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孔子“中庸之道”正名, 看不得这么好的道理被曲解 - V2EX
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yunzhe
V2EX    分享发现

为孔子“中庸之道”正名, 看不得这么好的道理被曲解

  •  
  •   yunzhe 2012-04-05 05:41:49 +08:00 6627 次点击
    这是一个创建于 4942 天前的主题,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孔子“中庸之道”精华就是"过犹不及",在看了外国哲学家对孔子“中庸之道”的解释, 才知道我们非常多的人对“中庸之道”根本就是一知

    半解,或者就理解错误,看我下面的分析,你就知道为什么孔子值的被外国人尊崇。

    历史上许多圣人(佛陀,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伊比鸠鲁,孔子等)都有自己的“中庸之道”,外国哲学家认定他们都是一个道理
    ***佛陀*** (中道-majjhima paipadā-middle way)
    ***亚里士多德*** (黄金平衡点-Golden Mean)
    ***孔子*** (中庸)

    中庸之道, 不是中点, 不是平均点, 而是在2个极端中最完美的一点。

    亚里士多德的解释最容易懂, 也非常精辟

    勇气其实是鲁莽(太少恐惧)和怯懦(太多恐惧)的平衡点,仁爱是“给了不该给的人”和“一点都不给人”的平衡点,健康是身体在冷热干

    湿的平衡点,太多激情导致暴力和愤怒,太少激情让人变得麻木不仁

    再者,黄金平衡点随着每个人本身的不同而不同,如果一个人本身的意志本来就不坚定,从战场逃跑其实就是他的平衡点坚守在战场上后很

    可能被杀,和自杀。

    我按以上观点前提举例:

    正常人:站在悬崖边(勇气), 跳下悬崖(鲁莽),不敢接近悬崖(怯懦)
    有心脏病的人: 接近悬崖(勇气), 站在悬崖边(鲁莽), 不敢看悬崖(怯懦)
    会飞的人:跳下悬崖飞起来(勇气),跳下悬崖拒绝飞起来(鲁莽),不敢站在悬崖边(怯懦)


    最近才理解了“中庸之道”, 实在看不得这么好的道理被曲解了,我真的很气愤。中庸之道是完美的存在。

    去看wikipedia的Golden Mean你就会明白, 中文的wikipedia解释的不清不楚, 大家可以去写百科帮助其他人了解。

    接着联想:

    黄金分割点 - 建筑的“中庸之道”

    人太兴奋睡不着, 室温太热太冷,睡不着 - 要正好最容易入睡 - 睡眠的“中庸之道”

    ***苏格拉底*** -关于教育的“中庸之道”
    “一个人要知道怎么选择平衡点, 要离两个极端,越远越好”
    一个只学体育的人只会是个野蛮人, 一个只学音乐的人就会变得软弱,两者都学的人,就是一个拥有谐和气质的人。
    27 条回复    2016-11-07 16:48:02 +08:00
    ssword
        1
    ssword  
       2012-04-05 08:40:18 +08:00
    “中者,不偏; 庸者,不易。”楼主请考虑下“庸”的感受...

    再者,“正名”本身也是孔子的思想...
    yunzhe
        2
    yunzhe  
    OP
       2012-04-05 08:47:36 +08:00
    @ssword 你讲的什么东西, 可不可以用简单的比喻和事例让我理解, 我觉得就是因为大家都通过文言文讲道理, 搞得要讲的道理, 一点都传递不下去。
    liuers
        3
    liuers  
       2012-04-05 08:50:44 +08:00
    佛教没有所谓和孔子中庸相类似的"中道".
    佛教的核心思想和核心境界是空,即无你无我,无欲无求.(当然,真的到那个境界,空本身也不存在了,因为"非空"亦不存在.)而不是什么慈悲和普渡众生.在行为引导上,去执着心也不是所谓"中道",而更像是另一个极点.
    空本身也不是所谓的中间点,空没有"中间""中道"和"概念"本身这个概念.
    不过能去了解这些本身还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
    yunzhe
        4
    yunzhe  
    OP
       2012-04-05 08:53:00 +08:00
    @liuers 我真的想骂你, 你真的要我喂你知识吗? http://baike.baidu.com/view/110958.htm
    ssword
        5
    ssword  
       2012-04-05 08:55:23 +08:00
    @yunzhe 《中庸》只是一篇论文的长度,但是含义最为艰深。心存敬畏的话,看一下就知道。不然也只能区解它

    如果没记错1楼引的那是《中庸》的第一句,至少在第一段..
    liuers
        6
    liuers  
       2012-04-05 09:01:49 +08:00
    @yunzhe 既然父母没教你怎么好好说话,那我也只能说一句,2B,再见!
    yunzhe
        7
    yunzhe  
    OP
       2012-04-05 09:01:55 +08:00
    @ssword 欧美哲学家不会因为敬畏希腊哲学大师而不去理解它而不管把它们用英文表达出来, 作为中国人, 为什么不敢对《中庸》真正要讲的意思进行现代文化
    yunzhe
        8
    yunzhe  
    OP
       2012-04-05 09:03:08 +08:00
    @liuers 好, 不要再在这里发言了, 我不欢迎你
    ssword
        9
    ssword  
       2012-04-05 09:05:55 +08:00
    笑话
    yanhopeless
        10
    yanhopeless  
       2012-04-05 09:55:05 +08:00
    有容乃大,无欲则刚,lz有点想把自己理解往别人脑袋里装哦,再说这个本身就是一个人一个看法,有的喜欢孔孟之道,有的不喜欢,为啥要一起喜欢呢。
    levn
        11
    levn  
       2012-04-05 10:07:17 +08:00
    ……从氛围来看调和失败了
    kekecen
        12
    kekecen  
       2012-04-05 10:17:32 +08:00
    理解成甚?
    9hills
        13
    9hills  
       2012-04-05 10:22:43 +08:00
    讲古人不读古书,可叹。

    现代文化的前提是先得看懂古文,否则不叫现代文化,而是凭空想象。
    thcode
        14
    thode  
       2012-04-05 10:26:40 +08:00
    LZ是把自己的理解强加在“中庸之道”上了,孔子的思想由只能由阅读文献来理解,LZ却不肯讨论原文
    bhuztez
        15
    bhuztez  
       2012-04-05 10:26:45 +08:00
    Confucius say: He who play in root, eventually kill tree ?
    lenin
        16
    lenin  
       2012-04-05 10:27:29 +08:00
    @yunzhe 少年, 你还是太年轻了. 什么叫中? 要"正好最容易"入睡, 真真是让人笑掉大牙.

    什么叫中? 我把鲁莽的人,怯懦的人都kill了, 这个世界就中庸了吗?没有,我们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有讲过,你把右派,中间派整死了,左派里面依然可以分出个左中右来.
    孔子讲的是什么?其实你没读懂. "尊尊亲亲", 一本论语都是要让人"不逾矩",让你们做顺民,要规规矩矩听话. 像杨+这种人,你说他偏激吗,有血性在你看来就是不中庸喽?!

    "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什么意思:你一去学习"异端", 你就要害人了. 这不是扯淡吗. 什么是异端?

    中庸之道的精髓在哪你知道吗? 不知道吧, 我告诉你:"我说的就是中庸, 我说的就是正好,我说的就是评判标准,不准有异议". 这就是中庸之道. 也就是你说的"勇气,激情,睡着,悬崖",因为标准都是你定的.

    你很中庸.
    yunzhe
        17
    yunzhe  
    OP
       2012-04-05 10:30:32 +08:00
    @kekecen 我google了“中庸之道”, 十几页的链接, 大部分不是以文言文在进行解释, 或者就是认为勇气,仁爱等美德是一个好的极端, 而中庸之道让我们变胆小等,

    其实勇气,仁爱等美德就是这些哲学家讲的中庸之道
    fanyange
        18
    fanyange  
       2012-04-05 11:10:39 +08:00
    常人的「误解」并不是你说的那样。

    更多的是认为中庸就是「喜怒哀乐之未发」的「中」,殊不知「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个「和」才是中庸的关键。不行动、不出头绝不是中庸,不知中庸目的行动也是反中庸。如王守仁谈的:

    > 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初学时心猿意马, 拴缚不定。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故且教之静坐息思虑。久之,俟其心意稍定。 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亦无用。须教他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则无时而可 间。如去盗贼,须有个扫除廓清之意。
    chloerei
        19
    chloerei  
       2012-04-05 11:29:17 +08:00
    塞抹布
    yunzhe
        20
    yunzhe  
    OP
       2012-04-05 12:34:52 +08:00
    @fanyange
    其实因为西方哲学家都认为, 佛陀,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伊比鸠鲁,孔子等中庸之道都是相通的, 我就按照亚里士多德的来理解了。

    而中文学者对中庸之道的解释, 都是像这个王守仁类似文言文的解释, 我只是对中文学者很失望, 好的道理, 如果你作为中文学者明白了, 就要用平白的事例说明, 而不是用文言文来解释文言文, 之乎者也的解释,
    yunzhe
        21
    yunzhe  
    OP
       2012-04-06 01:38:41 +08:00
    看来中国学术界不仅对孔子“中庸之道”传播不当, 连佛教的真正推崇的道也曲解, 佛教认为最高的真理。所说道理,不堕极端,脱离二边,即为中道, 而不是苦行僧的生活。
    http://baike.baidu.com/view/110958.htm

    或者可以说中国学术界误导真的很成功, 孔子真正的“中庸之道”和佛教真正的教义肯定比现在大众理解的更好维护。
    yunzhe
        22
    yunzhe  
    OP
       2012-04-06 01:44:04 +08:00
    佛陀放苦行后悟道, 而不是在苦行中悟道
    vibbow
        23
    vibbow  
       2012-04-06 02:52:12 +08:00
    文笔,莫名其妙的换行,混乱的半角全角符号混用,看得我好纠结啊...
    完全不知道LZ正文具体想证明的是什么...
    wynemo
        24
    wynemo  
       2012-04-06 02:54:31 +08:00
    楼主 老实讲我没明白你在讲些什么 不过话又说回来 一千个人心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你要把中庸之道理解为晚上如何能睡着 黄金分割点 那也未尝不可
    两三年前电影<<孔子>> 里面人苦闷了就喊"喝酒 喝酒" 有意思吧
    个人觉得孔子还是蛮不错的一个人 但是。。。
    孔子也说过 "听其言 观其行" 那就看看他的行为吧
    1 自相矛盾:"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矣" “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2 "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也就是我认为对的 所有人反对我也要去做 据说孔子杀少正卯 不顾门徒的反对 是不是也是一样呢
    3 编篡删定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要是真的儒学无懈可击的话 墨家也不会它
    日本也不会有什么<<脱亚论>>来抨击它
    儒学念得很好的清朝人也不会被这个打那个揍
    54也不会喊打倒孔家店
    鲁迅更加直接 "吃人"
    美国民众反对建立孔子学院

    以上就是我的胡诌 楼主你爱看就看下 不爱看就罢了
    9hills
        25
    9hills  
       2012-04-06 08:51:05 +08:00
    @yunzhe
    Baidu Baike 学术帝。。。谈儒学不读四书、谈亚里士多德不读形而上学,谈柏拉图不读理想国。
    最少应看看西方哲学史和中国哲学史吧。。

    此外还有这句“其实因为西方哲学家都认为, 佛陀,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伊比鸠鲁,孔子等中庸之道都是相通的”
    西方哲学家都被代表了^_^试问哪些哲学家这么认为的,出自他们的哪本书哪本作品的多少多少页?
    likoli
        26
    likoli  
       2013-12-24 10:57:16 +08:00
    我知道我来的晚了点(从左岸读书那里找到的),不过我觉得你的这篇文章很有启发意义,写一点感想。道(包括科学原理在内),是无常中的有常;中庸,也是无常中的有常。不过,把中庸理解成golden-mean,倒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解读(我觉得脱离原作者,谁都不知道其本意,都只是解读罢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中庸之道,所以为人处事把握好中庸,即可获得属于自己的幸福。而这个中庸其实是无常的,但对于一个固定的四维世界中的一点来讲,其又是有常的,无常中的有常,所谓道。
    说这么多,就是想试试去这么做。
    PS:最近读到一句话,辩论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对方颜面扫地老羞成怒,而是为了把事情讲得更清楚明白。ls的诸位都太著相了。
    TangMonk
        27
    TangMonk  
       2016-11-07 16:48:02 +08:00
    @yunzhe 骂人是中道还是极端?
    关于     帮助文档     自助推广系统     博客     API     FAQ     Solana     5326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26ms UTC 07:03 PVG 15:03 LAX 00:03 JFK 03:03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
    ubao msn snddm index pchome yahoo rakuten mypaper meadowduck bidyahoo youbao zxmzxm asda bnvcg cvbfg dfscv mmhjk xxddc yybgb zznbn ccubao uaitu acv GXCV ET GDG YH FG BCVB FJFH CBRE CBC GDG ET54 WRWR RWER WREW WRWER RWER SDG EW SF DSFSF fbbs ubao fhd dfg ewr dg df ewwr ewwr et ruyut utut dfg fgd gdfgt etg dfgt dfgd ert4 gd fgg wr 235 wer3 we vsdf sdf gdf ert xcv sdf rwer hfd dfg cvb rwf afb dfh jgh bmn lgh rty gfds cxv xcv xcs vdas fdf fgd cv sdf tert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dende5 dende denden denden2 denden21 fenfen9 fenf619 fen619 fenfe9 fe619 sdf sdf sdf sdf sdf zhazh90 zhazh0 zhaa50 zha90 zh590 zho zhoz zhozh zhozho zhozho2 lislis lls95 lili95 lils5 liss9 sdf0ty987 sdft876 sdft9876 sdf09876 sd0t9876 sdf0ty98 sdf0976 sdf0ty986 sdf0ty96 sdf0t76 sdf0876 df0ty98 sf0t876 sd0ty76 sdy76 sdf76 sdf0t76 sdf0ty9 sdf0ty98 sdf0ty987 sdf0ty98 sdf6676 sdf876 sd876 sd876 sdf6 sdf6 sdf9876 sdf0t sdf06 sdf0ty9776 sdf0ty9776 sdf0ty76 sdf8876 sdf0t sd6 sdf06 s688876 sd688 sdf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