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不懂估值,所以我选择等苹果 PE 25 以下再买,因为一个利润稳定,护城河宽的消费公司值 25 倍。这篇文章完全是定性的分析苹果。
从图上可以看出来,苹果已经不是具有周期性的硬件公司,转型为利润率更高、可预测性更强的、类似软件的年金式收入流。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公司的投资属性。
苹果的核心商业模式并非简单地销售设备,而是出售对其无缝集成生态系统的访问权。新增硬件收入的波动变得没那么重要,有超过 22 亿的活跃设备产生的 10 亿的付费订阅用户保证了利润的稳定。
苹果是目前为止唯一做出 To C 生态闭环的公司,微软只有桌面 OS ,Google 只有手机 OS ( ChromeOS 目前只在北美 k12 ),华为 TBC 。
具体而言,macOS 占 10%的份额,排名第二,iOS 19.39%的份额位居第二。两者都是重要玩家,拥有大量用户。
我同时是 macOS ,Windows ,iOS ,Android 用户,Windows 比较粗糙,Android 比较杂乱,而且二者不来自一家公司,实际体验 1+1<2 。可见同时构建出众桌面 OS 和手机 OS 是特别宽广的护城河,而生态闭环需要这个。
必须同时具有桌面 OS 和手机 OS ,才能更深入的建立连接,在其上构建流畅无缝的生态。
既然苹果已经越来越不依赖新流入的硬件(服务的占比越来越高),那硬件的销量会断崖式下滑吗?我认为不会。
首先 iPhone 巨大的转换成本,ta 要放弃多年积累的 iMessage 聊天记录、FaceTime 的便利、在 App Store 购买的应用和媒体、与家人共享的 iCloud 相册。
其次,品牌的信任,对于大多数不愿花时间研究各种技术参数的消费者来说,购买 iPhone 是最省心的选择。这是一种强大的心智优势,就像几十年前人们说“买 IBM 总不会错”一样。这种信任感,在经济不确定的时候,会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购买理由。
苹果产品极致的用户体验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具体无需多言,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