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taku是一款用 Markdown 做笔记的服务. 笔记的概念包括学习进度, 项目方案, 工作计划, 临时探索, Blog, 日记, 随想, 照片.
设计初衷:
对 Geek 来说就是个现代版的 org-mode
.
市面上的 Markdown/笔记产品有几个大的问题:
因此这几个需求在可见的未来难以被这些产品满足:
另外由于个人原因我希望她是一个思考效率的辅助工具, 能很好的处理大量的灵感, 日记, 链接, 垃圾文字, 从而对学习者, 程序员
, 创意工作者, 管理人员友好.
最终我选择重新开发了编辑器内核, 并且专门针对纯文本和富媒体混合排版. 在写的时候专门针对笔记的几种可能场景做了大量的底层优化.
我从开发编辑器内核可用的第一天就在使用她. 到目前为止大概 6 个月了, 我有大大小小 520 条笔记(好整 QAQ).
我所有的开发都记录在上面. 这篇笔记是我这个项目相关的主 GTD 列表, 是两个星期前的一个 SnapShot.
全部展开大概是 2000 个 Todo, 每当碰到一个技术难点或者大型的模块, 我会选择单独打开一个文档, 并链接过去, 所以并不包含在内.
文档有历史版本支持, 数据每日备份.
但是, 这个服务还非常非常新, 所以请大家有 bug 多多关照 QAQ => [email protected]
速度
作为内容型的服务,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 目前服务部署在国外.
但是 Jitaku 使用了很多很多黑科技, 所以除了第一次打开以外都是会很流畅的.
中文
目前还在往服务完整性和可用性方面努力. 多语言会尽快支持, 希望用户大爷们不要介意. ( )
VIP 服务
目前付费策略还不是特别明朗, 暂时除了上传图片全免费. 但这个项目注定是以付费服务为目标在运营的. 笔记是重要的内容, 如果 Jitaku 像 GoogleReader 一样挂了, 我会很困扰的 QAQ.
V2EX
希望 V2EX 中愿意折腾的大家能够使用 https://miku.jitaku.io 而不是 https://jitaku.io
后者是稳定版, 前者是实验版, 实验版会非常频繁的更新, 实验性的 feature, UI 改造, 社区反馈收集, 都会发生在这里. 两者后台的数据是完全共用的, 但是本地的缓存是分开的.
各位用户大爷欢迎使用, 用的开心, 反馈戳我.
![]() | 1 Gothack 2015-12-22 16:33:53 +08:00 点链接等了两分钟,页面没打开就关了... |
![]() | 2 FrankFang128 2015-12-22 16:44:51 +08:00 页面 Crash |
![]() | 3 Numbcoder 2015-12-22 16:49:06 +08:00 想试一下,但是慢到哭,没法忍受!先换个主机再说吧 |
![]() | 4 angelen 2015-12-22 16:49:44 +08:00 我先 Markdown 怎么预览都找不到。。 |
![]() | 5 NStal OP @FrankFang128 大概是怎样 Crash? |
![]() | 6 NStal OP @angelen 直接写 Markdown 内容样式会变成, 你想要的样子, https://jitaku.io/jitakuwiki/markdown |
![]() | 9 Numbcoder 2015-12-22 17:06:34 +08:00 试了一下编辑器,融合了 GTD 还挺好的,就是有点卡,如果把速度改善了还是很不错的! |
10 zhaoyuanjie 2015-12-22 17:06:45 +08:00 loading 了大概 10 秒的样子……黑科技挂了?上次用的时候秒开啊 |
![]() | 11 hewigovens 2015-12-22 17:09:16 +08:00 开了代理才能用, 除了速度慢点, 挺好. 不过还是喜欢原生编辑器 |
![]() | 12 ZiriWong 我觉得很漂亮啊 特别和口味,我在我校图书馆那公共的渣网下速度也还不错~~ |
![]() | 13 NStal OP @zhaoyuanjie miku 和 jitaku 黑科技不共享, 可能上次是另一个域名 QAQ, 也可能是小屋条件比较好. |
![]() | 14 davidx 2015-12-22 17:12:11 +08:00 支持 lz! |
![]() | 15 zhouquanbest 2015-12-22 17:13:42 +08:00 小巫!!!!!!!! |
![]() | 16 initialdp 2015-12-22 17:19:37 +08:00 用 chrome 打开正常,用 firefox(V43.01)打开基本没法看。 |
![]() | 17 cuiweiqiang 2015-12-22 17:21:30 +08:00 ![]() 一个 bundle.js 就 24s ,改改吧。 |
![]() | 18 djyde 2015-12-22 17:23:44 +08:00 请问贵站是不是用了 WebSQL ,我在用 WebShell 打包 jitaku 的时候有问题,应该是 WebSQL 的问题 |
![]() | 21 NStal OP @djyde 晚些时候会出官方 Shell 的, (实际上, 已经有了, 但是由于打开链接没有网页版无缝, 反而不太好用 QAQ |
![]() | 23 chemzqm 2015-12-22 17:37:35 +08:00 看了下,确实是各种 cache ,只是有两点对我非常重要的功能貌似没有,一个是 vi 编辑模式,一个是主题切换 |
![]() | 24 DingSoung 2015-12-22 17:38:53 +08:00 厉害 |
![]() | 26 NStal OP @djyde 如果是 OSX/iOS, IndexedDB 被禁用了, 因为有严重无法预期的 BUG, 而且, iOS 在 App 模式下无法访问 IndexedDB, 因此直接用 WebSQL 替代了. |
![]() | 27 TangMonk 2015-12-22 17:42:31 +08:00 页面设计的好看 |
![]() | 28 NStal OP @djyde 如果我放弃对 iOS, app capable 的支持的话是可以使用 IndexedDB. 然而我需要更多的反馈 QAQ. |
![]() | 29 lion9527 2015-12-22 17:50:44 +08:00 之前看小众软件推荐注册了个号,但是这配色真是要用写轮眼看啊。 |
![]() | 30 htfy96 2015-12-22 18:02:26 +08:00 好像 Firefox 43.0.1 Linux 下有个问题: 打开一个文档,写一段比较长的文字(超过一屏),光标放在段的下一行,确保屏幕覆盖了整篇文章的下半部分 然后切换到浏览器的另一个标签页,再切换回来,不点击鼠标向上滚动的话会弹回原来位置,无法滚动到上方。但一旦点击鼠标就可以正常滚动 |
![]() | 32 NStal OP @htfy96 单凭文字描述有好几个可能的原因,再加上 ff 我测的不多,方便的话可以把联系方式发到 [email protected] (比如邮箱 QwQ )我调研下再找您确认。谢谢~ ff 由于浏览器限制很多厉害的功能(比如复制图片)用不了,因此目前处于 2 类支持状态,但我是不会放弃治疗的 |
![]() | 33 dsdshcym 2015-12-22 18:10:05 +08:00 相比 Org-mode 的优势在哪里 |
![]() | 35 VeeSong 2015-12-22 18:42:49 +08:00 请问一下 workspace 下的 collection 和 notebook 是什么关系? |
![]() | 36 NStal OP @VeeSong Collection 可以设定过滤条件,比如属于某个 notebook ,并包含某几个 tag 。之后会有更多的条件支持比如时间 /关键字。利用 collection 可以实现很多有趣的功能,比如我在收集原画的时候除了放到 paint 目录里,还会打上 todo tag ,并且记录下哪里是要学习的地方,之后到了练习画画的时间我就打开我的 to paint collection 就好, to paint collection 的过滤条件就是 todo tag + paint notebook 。同时这个 collection 也可以快速的作为添加的入口。我的 paint notebook 则保存了我所有跟绘画相关的总结记录,待办,下一阶段学习计划 etc... 这里 UI 上的表达我还没做好,目前还在研究怎么把这种感觉传达给用户中 QAQ |
![]() | 37 NStal OP @dsdshcym 目前强大上还远不及 emacs 和 org mode 。 未来的优势主要在于和互联网服务的结合(比如 todo 同步到 google calendar ,并且邮件提醒),和视觉可定制性上。编辑器的内核很大程度上参考了 emacs ,包括命名方式和相关机制,但设计之初就是按照富文本的模式设计的,并且考虑了时时同步,插入视频甚至插入别的应用的使用模式。 jitaku 的最终目标就是成为个人的工作空间,并且使用编辑器模式。但这是期货而已。 目前来说的优势主要是 * 对 markdown 的支持更符合时代 * 一些有用的控件,比如可以在任何位置插入图片, todo , tag * UI 符合时代些 * 允许不是 list 的表现形式 * 文件之间的链接,笔记嵌套 缺点就是功能比老前辈弱太多啦 QAQ ! |
![]() | 38 forrestchang 2015-12-22 19:02:13 +08:00 如果有离线的笔记本就好了。 |
![]() | 39 agegcn 2015-12-22 19:05:02 +08:00 还是喜欢有客户端的 |
![]() | 40 denghongcai 2015-12-22 19:30:34 +08:00 好可怕!挺尸了!! |
41 skyxxzc 2015-12-22 19:38:56 +08:00 自宅? |
![]() | 42 denghongcai 2015-12-22 19:41:57 +08:00 巫总是准备自己搞了? |
![]() | 43 NStal OP @denghongcai 都出来半年多了,产品发布不聊天 QAQ |
![]() | 44 cnnblike 2015-12-22 20:04:06 +08:00 做得不错啊,可以考虑买的。 可我注意到居然没有数学公式, LaTeX 没有嘛? KaTeX 之类的 js 库我记得很成熟了才对。 |
![]() | 45 NStal OP |
![]() | 46 NStal OP |
![]() | 47 lyz1990 2015-12-22 20:35:56 +08:00 bundle.js 加载了 1.2min 了还没出来,这个文件是不是有问题啊? |
![]() | 48 NStal OP @cnnblike 因为用的是 katex (体积小),然而 katex 的数学支持太糟糕了因此没好意思写出来... |
![]() | 50 cnnblike 2015-12-22 20:51:52 +08:00 @NStal 哦哦哦,有了是吧?等 1.0 的时候艾特我一下,刚好缺一个趁手的产品, evernote 越来越像剪辑 note 了。 幸亏你写了,试用了一下,很合我的需要,基本上可用了。 不过离我设想的“ IDE-like ”的 Markdown 编辑器还是有一点点距离。比方说关键词提醒之类的 (比方说我处于 “**加粗字” 这样的状态下会有**的半透明字符进行提醒之类的。 还有我个人攒的一系列设想比方说右上角弹出框提醒 KaTeX 语法之类的 我吃了人的安利,正在研读 Madoko 源码中,一头跳进了微软开的 KoKa 坑。 |
![]() | 51 blueset 2015-12-22 20:58:46 +08:00 看到 miku 就过来试了一下, Inline markdown 好美! 支持一个 |
![]() | 52 lion9527 2015-12-22 21:16:35 +08:00 |
![]() | 54 NStal OP @lion9527 文档正在建设中,如果你今天才注册就会看到了,如果你是 appinn 的同学(就是 QAQ )可以访问 https://jitaku.io/jitakuwiki/index 还在写,如果有页面无法访问肯定是权限没设置对请务必联系我。(赞 |
![]() | 55 NStal OP @cnnblike 不会有 1.0 啦, 因为每天都会更新一点点, 待添加的 Feature 堆的跟山一样高 QAQ 。 Alpha 只不过是道德的挡箭牌( QAQ ) Jitaku 的想法是支持 Markdown 做笔记,而不是 Markdown 编辑器。 UI 的余量会尽量的留给笔记的功能,甚至之后在 Markdown 和做笔记的易用性上需要取舍的时候是功能优先。 因此对于*的这个例子, jitaku 的采取的做法是使用 Alt + 任何可以配对的符号,则会成对生成并将光标置于配对符号之间,而不是选择补全 Markdown 语法,如果之后出现了比 Markdown 更合理的语法, Jitaku 也会支持。 另外,请指责我:你知不知道一个功能如果没有文档就是不存在!(我在写 QAQ |
![]() | 56 NStal OP @cnnblike Latex 语法我不太熟,尤其是数学插件方面。如果有推荐的教程或者常见的语法的话快往我脸上砸。 IDE-like 也是我的初衷,但我的 Target Language 不是 Markdown ,是 Idea 。拼 Markdown 得话,显然一个 Atom 插件或者 Emacs-mode 能做的比我好... 弹出框的设定的话,之后会有一个 HelpBox ,如果启用了的话总会根据用户当前的光标位置提供可能的快捷键以及语法教程。这个需求优先级比较高,当然排在了文档之后 QAQ |
![]() | 57 octref 2015-12-23 03:06:02 +08:00 ![]() 试用了一下。 总体来说做的挺棒的,尤其是 UI 。 产品方面意见不多,只是觉得搜索每输入一个字母就刷新结果看起来有点难受。 网站方面建议把 input 加上 spellcheck="false"。 Tag 和 search result highlight 的配色可以再多斟酌一下。 Code 方面 Monokai 和你总体的用色并不太搭。 但是最近在用 Workflowy 感觉已经够用了。 感觉你加的 Feature 有点过多。大多数人并不会想花时间去学各种 Feature 。 从你自己的开发日志来看,主要用的也是 List, Tag, Link ,除此之外大家在记录 idea 的时候并不喜欢花太多时间在上面加各种 rich media 之类。我现在在用的 Workflowy 有这些功能,但是 Jitaku 的 UI 做的稍微好一些。但对于我自己来说,两者本质上差别不大(因为 Jitaku 的很多功能我估计会很少使用)。 现在自己比较希望有的是一个 Offline Editor ,所有文件都是 pure text ,如果用特殊软件打开会有 rendering ,但是用普通的 text editor 一样可以编辑。 建议在继续 develop 之前多做一点 UX Research 。个人觉得现在需要的并不是更多功能,而是找到 target audience 然后精简功能。比起把所有事情做好不如把一样事做好。 Markdown Editor 的市场竞争挺激烈的。加油吧。 |
![]() | 59 ryrubyy 2015-12-23 06:52:47 +08:00 最近 Markdown 编辑器开发很热闹…… 开发版二级域名很不错…… 离线读取的功能真的很重要,用 Onenote 移动版的时候简直疯掉 QAQ |
![]() | 60 NStal OP @ryrubyy 因为各种开源产品让门槛降的很低了吧 QAQ 。如果没发生 bug , jitaku 是支持离线读取所有编辑过的笔记的。我觉得大家应该不习惯使用离线 web ,所以晚些时候会再推出客户端,虽然基本就 web 打个包... |
![]() | 61 old9 2015-12-23 08:40:10 +08:00 username too short :( |
![]() | 62 old9 2015-12-23 09:24:28 +08:00 ![]() 用了一会,真是各种黑科技,单光标控制就已被惊到…… 要使用户名允许四个字符就直接买啦。:D |
![]() | 63 oska874 2015-12-23 09:32:16 +08:00 要翻墙,还得注册。 |
![]() | 64 denghongcai 2015-12-23 09:43:50 +08:00 |
![]() | 65 jings 2015-12-23 09:44:28 +08:00 除了 index 其他的放国内没事 或者使用 cdn 加速下。 支持代码补全 代码高亮 |
![]() | 66 denghongcai 2015-12-23 09:48:36 +08:00 功能有点杂乱,整理一下做个用户引导会好很多(务必加入 Vim 模式 |
![]() | 67 NStal OP @denghongcai 有道理, 这里的样式我苦恼了很久, 做了各种尝试, 现在还没有找到同时具有美观和可用性的方案, 我还需要些时间. 谢谢反馈! |
![]() | 69 NStal OP @denghongcai 加入完整的 VIM 模式有些麻烦, 然而只是只读 /可写模式下启用移动 /搜索快捷键的倒是相对容易. VIM 模式的用户大概是怎么期待的? 如果有一份常用的少于 20 行的列表就更好了. 这个模式的加入可能会等别的用户自定义模块出来. 目前内部的大部分功能都是采用的插件形式, 我会尝试把这个模块开放出来, 然后再用这个模式写一个公开的 VIM 插件作为教程. 然而从商业角度来看, 这个优先级稍微低些, 所以会比较靠后. |
![]() | 70 NStal OP |
![]() | 73 NStal OP @malcolmyu 大部分的编辑器使用的都是浏览器自带的 ContentEditable, 或者像 AceEditor 一样的等宽字体类似 Console 的模式. 因此光标不由编辑器控制, 或者限制很多. Jitaku 的光标是自己绘制的(几乎)不受浏览器限制. 因此可以会有一些有趣的功能: 1. 额外的动画提示. 2. 光标除了可以放置在文字之间, 还可以指向控件(Rune), 这样就能有更科学的体验. 比如传统的应用只能把光标放到这个位置  而 Jitaku 可以把光标放到这个位置  这样一来就可以用普通的快捷键(比如回车), 来进行大部分的交互了. 而且在空间之间跳转也有爽快感. |
![]() | 74 denghongcai 2015-12-23 13:16:41 +08:00 Vim 模式有跳转,搜索替换,删除, Visual Mode ,括号匹配,折叠就好了 |
![]() | 75 NStal OP 求大大教评论区怎么发 Markdown 或者图片 QAQ... |
![]() | 76 NStal OP @denghongcai 除了 Visual Mode, 括号匹配似乎都是已经支持的功能. 除了 Visual Mode 应该不困难. Visual Mode 很可能不会有, 因为 Jitaku 并不使用等宽字体, Visual Mode 意义不大, 性能开销却很大. 括号匹配是值得跳转到对应的配对括号处, 是这个意思吗? |
![]() | 77 dai269619118 2015-12-23 13:30:11 +08:00 额额 这个是个软件吗? 主页加载的有点慢... 就算我看完了介绍 也不知道 在哪里下载 |
![]() | 78 NStal OP ![]() @malcolmyu 似乎评论区不可以使用 markdown, 暂时也没 google 到发图片的办法 QAQ. 图文并茂的说明可以看这里. https://miku.jitaku.io/nstal/2015-11-23-13-0847319938 |
![]() | 79 denghongcai 2015-12-23 14:18:00 +08:00 |
![]() | 80 sapjax 2015-12-23 15:11:29 +08:00 最好能支持 vim 输入模式 |
![]() | 81 nilom 2015-12-23 19:37:45 +08:00 决定很赞,希望快快生长。 |
![]() | 83 pengtikui 2015-12-25 22:47:28 +08:00 希望加入导出功能! |
![]() | 87 NStal OP @pengtikui PDF 在下一个 Milestone 里面, HTML 的话现在主要是苦恼要不要带样式. 不带样式的话, 很多非 Markdown 的控件无法表达, 所以应该带. 带了样式的话有会导致用途受限制. 目前的计划是等有活跃用户提出具体的场景后再加入 QAQ |
![]() | 89 dxmanoo 2016-09-13 15:12:39 +08:00 好东西,不过所有东西只有云端,没有安全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