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Fading2276 2024-09-02 16:11:40 +08:00 这不奇怪,多数非 IT 公司,在提拔人员时,已婚是加分项。 |
![]() | 2 shyrock 2024-09-02 16:14:11 +08:00 这里的“美国人”,似乎可以换成“地球人”? |
3 txhwind 2024-09-02 16:29:15 +08:00 大龄单身别人会怀疑你一直不找对象是不是有反社会倾向 |
4 la0wei OP |
5 MozzieW 2024-09-02 16:34:46 +08:00 ![]() 感觉是《纸牌屋》? GPT 居然也说可能是 |
6 la0wei OP ![]() @txhwind 你和 1 楼一样,把这个合理化了。候选人的主张不才是重要的吗?非得结婚? 另外,我并不是要讨论婚,我更关心背后的心理机制。从婚姻扩展到别的上面可行吗,很可能是可以的。 |
![]() | 7 Removable 2024-09-02 16:48:16 +08:00 ![]() 问了一下 Chat GPT ,它提供了《纸牌屋》《白宫风云》《 30Rock 》这三种可能性 |
8 la0wei OP |
9 metalvest 2024-09-02 16:53:07 +08:00 via Android 因为美国人自己也知道当选前的政治主张和承诺完全可以不兑现,没有参考价值,还不如看这个人和自己有哪些共同语言 |
![]() | 12 Peakday 2024-09-02 17:00:38 +08:00 听着像纸牌屋 |
![]() | 13 Nanan 2024-09-02 17:33:37 +08:00 ![]() @la0wei #6 在政治选举中,候选人的主张不是最重要的,主张是工具,目的是踩到尽可能多人的“谢林点”。 你想要了解背后的心理机制,只需要搜索“谢林点”了解就行了,除了婚姻,扩展到别的上面是可行的。 |
![]() | 15 foreverstandbyu 2024-09-02 19:11:50 +08:00 via iPhone 指定幸存者? |
17 la0wei OP @metalvest 是的,但是那是我自己思考的内容,我不是来寻求解答的,看看标题,是来找片段的。 另外,标题里有“共情、理解”,即使我不记得原文,但我还是写下了,因为我认为有很多感性因素在里面,而你的回答更偏向于价值判断,理性人?与我想到的完全不是一个方向 |
![]() | 18 y332332 2024-09-03 16:05:31 +08:00 《黄石》里面,老三律师竞选州长的时候,有这一段 |