTixS 某日去敬老院当义工, 好几个老婆婆说话我都听不懂, 她们也听不懂我说话... 后来才知道, 她们祖籍都是启东, 说的都是启东话... 90后上海人表示亚历山大... 都是吴语系, 其实也有很大差别 = =!...

    @rAYz /擦汗... 我家里祖辈以前都是宁波人. 记得好早以前, 我一直喜欢把 "不要 说成 "fi咦". 但身边好多人都听不懂... orz... 还有压饭榔头之类的, 好多人都是听都没听说过...
    LuoboTixS
        37
    LuoboTixS  
    OP
       2012-05-13 10:59:22 +08:00
    @Hyperion 说来我的宁波室友能够没有压力的听懂我的上海话 但是我对他的宁波话完全无法理解=皿= 这不公平XD
    muxi
        38
    muxi  
       2012-05-13 11:02:35 +08:00
    保持方言的多样性就跟保持物种多样性一样重要,当吴语系从地球上消失的时候,昆曲安在?
    语言是文化的纽带,语种的灭绝会导致文化的沉没和断层,繁体变成简体已经造成了一次文化断层灾难,现在所谓的普通话,大部分是代表着京津文化,不尊重语种多样性就跟教育部要求所有孩子学京剧一样可笑。方言遭到冲击是肯定的,应该还没到需要拯救的地步
    当年日本北海道古语只剩下5个年逾70的老人会说时,日本人才幡然醒悟,随即开始保护。事实上中国一些小的方言已经逐渐灭绝
    CMGS
        39
    CMGS  
       2012-05-13 11:02:57 +08:00
    吴语系竟然有这等项目。。。真是。。太好了。。
    2次亡国,北方都被普通话一统天下了。。难得南方语系众多保留了中远古中国的风貌特么的还被强制普通话。

    神马时候湘语系也弄一个唉…发现家族中小屁孩们都已经不能熟练操控了……
    Hyperion
        40
    Hyperion  
       2012-05-13 11:08:14 +08:00
    @LuoboTixS ω 我到还好... 隔壁班的宁波同学宁波话我都听得懂...
    likuku
        41
    likuku  
       2012-05-13 11:21:54 +08:00
    @LuoboTixS 哪里是受外来人员冲击?上海本地学校里就是倡导使用普通话的,从娃娃开始消灭方言了。
    likuku
        42
    likuku  
       2012-05-13 11:27:18 +08:00
    中文因为是表意的象形文字,而「汉语」以中文为书面记录为依托,所以根本不Care语音差异。其实在语音上,普通话与粤语的差异远超过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的差异。
    cloverstd
        43
    cloverstd  
       2012-05-13 11:27:42 +08:00
    请不要当着外地人的面,毫无忌惮的说起上海话,因为听不懂
    LuoboTixS
        44
    LuoboTixS  
    OP
       2012-05-13 11:27:52 +08:00
    @likuku 教委等机构的普通话政策导向 也可以视为受外来人员冲击吧?
    LuoboTixS
        45
    LuoboTixS  
    OP
       2012-05-13 11:30:33 +08:00
    @cloverstd 这里探讨的是上海话的保护和合理发展延续的问题 我相信出于刻意排斥外地人而使用沪语的人仍是少数 倒是也请部分人不要因为听不懂 就不尊重甚至打压攻击沪语文化
    Hyperion
        46
    Hyperion  
       2012-05-13 11:31:50 +08:00
    @likuku 有些不同意... 京剧和昆剧用文字记录下来, 剩下的东西还有什么意义吗?

    @cloverstd 这可让我如何吐槽... orz
    GordianZ
        47
    GordianZ  
       2012-05-13 11:35:01 +08:00
    @LuoboTixS 主要是国家根本就没有想保护方言,全国统一普通话这种东西就是文化灭绝。
    另外某些人说话的逻辑实在是奇葩,都怪党国教育的好啊~
    iwege
        48
    iwege  
       2012-05-13 14:04:39 +08:00
    感LZ

    之前先站:支持跨地域交流上使用一言,但是於想融入和理解地文化,最好是他的言和表述方法,以增加自己的描述。

    @likuku 你的中文的是言的族是的,是就一的中文字?

    如果你的族,本身是否包含其他言有。
    如果只是想文字,是否考到代各地方言已有‘文’,‘言’象了?

    而且就算是文字,字形,也有,繁,方言白字的;文,也有文言,代(繁,),分。

    只是文字,未必你就能到一,想要知道啥,最的就去中文基百科上看看有多少言化就知道了。

    似 @Hyperion 所,文字,如果不通言,你也未必能看懂,更不用了。 最的:“唔呀嘛?”,“我度。” 你可以用的方法理下?表意象形字在情下根本就用。

    另外到象形文字,不能作一的根源。不各方言白,最的就和繁。
    繁本身是最接近象形文字的,但是在我同中使用的,已有部分人完全看不懂了。...只是字形的,我有使用繁用“伺服器”。所以就算是的繁化也要涉及到字形和用化,而不能直接就完全一了,更方言白了...

    @drej 言的生命力大怎算?算家的大?算政治的大?一言的生命力依一民族乃至一家的旺。但是言所寄的一之文化怎算?消亡的就是落後的?存的就是先的想?不一文化是否先是落後,而文化一代有什缺和劣。同是言,消亡一,你就少了一表方式,少了一堆的和一文化氛。

    “(前略,自己搜索)只要它好好地保存着自己的语言,就好像掌握了打开监狱的钥匙” by 《最後一》。
    likuku
        49
    likuku  
       2012-05-13 14:26:06 +08:00   2
    汉语其实真是个奇葩,引用一篇豆瓣上的强文的部分来给各位参考:

    八一八“雅利安人” : http://www.douban.com/note/205320843/

    「这个钥匙的学名叫做“比较语言学”。这个学问是近现代欧洲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次很高。但是这门学科在中国却鲜为人知,中国最著名的一位从事与比较语言学研究相关联的学者就是季羡林先生,不过戏剧性的是,同季先生的巨大名气成反比的是,很少有人确切的知道他到底是干什么的。
    这样一门重要学科在中国灰常冷门,而更大的问题在于中国人对它的原理也很难理解。造成这种理解障碍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的汉字。
    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一种还在使用的象形文字或者叫做表意文字。除此之外其他文字都是拼音文字或者叫做表音文字。这个表意文字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就是它可以无视语言的不同而独立存在。神马意思呢?我们知道中国的方言千差万别,北方方言的代表普通话与江浙的吴音、广东的粤语、福建的闽南话、客家话有多大的差别呢?其差别远远大于意大利语与西班牙语的差别!但是我们却可以无视方言的存在而都称为汉语。
    总面积与中国相当的欧洲怎样呢?大小语言有400多种。同样,与中华文明历史悠久、程度相当的印度,有200多种语言,官方语言18种,有16种文字要印在钞票上!
    对于语言问题,老外倒是比中国人看得清楚:
    Chinese is not really one butseveral languages held togetherby a common script .
    汉语实际上不是一个语言,而是同一文字形式掩盖下的若干种语言
    可以想象的是,如果没有汉字,我们也采用拼音文字的话,像差别比较大的普通话代表的北方方言和吴音、粤语、客家话、闽南话,必然是不同语言,这个时候大家都不会因为自己只会一两种语言而自卑了,掌握五六种语言的“语言天才”,我们中国人也可以有哦。
    即使像普通话、湖南方言这种比较接近的方言也会渐行渐远,最终成为不同的“语言”。比如我们知道,湖南话是“h”“f”,还有“n”“l”不分的,这样汉字“湖南”,用拼音表示,湖南人会拼写为“fulan”,与普通话的“hunan”是不是就是两回事了呢?
    如果不幸,他们采用的是不同的字母体系,就像同为蒙古语的内蒙和外蒙,内蒙语采用的是传统的藏语、满语采用的八思巴文字母,而外蒙受苏联影响采用的是俄文字母,那么,外蒙内蒙同是操一种语言的蒙古族,也互相看不懂对方的文字,如果加上年代久远,变音就会更明显。我们知道如今的汉语跟几百年前差别很大,有学者认为客家话才是1500年前的普通话,那么现在有几个人能听得懂呢?如果没有汉字的存在,客家话早就会变成像“梵语”一样的一门单独古老语言被研究学习了。
    这时候大家可以发现了吧,比较语言学为什么会在西方如此盛行而在中国无人问津,因为有汉字存在,即使汉语读音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是文字3000年来却变化很小,沟通无障碍,大家本就是一家,何须多此一举呢?
    但是,“比较语言学”对于采用拼音文字的世界,就太重要了,谁跟谁是近亲,或是远亲都存在于这千差万别的发音和变化的语法之中!」
    iwege
        50
    iwege  
       2012-05-13 14:56:12 +08:00
    @likuku 篇文章面表述的是日常,但是日常使用的候,管同是字,就拿繁,未必人就看得懂香港繁。
    lianghai
        51
    lianghai  
       2012-05-13 15:38:38 +08:00
    国际音标以及和英语语音对照的内容有不少问题,建议仔细查证……
    drej
        52
    drej  
       2012-05-13 16:13:15 +08:00   3
    @iwege 我并没有「留存的就是先进消亡的就是落后」的意思,就好像我理解的进化论只有「适者生存」而没有「优胜劣汰」一样。
    我的想法大致是这样的:
    1.语言发展要顺其自然,该有的自然会有该走的你拦也拦不住,每回有个什么网络流行语盛行起来总会看到有人痛心疾首所谓的「汉语纯洁性」,但人们该用那些词的还是在用,过两年这些沉淀不下来的玩意自然也就没人用了;
    2. 语言发明出来是用来交流和保存文化及知识的,因纽特人的语言中有几十个词用来描述不同的白色,假使因纽特人的语言明天就没了,那些不同的白色也还是在那里,原始部落的语言中可能有些词汇在别处都找不到对应的概念,但是没用的东西就是没用,「回字有四样写法」,这和收拾房间会把封存在箱子里两三年都没用过的东西直接扔掉是一个道理;
    3. 上海话只是近200年来随着地区城市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吴越方言的一支,因为一个分支的存续就谈到文化的延续性,不至于的。语言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和其所使用的民族或国家的经济实力有关,但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是吧,所以我觉得还是得看一个语言所对应的各个文艺曲艺形式的发展,「没人再去听越剧昆曲」和「没人能说一口地道的上海话」哪个更值得担心?我觉着是前者;
    4. 不需要担心文化多样性的问题,很多人担心全球化会毁了世界地区文化的多样性,可没看到全球化的趋势因此而有放慢脚步,就好像老人总是说乡村的生活多么恬静美好可是年轻人就是喜欢往大城市跑,一个方面的多样性减少会有其他方面的多样性发展去补足,整体上来看近代工业发展开始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其实是越来越丰富的。
    iwege
        53
    iwege  
       2012-05-13 17:11:25 +08:00
    @drej 我先入主了,感送上。
    haohaolee
        54
    haohaolee  
       2012-05-13 17:25:08 +08:00
    表示又学到了新知识
    LuoboTixS
        55
    LuoboTixS  
    OP
       2012-05-14 11:39:54 +08:00
    @GordianZ 嘛意料之中(^.^)
    cysnap
        56
    cysnap  
       2012-05-14 12:15:05 +08:00
    如果大家有使用的需求,自然会保留下来。

    90后00后 周围如果说方言的人越来越少,他们为什么要背负这种“使命”?

    现在对于很多年轻人,自己的母语就是普通话,何苦让他们去学离自己十万八千里的叽里呱啦的发音。(针对所有方言。)
    LuoboTixS
        57
    LuoboTixS  
    OP
       2012-05-14 14:05:57 +08:00
    @all 暂且不谈上海话的保护问题 基本上同样内容的这篇日志 我发布在人人和新浪微博上受到广泛关注分享后,现人人日志和所有用户对该日志的分享已被统一清除
    对此我感到很无奈 是否可以理解为有关部门的策略就是最大可能的削弱一切和上海有关的信息和内容。毕竟上海已经不是过去的上海了,已经是全国的上海了。
    yy77
        58
    yy77  
       2012-05-14 14:14:03 +08:00
    不愿学的人可以不学,也没有办法强迫。但是总应该让我们这些珍视这门方言的人做一些保护这个方言的事情吧。
    真是想不到还有人连这点也要攻击。
    18m
        59
    18m  
       2012-05-14 14:24:59 +08:00
    @LuoboTixS 上海从来就是全国的上海,什么叫过去的上海?
    文化就是顺其自然,你今天跳出来要求保护上海话;另外一个明天跳出来要保护客家话;照这个思路下去,岂不是不要交流了,大家各自去保护自己家乡话吧。
    某地的地理人文从来就是和历史脱离不开的,所以不断的演变,不断的进步。从地理再引申历史上,那我们为了怀念故人,怀念这块土地的过去,大家以后是不是都学两句唐宋时期的问候语呢? 如果稍微再好学一点,大概要去学两句山顶洞人的”呜呜“鸣叫了吧?
    LuoboTixS
        60
    LuoboTixS  
    OP
       2012-05-14 14:51:02 +08:00
    @18m 我所谓的过去的上海是能够在吸收融合全国各地文化的同时保留上海本地文化特征的上海
    真是抱歉戳到阁下G点了
    18m
        61
    18m  
       2012-05-14 15:27:00 +08:00
    @LuoboTixS
    说到这种口水仗的帖子,真后悔进来,自己真该罚。
    出口就是生殖器和G点的人我一向惹不起,您放过我吧。

    任何地方都是动态发展的,坚持去保留本地文化特色的话,那上海还是小渔村呢。
    LuoboTixS
        62
    LuoboTixS  
    OP
       2012-05-14 15:49:13 +08:00
    @18m 如大家所见 恐怕是阁下先挑起的'口水仗'
    对于从"文化就是顺其自然"的论点引申为"大家都各自保护家乡话 简直就无法交流了"这样的逻辑思路 我感到无法和你交流探讨
    如果你对我用词感到不适 我就此道歉 至于阁下的论述 我实在无法苟同
    因阁下的论述本身广泛涉及到虚假假设 稻草人谬误 简化主义 两难陷阱 以先后论因果
    这种断章取义的陈述 我相信不仅是我个人会感到不适
    brando
        63
    brando  
       2012-05-14 15:54:33 +08:00
    方言是人一切的感,是地文化的表,得到尊重。就像知得到足的尊重和保,其自然,也只是的。
    xRC
        64
    xRC  
       2012-05-14 20:56:35 +08:00
    搞不懂有些人的思路。说上海话和说普通话有冲突么?

    保护无非就是要年轻人继续拥有使用上海话交流的能力,有不代表在外地人面前不说普通话而是说方言!
    关于     帮助文档     自助推广系统     博客     API     FAQ     Solana     1396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29ms UTC 17:00 PVG 01:00 LAX 10:00 JFK 13:00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
    ubao snddm index pchome yahoo rakuten mypaper meadowduck bidyahoo youbao zxmzxm asda bnvcg cvbfg dfscv mmhjk xxddc yybgb zznbn ccubao uaitu acv GXCV ET GDG YH FG BCVB FJFH CBRE CBC GDG ET54 WRWR RWER WREW WRWER RWER SDG EW SF DSFSF fbbs ubao fhd dfg ewr dg df ewwr ewwr et ruyut utut dfg fgd gdfgt etg dfgt dfgd ert4 gd fgg wr 235 wer3 we vsdf sdf gdf ert xcv sdf rwer hfd dfg cvb rwf afb dfh jgh bmn lgh rty gfds cxv xcv xcs vdas fdf fgd cv sdf tert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dende5 dende denden denden2 denden21 fenfen9 fenf619 fen619 fenfe9 fe619 sdf sdf sdf sdf sdf zhazh90 zhazh0 zhaa50 zha90 zh590 zho zhoz zhozh zhozho zhozho2 lislis lls95 lili95 lils5 liss9 sdf0ty987 sdft876 sdft9876 sdf09876 sd0t9876 sdf0ty98 sdf0976 sdf0ty986 sdf0ty96 sdf0t76 sdf0876 df0ty98 sf0t876 sd0ty76 sdy76 sdf76 sdf0t76 sdf0ty9 sdf0ty98 sdf0ty987 sdf0ty98 sdf6676 sdf876 sd876 sd876 sdf6 sdf6 sdf9876 sdf0t sdf06 sdf0ty9776 sdf0ty9776 sdf0ty76 sdf8876 sdf0t sd6 sdf06 s688876 sd688 sdf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