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传统色。 - V2EX
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puyo
V2EX    设计

关于中国传统色。

  •  1
     
  •   puyo 2014-06-30 18:37:20 +08:00 6572 次点击
    这是一个创建于 4129 天前的主题,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http://color.uisdc.com/
    http://zhongguose.com/
    以上两个网站,条目不同,名字相同的颜色值也存在不同。
    请问哪个是正确的或者不存在标准的中国传统色。
    第 1 条附言    014-06-30 20:03:29 +08:00
    日本传统色的对比了一下,优设和nipponcolors.com的值也不相同。
    zhongguose.com 中提到的出处我没有查到,倒是找到了一本《中国颜色》的书,但是没有PDF版本,学校图书馆里有,有时间去查一下,看了目录应该对应不了网站上给出的那么多颜色。
    [为么子纠结这个,就是认真!XD]
    23 条回复    2014-07-01 10:58:33 +08:00
    PhiloSky
        1
    PhiloSky  
       2014-06-30 18:45:16 +08:00 via Android
    应该是没有标准
    WildCat
        2
    WildCat  
       2014-06-30 18:53:40 +08:00
    第一个是 @shiny 做的,召唤下大神!
    XXOO
        3
    XXOO  
       2014-06-30 18:57:55 +08:00
    特色主义
    sanddudu
        4
    sanddudu  
       2014-06-30 18:58:48 +08:00   1
    第二个有来源来着,不过这本书估计要在图书馆才能查到

    另外样式抄的是 http://nipponcolors.com/ ,预览功能也是抄的
    KokongW
        5
    KokongW  
       2014-06-30 18:59:30 +08:00
    大力弘扬中国特色
    TF
        6
    TF  
       2014-06-30 19:00:02 +08:00 via Android
    已失了,我得是,看著像就大概是了,多少人追究。。。
    shiny
        7
    shiny  
       2014-06-30 19:16:03 +08:00   1
    @WildCat 其实是根据一张图照样式切的,没想到前几天在 v2ex 看到了一模一样的一个网页,尴尬……
    Nick
        8
    Nick  
       2014-06-30 19:17:31 +08:00
    颜色是要搭配其他元素的

    然后,这里有个日本传统色
    http://nipponcolors.com/
    jsonline
        9
    jsonline  
       2014-06-30 19:22:07 +08:00 via Android
    哪有什么标准啊。
    waltwang
        10
    waltwang  
       2014-06-30 19:25:07 +08:00
    我觉得应该没有一个标准吧(如果国标没规定的话),因为传统色很多都是根据材质(比如朱砂什么的)来确定颜色,一把朱砂的颜色,就是朱红,稍微亮一点、暗一点,只要是朱砂做的颜料,基本就还是朱红色,所以偏差不大的话,没有必要刻意纠结,毕竟那时候还没有RGB这种标记颜色的方式。
    oott123
        12
    oott123  
       2014-06-30 20:10:16 +08:00   1
    哎,用火狐看了一会儿,总觉得这网页不应该这么丑的。
    于是去打开了 Google Chrome 。
    ……Yet another IE6
    switch
        13
    switch  
       2014-06-30 20:14:10 +08:00
    《中国传统色彩图鉴》
    HowardMei
        14
    HowardMei  
       2014-06-30 20:19:04 +08:00
    漆器、瓷器、织锦行业应该还保留着一些传统配色,染布、家具、丹青这些早就被现代染料给全面取代了,我记得老式家具很多是木工用传统工艺自己配色上漆的。
    瓷色:
    http://www.guanfumuseum.org.cn/czszl.htm
    HowardMei
        15
    HowardMei  
       2014-06-30 20:28:56 +08:00   1
    @TF 不能老是做差不多民族吧。。。。。。
    传统配色,如果能在各类产品上推广开来,在国际市场上也是区隔定位的一个很好方法
    所谓品牌,不就是在这些细节上精确积累么,什么都差不多,只能一代代意淫中国特色了
    zjgood
        16
    zjgood  
       2014-06-30 20:29:21 +08:00
    历朝历代都尊崇不同的颜色。参见 五德,古代阴阳家把金、木、水、火、土五行看成五德,认为历代王朝各代表一德,按照五行相克或相生的顺序,交互更替,周而复始。

    所以说一朝一色。
    ll0xff
        17
    ll0xff  
       2014-06-30 20:45:07 +08:00
    @oott123 多谢提醒
    puyo
        18
    puyo  
    OP
       2014-06-30 20:53:00 +08:00
    @HowardMei 我赞同,应该有一个标准(对应的颜色值)。
    qiuai
        19
    qiuai  
    PRO
       2014-06-30 21:16:08 +08:00   1
    http://m.vezii.com/pages/chinese.html
    这是我以前缓存的一个页面.你可以看看.
    mongodb
        20
    mongodb  
       2014-07-01 00:13:42 +08:00   1
    @HowardMei 可这些细节,很难把它用量化的标准给固定出来。

    上面有人说朱红色我的认知里朱红色从来不是一个有严格的RGB数值标准的,且不同的朝代乃至不同的地区都对颜色有约略近似又不同的定义。这是个模糊且无法精确的概念,当然要做到精确不是不可以,研究考据,多方论证,找出一个或者说是磨合出一个标准色,但这是何其浩大的工程而且我觉得这真的没法立标准,尽管我们可以从古籍里找到颜色诞生的精确步骤和某些行业标准,但这实在是个太乱的摊子。

    不过不追求精确且严格的标准,倒是有不少方法可以做出一个有特色的区间来和别人做出区分,如同世界各民族的音乐尽管都有着近似的音阶,却都各有各的不同风格。。
    Perchouli
        21
    Perchouli  
       2014-07-01 09:22:18 +08:00   2
    作为第二个网站的作者,简单说明一下:

    1. 色彩的名称是按照色谱和中国色名综述比较之后取交集的做法,前人的整理可以参考这篇文章: http://www.douban.com/note/191619407/
    2. 颜色值来源[色谱]这本书,首图可以借到,我是买旧书。基本方法是先扫描再用取色器来取,CMYK是根据取出的RGB换算来的。后来根据另一个网站的颜色值做过调整。

    整理这个网站是针对网页设计和普通印刷,在做之前我借了蜘蛛做过屏幕校色,尽可能减少色差了。至于标准化,同楼上的观点,这是个大工程,个人做不了。
    如果排除版权因素,我能想到的简单标准化方法是按照现有的RGB/CMYK取一个近似的Pantone值。但因为有一年多没做设计,现在打印店具体用的是哪个版本都不熟,所以就搁置了。
    HowardMei
        22
    HowardMei  
       2014-07-01 10:51:46 +08:00
    @mongodb 你说得对,完全还原是不大可能,但继承传统目的是为了造福今人,完全复古既不可行也无必要,只要能体现独特民族性,有利于形象识别就可以了。

    比如朱红色,在古代没有色彩定量标示的年代,涵盖的范围很广,有哪些不同?穷究其类这种事情,只能留给搞学术研究的同学,建立规范的分类和数字化流程,就是很好的学术研究课题。

    工业界现实的做法,只能以当前学术研究成果、流传下来的图册、瓷器等物品为准,遵循一定标准流程,把它们RGB/CMYK数值化,只要大家都认同,用得多了自然成了标准,未来如果有一批品质好的软硬件产品都有类似色系特征;一个涵盖广泛的联合品牌形象就出来了[比如日系产品的精致形象就是他们工业设计界共同努力的结果],有品牌形象就有粉丝,有粉丝就有了共同做大蛋糕、交叉销售、不断提高利润率的可能性,不至于一成不变搞价格战,想想韩国人连整容都整出凶猛韩流来了,我们落后实在太多。

    @Perchouli 的方法就很实在,目前困难在于这方面可供利用的学术成果太少,规范流程弄出来的图片也没有,个人做太困难,需要联合大家的力量,需要更活跃的产学研自发合作,这在国外非常普遍,国内大家潜意识上认为这些是官方的事情,非常被动。

    公益不一定局限于帮助穷人这一个方向,为自己所属群体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是公益,这些需要慢慢形成共识,具体形式可以探索。
    HowardMei
        23
    HowardMei  
       2014-07-01 10:58:33 +08:00
    @Perchouli 能加个donation链接吗?
    关于     帮助文档     自助推广系统     博客     API     FAQ     Solana     5413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25ms UTC 01:25 PVG 09:25 LAX 18:25 JFK 21:25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
    ubao msn snddm index pchome yahoo rakuten mypaper meadowduck bidyahoo youbao zxmzxm asda bnvcg cvbfg dfscv mmhjk xxddc yybgb zznbn ccubao uaitu acv GXCV ET GDG YH FG BCVB FJFH CBRE CBC GDG ET54 WRWR RWER WREW WRWER RWER SDG EW SF DSFSF fbbs ubao fhd dfg ewr dg df ewwr ewwr et ruyut utut dfg fgd gdfgt etg dfgt dfgd ert4 gd fgg wr 235 wer3 we vsdf sdf gdf ert xcv sdf rwer hfd dfg cvb rwf afb dfh jgh bmn lgh rty gfds cxv xcv xcs vdas fdf fgd cv sdf tert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dende5 dende denden denden2 denden21 fenfen9 fenf619 fen619 fenfe9 fe619 sdf sdf sdf sdf sdf zhazh90 zhazh0 zhaa50 zha90 zh590 zho zhoz zhozh zhozho zhozho2 lislis lls95 lili95 lils5 liss9 sdf0ty987 sdft876 sdft9876 sdf09876 sd0t9876 sdf0ty98 sdf0976 sdf0ty986 sdf0ty96 sdf0t76 sdf0876 df0ty98 sf0t876 sd0ty76 sdy76 sdf76 sdf0t76 sdf0ty9 sdf0ty98 sdf0ty987 sdf0ty98 sdf6676 sdf876 sd876 sd876 sdf6 sdf6 sdf9876 sdf0t sdf06 sdf0ty9776 sdf0ty9776 sdf0ty76 sdf8876 sdf0t sd6 sdf06 s688876 sd688 sdf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