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三月读人类的合作 投资 小说 传记 命理…… 10 本 - V2EX
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conge
36.66D
0.28D
V2EX    阅读

2025 三月读人类的合作 投资 小说 传记 命理…… 10 本

  •  
  •   conge
    PRO
    190 天前 1926 次点击
    这是一个创建于 190 天前的主题,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原文: https://conge.livingwithfcs.org/2025/04/10/reading_summary/

    Content

    三月读了四本聚焦合作行为、社会演化的书。四本书的作者,有数学家,计算机专家,经济学家和历史学者,从不同的视角解释,合作时怎么形成的。虽说各有各的精彩,却如盲人摸象一般拼拼图,最终也没有人能回答的出,起点是在哪儿。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人类多数都对合作有偏好。立足当下,寻求合作吧。比追根溯源要更重要些。

    段永平的投资之道读完,很好的价值投资问答。正好在遇到股市动荡时提醒了我,不懂投资就不要妄动。

    读小说,俯拾金句。《隐身衣》说“事若求全何所乐?”《草木志》说“存在通过见证而呈现”。《我看见的世界》的李飞飞,提出人工智能要以人为本,不知道人工智能能为人控制多久。《命运的求索》记录的是中国命理学的简史,而算命这回事儿,很多都已经用计算机自动化了。

    人们忙忙碌碌,上下求索。最好的结果,乃是《无事生非》。

    合作

    01. 合作的进化

    2025-03-10 读过 | 博弈论, 合作 | 豆瓣评分 9.3

    我给它 [ 10 分] :本书探讨的核心问题是,在无集权强迫下,合作是否可以从利己主义者中产生?

    “囚徒困境”博弈是一个双人博弈,每人可选合作( C )或背叛( D )。如果双方都合作,两人都得到奖励 R ,如果双方都背叛,两人都得到惩罚 P 。如果一人合作,另一人背叛,那么第一个人得到“笨蛋”的报酬 S ,而另一人得到诱惑的报酬 T 。这些报酬的顺序是 T > R > P > S ,并满足 R >( T + S )/2 。若对方背叛,我合作则得到 S ,我背叛则得 P 。若对方合作,我合作得 R ,我背叛得 T 。因为 S < P ,R 小于 T 。于是,二人若理性且利己,背叛总是最优解。无论这游戏是玩 1 次还是 N 次,只要是确定回合数,那么背叛就会一直是理性且利己最优解。合作的风险太大。那么,在这个背景下,合作如何产生?

    作者组织了两次比赛,让专家和爱好者提供行为策略,策略捉对对垒,看最终的积累分数。结果两次比赛,都有一个叫做“一报还一报”的策略获胜。一报还一报,第一次行动选合作,接下来的每一步,都复制对手上一步的行为,也就是,对手合作,我就合作,对手背叛我就背叛。

    一报还一报,开局是善良的。它有记忆,记住上一局对方的行为。它记仇,有仇必报。但它又宽容,只要对它好一次,就忘记所有的坏。它和每一个对手博弈时,结局都是平局或输给对方一分,从来不赢。但是把与所有对手比赛的分数加起来,它总是第一。

    两个都用一报还一报的策略的人,会一直合作下去。如果合作的奖励是繁殖,那么这个群体就会壮大起来。如果只有一个使用一报还一报的策略的人,是无法侵入一直背叛的群体的。但是,如果有一个小群体一起侵入背叛群体,就能有效的完成入侵。侵入需要的条件是,自己小群体之间必须有足够频繁的接触。

    于是,合作的出现,很可能最先出现在家庭和邻居中:亲缘和地理接近的人群,往往有共同目标,且会频繁的接触,这都会在竞争的环境中促进合作的产生。然后,即便是身处小人的世界,一个合作的小团体,也会因为彼此间的合作而繁荣起来。

    作者在解释了自己的计算机模拟结果之后,还将在其中的发现推广到了生物进化,政治博弈,社会共建等等话题上。给人们的建议则是:1.不要因为他人的成功而嫉妒和背叛; 2.不要首先背叛; 3.对合作与背叛都要给以区别以待; 4.不要耍小聪明。

    [思考] :

    让每个与你合作的人都比你获得的多一点点,用善意对待他人,对合作行为表示感激,对背叛行为坚决说不,让对方清晰的知道你的策略。和每个人的遇见,都要假设将来要在一起共事。

    当然,作者的比赛是计算机实现的对现实生活的模拟。现实生活即便能简化成这样的游戏,也有一个特别的不同点。现实生活不是有限游戏,而是无限游戏,特点是局数不确定,且玩家的目的也不一定是获取最大收益,而是,要让游戏长久的玩儿下去。寻找各自的共同目标,是这个游戏的关键。

    虽然生活是无限游戏,但相信寿命有限的玩家,在退出游戏之前,玩家常会不再合作。所以,跟无神论者一起共事,得到背刺的几率要大些。

    选择合作,风险大,收益也高,因为一旦对方也合作,结果是共赢的,利于游戏无限延伸的。

    [评价]

    此书是我心目中好科普的样子,把一个问题的边界,假设条件,研究过程,局限之处,讲述的清清楚楚,在应用到不同的领域的时候,有理有据,时刻注意不过分扩张自己理论的应用范围。

    02. 合作的物种

    2025-03-24 读过 | | 豆瓣评分

    我给它 [ 8 分] :本书的核心是人类合作行为的演化问题,内容涉及了种群遗传学、实验经济学、演化博弈论和考古学。合作是指人们与他人从事互利活动的行为。具体到个人,合作行为指助人和利他。本书中,助人是帮他人得到利益,而“利他”是助人的特殊形式:以放弃某些自身利益为前提。

    作者认为,经济学中的自利公理,即假设个人是基于自身偏好、信念和约束条件下的自利个体,并非不言自明。在自身利益之外,人类具有他涉偏好和伦理偏好,至少愿意部分地以他人利益为目标而行动的偏好。即,人类偏好群体利益。人类将一系列偏好和信念聚合而成为文化,在群体中形成制度,在这个基础上产生基因-文化的共同演化。合作在人类之中极为普遍,原因并生物学的而是社会学的:科学家并未发现“合作基因”,社会偏好是利他合作的直接原因。在合作实验中,可以观察到人们愿意付出自己的利益去奖励合作或惩罚搭便车,即便自己不能直接从中获益。此中行为偏好是“强互惠”。在以上一系列观察的基础上,作者开始了一系列的建模,研究合作行为在群体中的演化。

    作者的研究方法,可以说是演化数学。书中有大量的数学公式,阅读起来会有些难度。作者所用的模型大致分为两类:解析模型和主题方针模型。解析模型通常基于数学方程,描述观察到的数据,通过方程的参数来描述各种因变量条件和结果之间的关系来理解系统的。主体仿真模型通过模拟系统中多个“主体”( Agents )的个体行为及量其相互作用来研究整体系统的动态变化。主体仿真的起始参数通常会选取和当下理解的事实比较接近的近似,另外一些则是假设。通过主体互动产生的大量状态数据,也可以用作建立解析模型,再通过实际数据去验证。作者在选取参数时,注意参考了更新世的考古发现,也用考古发现的数据来验证模型的可信度。作者对古代移动寻食者队群和 其他无国家小尺度社会的研究些了功夫。可以说是跨学科研究典型例子。

    一个可观察到的事实是,利他主义盛行的群体更擅长合作,在群体竞争中获胜,并在严重的环境危机下生存。人类的语言和认知能力促进信息的传播和加工,使得间接互惠成为可能。自然选择并非只是在个体意义上发生,而是有可能放弃个体,获得群体优势的群体选择或是多层选择。基于亲缘的利他和互惠利他,在群体认同的条件下很容易产生强互惠。为了维护合作,人类社会中发展出伦理的、他涉的、利于群体的社会偏好,进一步强化合作。

    多层选择和基因-文化共演化这两个过程,在利他合作的演化研究中,起了基础性作用。虽然使用了许多数学方法进行研究,作者也承认,有关人类合作起源的决定性证据仍将是难以捉摸的。

    04. 超级合作者

    2025-03-07 读过 | | 豆瓣评分

    我给它 [ 8 分] :简介:

    作者马丁诺瓦克是一位著作等身的知名科学家,专业是应用数学,将数学应用在生物学、进化论上。他研究的核心兴趣,是生物之间的合作行为如何产生,有着怎样的策略与原则。

    书中,他回顾了领域内的主要研究和自己的研究贡献,总结出合作的五大机制,包括我帮你你帮我的“直接互惠”,我帮他-他帮你-你帮我的“间接互惠”,为了合作聚集在一处的“空间博弈”,个体为群体利益而付出造就优势群体的“群体选择”,达成合作取决于血缘关系的“亲缘选择”。这里,合作指集结力量完成共同目标的行为。

    作者认为,进化的“突变”和“自然选择”之外,合作是第三大原则。这反应了他对合作的偏好。

    简评:

    诺瓦克是数学家,他的研究都是用数学方法和数学语言描述研究解释世界。他大概听过科普图书中每出现一个公式销量就会大幅下降的说法,因而本书中,少有公式。如此,他作为数学家的优势全消,而不得不借助科普作者来助力,用自然语言了介绍自己的研究。

    读起来,此跟断言式的哲学书差不多。提出问题,给出答案,忽略了推导和证据。却在介绍研究的过程中,写下许多他的合作者的互动交往,把一本科普书搞得跟学术八卦似的。他研究的问题非常宏大,结论有些非常巧妙。隐去科研工作的具体步骤,直接给出结论,思维的乐趣会消失。给人观感是:我的科学做的很棒,问题宏大,解答完美,你得信我,因为有许多学术大咖和超级聪明人和我一起工作,论文发表在《科学》和《自然》上。而我们都知道,科学总在不停的修正自己,而聪明人的群体也不断犯错。被顶级期刊接受,有聪明人背书,很好。但不是能引人思考的好科普。

    抓取:

    1. 学习对手行为方式的一报还一报策略,在竞争模拟中表现最佳。使用“一报还一报”策略的群体会形成稳定合作。
    2. 第一步总是合作的“善意”策略,总体上比“恶意”策略表现更好,也更容易形成合作。
    3. 个体之间共处多个集合,会开始互动,并有利于形成合作。
    4. “公地悲剧”:所有人都能免费使用的资源,必定无法长久维持 。
    5. 群体合作需要信息交流才能达成。做好事情要让别人知道。
    6. 在结构化的世界中,无须意识或大脑,就能产生合作。合作者的平均出现频率是 31.78%
    7. 梅纳德史密斯在 53 岁高龄时创作出了自己的第一篇伟大的学术论文。还有的是时间。

    反思:

    竞争与合作,一直都是存在着的。它们完全无法分割。分裂的力量与合作的力量同样重要。成住坏空是必然,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合作促进成住,分裂促进坏空。对合作的偏爱既无必要也非理性。

    对合作的偏爱可能产生可怕后果,合作常常以牺牲个体自由为代价。人类多人合作的大工程,很多都是通过暴力威胁而不是奖赏而完成的。

    外来的危险是促成合作的源动力之一,比如战争使得参战双方各自团结。》

    04. 超级社会

    2025-04-01 读过 | | 豆瓣评分

    我给它 [ 6 分] :合作科学是本书的主题。中心观点是,常以战争形式出现的群体竞争,将人类从小型的觅食群体和农业村落,过渡到管理制度精细、经济生活复杂高效的合作的大型社会。战争定义为“群体对群体的致命暴力”。

    本来为此立论是个相对简单的任务,只需要将博弈从个体扩展到群体,将基于理性利益的个体选择变成群体选择(也称多层选择),就能解释得通个体为什么会在攫取私利的暴力和战争环境中中出现利他的合作行为。因为合作行为能使得群体获得竞争优势,去执行战争,这一生存竞争较为激烈和暴力的形式。

    第一章论证擅长合作的人类,一直都处在互相的暴力之中。第二章提出部落社会日常生活处于暴力逼近的阴影之下,而战争创造了大国,帝国和现代的民族国家。第三章说合作的必须面对浑水摸鱼的搭便车者,第四章说合作者主要与其他合作者互动的时候,当独行者主要跟独行者打交道时,合作性特征就更容易传播。但是,为了成功,合作型群体必须压制内部竞争,比如滥用暴力者会受到群体惩罚甚至消灭。在这里,书拐了一个弯儿:抛出“群体成员的平等在促进群体融合与合作方面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的观点,然后开始证明“暴力促进平等的论证”。

    第五章,论证人类在投掷物体方面是独一无二的。就此提出了毫无根据的论断:是投掷性武器的杀伤力让人们变得平等。第六章说人类的战争方式,提出远程武器和火的熟练使用,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的标志。第七章提出第一批中央集权社会以神权社会形式出现,文明的出现伴随了不平等的加剧。第八章说战争使得部落开始联盟,从而扩大战争规模;农业生产能养起更多战士,于是农业与游牧者之间的战争,总是农民胜利。农业导致了私有财产,造成了经济不平等。第九章提出轴心时代冒出了一批提倡普遍性平等主义伦理的宗教和哲学。一夫一妻制的平等群体在竞争中更有优势。

    第十章试图统合书的两大观点:战争催生平等,平等促进合作,最终暴力消解暴力。书的最后提及作者与合作者正在建立的塞丝哈特全球历史数据库,积累数据准备探索合作的历史真相。

    刚读此书的时候,我有些兴奋,的确,群体间斗争促进群体内的团结合作,战争伴随着社会规模变大的而更加惨烈,这几乎是不需要证明:如同房间里的大象,被历史学家所熟知,却被许多研究合作的科学家所忽略。作者把这头大象指出来,并非是无用的工作。

    但随着行文的深入,发现作者立论时只选取对自己有利的内容,忽略了许多战争是从群体内部爆发的内战的事实。也没提及,合作导致强大,强大导致压迫,压迫引起反馈。于是,合作最终也是要被合作消解掉。当然,合作的消解也非必经暴力。几方合作,目的达成,合作可以和平解体了。另外,人类合作的动机,除去对抗群体外的暴力,还有其他。比如满足共同的好奇心。对这些的忽略,说明作者过于相信自己的论断,给了战争过多的权重。

    个人观点:

    人类之所以合作,是因为合作会带来更大的力量和更全面的信息。对力量和信息的掌握,让人类能做更大规模的事情。发掘掌握的力量和信息,受好奇心驱使,就能制造出各种奇迹,比如国际空间站;受恐惧趋势,就能制造大规模的杀伤,比如原子弹和世界大战;受爱驱使,就能唤醒更多沉睡的灵魂。

    投资

    05. 段永平投资问答录(投资逻辑篇)

    2025-03-26 读过 | 投资 | 豆瓣评分 8.8

    我给它 [ 10 分] :先说点儿书外的。段永平 40 岁之前是实业家,创立成功企业步步高。步步高目前虽然解散,但 OPPO 、vivo 、realme 及 iQOO 等品牌皆脱于步步高品牌。40 岁后开始投资,奉行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念。第一笔投资网易翻百倍,后面投苹果,茅台均很成功。但也有失败的投资。段永平在投资交流平台”雪球“拥有叫做”大道无形我型“( https://xueqiu.com/u/slowisquick )账号,通过那里与其他投资者交流自己的投资心得,有百万粉丝。挺喜欢他的账号标识”slow is quick“。本书是从那些十几年的交流问答当中节选出来,编辑成书的。里面涵盖了投资的道与术,并在最后用案例的方式集中展现。

    「书评」: 段永平是懂巴菲特、芒格的,也懂得价值投资的精髓。不愧被称为“大道”,问答之间,智慧含量高。读完本书,总结我的阅读感受,和段永平评价《基业长青》一样:“我同意这本书的观点,所以不需要看”。下面做观点摘抄。

    「摘抄」:

    1. 我理解的投资归纳起来就是: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买公司就是买公司的未来现金流折现,句号!
    2. 所有所谓有关投资的说法实际上都是在讨论如何看懂现金流的问题。(如何把事情做对),比如生意模式、护城河、能力圈、等等。
    3. 大多数人其实不碰股票就是最好的投资,除非你认为自己确实有自己了解的好公司处在便宜的价钱。
    4. 聪明人知道如何把事情做对,但有智慧指的是要做对的事情。(前者是术,后者是道。术可学,道只能靠悟)
    5. 不做空,不借钱,不做不懂的东西!
    6. 所谓能看懂就是认为自己大概能看懂其商业模式及未来的现金流(折现)
    7. 我看公司主要看两个东西,生意模式和企业文化。这两样东西中任意一样我不喜欢我就不会再继续看下去
    8. 麦肯锡 7S 是组织分析和管理模型。硬性:战略、架构、制度;软性:风格、员工、技能、共同的价值观(企业文化)
    9. 比较在意的数字是几个:负债、净现金、现金流、开销合理性、真实利润、扣除商誉的净资产,好像没了。(财报的理解)
    10. 好生意、好领导、好价格,要挑三好生
    11. 投资需要的书特别少,会投资的一般都不写书。
    12. 投指数就是投国家。我觉得要么买公司,因为你比较了解。要么就在指数低时买指数,风险相对小。买指数前还是最好能大致看懂是什么指数。
    13. 该卖的理由可能有很多,唯一不该用的理由就是“我已经赚钱了”。

    「反思」 我拥有几支个股,也长期持有。但自己严格来说,并不是个段永平那样的价值投资者。投资不是我的游戏,再投资上我的能力圈有多大,我没试过。目前把自己当作不懂投资的人,做个不投资的理财人,已经打败股市上的百分之八十五了。读这书,倒是有点儿勾起我总结一下自己的理财方式了。等有闲心了就写写。

    文学

    06. 草木志

    2025-03-18 读过 | 小说 | 豆瓣评分

    我给它 [ 7 分] : [故事] :

    本书作者塑造了一个喜欢生物学的省城干部,到墟里村挂职锻炼做村支书所经历的乡村故事。

    墟里村方石两大姓,三代世仇:蛇祸、土豆窖、三道鳞。蛇祸:第一代的时候,方家是蛇医,有呼蛇的本事;石家做蛇酒,有捕蛇的本事。方家祖上劝石家祖上不要做捕蛇做蛇酒,石家没听,蛇医负气说被蛇咬了别找我治疗。后来,石家祖上被群蛇闯入,真的被蛇咬,而蛇医当天喝大酒睡不醒,未能及时赶到。石家先祖死了,石家人说咬人的蛇是蛇医招来的,两家就因此仇视上了。

    接下来一代,方石两家最有出息的一对后生,背着家长谈恋爱,最后同死在土豆窖。两家再起争端,各说对方的孩子害了己方的娃。到第三代的眼前,石家的鱼塘养三道鳞,片鳞未收,却在鱼塘里发现方家的养的蛇头黑鱼,怀疑对方使坏,投放舌头在石家鱼塘,吃尽了三道鳞。

    出了这内患,墟里村因为人心不齐,经济搞不上去,各方面工作推行不下去,镇里打算撤村,将其并入它村。

    于是,面对内忧外患,下派的挂职村支书和选出来的村委会主任,二人合力分工,开始整合各方面资源人脉,一面开发村子的文化遗产:古代驿站驿路,一方面想办法聚集村子的人的力量,消弭分钟促进合作。

    故事的结局是积极的,三代世仇用三堂会审解决,驿路开发照亮了发展前景。内忧外患一并解除。

    [特色] :

    省城来的支书,爱用植物喻人,想要“打通人与植物的精神联系”。因此书里的每一个人都有植物作比。小说的章节,也各自以植物命名。我虽出自农村,但很早就出来读书,所以对农村和植物的感情,都比较淡。读此书,见种种植物与人的对照,在阅读过程中认识许多植物的特色,很有趣味。

    [评论] :

    以植物喻人,如此确实给叙事带来了一丝趣味。同时,给人物塑造带来标签化的危险。感觉有的章节是为了某个植物而引进某个人物,而使得故事显得旁逸斜出,生出些许没有必要的枝节。

    因朋友的推荐而开卷,朋友说“草木志也是获奖作品”且喜欢作者文风,“但你不一定喜欢”。这反倒勾起我的好奇心。

    按照省-地-县-乡-村的行政划分,乡与省间隔了三级行政。挂职干部做村的工作,向下要与村民打交道,直接上级是乡,而他又和省里有联系。行政权力的交织就是很有张力的角度。但作者无意解构这一层权力角逐,而把几层权力的角逐简化成了为解决村一级问题的助理。而且小说故事中的问题,到最后都得到了完满的结局,给人一种“这也太顺利了吧”的感受。

    查了一下它获得的奖项:上榜“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年榜( 2023 )”和“第二届芙蓉文学双年榜”。 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我猜,朋友说我不一定喜欢可能正是它获得如此奖项的原因:小说非常的主旋律。

    [摘抄]

    1. 人人心里都盘着一条蛇,这蛇是活的,有时蜷成一团蛰伏不动,有时扭动腰身吐出血红的芯子来,这蛇靠人的心血养着,伺候好了,它呼呼大睡,伺候不好,它就会出来作妖,想做事,先遣蛇。

    2. 存在通过见证而呈现。

    3.这草就是我等草民,我们长得好,飞禽走兽才有地方栖身。

    4.一城兴起万村空,乡村凄零闹市荣。

    07. 隐身衣

    2025-03-13 读过 | 小说, 文学 | 豆瓣评分

    我给它 [ 9 分] :事若求全何所乐? 身着羽衣隐红尘。

    小说主人公是古典音乐发烧友,器材党,不但对音乐,演奏家,乐器,录音,介质,音箱,喇叭单元,功放,CD 机,电子元件,线材等等如数家珍,而且会自己收藏动手制作功放胆机,并能以此为生的高手。作者深谙“干这一行的,都有点恋物癖”。于是小说的章节名,都由胆机名称,线材名称,演奏家,发烧碟,乐曲歌曲来做。发烧友读这本小说的时候,该有很多共鸣。

    作者的母亲是个高人,一眼看出自己儿子找的老婆留不住,“你这个婆娘,有一多半是为别人娶的。咱们这样的人家,消受不起啊”。但她不阻拦,“能够过过手,也是咱家上辈子积下的福分啊。”她对命运的态度又是那么超然。“孩子啊,你说说,人所能有的最好的东西,是什么呀?是命,对不对?可你就是成天把命抓在手里,紧紧地攥着,临了,还得要撒手,对不对?”

    当然,母亲并非完人。主人公的姐姐在母亲死后,用夺财产的方式与弟弟争爱,可见母亲对主人公的偏爱多么明显。姐姐看上去挺不近人情的,占了祖屋,又让自己的傀儡丈夫出头,不让弟弟借住。姐夫酒后吐真言“他妈的,这个社会,逼得亲人之间也开始互相残杀了”。她赢得了财产,却在候接到弟弟的电话后,大哭,让他发誓来家吃饺子。

    “这个社会的堕落,正是从蓄意践踏手艺人开始的”。主人公的生活一地鸡毛,姐姐步步紧逼要财产,朋友救急不救穷。马上就要无家可归时,他接了个“弄一套全世界最高档的音响”的活,“越快越好”。客户叫做丁采臣,一个类似倩女幽魂的故事由此展开。无头无尾的故事。测验的,就是读者,有没有不刨根问底的定力。

    [摘]

    1. 不论是人还是事情,最好的东西往往只有表面薄薄的一层,这是我们的安身立命之所。任何东西都有它的底子,但你最好不要去碰它。只要你捅破了这层脆弱的窗户纸,里面的内容,一多半根本经不起推敲。
    2. 无论他在哪个场合出现,你都不可能看见他,因为他穿了一件隐身衣。
    3. “《玄秘曲》。”“是不是有一层雾裹着?”“没错。好像是有雾。”
    4. “这么说,你被绑架了?”我暗暗吃了一惊。“你不也一样?”她冷冷地讥讽道。
    5. “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的一切,原本就是不明不白的啊。乱就让它乱吧!你要是爱钻牛角尖,想把一切都弄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恐怕连一天都活不下去。事若求全何所乐?”
    6. 如果你不是特别爱吹毛求疵,凡事都要去刨根问底的话,如果你能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改掉怨天尤人的老毛病,你会突然发现,其实生活还是他妈的挺美好的。不是吗?

    自传

    08. 我看见的世界

    2025-03-02 读过 | | 豆瓣评分 8.6

    我给它 [ 8 分] :科学家的传记我读过不少,很多都是本书这种讲个人经历于学科发展两条线索交叉着写。并且,这种写法并不是科学家擅长的写作形式,所以读到一半,就意识到,本书肯定有影子写手。果然,书读完,李飞飞在致谢里提了他的写作搭档 Alex Michael 。

    书中,李飞飞看见的两个世界,一个是作在中国长大的孩子上学,之后移民,在美国求生存,求学,遇到贵人高中老师,一定程度代行父职,并成为家人般的朋友,开洗衣店,母亲生病,差点因为钱而放弃学术,父亲爱逛车库甩卖淘意大利货,自己找了个意大利丈夫,忙事业两地分居,最终一家人团聚也就是私人生活的世界。另一个则是,求学,由物理开始,后进入心理学,后进入通过计算机技术研究人类能力的机器视觉领域,人工智能的分支。

    人工智能的学科史,李飞飞教授是参与创造历史的人。人工智能有差不多 70 多年的简史,李教授入行人工智能的时开始进入加速发展期,研究生时她发明单样本识别算法,建立 Caltech101 数据集,成为教授后再普林斯顿任教,主持制作的大数据集 ImageNet ,为机器视觉的发展奠定了数据基础。她利用 ImageNet 举行机器视觉大赛,在算力和算法的加持下,将人工智能的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算法催熟,见证神经网络算法的成功。她接受斯坦福的邀约将实验室搬往加州,在谷歌担任首席科学家,影响力出了学术圈。接着科研出圈,接到国会接受关于人工智能听证会的质询邀请。借由母亲生病,开始思考人工智能在医疗中的应用,进入环境智能领域,思考人工智能伦理问题。

    几个关键词。

    北极星。李飞飞在书中多次提及北极星,寓意人生目标。她的学术生涯总是目标明确,即便自己出现动摇的时候,他她的忘年交高中老师,或者他的母亲,都会给她全部的支持,问她“这是你想要的吗?”总是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非常幸运。

    幸运。李飞飞无疑是非常聪明的,但她的自传从未强调这一点。但一个本科普林斯顿,研究生读 Caltech ,先后在普林斯顿和斯坦福任教,她的学术道路可以说无一步踏空。没有聪明才智是做不到的。但她更愿意谈一些看似是巧合的幸运事件。她的高中遇到忘年交老师 Bob ;做研究生时遇到吃饭时痴迷摆盘的导师,挑战她做数据集;做 imageNet 预估工作量需要 19 年,却在一个朋友提点下用 Amazon Machinical Turk 两年就完成了;做 imageNet 挑战赛无意间复活了神经网络算法。这个数据集奠定了她的人工智能领域的江湖地位。幸运的背后是坚持。

    人文主义。李飞飞提出人文主义的人工智能。换句话说,人工智能要以人为本,为人所用。

    个人思考:

    我觉得人工智能本就是以人为本的。所有的数据标注由人做出,反映的是人的意识。所有的类别来自人类语言的限制,无法反映非语言描述。人的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如实反映这些优缺点,才是人本主义。但李飞飞显然不那么认为,她在书中承认自己回到 imageNet 中去修改和删减可能会引发不满的图片或标注类别。这就不仅仅是在研究现实,而是扭曲现实了。我不以为人工智能该以人为本,毕竟人的感官受限,只能感受特定的光频和音频,过滤掉了许多潜在信息。AI 应当接收更广阔的信息来源,如实的反映它们,帮助人类扩展自己受限的感官。

    玄理

    09. 无事生非

    2025-03-31 读过 | | 豆瓣评分

    我给它 [ 10 分] :一口气读完,痛痛快快。没有缺点,圆满无漏。

    不是说书本身。书本身是个物质而已,。一把火就能烧没了,当然有缺点。

    不是书中文字的意义。里面纸张油墨组成文字,而整本书中的文字,只是修辞:除了名命,就是比喻。同时告诉读者,只是命名,都是比喻。最多是个路标。看书看半天,反复琢磨,似懂非懂的,多半是扛着路标而去。(看,还是做比喻的修辞)。看不懂的,书里就是一个又一个的谜团,充满悖论。

    能通过这书,这书中的文字通达醒悟吗?也许能,多数不能。但,读它总比别的事情更值得做。

    这书还有另一个作用,读过此书,“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上面引号里金刚经的文字。佛在金刚经中说,读到金刚经,没有疑问,不惊异,不恐怖,不畏惧的,是稀有之士。换句话说,金刚经是试金石,懂它的人,已经是佛。《无事生非》有同样的作用,书中所讲,如果你已经完全经历过,对你了无新意,那你已经醒觉。

    此书当为印证。

    除此之外,此书并无其他可以传达。传达意义也无必要。

    庸人自扰,无事生非。

    你我众生,必当作佛。杨博士写本书,等你觉醒那天,为你印证。

    10. 命运的求索

    2025-03-12 读过 | 命理, 易数 | 豆瓣评分

    我给它 [ 8 分] :中国命理学的理论基石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命”是人出生时天的运动状态片段的摹写,由时间标定。而“运”则是命的外部环境,不断流变的宇宙状态。于是,命理学便是以人的出生时间为依据,描写和预测其生命过程的学说。

    [命理学基本概念]

    出生时间分年月日时“四柱”,历法上每一柱歌由天干地支标记,成为“八字”。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这样,用十个天干纪日,正好为一旬。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这些标记,原本只有前后顺序的关系,然而,和阴阳五行结合后,就有了生克关系。

    阴阳:甲、丙、戊、庚、壬为阳;乙、丁、己、辛、癸为阴;寅、辰、午、申、戌、子为阳;卯、巳、未、酉、亥、丑为阴。 五行:甲乙寅卯,木也;丙丁巳午,火也;戊己四季(辰戌丑未),土也;庚辛申酉,金也;壬癸亥子,水也。五行跟五音的匹配为纳音。古代的五音是:宫、商、角、徵、羽,匹配:土、金、木、火、水。但纳音五行后来逐渐淡出。

    天干地支对应十神是:比肩、劫财(败财)、伤官、食神、正财、偏财、正官、偏官(七杀)、正印、偏印。“生我”者,为正印、偏印;“我生”者,为伤官、食神;“克我”者,为正官、偏官;“我克”者,为正财、偏财;“同我”者,为比肩、劫财。十神关系可以映射到“六亲”和“财官”两个网络系统。用来描述推算日主的亲人和财富地位。

    [基本推演方法]

    1. 根据生辰年月日排定八字

    “五虎遁年起月诀”,“五鼠遁日诀”可用来排四柱定八字。

    1. 结构分析

    根据八字的阴阳五行性质,可以定它们的“刑冲会合”关系结构。

    1. 强弱分析:

    日主为日的天干,为命的根本。月令地支则是提纲。其他八字与日主的关系有“得令”即月令支持日主,“得地”即地支支持日主,另有“得助”。判断强弱之后,则可根据情况,强者抑之,弱者扶之。局不能扶抑者,以运扶抑之。其中要注意四时用事:日主的五行与“春夏秋冬”四时的关系定日主的强弱:比如春令木旺,水生木,水为“休”。木生火,火为“相”。金克木,金入“囚”,木克土,土则“死”。

    1. 调候分析:

    调候,即调和气候。具体来说,八字结构中,日主通过跟它所处的环境要素的比较,除了自身“强弱”的问题之外,还有一个环境要素对自身存在的“适宜”或“不适宜”的问题。此中有个病药理论,也就是说八字结构中有某种缺陷,而调候用神、或者格局之中可以扶抑,则命造药到病除,非常好。同样,格局好的命造,调候不好,也可能出现破局伤命。

    1. 运势分析:

    大运是生命的大势,每十年一变,年份则从八字的月柱干支中推导出。流年则是每年的干支对八字的影响。大运和流年可以对命造格局有扶抑作用。

    1. 格局分析:

    格局,是特定的结构组合格式,取格之法被总结出来。如此建立起了推理网络,描述人的命运状态。

    [命理学的历史时期]

    从东汉末年开始,到明朝中叶,为命理学的形成时期。著作上以《渊海子平》、《神峰通考》和《三命通会》集大成。

    命理学的深化时期,始于明朝中叶,终于 1911 年的辛亥革命。著作上以《滴天髓》、《子平真诠》和《穷通宝鉴》后来居上。

    命理学的现代时期,从辛亥革命到成书的 2011 年的百年,分为民国、港台、大陆三阶段。大陆阶段以占卜为中心。新派命理的创新在于宗法社会的“财官”系统在当今社会的对应已经发生改变。但是有些创新似乎抛弃了古代命理学的逻辑。

    [评价]

    四柱八字命理,可以推测性情、六亲、健康和疾病,大运与功业。然而结果并非铁口直断,而是或然的。俗语有云”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功德五读书,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贵人十养生。十一择业与择偶,十二趋吉要避凶。“一个人的生命过程,可以分为这十二方面。而命理学所谈命运的求索,只占其二。

    命理学推测命运,靠的是时间一项作为启示。然而上面所列的一十二项里,风水靠空间方位,四到十二都是个人行动与选择。作者最后也提到了《了凡四训》的立命、改过、积善、谦德的改命之法。哪怕一个人的生命的百分之六七十由时间透出的命运锁定,人还可以靠改变空间位置和个体行动来逆天改命。

    至此,信命包括两部分:命定与改命。这里送给现代人十四个词五十六个字,或可有所助益:

    心思光明,善缘广结,日行健体,饮食健康,工作勤勉,意志坚韧,加强信仰,忧云自散,群书博览,当下悦纳,自在奉献,松弛身心,爱无止境,生活永续。

    9 条回复    2025-04-11 11:13:20 +08:00
    fogjoeswtich
        1
    fogjoeswtich  
       190 天前 via Android
    一个月读这么多书,太强了吧,这每天都得读很长时间吧,我光是巴菲特致股东的信这本书就看了一个多月
    luyan
        2
    luyan  
       190 天前
    赞 读书明智
    ryvaius
        3
    ryvaius  
       190 天前
    都是电纸书吗
    gamblor
        4
    gamblor  
       190 天前
    三天读一本书?这得是全职读书了吧
    NeedforV2
        5
    NeedforV2  
       190 天前
    OP 好样的!
    conge
        6
    conge  
    OP
    PRO
       190 天前 via Android
    @fogjoeswtich
    @gamblor

    三月读书 85 个小时 平均每天 2 个小时多。具体,平时一个小时左右,周末 5 个小时左右。
    conge
        7
    conge  
    OP
    PRO
       190 天前 via Android
    @NeedforV2
    @luyan 谢谢。
    conge
        8
    conge  
    OP
    PRO
       190 天前 via Android
    @ryvaius

    基本上是在手机上读的。
    手机太方便了。
    M5tuA
        9
    M5tuA  
       190 天前 via Android
    厉害
    div class="sep10">
    关于     帮助文档     自助推广系统     博客     API     FAQ     Solana     883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28ms UTC 21:18 PVG 05:18 LAX 14:18 JFK 17:18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
    ubao msn snddm index pchome yahoo rakuten mypaper meadowduck bidyahoo youbao zxmzxm asda bnvcg cvbfg dfscv mmhjk xxddc yybgb zznbn ccubao uaitu acv GXCV ET GDG YH FG BCVB FJFH CBRE CBC GDG ET54 WRWR RWER WREW WRWER RWER SDG EW SF DSFSF fbbs ubao fhd dfg ewr dg df ewwr ewwr et ruyut utut dfg fgd gdfgt etg dfgt dfgd ert4 gd fgg wr 235 wer3 we vsdf sdf gdf ert xcv sdf rwer hfd dfg cvb rwf afb dfh jgh bmn lgh rty gfds cxv xcv xcs vdas fdf fgd cv sdf tert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dende5 dende denden denden2 denden21 fenfen9 fenf619 fen619 fenfe9 fe619 sdf sdf sdf sdf sdf zhazh90 zhazh0 zhaa50 zha90 zh590 zho zhoz zhozh zhozho zhozho2 lislis lls95 lili95 lils5 liss9 sdf0ty987 sdft876 sdft9876 sdf09876 sd0t9876 sdf0ty98 sdf0976 sdf0ty986 sdf0ty96 sdf0t76 sdf0876 df0ty98 sf0t876 sd0ty76 sdy76 sdf76 sdf0t76 sdf0ty9 sdf0ty98 sdf0ty987 sdf0ty98 sdf6676 sdf876 sd876 sd876 sdf6 sdf6 sdf9876 sdf0t sdf06 sdf0ty9776 sdf0ty9776 sdf0ty76 sdf8876 sdf0t sd6 sdf06 s688876 sd688 sdf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