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为几家教育集团提供过服务,算是对这个行业有一些认知。 同时,我在自己孩子的培养过程中,也是用了很多心力、学习了很多相关知识。 所以一直想在这个领域中,做做自己的产品。 这几年生成式 AI 快速发展,我于是在 2 年前离开了之前的团队,开始了自己的 AI+教育 的新项目。
最近几年、尤其是今年以来,从国家层面、教育部层面、到地方政府层面、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层面,甚至具体到学校,都出台了非常多 AI+教育 方面的扶持政策,这算得上是一个很强的风口。
可是,既然是风口,也就涌现出非常多在这个领域的企业、项目和产品,可谓百花齐放。我粗略分析了一下,发现这些产品主要可以分为 2 大: 1 、以帮助教师提升教学水平、效率为主的产品 2 、以帮助学生加强知识掌握为主的产品,包括学而思、猿辅导等出的各种 AI 学习机等
不知道 V2 上有多少从事这方面领域的网友,大家可以交流交流。
我的项目,主要是针对 K12 阶段、目前尤其是针对 3 年级以下的小学生 和前面提到的、目前大多数这个领域的产品不同,我的产品并不是帮助老师提升效率、也不是帮助学生加强知识,而是聚焦于: a 、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能力 b 、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品行和建立正确的三观
我的观点是: 基础教育阶段掌握多少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良好的学习能力 有良好的学习能力,知识的掌握一定不会差; 基础教育阶段是一个人的品行和三观建立的重要阶段,只有拥有良好品行和正确三观的人,才是对社会有积极价值的人。
“副作用” 主要体现在对家长和老师方面: 对于家长: 1 、帮助家长解决不能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辅导的问题(包括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没有足够的金钱、没有足够的教育知识和技能等); 2 、帮助家长解决不能提供良好的课外教育辅导的问题(包括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没有足够的金钱、内卷式的无重点全面开花辅导等); 3 、解决家长对孩子的管控问题(包括孩子的逆反、不听话); 4 、解决风险问题(包括孩子不沟通、少沟通;孩子有心事儿、麻烦事儿不告诉家长等) 5 、解决家长不知道孩子潜能的问题。 对于教师和学校:一方面是真正因材施教的问题,一方面是教育能力传承的问题。
不知道有没有对这些方面感兴趣的网友,可以深入交流交流。
1 dsw0719 1 天前 这种项目能不能让我学习一下。一直都不知道 AI 项目要怎么做。java 开发能参与吗? |
2 kingwing 1 天前 我在做 ai 教育,也做了一些产品,可以沟通下 |
3 itsMelo 23 小时 42 分钟前 我的观点是: 基础教育阶段掌握多少知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良好的学习能力 有良好的学习能力,知识的掌握一定不会差; 基础教育阶段是一个人的品行和三观建立的重要阶段,只有拥有良好品行和正确三观的人,才是对社会有积极价值的人。 你的观点非常对,但是你要做什么样的产品来实现你的观点?每个家庭差异很大 |
![]() | 4 lswlray OP |
5 qinghuazs 13 小时 5 分钟前 @dsw0719 Java 有 langchain4j ,或者你可以自己去封装一个调用 LLM API 的 SDK ,因为现在大模型的调用基本都是 Restful API ,和普通的 API 调用区别不大 |
6 dsw0719 12 小时 51 分钟前 |
7 SoviaPhilo 11 小时 31 分钟前 如果你的目标是聚焦学生, 会很难变现。 要变现那就得能缓解家长的焦虑,但是解决了家长的焦虑,几乎肯定会和你的目标有冲突 |
![]() | 8 lswlray OP 正如我主题中所言,目前 AI 教育产品集中在 2 个方面,功能上侧重提升教师教学水平和效率的,主要是搜索工具、批改工具、备课工具、数据分析工具、出题工具等,尤其是批改和出题,效果非常明显。功能上侧重帮助学生加强知识掌握为主的产品,主要是在引导教学、针对学生未掌握知识的重复训练等方面,也还是有一定的效果的。 例如,课本作业题中,是给了速度和时间求距离的,AI 就可以根据这个知识点、变换形式给你出 10 道、100 道新的题,让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加强对相关知识点的掌握。 再比如,记忆英语单词时,我们常用的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方法,强调的是定期的重复考核,AI 就可以帮助学生按照曲线的时间节点进行训练 如果第一次曲线训练完成、学生次次都能正确回答,那么可以认为这个单词学生已经掌握;如果任何一次出现错误,就需要重新训练、重新开始记忆曲线节点 这个如果通过人工的方法,是不可想象的巨大工作量,但 AI 就非常轻松了。 当然,这些都是目前可见的方案。但我想的是: 我们为什么要记忆这些单词或公式?在出生就有 AI 的新一代、这些是不是必须的技能? 例如我上学时,还有珠算课,还需要联系打算盘的技能,但现在已经没有了,因为这个技能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没有用武之地了。所以,我们按照现在我们教育上的知识点的理解去设计教育产品、包括 AI 教育产品,是否是正确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认为,培养学习能力才是重要的,而不是掌握多少知识 现在掌握的知识,很有可能就是被淘汰的知识。 @dsw0719 |
![]() | 9 lswlray OP 可能你没有注意到我主题中提到的、我的产品的 [副作用] ,尤其是针对家长的副作用 如果你仔细琢磨一下,你一定会发现,这些副作用对家长有多大的吸引力,例如不需要家长过多的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不需要家长为孩子进行更多的课外辅导、不需要家长掌握心理学沟通学就能够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等等,都是解决目前最常见的家长痛点的。甚至,我们可以帮助家长发现孩子的“特长”,让家长有针对性的培养孩子,对任何一个有责任心的家长,这会有多么大的使用动力 至少,在我们目前沟通过的超过千名家长中,没有一个能抗拒这个吸引。 @SoviaPhilo |
10 TinySha 10 小时 59 分钟前 我自己在搓一个根据教材和教辅资料刷题应用,结合日常刷题和测试对孩子进行知识点掌握程度评测,然后根据评测结果动态出题 |
11 xzour 10 小时 34 分钟前 @lswlray 这种副作用确实好,但是这个涉及的是产品设计,比如某某系统化教育理念,有哪些知名教育专家背书,有什么最前沿的教育学知识。然后根据这些论文或者导向,设计产品思路,最后才是技术部分。 --一家之言,我对这个话题感兴趣,但是我属于技术部分,教育学那部分所知不多,刚刚有一个 2 岁的小朋友,还在摸索中。 |
![]() | 12 lswlray OP 赞! @TinySha 这确实是目前的一种需求,AI 也确实能很好解决这方面的问题。 不过就我对这个行业中各家产品的了解,可能类似的竞品会比较多、市场竞争会比较强。 我的产品中也会有类似的功能,不过我们是针对家庭作业的完成过程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并结合错题本进行加强训练。评估的方法和标准可能不一样,但最终的目标都是动态出题加强训练。 |
![]() | 13 lswlray OP 我的这套系统、如果要完全发挥价值,是需要各地的教育主管部门配合的。 所以,我们也是属于“产学研”结合的项目 和知名大学 AI 教育方面的专家教授合作开展对应的研究 这些就属于运营上的问题了,但肯定是按这个方向走,必须能形成对教育主管部门的足够影响力才有可能大面积推广。 @xzour |
14 xzour 9 小时 57 分钟前 via Android @lswlray 刚刚看到追加的备注。 能给对家庭教育负责的家庭减负的话挺好的。我看你负责软件部分,硬件我不懂。支持并等你产品试用的一天 |
![]() | 15 SenLief 3 小时 0 分钟前 via iPhone 我是做教育的,看过一些所谓的 ai 项目,都属于挂羊头卖狗肉的。你要想想如何做好匹配度的问题,需要多长时间的训练,产品本身没什么意义,教育的客户重叠度不是很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