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对方言感兴趣的朋友? - V2EX
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这是一个专门讨论 idea 的地方。

每个人的时间,资源是有限的,有的时候你或许能够想到很多 idea,但是由于现实的限制,却并不是所有的 idea 都能够成为现实。

那这个时候,不妨可以把那些 idea 分享出来,启发别人。
puyo
V2EX    奇思妙想

有没有对方言感兴趣的朋友?

  •  
  •   puyo 2017-03-19 12:38:14 +08:00 5101 次点击
    这是一个创建于 3132 天前的主题,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我个人的公共号里做了一个《方言》节目,当初的想法就找一些同学录一小段方言音频(两分钟左右),目前做了两期。遇到的主要问题就是找不到合适的人来录以及找不到合适的语料来用方言读。所以,我来 v2 发帖看看有没有同样对方言感兴趣的朋友来录一期方言。

    为了避免广告嫌疑,就不贴出公共号的二维码了,可以通过邮箱联系我。

    emhhbmdhbmcxOTkzQGdtYWlsLmNvbQ==
    38 条回复    2017-05-10 09:39:14 +08:00
    aroma
        1
    aroma  
       2017-03-19 13:17:35 +08:00 via Android   1
    好啊,有小伙伴已经走火入魔了,本身也是语言学出身就是了。
    xiamib
        2
    xiamib  
       2017-03-19 13:24:27 +08:00 via Android
    闽南语需要吗
    puyo
        3
    puyo  
    OP
       2017-03-19 13:29:05 +08:00
    @xiamib 需要啊,全国各地的都可以。
    Cbdy
        4
    Cbdy  
       2017-03-19 13:29:41 +08:00 via Android
    说句不好听的话,方言消亡是'潮流',迟早的事情
    语言只有用才能保留与发展。 lisp 那么多方言,叫得上名字的只有 scheme 和 emacs lisp 。 jvm 上语言那么多, groovy 和 scala 有杀手应用所以有点名气
    除非真正发掘出方言的'用处',否则阻挡不了其消逝
    puyo
        5
    puyo  
    OP
       2017-03-19 13:34:22 +08:00   1
    @Cbdy 方言是否会消亡我不敢肯定,但是说方言的人越来越少确实事实。

    但是做这个小节目的主要原因是我对方言的比较感兴趣,觉得方言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并没有鼓励使用方言 /传播方言 /发扬方言等“高大上”的想法。
    asen1987
        6
    asen1987  
       2017-03-19 13:40:43 +08:00
    语言的目的是为了沟通,在这个全球一体化越来越具体的年代,方言慢慢变成了圈子存在,成了人们拉近关系的一种方式。消亡应该不至于,但是边缘化是肯定的。现在连老家十八线小城都开始越来越多人用普通话了
    razrlele
        7
    razrlele  
       2017-03-19 13:46:20 +08:00 via iPhone   1
    有俩老外做了个网站叫乡音苑。。。
    puyo
        8
    puyo  
    OP
       2017-03-19 13:51:02 +08:00
    @razrlele 知道这个网站,做的还不错。但是不知道是外国人做的。
    noli
        9
    noli  
       2017-03-19 14:43:36 +08:00 via iPhone
    说方言一定全部会消亡的是经验教条主义错误。楼主所做的则是实事求是,准备展示方言如何不会消亡并且取得发展。
    lecher
        10
    lecher  
       2017-03-19 14:51:59 +08:00   1
    推广普通话的国家的战略意义重大,就和秦统一文字和度量一样,是加强国家执政效率、经济流通的重要手段。
    基于这个大背景下方言边缘化是正常的。毕竟方便交流的普通话有义务教育、电视等富媒体内容加成。
    目前学术上面对方言的研究不仅仅是训诂学、语言发音这类的,每一门方言的词语里面都记载着对应群体的迁移史,我知道的就有根据方言中的词语与其它方言借用的比例,推测持有此门方言的群体大致迁入的时间以及在迁移过程中可能与其他方言群体交流的程度。这对研究不同时期的人口流动是有帮助的。
    方言和传说是流动的史书,边缘化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一门方言真的消逝了,那这个方言对应的群体过往的历史可能就少了一个追溯的渠道。

    比如非洲布须曼人( Bushmen ),他们独有的吸气式发音绝对是对人类语言发展研究的重要材料之一,如果现代化将掌握这些语言的群体全部转化成持英语发音的群体,几代之后,人类可能就会忘了这个语言曾经存在过,这个群体过往的历史也会随着现代化进程被遗忘,最多只能根据 DNA 的序列进行人种方面的分析,这个群体曾经的文化、人类学、民族学信息则很难追溯了。

    建国初期为了分析民族迁移的过程,有一个方式就是分析方言的发音、词语之间的借用比率,根据民族传说去配合史料记载,找寻一个民族的原住地以及迁移路线。

    国内目前对方言的这种做法实在是很难理解,持有方言是落后文化,要让方言随现代化进程消逝这种想法的人挺多的。如果这样,那解放初为各个无文字的民族制定标准音标和文字的语言学者付出的努力还有什么意义?

    方言会边缘化,但是如果可以调整对方言的态度,不要以落后文化必须要淘汰的态度去处理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争议,给后世的人保留一点追溯群体过往历史的渠道,总不算什么坏事。


    我就举个方言融入普通话的词语例子:
    “漏风” 用这个词来形容一个原先是干燥物体,在包装密封性不够的情况下,受潮之后出现的一种松软、甚至粘稠的状态。但不是发霉或者变质。
    在正常交流的时候常用的方式:
    这包饼干漏风了。意思是这包饼干拆包装之后,受潮松软了,咬在嘴里没有酥脆的感觉。
    这包糖 /盐漏风了。意思是这包糖 /盐虽然包起来了,但是因为吸收空气中的水份,变得粘稠甚至融化的情况。

    这个词语在闽南语系的聚集地还有东南亚很多国家都通用。
    sammo
        11
    sammo  
       2017-03-19 14:59:30 +08:00 via iPhone
    坏事?
    人们固然有自由去选择使用什么语言、什么生活方式。 however 如果没人使用一门方言 那么这个方言下的传统也就没人遵守了,这个方言对应的文化也会逐渐消失
    lzmbbg
        12
    lzmbbg  
       2017-03-19 15:40:00 +08:00 via iPhone
    @lecher 你的回复都这么长,是手打的么?好强!
    lzmbbg
        13
    lzmbbg  
       span class="ago" title="2017-03-19 15:41:07 +08:00">2017-03-19 15:41:07 +08:00 via iPhone
    方言是一个地方的文化承载,我就喜欢听带口音的歌,有请孙海英老师和左小诅咒!
    puyo
        14
    puyo  
    OP
       2017-03-19 15:47:31 +08:00
    @lzmbbg 还有来自西北的黑撒、马飞、苏阳
    wolfan
        15
    wolfan  
       2017-03-19 15:47:36 +08:00
    好像有个叫 方言苑 的网站不错,还是个歪果仁搞的,不过现在好像项目停掉了,反正上个月看的时候还是没有更新
    will0404
        16
    will0404  
       2017-03-19 15:47:47 +08:00 via iPhone
    看到 4 楼乱入有点懵。聊的是人类语言还是计算机语言?
    yun
        17
    yun  
       2017-03-19 15:54:49 +08:00
    发觉香港 20 年内普通话将为主要方言。
    lzmbbg
        18
    lzmbbg  
       2017-03-19 16:03:59 +08:00 via iPhone
    @puyo 长安县......满院子地牵牛花嘛上了二房
    123s
        19
    123s  
       2017-03-19 16:23:13 +08:00 via Android
    有个节目找那些快消失的方言,然后找老人读一段话,感觉可以保存一些东西。
    roadna
        20
    roadna  
       2017-03-19 18:25:13 +08:00
    方言,说起来挺有意思的。
    有句话叫“十里不同音”,在我家乡五线小城,下属的区县,口音都非常不一样。
    appppap
        21
    appppap  
       2017-03-19 18:25:16 +08:00 via iPhone
    南普,钦白
    aheadlead
        22
    aheadlead  
       2017-03-19 19:25:18 +08:00
    想学习南京话…
    kongwy
        23
    kongwy  
       2017-03-19 20:13:43 +08:00
    @Cbdy #4 实用主义灾难。
    colewp
        24
    colewp  
       2017-03-19 20:32:33 +08:00 via Android
    需要客家话可以 at 我
    Cbdy
        25
    Cbdy  
       2017-03-19 20:35:51 +08:00 via Android
    @kongwy 算不上实用主义吧,只是语言演变的一个客观规律。

    我家乡在吴语区太湖片,说话基本和上海话无二,现在当地 00 、 10 后大多能听懂方言,但鲜有能说方言的,学校里也不允许说方言。所以如果很多小孩的爷爷奶奶辈不会说普通话,还需父母翻译。再往后的事情就显而易见了
    rssf
        26
    rssf  
       2017-03-19 20:38:46 +08:00 via iPhone
    全世界只有一种语言才好
    puyo
        27
    puyo  
    OP
       2017-03-19 20:44:52 +08:00
    @colewp 好哇,录音用手机耳机录就行,环境噪音小一些,可以把音频和读的文本稿子发到我邮箱。

    之前做两期都挺短的, 1~2 分钟左右,前两期是聊吃的,我觉得可以聊一聊当地特色之类的,当然其他话题也可以的。我比较期望口语话一些,更贴近方言的使用习惯。
    lotem
        28
    lotem  
       2017-03-19 20:53:56 +08:00   3
    http://rime.im 朋友做入法吧
    Weny
        29
    Weny  
       2017-03-19 21:17:04 +08:00
    坐标杭州滨江 自带普通话萧山话 繁简中文无障碍转换 主城区讲着杭州话 靠近萧山这边则是萧山话 虽然互相听的懂 但是杭州话听起来就是高大的感觉....
    peartail
        30
    peartail  
       2017-03-19 21:31:08 +08:00
    支持消灭方言,但希望可以保留一些依托方言存在的文化。
    WispZhan
        31
    WispZhan  
       2017-03-19 23:17:32 +08:00   1
    原来是说人类语言上的方言。没进来之前我还以为是编程语言上的方言, 2333333 。

    每个地方的方言还是很有意思的。我是湖北武汉的,听过周边一些县市的方言,发现语言和地域有以下两种联系:
    1. 只要自古以来交通便利的地方大家说话的口音虽然不一样,但是语调和语义差别都不大,而且也很好懂。
    2. 曾经交通不便利的地方(哪怕近几十年交通便利了),就算距离再近那个语言障碍简直让你怀疑对方是不是外国人!!!
    maple
        32
    maple  
       2017-03-20 09:17:17 +08:00
    可以加一个世界各国的。俩方言三国语。需要的话可以 @ 我
    shuax
        33
    shuax  
       2017-03-20 09:38:35 +08:00
    我先来一句:妈卖批
    skyun
        34
    skyun  
       2017-03-20 10:07:27 +08:00
    表示自己会说 4 种方言,会方言多的人通常都说不出真正纯正的方言,一般都只能达到与当地人交流没有任何问题的程度,但对于方言特有的谚语很多是不会说也没听过的。我觉得方言的最终走向就是被外来语种稀释,在国家机器面前,估计三四代人就可以达到效果。
    提个建议,楼主要语料,就要找对应方言特有的谚语,这种东西才是方言的精髓,也是最容易被人遗忘的文化。
    yfmir
        35
    yfmir  
       2017-03-20 11:16:15 +08:00
    @shuax 有意思的是,粗口是最容易保留下来的方言,靠的就是口口相传,好像香港就有个教授专门去研究粗口的
    zc666
        36
    zc666  
       2017-03-20 18:32:14 +08:00 via iPhone
    我倒不认为方言会消亡。乡音未改鬓毛衰嘛
    istark
        37
    istark  
       2017-03-21 06:28:43 +08:00
    支持楼主,方言才是中华文化精髓。
    lihua
        38
    lihua  
       2017-05-10 09:39:14 +08:00
    @roadna 我们一个 40 万人口的小县,就有三大方言。
    关于     帮助文档     自助推广系统     博客     API     FAQ     Solana     5937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34ms UTC 02:12 PVG 10:12 LAX 19:12 JFK 22:12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
    ubao msn snddm index pchome yahoo rakuten mypaper meadowduck bidyahoo youbao zxmzxm asda bnvcg cvbfg dfscv mmhjk xxddc yybgb zznbn ccubao uaitu acv GXCV ET GDG YH FG BCVB FJFH CBRE CBC GDG ET54 WRWR RWER WREW WRWER RWER SDG EW SF DSFSF fbbs ubao fhd dfg ewr dg df ewwr ewwr et ruyut utut dfg fgd gdfgt etg dfgt dfgd ert4 gd fgg wr 235 wer3 we vsdf sdf gdf ert xcv sdf rwer hfd dfg cvb rwf afb dfh jgh bmn lgh rty gfds cxv xcv xcs vdas fdf fgd cv sdf tert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dende5 dende denden denden2 denden21 fenfen9 fenf619 fen619 fenfe9 fe619 sdf sdf sdf sdf sdf zhazh90 zhazh0 zhaa50 zha90 zh590 zho zhoz zhozh zhozho zhozho2 lislis lls95 lili95 lils5 liss9 sdf0ty987 sdft876 sdft9876 sdf09876 sd0t9876 sdf0ty98 sdf0976 sdf0ty986 sdf0ty96 sdf0t76 sdf0876 df0ty98 sf0t876 sd0ty76 sdy76 sdf76 sdf0t76 sdf0ty9 sdf0ty98 sdf0ty987 sdf0ty98 sdf6676 sdf876 sd876 sd876 sdf6 sdf6 sdf9876 sdf0t sdf06 sdf0ty9776 sdf0ty9776 sdf0ty76 sdf8876 sdf0t sd6 sdf06 s688876 sd688 sdf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