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坐飞机对比了一下高铁 票价居然差的不多 这样下来感觉航空公司赚不到什么钱。高铁貌似也是负营收
1 MRG0 320 天前 |
2 lscho 320 天前 via iPhone 啊?你不知道机票价格是动态的吗?之前贵的时候,几万一张的新闻忘了。。。。 另外一个不知道算不算冷知识的知识,飞机成本比高铁低。。。。只不过我国国情在此,人多,飞机运力不够。石油依赖进口,所以才大力发展高铁。 |
4 zpf124 320 天前 18 年以前,我家到北京正常价机票 780 - 840 , 现在 470 - 510 。 为啥,因为 18 年以后通高铁了。 而且只是没以前暴利了,又不代表他们亏本运营, 飞机又不需要花道路养护费,而且空气摩擦带来的磨损可比金属石子小多了。 |
5 Leon1234567 319 天前 全球角度看航空公司拥有的飞机数排名: 1 、达美航空:982 架飞机( 158 架宽体机) 2 、美国航空:967 架飞机( 126 架宽体机) 3 、美联航:952 架飞机( 220 架宽体机) 4 、南方航空:917 架飞机( 111 架宽体机) 5 、中国国航:911 架飞机( 129 架宽体机) 从飞机数量上来看(不管总数还是宽体机),中国同世界航空公司最强国美国比,并不存在明显劣势。 但比营业额(下方是 2023 年的)就有倍差了,可以看到飞机数比南航和中航少的西南航空甚至排在了他们前面。利润更不用比了,2023 年南方航空亏了 40 多亿元,达美盈利 400 多亿元。 1 、达美航空:4,236 亿元( 580.5 亿美元) 2 、美联航:3,920 亿元( 537.2 亿美元) 3 、美国航空:3,852 亿元( 527.88 亿美元) 4 、西南航空:1,903 亿元( 260.9 亿美元) 5 、南方航空:1,599 亿元 6 、中国国航:1,411 亿元 2023 年还有很大的疫情影响,这也更好的说明为啥中国航空硬件不差就是不赚钱,因为政府导向型太重,动不动管这管那(熔断啦自损型对立等等)。 平时哪怕没疫情,中国的领空归空军管,没有商业化的操作(美国有 1.3 万多个机场,中国连 300 个都不到,因为权利一旦拿到手再往外放基本就不可能了。连伊朗机场数都比中国多。这也就意味着只有大鱼才能活,而且活得会很艰辛),想靠集权的体系赚钱那可就太难了。 P.S.: 如果去搜索美国的机票价,你会发现,美国国内的普通机票并不贵,同等航程甚至比中国还便宜,靠着 1.3w 个机场的规模化效应加上商业化运营(哪怕被骂上天的美联航也很赚钱),航空公司赚钱其实没想象的那么难。 |
6 zqx 319 天前 via Android 只看客运,国内几大航空财报都是亏损的,经营资质,给机场交钱,培养飞行员,大量保险费用,安保维稳费用,进口飞机维修保养,满足这么多前提之后,就可以赚我们几百块的机票了,这才是真事业单位 |
7 xuelu520 319 天前 看看春秋航空赚钱思路 |
8 07H56wMvTJUc4rcf 319 天前 via iPhone 有没有一种可能,很多航空公司并不盈利,一直在亏损 |
9 Jinyang7 319 天前 你是没见过机票贵的时候嘛 |
10 tigerstudent 319 天前 高铁轨道成本不低,飞机飞天上是不需要修路的,我记得燃料成本占航司成本的 40% 疫情前几年,我看国航和南航都是一年盈利几十上百亿的。 |
11 zhangeric 319 天前 空运货物才是利润大头.运客都是附带. |
12 RandomJoke 319 天前 @Leon1234567 在美国的 2 万个机场当中,私人机场约为 14900 多个,公共机场约为 5100 多个。而在美国 5100 多个公共机场当中,只有 500 多个机场有定期航班运行,最主要的 380 个机场承载了美国 99%的乘客运输量。2023 年,我国民航全行业完成旅客运输量 6.2 亿人次,同比增长 146.1%,恢复至 2019 年的 93.9%。我国民航旅客运输量仅次于美国的 9 亿多,排名全球第二。自从 2006 年开始,中国民航旅客运输量连续 18 年位居全球第二。内容来自谷歌,仅供参考。 |
13 Sawyerhou 319 天前 航司大部分在亏钱。 |
14 imokkkk 319 天前 @RandomJoke @Leon1234567 啊这 |
15 juded 319 天前 国内基础设施完善,高铁以及公路(货运)对航空的虹吸效应很大,国际航线又萎靡不振 另外有些冷门航线,主要利润点可能是政府补贴 |
16 CaoJiWuMing 319 天前 国内的航空公司大部分都是国企,国企一般很少有盈利的,公司账面不盈利,但不代表公司不赚钱 |
17 xz410236056 319 天前 经济舱是配重啊。。。前面的才是赚钱 |
18 adwords 319 天前 |
19 scal 319 天前 航司很惨的,安全压力大,各种成本,基本属于雁过拔毛。 |
23 Sawyerhou 319 天前 @Sawyerhou #13 补, 航空公司是上市公司,财报有披露,查一下就会发现, 大部分航司利润都是负的, 疫情之后,大部分航司高利润率的业务, 国际航线,头等舱商务舱,包机等等都没能回到疫情前, 反倒是春秋吉祥这些主打消费降级的航司, 扭亏为盈。 |
24 frankies 319 天前 好像除了春秋和吉祥,国内航空公司都是国企,没有太大盈利的动力和压力啊,反正有地方或中央财政兜底。想研究的话,看看春秋和吉祥的年度财务报告就可以了。 |
25 fyq 319 天前 补充一个很多人不知道的点: 美加这边盈利的主要来源是航司的积分,这边各种银行的信用卡有很多和航空公司合作的联名的积分卡,平时刷卡消费可以积攒,然后兑换机票什么的,广受欢迎。 这种返现的资金一般是线下商家的让利和回扣,在消费者没有兑换积分之前,相当于给航空公司免费使用,这里金融发达,航空公司就可以用这些积分拿去钱生钱。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对航司来说,客运和货运随便搞搞就行,航空公司为了说服消费者去用自己的积分,要让自己看起来像是一个“航空公司”,骨子里实际上是一个金融公司。 |
26 frayesshi1 PRO 高贴的成本更加吓人吧 随便一个地级市应该有一万人以上的员工,大一点估计十多万吧 比如京沪线,可以这么理解吧,一根没有缝隙的铁帮帮,需要多少人来维护哦,听说是深夜的时候,贴路员工拿一根贴棒棒挨着敲打去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