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费电子产品近 20 年以来,一直处于快速迭代、极速贬值的周期,无论如何炫酷的发布会,推出的产品,即便抢鲜也帅不过三年,就陆续成了电子垃圾。 譬如:我办公室里有一台 2018 年的、几乎全新的 macbook pro 13 带 touch bar ,当年的京东入手价大约是一万二左右,如今这配置,已经被半价的全新款 MacBook air 吊打。小甜甜直接变牛夫人。 但是,上游部件厂商好像一直制造饥饿感。与消费端的感知形成反差的是:上游供应链厂商貌似一直在涨价或者制造涨价预期的路上。这些年,无论是显卡(依赖挖矿加 ai 爆发),还存储芯片( ai 需求支撑),经常会发酵出紧缺、涨价的消息(声势浩大)。每每看到此类新闻,都让我一度错觉自己手中的电子产品,幸亏买了,甚至还能保值、增值,事实上贬值一直在加速。 消费电子一直在降价周期中,上游硬件厂商不断制造紧缺预期是常态化营销策略吗?
1 llix110 3 天前 via iPhone 最近涨价不是因为消费电子吧,单纯商家营销 AI 罢了 |
2 ryd994 3 天前 via Android 涨价是因为供需关系。和东西本身的价值没有关系。东西的价值是越旧越低的(通常)。但是价格是可以因为市场波动涨落的。就像房子,越用越破,但它可以涨价也可以跌价。 |
3 ryd994 3 天前 via Android 多一点投资的心态,少一点投机的心态。不要看到价格波动就患得患失。买东西是因为它有用,也只应该因为它有用。你买东西不是为了卖的。那用到了,你用到的价值高于你买的价格,那就是值得。 |
4 xiao9469 3 天前 via iPhone 电子产品消费品把时间拉长,他永远都是贬值。电子产品没有买亏买赚的说法,买亏的人早买早享受了,你以为他亏了,实际上他比你使用了更长时间。去年买小米 su7 和今年买小米 su7 所带来的价值都不一样,买赚的人只是晚买享折扣,他不是黄金,他没有能增值的核心。除非你是黄牛,才天天关注涨跌。 |
5 songco 3 天前 via Android 缺货了肯定涨啊 ai 搞得美国发电机都抢…… |
6 EndlessMemory 3 天前 AI 产业占用了产能 |
7 xtreme1 3 天前 因为 nand flash 不是消费电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